“想象一下,一个处于完全封闭的房间里的人正高速地朝着地球自由坠落。在此过程中,他从裤子口袋里掏出钥匙并松开了手。那么,这串钥匙将不会立刻撞到房间的底部,而是会停留在房间里被释放的位置。它将会飘浮。人自身也感觉不到重力。爱因斯坦着迷于对失重的想象。他将与几乎每一位学界同行谈起,在一个自由落体的观察者看来,重力会怎样一下子化为乌有。他已经思考了6年之久的关于引力理论的一种新构想,就建立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之上。”
《爱因斯坦:孤独斗士,1914~1918》聚焦于爱因斯坦相对论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本书并非全面的人物传记,而是选择了一个特定的时间段,深入探讨了爱因斯坦在战争阴影下,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广义相对论的创建。
《爱因斯坦:孤独斗士,1914~1918》详细描述了爱因斯坦在1914-1918年间,为完善广义相对论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他面临着数学上的挑战、同行科学家的质疑,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干扰。另外,作者托马斯·德·帕多瓦并没有将爱因斯坦的个人生活和科学研究割裂开来,而是展现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使这位科学巨人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明。
2025年是狭义相对论提出120周年,广义相对论提出110周年,爱因斯坦逝世70周年。
记者:江丹 编辑:徐敏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