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竞赛金牌是无数竞赛考生的终极目标,本文作者高一就进入信息学集训队,保送清华“姚班”。且看竞赛大神的清华之路。
金策,1997年10月9日出生,2016年毕业于杭州学军中学。同学们都管金策叫“策神”,金策高一就摘得全国信息学奥赛金牌,获得保送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资格。
此后,他又几度参赛,2016年夏,他获得了第28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冠军,总分比满分600分只差3分,甩开第二名将近40分,甚至他提前一个半小时就交了卷,在现场玩起数独游戏、留下其他选手冥思苦想的照片迅速蹿红网络。
“策神”出手,谁与争锋
2016年夏,俄罗斯喀山,杭州学军中学的高三学生金策在这里斩获了他的第二枚国际级别金牌。三年前,他曾获得第8届世界数独锦标赛冠军。传奇的是,此次比赛,金策提前一个半小时就交了卷,悠闲地玩起数独,金牌拿得相当从容不迫。
经历过大大小小不少比赛,金策确实已经磨砺出了自信、淡定、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据他的教练介绍,事实上,金策在第一轮比赛临近尾声时,成绩还在中游徘徊,和排名靠前的选手相差几十分,连教练都为他捏了把汗,好在金策从容应对,在距离第一轮比赛结束不到十分钟时,分数暴涨,冲到了最前面。
金策说,最早参加比赛的时候,还会把比较难写的算法模板敲一遍温习一下,但后来发现这种“复习”不仅没太大帮助,而且还会造成“我怎么啥都不记得了”的恐慌心理。因此之后比赛他再也不做题不复习模板,毫无压力,轻松上场。
在金策看来,参加国际比赛其实压力不太大,七天时间几乎都在休闲观光看演出,“只有两个上午的比赛时间,整个赛程挺轻松的,而且整体水平能和中国持平的国家并不多,因此奖牌竞争很不激烈,反倒是国内的比赛以及层层选拔的机制给我的压力大一些。”
小学六年级便自学C语言
国内比赛的一次失利经历让金策印象深刻。高二国家队选拔的比赛最后一场,金策头一回发现自己一道题也做不出来,苦苦挣扎许久也没有结果,最终排名从第一名跌出十几名开外。“我难过了一个月,也想过要放弃。”
虽然明白是碰巧运气差、碰到的全是不对胃口的题目,但这种最后关头功亏一篑的感觉,金策还是相当沮丧和难过。
编程带给金策的绝不只是比赛得奖的光环,他是真正入迷了这门学科。金策1米83的个头,眼睛细而有神,能看出很聪明,但又非常低调安静。他说自己大约小学六年级就开始接触编程。
“家里有c语言方面的书,感觉挺有趣的,就自己一边看书一边对着电脑琢磨起来,逐渐自己尝试编了一个解数独的程序。”
虽然当时完全没接受过任何算法知识学习,写的程序“非常暴力,跑得很慢”,但能够成功运行已经带给了金策十足的成就感,并把他彻底带入程序的世界。
高一便保送清华,离上大学还很遥远,金策对这个提前到来的敲门砖“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主要还在发展编程的兴趣。伴随着学习的深入,他更加感到这些知识的有趣和挑战性。
在代码改变世界的如今,学习编程参加信息学竞赛的人越来越多,金策建议大家一要养成自己思考的习惯,尽量不要急着去看题解。
对于不会做的题,看完题解之后也要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没想出来;二还有要保证一定的训练量,不要眼高手低;三善于利用搜索引擎,因为信息学竞赛的大部分资料都在网络上能找到。
当遇到没听过的算法或名词时,往往都能在网上搜到不少相关论文或者博客,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可以学到不少新知识。
将来希望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
清华姚班,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信息学竞赛圈的年轻人,也包括金策的偶像陈立杰——2013级姚班学生、2016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获得者。
谈到此,金策不免有些激动。“在这样一个神人云集的环境下,大家都热爱着计算机科学而且都有很强的能力,一起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一定能提高水平。”
上个学期,金策和他的偶像陈立杰以及杜瑜皓组建了一支队伍,参加第41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最终互动额决赛的冠军以及叁万叁仟元奖金,还包括最快解题奖单项。
这个名为“深黑幻想”的队伍是金策觉得来到清华最有归属感的小团队了,“两位学长水平很高,在准备比赛过程中,我领略到两位学长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收获很大,我们三人的默契也显著提升”。
金策说,其实周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虽然自己拿了不少信息学竞赛的荣誉,但是在很多方面也比别人差,甚至差很多,比如高中时金策就没有学物理,“现在上物理课的时候可能就会比较吃力”。
大学生活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金策希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取长补短,打好基础,将来从事计算机理论研究,为人类智慧添砖加瓦。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