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金秋,范志仪.食药类舆情风险的认知与应对[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9.7(186):56-64.
摘 要
食品药品安全关乎民生,如何正确认识食药舆情的传播规律、防控舆情风险、并引导公众理性思考,是当前食药系统不得不深思和探讨的课题。本研究通过排除偶发性因素,挑选发生过两次以上具有规律性的高风险食药类负面舆情事件。结合“霍夫兰与耶鲁研究”等传播学理论,通过“上海中芯”和“长春长生疫苗”事件进行案例剖析,从数据应用、传播策略、监管体制、社会共治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探索在全媒体时代下,形成负面舆情风险的正确认知和应对机制。
关键词
食药监管;舆情风险;全媒体;大数据;社会共治
近年来食药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在互联网助推器的作用下,自媒体涌现,加速了舆情生长,暴露出风险。许多地区的政府及食药监管部门的舆情应对意识、经验和能力均不足,导致社会公众对国内外食药安全产生信任危机,严重削弱政府的公信力[1]。在全媒体时代,如何正确认知食药领域重大负面舆情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舆情风险防控的研究意义
(一)重要性
大数据时代,纷杂繁复的多元数据透露着社会话题的价值取向与民众心态变化的“密码”。借助大数据监测分析手段,挖掘出潜藏在庞大数据之中的有效信息,对于政府部门及时掌握民众舆论场动向,解读群体行为、情绪、认知,维护舆论环境平稳有序,有着重大意义。舆情的监测预警、研判分析、应对引导,是风险防范管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的实证支撑。只有在舆情萌芽期监测出发酵迹象,在潜伏期及时预判处置,才能以效率效能最高的方式实现对舆情风险的防控。
(二)必要性
由于所在领域的特殊性,食药安全类舆情与一般社会新闻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业性,涉及食品药品领域的专业知识,并涉及从生产到使用的各个环节[2];二是公共性,食药新闻与公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三是舆论敏感性,公众对于食药质量的法制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可使用的发声传播渠道越来越广,各种零散的微博爆料信息,虽然博主本身影响力不大,但若引发大V或本地自媒体的转发,则会骤然加剧热度,波及一定的传播范围。
二、负面食药舆情与风险
(一)负面食药舆情
民以食为天,食药类负面舆情可以被定义为,在食品药品领域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中发生的,以食品药品元素为主体,“大范围传播、公众紧密关注、具有促使公众公开表达的信息特质、具有链接诸多事件链的信息能量”[3]的负面舆情,通常是伴随着食药领域某一特定重大事件所引发的一种社会现象。每一起食药负面舆情的爆发,都牵动着公众的神经,震荡社会议论场,重大负面舆情所蕴藏的风险是巨大的。
(二)负面舆情风险
风险,是某种危害的严重程度与其发生概率的组合。将“风险”按照发生频率、受众反应、影响程度划分,可分为“灰犀牛”和“黑天鹅”,前者指“小概率的、令人出乎意料的、影响极其严重”的风险,后者指“大概率的、令人习以为常的、影响大”的风险[4]。在食药监管相关的负面舆情事件中,舆情风险点通常是一些公众非理性诉求声音、社会负面情绪、过度解构监管职能的集合。食药安全舆情的风险可做两层意义理解:一是在物质层面,特指潜在损坏或危及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因子或因素,包括生物、化学以及物理性的危害对人体产生的食品或药品安全危害;二是在社会层面,特针对未造成重大实质性后果的食药舆情事件,其危害性在于负面、消极的泄愤类舆情和以原始事件为触发点的衍生次生类舆情,会误导公众偏离正确认知,形成恐慌氛围,并有可能转化为实际行动,进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危害。在食药安全事件中,实际后果严重性的提高以及事件发生频次的增加,都会使食药舆情风险的指数上升。
(三)全媒体中的舆情风险
全媒体的发展,不仅使具体的传播主体、渠道、平台、形式产生变化,也使当代传播的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舆论场由曾被传统媒体主导转变为由互联网主导,形成了“跨时空性、群体极化性、强制互动性、及时性”的网络舆情传播特征。在新媒体与传播媒体交融的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舆情的生长得到催化,各类自媒体的崛起,流量带动舆情,成为舆情风险的放大器,使很多不实谣言和危害夸大的信息扰乱了公众的认知。在食药领域,除了与民生休戚相关的诸如“地沟油”“保健食品市场乱象”“劣药假药”等“老大难”顽症治理会引发舆情风险,随着新商业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壮大,一系列制度创新及新兴产品的合规性预计也会遭遇舆论挑战,带来相关的舆情风险,给社会营造恐慌氛围,这些都与“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目标相背离。尽管网络实名制已逐渐推广,由于网络自身的相对虚拟性,很多网络信息源头不易直接追溯,诸多网络言论仍较为情绪化、极端化。此外,境外敌对势力恶意传播负面虚假信息,污染信息源头,扰乱信息传播,影响公众对事实的判断。
(四)大数据与舆情风险
无处不在的信息,构成了体量大、流动快、类型多、密度低、价值大的“大数据”,我国的舆论环境进入了从未有过的复杂之境。通常情况下,媒体传播的信息大多是由瞬间发生的孤立事件,经聚焦、放大,进入公众视线,形成受众的短时记忆[5]。而大数据则是客观存在的,关于事件从无到有的完整画面和全部事实,是一种中立的长期记忆和科学判断。全媒体环境下产生的大数据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强化舆情风险的同时,也发挥着促进制度改革、媒体监督的作用,防控舆情风险的方法也潜藏在其中。大数据智库工具可以直观反映食药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升监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针对性以及监管工作的靶向性[6]。全媒体环境下的大数据,结合“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传播特性,具备更为丰富的数据来源和数据格式,如何挖掘出庞大数据中存在的价值,找出潜伏在其中的舆情风险并对其解码,是防控舆情风险的关键所在。
三、案例分析
(一)食品类:
上海中芯国际学校后厨发现过期食物事件
2018年10月19日,有家长发现上海中芯国际学校后厨食堂存在蔬菜发霉、厨房环境脏乱等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该事件的传播趋势如下:
关于此次事件有以下这几点值得关注:
1.舆情事件发酵发展过程中,社会情绪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公众更加注重情绪的宣泄,而对事实的关注有所降低。该事件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售卖过期发霉食品事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安全风险来看,相关监管部门收到投诉举报后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取证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涉事学校并未出现情节极其恶劣的过失,也未造成严重的实质性的危害;但该事件所引发的较高的情绪愤怒使其衍变为持续性的、全国范围热议的事件。另外,此次事件导致协和双语、赫德等国际学校都成为舆论的焦点;而在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事件中,成都公安发布警方通报称,部分人员阻挠民警执法,扰乱社会秩序则直接引发了次生舆情,促使舆情二次发酵。因此在防控负面舆情时,次生舆情同样值得关注。
2.学校监管不力,校长回应不当。学校承担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主体责任,此次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学校对于食堂供应商日常监管不力。另外,在家长发现午餐不合标准后召开的家委会上,据“新浪网”报道,校长不仅拒绝家长参与并全程监督供应商招标工作的要求,甚至态度傲慢质疑家长不懂管理。在传播学的霍夫兰与耶鲁研究中,信源的权威性知名度越大其可信度就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好;当传播者的动机同他本人的利益相反时,他的劝服力量才最大。根据该理论,校长的言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知名度,传播效果很好,但他表明的态度是他本人利益的体现,不具有说服力,因此校长的态度激起了家长对学校的不满,加剧了双方的矛盾,为家长发现过期食物后事态的发展埋下了“地雷”。
3.学校与供应商信息不公开,校方与家长缺乏有效沟通。此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性,源于家长发现学校午餐不符合餐费标准。关于学生的校内生活,校方与家长掌握的信息本身就具有不对称性,而学生在学校又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一旦家长发现学生的校内生活与他们掌握的信息不符合,很容易引起担忧和愤怒。学校和供应商不公开基本信息,使得家长不能行使监督权。“把关人”理论认为,把关是指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过程。根据该理论,学生校内生活的信息是由校方进行把关并传递给家长。校方作为传播者时,未积极主动向家长公开学生的日常午餐,未满足家长作为受众的需求;而个别家长作为传播者时,为了吸引社会各界的眼球,对学校后厨发现过期食物的乱象进行夸大宣传,传播了部分不实信息。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