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一到饭点就穿梭在大街小巷,有的外卖平台单日订餐数量达四五千单之多……外卖平台呈“井喷式”增长趋势,外卖食品安全也成为伊宁市民越来越关心的大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于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规规定,开展外卖业务必须要有实体店。外卖平台吃货们又该如何识别可靠的外卖呢?近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对于出台的新规,伊宁市民刘佳表示绝对拥护。因为她在商场工作的原因,每到中午,点外卖就成为她们一帮小姐妹们的热门话题。她说,选择外卖平台也是选择商家的过程,而选择商家的标准,基本上会了解实体店在哪里、味道怎么样、有没有人去过等等。一般不会去点陌生的商家外卖,反之,仅仅靠图片的外卖食品一般不会选择,除非朋友推荐。
记者调查发现,有名声的外卖平台,基本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能够做到规范运营。“就在2017年11月份新规发布后,伊宁市网信办还约谈了几家外卖平台运营商。”某外卖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登录“美团外卖”平台,伊宁市每个入驻餐厅的页面都有“经营资质”一栏,内容包括:实体店外观及内部的实景照片,还有营业证照的照片展示,一目了然。
美团外卖负责人母健告诉记者,公司在去年12月就对业务人员提出要求,凡入驻平台的商家都必须对其门头照、店内环境、后厨环境、营业资质、商品图片等进行拍照并上传平台。公司还专门成立食品监督部门,负责检查平台商家是否存在资质不全或是虚假资质等情况,以进一步完善商家信息,确保商家信息的真实性。
据了解,该公司目前入驻商家1300余家,基本完善了实体店资质信息发布的要求。
记者采访中发现,外卖平台大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能够规范运营,但是在手机微信朋友圈这些社交类的圈子里可没这么消停。市民赵宇说,朋友圈里时常有朋友转发的有关食品类的内容,现在常见的有马肉马肠、土鸡鸭鹅等等,也有“家庭厨房”自居的卤肉制品等等,五花八门。它们都以家庭手工自制或自养为卖点,也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这些食品不好识别好坏,只能看朋友面子,偶尔买一些自己能甄别好坏的东西,还好没碰到窝心的事。但是,真的不建议大家在朋友圈里去购买此类食品。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黑客”想方设法打入朋友圈微信群中,会钻营的混熟了就开始推销产品,偶尔小额红包奉上,“群众”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有些不良分子在群中哪管他人感受,大肆发送广告,群主踢走了这个又来了那个,令人恼火也无可奈何。
记者了解中发现,此类现象在很多人的朋友圈中已成了“重灾区”,还有一些网络社交平台同样受到侵扰,对于严厉打击这些“黑客”的呼声也愈发强烈。
可喜的是,国家越来越注重互联网的管控,有关部门也作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是,对于幕后“黑客”的管理,还需要大众共同监督和维护,唯有沿着规范的道路,才是行业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我们期待,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能少一些担心,多一份安心。
编辑|臧婷婷
编审|陈雁萍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