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当北斗遇上“新基建”,将带来哪些新机遇?

6月23日上午9时43分,北斗三号系统的“收官之星”一飞冲天,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是北斗三号系统第30颗卫星,同时也是北斗系统的第55颗卫星。

“北斗三号”的发射成功也标志着我国建成了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完全体”的北斗系统能提供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这将为北斗高精度的泛在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那么,北斗是如何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当北斗遇到“新基建”,其应用产业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早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我怎么没用上北斗?”说起北斗,总有人问,北斗到底应用在哪儿?究竟怎么用?其实,北斗早已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采用了高精定位的高德汽车AR导航为例,只要你有一台拥有北斗芯片的手机,然后在手机上使用高德地图,即可使用北斗系统的定位服务。在中国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超过75%支持北斗定位,而围绕定位能力,高德地图与北斗有着长期合作。

据了解,在最新版的高德地图中,原先 “GPS信号弱”的语音播报已经改为“卫星导航信号弱”。

△ 高德地图在望京SOHO的地下停车场的导航利用的就是卫星和传感器融合技术。

“北斗对出行最直接的影响是定位更准,高德的卫星定位和传感器融合技术,能在卫星信号丢失后依据传感器进行惯性导航,用户即使在进入隧道或者停车场也可以获得准确的位置更新。”高德地图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常规的卫星定位只能实现10米精度,北斗在出行领域的另一个应用场景是高精定位,以采用了高德高精定位的汽车AR导航为例,当用户出行时,可以知道何时并线,走哪个车道,拥有更好的驾驶体验。

再以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共享单车为例,共享单车在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痛点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序停放的城市治理难题。

在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最后一颗卫星于成功发射当日,哈啰出行宣布旗下共享单车全面接入北斗定位。“北斗导航定位覆盖范围更大、定位盲区小,采用北斗实现高精度定位,对于共享出行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助力共享单车有机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生态。”哈啰出行副总裁任亮亮介绍道,“哈啰出行的大数据中心每天会从路面上的哈啰单车收到数亿次定位信息。每辆哈啰单车的智能锁内均包含北斗定位装置,智能锁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向哈啰数据中心发送车辆定位信息。”

对广大共享单车用户来说,北斗高精度定位可帮助他们更准确、更便捷地找车用车,解决“找不到车”“还不了车”等常见问题,并降低超区、禁停区停车的误判率,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同时更精准干预用户骑行行为和停放管理。

“交通领域的北斗应用非常普遍。主要包括陆地、航海、航空3个领域。陆地应用覆盖车辆自主导航、车辆跟踪监控、车联网应用、铁路运营监控等;航海应用覆盖远洋运输、内河航运等;航空应用,则涉及航路导航、机场场面监控、精密进近等。”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在6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全国已有超过66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5.1万辆邮政快递运输车辆、1356艘部系统公务船舶、8600座水上助导航设施、109座沿海地基增强站、300架通用航空器应用了北斗系统。

《中国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交通领域之外,北斗目前还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务、物流、管网、教育、旅游、农业等诸多领域。

“北斗目前在特殊市场、行业市场和大众市场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北斗应用和传统行业相结合,为传统行业赋能,形成更加精准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北斗作为我国自主可控的时空基准,在为传统行业赋能的同时,又使得传统行业对自身的需求进行深度挖掘,从而催生出之前没有的应用市场和应用模式。”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王博总结道。

现在的机遇是“新基建”

无疑,基于“北斗”的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已广泛进入到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等领域。

《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产业核心产值1166亿元,在总产值中占比33.8%。《白皮书》同时显示,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由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也已达2284亿元。

“全球组网是北斗系统发展的里程碑,完整的北斗系统将覆盖全球,在全球的各个地方都可以使用北斗的导航、定位、授时、短报文功能。”王博告诉《中国报道》记者,此次北斗全球组网完成,预计2020年产业总体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

过去我们强调“北斗+”的概念,也就是以北斗为核心来和各个行业进行融合发展。而现在,随着北斗系统的不断成熟,大家在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理念则是“+北斗”,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和痛点,如何把北斗和这些行业各自的特色结合在一起,做差别化的应用和落地。

在王博看来,北斗前一阶段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2010年智能手机开始大规模普及应用,2012年北斗二号就宣布可以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而现在的机遇则是“新基建”。

“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最基础的参数,与人类的所有活动相关,这样就从根本上使北斗系统能够与各个行业结合在一起。北斗系统提供的时空基准服务,是对于‘新基建’所包含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都能提供相应的、基础性的时间和空间领域的服务。同时,‘新基建’会显著带动智能化、网联化、信息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北斗应用的多元化。”王博进一步分析道。

王博认为,北斗应用的突破从技术上来说,要和现在的新技术相结合,将北斗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深度融合,为行业应用提供全周期的解决方案。从行业上来说,要紧扣“新基建”的发展,把我国自主可控的时空基准应用到国民经济主战场。

王博同时建议,从“北斗+”到“+北斗”,需要注意应用市场,尤其是行业应用市场。孙家栋院士提出的“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北斗发展理念其实就是从“北斗+”到“+北斗”的最好体现。只有大量的市场应用才能促进北斗的发展,北斗的发展又促进了市场应用的拓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张利娟

图片来自网络

责编:何晶

大家还在看

▼购买电子刊请点击▼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702A0O53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