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企业文化的一个精髓是员工要自己找事做。每一个员工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既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同时也要有激情。简单地说,微软的工作方式就是“给你一个抽象的任务,要你具体地完成。”
曾经自己在意气风发的时候对老板总说:我喜欢做那种把不确定的事做到有标准的过程,因为那样会让我有一种开疆扩土,指点江山的感觉,大大满足了我的自我价值感。
1
想想自己进公司后的成长过程,也无一不是从把小事上的不确定到逐渐标准化的过程。2013年6月份我刚来公司,就有幸担当了行业课程会务的签到工作,没有人告诉我签到的人需要做什么,需要怎么跟客户交接,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别人都认为签到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工作,就连当时的领导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才能以一个刚入职的身份,就负责了签到的工作。但就是因为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让我获得了无数的成长,直到后来负责整个课程会议的总指导!
签到的工作看似非常简单,但他确是第一个与客户接触的人,怎样接待客户,怎样引导客户,说什么样的话,客户的信息如何保存等等这样的工作细节都是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甚至到后来,我出了一份签到职责表,用来给后来负责签到的人做标准。因为负责签到,我也成了认识客户最多的人,这样我的客户资源也在无形中拓宽了很多。
再到后来的负责整个课程的会议布局,从选址,主题,人员布局,物资准备,客户安排,后期的数据整理以及对比等等让我逐渐练就了大局观。虽然一开始我也是手忙脚乱,但我会不断的问自己,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只要这一点我想通了,其它的方式方法都是顺应着我们的目的展开的,大方向不会错,其它的只要灵活应对就可以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晨会主持流程的标准,主持人小组的成立,主持人的职责等等都是在公司标准不明确甚至是没有的状态下,我抓住了机会建立起来的。也许我现在的“发明者”天赋就是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刻意练习出来的吧!
2
再到后来,公司进行转型,我也不满足于只做销售方面的工作,我想要尝试更多的工作,发现自己更多的价值!当时正好赶上公司打算成立数据部,好将我们现有产生的数据做出整理和分析,为下一步工作做好数据支持。这时,我的机会又来了,首先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的能力,我觉得我之前那种善于分析的能力应该能用到现在的工作上,于是我就开始跟老板打申请,第一次老板总没应,于是我隔了几天又打了第二次申请,这次,老板让我写一份部门运营方案。同样,当时只是转型到了互联网,知道了大数据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大数据到底该如何运营,我真的不知道。公司也不知道。于是我就开始学习,开始思考,公司成立数据端的目的是什么,数据端到底要为公司解决哪些问题。当时虽然去想了,但也没有想出根本,不过想做这件事的欲望却是很大。所以最后呢,通过学习和自我构想完成了老板的作业,当时我还在想,如果不行,我再改。也许老板是在被逼无奈下才答应了我,让我成立了数据端。
在做数据工作时, 我是一边学习,一边做,并且每月自动给老板汇报数据,这个习惯到现在依然没有变过。自从做了数据后,我就了解到了一些核心的问题,隐隐感受到了一些发展的趋势。并且在做数据时练就出来的本领给我以后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人得嘴会撒谎,但数据不会!
3
后来公司品牌策划部成立,同样,我还是不知道自己职责,但我知道公司想要什么,那就是品牌给公司带来的溢价。但品牌这个词又太大,我需要脚踏实地的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方面是在做的过程中练就自己的本领,另一方面是在行动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做这个部门的时候,我们的做事原则只有三条:1.没人做的事情我们做,2.别人不想做的事情我们做,3.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我们做。我们就是秉承着这三个原则做到了现在,到现在也仅仅是刚刚走上了正轨,我们还是在不断学习的路上。
从每个部门的成立,到自己职责的清晰,从项目的重启到现在的运营------
无一不是透露着把抽象任务到具体完成的过程,随着这样的任务越来越多,自己也喜欢上了这种开天辟地的感觉。并且这种感觉带来的价值感和充实感无与伦比。
做基层时,需要明白这件事的目的,然后将这件事做好。
做管理,做高层,需要明白公司发展的方向,从大局着手,布局,首先给做好自己定位,明白自己要负的责任,然后根据项目方向定好当下战术,然后一边行动一边调整。这就是一个人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不断拉大格局的过程。随着个人的格局越来越高,我们需要做的不再是琐碎小事,而是去抓项目运营过程中主要把控的点和找到能够达到这个点的人,并且让这个人也持续的按照我们的思路去不断完善自己职责内的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的组织才会不断壮大,无论你是基层还是高层,只要将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做到极致,那就是在为公司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这就是让我们不断发光的独特价值!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