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金融宝爆风眼、银杏财经、读懂财经
排版/CC
美东时间8月14日,唯品会披露了未经审计的2019年Q2财报。
财报显示,唯品会二季度净营收增至227亿人民币(约合33亿美元),同比增长9.7%;按照通用会计准则,Q2唯品会归属股东净利润为8.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毛利润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
延续前两季度的向好趋势,唯品会财报数据好转,实现27个季度连续盈利,活跃用户数增长11%。
唯品会Q2营收227亿元,同比增长9.7%。
从表面上看,唯品会已经连续27季度实现盈利,营收、活跃用户都呈上涨趋势。但唯品会却不如表面上这般风平浪静,活跃用户持续“高开”之下,隐藏的是营收持续“走低”。虽然这一季度有微弱的涨幅,但优势还是不明显。
纵观唯品会近几年在市场的表现,没有太多动静,但也没有太大亮点。
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但搅动风云的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唯品会了。
一时辉煌的“线上的奥特莱斯”
早年间,投资人对唯品会最多的说法是“线上的奥特莱斯”。因其模式和奥特莱斯一样,主要处理服装尾货。
并且,唯品会很快在2012年3月23日登陆美国纽交所。以“名牌折扣+限时抢购“的“闪购”模式起家销售品牌服装的唯品会,起初公司经营还算得心应手 ,但随着近些年市场竞争格局的日益变化,唯品会经营开始遭遇“困境”。
2013年,唯品会就曾尝试从主打服装饰品扩张其他商品。2017年,为了追求增长,唯品会再次试图将能力圈扩张至美妆、家居和母婴等品类。
但盲目扩张的代价是巨大的,尤其是像唯品会这样的自营电商。
截止到美东时间8月14日,唯品会以6.26美元收报,目前市值41.66亿美元,仅为2015年最高峰170.28亿美元的四分之一。
以“特卖”出身的唯品会,一句“都是傲娇的品牌,只卖呆萌的价格”,并保证100%正品,使得其在忠粉的陪伴下纵横电商界10年之久。但经历了几年市场冲击,唯品会的优势难以维持。
根据2018年企鹅调研平台发布的《拼多多用户研究报告》显示,在所有电商平台中,拼多多和淘宝的用户重合度最高,与唯品会用户结构高度相似。
在市场的持续挤压之下,2018年唯品会提出回归特卖战略,一方面专注下沉渠道市场,另一方面则是与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形成差异化,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
低潮期的唯品会
唯品会的商业模式是标准的零售业态,和淘宝的平台形态有本质区别,零售的本质就是要赚进销差价,并通过规模化运营提高运营效率,优化利润结构。
过去,唯品会深耕于服装这个高毛利品类,公司净利率长期高达5%,随着其将自营品类向标品、新品等公司并不擅长的的领域扩张,毛利率一度降至20%以下,唯品会专注于服装特卖的时候毛利率基本在24%的水平。
到2018年第三季度,唯品会决定将业务重点回归到最擅长的服饰穿戴核心品类特卖,并逐渐将部分标品从自营转到第三方平台,降低低毛利品类的自营占比。得益于战略回归,公司的净利润率由2018年Q3时的2.8%,提高到2019年Q1的3.9%。
另一方面,头部电商的网络效应,让唯品会很难从阿里口中再挖下一块肉。
说到底,电商就是货和人匹配的生意。其本质是,比谁能提供足够丰富的商品。
电商能不能做成,就看它提供的SKU丰不丰富。SKU丰富的平台打开频率最高,最能吸引顾客,顾客流量多了自然也就吸引商家,形成正循环,最终战胜品类不丰富的平台。
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分化极其严重,绝大部分自营电商,由于其固有的采购成本,只能代表“部分需求”,自然不可能像平台模式那样满足全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十年,上万亿规模的电商市场几乎成了创业者的“坟墓”,当当、拍拍、聚美优品、亚马逊中国,无一例外。
线上流量只有这么多,唯品会又走不出服装特卖,用户增长只能陷入瓶颈。
29亿的“豪赌”
线上干不过阿里、京东,唯品会只能将增长的目光放在线下了。今年7月,唯品会花了29亿现金收购了杉杉商业。不得不说,这是一次豪赌。
唯品会收购的杉杉商业是头部连锁品牌的其中一家。2018年,全国奥特莱斯业态销售额前20的榜单中,杉杉旗下的奥特莱斯就占了四个,销售总额高达76亿,
杉杉商业主攻二、三、四线城市,目前已经在宁波、太原、郑州、南昌、哈尔滨开了5家奥莱广场,另外还有4家正在规划建设中。
某种程度上说,杉杉商业和唯品会用户高度重合。极光大数据显示,唯品会二三线城市用户占比高达69.7%。
与一线城市不一样,二三线城市线下销售更有助于其渗透市场,低线城市的网络渗透率更低,生活节奏更慢,有更多时间去实体店体验产品。Vivo,oppo的成功就是例子。
但同样是服装特卖,线上和线下终究是两个生意。
“京腾计划”只暂缓下滑
面对困局,2018年一季度后唯品会联手京东和腾讯,共同推出“京腾计划”。年底三者共同宣布,腾讯和京东将在交易交割时以现金形式向唯品会投资总计约8.63亿美元。
有了腾讯和京东的流量池助攻,让唯品会在运营数据上稍见起色。
与腾讯、京东的战略合作向唯品会贡献约23%的新客。自2018年布局超级VIP会员定制服务以来,截至2019年Q2,超级VIP人数已达350万。
腾讯和京东带来了流量,确实促进了唯品会用户数、订单数和营收的增长。本季度,订单33%,用户数11%。
这种增长虽然带来了短期可见的效果,但是看起来并不是可以持续的。自2018Q3季度开始,唯品会的营收同比增速依旧在放缓。到2019Q2季度营收同比增速9.7%。改变了以往持续下滑的趋势,有微弱的回调。
本次营收增加,或与唯品会4月19日-21日推出的“品牌特卖节”相关,这是唯品会创立十年来首次以“特卖”作为节日主题词,主要是为回归性价比本质,让利消费者。至于最终达成什么效果,未见其官方披露相关数据和报道。
商品内容的固化单一,让腾讯与京东带给唯品会的新流量留存数还是个未知数。
特卖一直是唯品会的核心战略,自2018三季度提出回归特卖与好货战略以来,订单数环比上升显著。2019Q2季度订单数1.478亿单,同比上涨33%。
目前唯品会的利润率较高服饰品类并未形成主力,低利润产品对营收的贡献也不高。
日前,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服饰穿戴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类值为13706.5亿元,居民人均服装消费支出达1289元,占人均消费总支出6.5%,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增长率为4.1%。
消费群体对服饰穿戴消费比重的不断提升,或将给以服饰穿戴为核心品类的唯品会带来增长机遇。
结语
电商疲软的大环境下,我们要清楚地看到零售发展的趋势。唯品会大举猛攻线下,本质上是在互联网红利消退的大环境下,一次顺势而为的行动,但最后的结果我们还无从可知。
如果说在之前的国内电商行业,还可以通过“烧钱”和“特卖”等噱头获得用户的青睐;那么,从当下来看,“用户体验”和“网购生态”,已经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的决定性作用的大背景下,从目前的大趋势看,唯品会的发展路径仍将困难重重。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