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是当下互联网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几乎每个人每一家公司都在谈增长,不仅仅因为增长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因为增长越来越难了。
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消失,导致依靠简单粗暴的刷屏曝光或者买流量、拉新客来实现用户增长变得越发困难。
这时候,就需要一套更加系统化和体系化的增长战略,而这本《用户增长方法论》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增长方法论。
用户增长存在一个典型误区,即把用户增长简化为某个运营动作,比如品牌曝光、买流量、给补贴等等。
实际上用户增长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设计产品、运营、市场、技术等多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光靠单点突破是不行的,需要切实根据自己产品的所处阶段、行业属性、竞争形势等寻找最适合的增长战略。
用户增长的基础,是精准界定用户痛点,这里的痛点指的是用户需求,即常说的“痛点、爽点和痒点”。
人人都知道找准痛点很重要,但仍然有大量的公司找到了伪痛点,惨遭失败,根据数据显示,找错痛点导致产品“无市场需求”成为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会找错痛点呢?原因在于我们考虑痛点时容易陷入单一维度,而实际上界定痛点必须同时考虑三个维度——用户、场景、问题。
这也是这本书所提出的痛点“三角公式”——你的目标用户是谁,他在什么场景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痛点“三角公式”中,用户和场景维度是最关键的,而问题维度则必须放在这两个维度中来思考才可以,搞清楚了用户和场景,自然也就搞清楚了问题。
用一款产品,理论上可以覆盖不同的用户群体,这些不同的用户群体,实际上属于不同的圈层,在产品初期,不能贪大求全去覆盖所有圈层,而应该把业务聚焦于某一个核心圈层。
如果你的产品在核心圈层中就做的很不错了,才可以考虑把这个圈层打透,也就是破圈,把产品扩展到其他圈层。
实际上,真正能实现全圈层覆盖的产品是极少的,对于大部分产品来说,搞清楚核心圈层用户,才是重中之重。
用户搞清楚了,如果场景没有想清楚,同样会踩坑。当核心圈层用户确定之后,需要深入了解用户所处的场景,只有这样才能搞清楚用户的真正痛点。
场景千万不能想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亲身融入场景,来体会用户的痛点,如果不进入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就很难发现用户的真实痛点。
要验证用户痛点,则必须从最简单的产品形态入手,即MVP,最小可行性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用最少的时间和资源,开发出一个最简化并且切实可用的产品,通过快速迭代来验证用户痛点。
最小可行性产品并不一定是一个APP或者网站,它可以是一段视频、一个公众号,甚至是一个微信群,载体不重要,只要能切实可用即可,通过MVP得到用户的真实反馈,从而验证这个需求是否真的存在。
如果验证完痛点,发现确实可行,那么接下来就要聚焦于这个核心业务,做深做透,而不着急于把战线拉长。
产品最初的形态往往不成熟,需要迭代,同时培养用户习惯,强化痛点一般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快的扩张往往会事与愿违。
综上所述,在产品起步阶段,要先通过最小可行性产品来验证痛点,然后通过聚焦核心业务、不断强化痛点来驱动用户的增长。
当产品有了足够坚实的核心业务,接下来就可以考虑增加不同的业务线和产品组合,通过产品矩阵来驱动用户增长。
产品矩阵的要点,是让不同的业务和产品承担不同的职能和角色,相互协同、相互导流。
一般来说,好的产品矩阵要具备三类产品:流量产品、利润产品和形象产品,这三类产品是分别用来创造流量、获得利润和提升形象的。
流量产品一般需要企业增加品类,目的是为了找出真正的爆款,然后只做爆款引流;利润产品则是让企业在不流失低端客户的同时增加利润率;形象产品则是营造一种品质感和稀缺感,让用户放心、安心。
一般来说,产品矩阵里的所有产品是围绕同一个痛点来展开的,不过倘若企业在做核心业务的时候发现了用户的衍生痛点,也是可以沿着这个衍生痛点布局新的业务。
这种在做旧业务的时候,因为发现了新痛点而自然生长出来的增长方式,叫做“蔓藤式增长”,典型公司就是雅马哈和字节跳动。
综上所述,产品成熟阶段,需要通过产品矩阵来驱动用户的增长,甚至可以通过衍生痛点来完成蔓藤式增长。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