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 综合排序
    • 最热优先
    • 最新优先
    时间不限
  • 来自专栏脑机接口

    智能康复 | 康复机器人的意图识别技术

    康复机器人是非常重要的康复方式,目前多通过硬件来控制:如机械按钮、操纵杆、平板电脑等。硬件控制的优点是稳定明确,但患者接受的是被动运动。 运动意图识别控制 运动意图识别这项技术,对患者康复极具意义。它充分调动和维持了运动的主动性,促进有效性最大化。丰富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综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这种方式非常适合肌肉软瘫、神经肌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等肌肉本身疾病的功能康复,以及生活辅助、肌电假肢等应用场景。此技术结合康复机器人对上下肢康复、假肢辅具等都有应用。高密度表面肌电的识别更具价值。 目前有些康复机器人正是采用了这样的方式。 以上就是为了增加康复机器人的有效性和辅助性,采用的三种运动意图识别的方式。脑电意图识别多用于康复早中期,也就是常说的“脑机接口”,后期使用效果也不错。 肌电意图识别多用于康复中后期和假肢辅具,力矩传感器意图识别多用于康复后期。

    1.3K10编辑于 2022-09-22
  • uni-app开发AI康复锻炼小程序,帮助肢体受伤患者康复

    一、康复机构的应用介绍在肢体运动受限患者的机能康复治疗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便是康复医生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精心规划并指导其进行特定的康复锻炼,且在整个康复周期内,不断督促患者进行重复练习。 将AI运动识别技术巧妙融入康复运动之后,不仅能助力患者更加轻松地学习并掌握各项康复动作,还能精准记录其日常锻炼的指标数据,更可依托技术手段对康复程度进行深度评估与分析,从而让整个康复治疗过程变得更加高效 二、可覆盖的康复环节AI运动识别检测技术可以覆盖康复治疗的各个环节,让康复治疗更精确有效。2.1、康复运动指导在康复治疗的初始阶段,患者需依据自身特定状况,学习相应的康复运动。 2.2、康复运动记录让患者每日坚持完成定量的康复运动,是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治疗环节;康复小程序可以选择通过订阅消息、站内信、短信等方式,提醒患者按时登录康复小程序,完成相应的康复锻炼,AI运动将即时记录完成的康复运动的时间 康复师可以动态实时的根据康复程度,进行治疗调整。

    23410编辑于 2024-12-16
  • 来自专栏脑机接口

    recoveriX脑机接口脑卒中康复系统讨论会议——关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情况与软件特点的讨论

    最近的研究表明BCI-FES-avatar康复系统(recoveriX,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 Austria)治疗比传统康复治疗有更好的效果。 该患者接受了为期24个月的持续特定化的recoveriX康复治疗。患者主要接受了三段对于特定肢体部位的康复治疗。 值得强调的是,其中最后一段时间的对于下肢的康复治疗阶段是患者依据疗效与自身康复情况主动地向研究人员们提出的。 这意味着,患者不仅对于这类康复过程是秉承着一种积极向上地态度,而且还对recoveriX康复系统地治疗原理与效果给予了肯定。这非常值得重视。 患者首先接受地是上肢康复治疗。 同样也是对康复疗效的正面反馈。另外,在每次的训练过程前后变化差值是最明显的,这也说明基于运动想象的康复疗效是非常明显的。

    57120编辑于 2023-02-13
  • 来自专栏U3D技术分享

    老年人康复训练:动态规划

    Shader着实看不动了,看多了那Blinn模型脑子里都是布灵布灵的,遂来点老生常谈的算法。 动态规划主要思想:步骤分解->用上一步的最优解来计算当前步骤的最优解。 第一步的最优解往往和递归到最底层一样会直接给出。 遵从无后效性原则:即之前的改动不会影响到后续的结果。 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的详细介绍和区别:传送门 技巧: 1、先判断是否为动态规划,其典型特征为计算步骤可以进行划分,且计算内容重复。 2、判断动态规划类型:线型,区间型,棋盘型,树、图上的动态规划等。 3、从1->2到k->k+1确立动态规划方

    17020编辑于 2022-09-21
  • 来自专栏U3D技术分享

    老年人康复训练:基础篇

    大概已经一年半没碰算法了,为找工作康复训练一下。

    50510编辑于 2022-09-21
  • 来自专栏音乐与健康

    早期耐力训练联合体感音乐干预神经康复

    关键词:ICU 机械通气 多模态融合 ICU获得性 衰弱 体感音乐 康复医学 早期活动 本草音乐 体感音波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能够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技术保障,最大程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当肢体长时间制动时,会导致呼吸肌和骨骼肌肌力不同程度下降,增加ICU-AW发生风险,影响机械通气时间和心肺功能康复[5]。 由于本样本较少、研究时间不足等因素,尚未对机械通气时间、拔管和肺功能等指标深入研究,但本文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可使MRCs评分和MBI评分降低,预期在提高转出ICU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心肺功能康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1910编辑于 2025-09-07
  • 来自专栏脑机接口

    Nature子刊 | 脑深部刺激治疗卒中患者运动康复

    表1 |参与者人口统计和临床信息 经过十多年的临床前研究,研究人员首次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人体,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小脑 DBS结合康复治疗是否对中风后运动障碍安全可行。

    53860编辑于 2023-09-08
  • 来自专栏VRPinea

    医疗康复再添猛将,VR成患者得力助手

    众所周知,脑中风后的康复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且大部分情况下康复效果并不理想。 其产品型号为MindMotion Pro,MindMotion Pro在美国市场中主要用于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并且主要是上肢神经的康复治疗。 ? 软件内容是基于上肢康复原理和标准化神经康复原理定制的交互式练习,患者可以通过科学的练习过程复健受损的神经。 其实除了MindMaze,面对医疗市场的迫切需求,不少企业都尝试研发了用于医疗康复的VR产品和技术。 VR+儿童康复 ? 该项目团队表示:eMotion项目不仅关注小儿患者的情绪,同时也注重整体的康复。 VR+老年痴呆 ?

    1.7K130发布于 2018-05-16
  • 来自专栏CSDNToQQCode

    10年程序员——有康复理疗资格证

    作为程序员,我们确实需要关注养生之道,以保持身心健康和延长寿命。以下是一些养生建议,可供参考:

    20910编辑于 2023-12-02
  • 来自专栏脑机接口

    多感官反馈​脑机接口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个案研究

    传统治疗方法无法为瘫痪患者提供一个整合了感觉在内的闭环运动康复。 是一种用于脑卒中后康复的完整的感觉-运动闭环治疗系统。该系统在临床环境中对两名慢性中风患者进行了测试。病人被要求以随机的顺序想象左手或右手的运动。 在参与我们的研究之前,在常规的康复治疗之外,他进行了TMS和镜像康复治疗,但功能没有改善。他们都在罗马尼亚的Iasi康复医院参加了10次康复训练课程。 这项研究得到了Iasi康复医院的机构审查委员会允许,两名患者在开始研究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他们想重新自主控制麻痹的手的热情促使他们在康复治疗的工作中非常投入。 这些初步结果扩展了之前的研究,之前的研究也表明,使用MI的BCI可以成为运动康复的有效工具。

    64030编辑于 2023-02-14
  • 来自专栏机器人网

    深圳先进院康复用外骨骼机器人研究获新突破

    我国脊髓损伤患者以及行走不便患者数量较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包括偏瘫、截瘫病患以及行走不便的老人,使得助老助残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但目前的一些康复设备无法满足这一巨大的需求。 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深圳先进院集成所智能仿生中心吴新宇研究员团队经过两年多的技术攻关和临床实验,研发出一款可穿戴式下肢康复用外骨骼机器人。 与国内外同类型机器人相比,深圳先进院外骨骼机器人具有结构紧凑、多控制模式、智能步态规划、康复训练与残障人士助力行走兼顾的特色。 康复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于一身的复杂智能系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 在第二代样机中,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项目组成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进行了多方面改进,基于康复机理设计出科学的步态规划。

    55590发布于 2018-04-12
  • 来自专栏脑机接口

    高动态自平衡外骨骼的康复应用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

    目前国内外的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末端控制式(图1、图2)、悬吊减重外骨骼式(图3、图4)、可穿戴移动性外骨骼(图5、图6)。 末端控制式和悬吊减重式,提供了在跑台上进行步行康复训练的功能。可穿戴移动式提供了社区辅助步行的功能。 图1. 神经损伤或疾病以及人口结构老龄化的现状,促使康复机器人行业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高动态自平衡机器人可以用在康复治疗和生活辅助上吗?笔者从事康复医学与人工智能的临床康复应用多年,现就这个问题给与剖析。 Ltd., South Korea) 三、需求出发 从康复医学的角度看,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目前有两个用途,一是用在康复中心的环境中,用于康复训练。 康复需求:纠正异常步态,增加双侧对称性。此时安全性需求已弱化,优化步态需求突出。

    81720编辑于 2022-09-22
  • 来自专栏机器人网

    跟机器人玩井字棋,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康复

    来自以色列贝尔谢瓦的本·古里安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跟机器人系统玩井字棋,可以帮助康复患者更好地完成日常生活任务。 这个跨学科团对设计了一款跟机械臂玩的游戏,模拟 “日常生活中的3D功能活动”,也就是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活动,例如拿杯子喝水,而这往往是康复的重点。 设计社交机器人来帮助患者康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实验,以确定最佳的条件。 本·古里安大学物理治疗部及Zlotowski神经科学中心的Shelly Levy-Tzedek博士表示,“使用一套杯子(以X和O代替)玩井字棋是可以帮助上肢康复的一个例子。 现在他们已经验证了其可行性,研究人员希望可以测试他们的系统帮助中风患者康复

    46930发布于 2018-07-23
  • 来自专栏VRPinea

    告别疼痛——沉浸式治疗让病患在VR体验中得到康复

    例如,该技术可以帮助加快中风患者的康复,中风受害者遭受身体和认知障碍,致使一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差事也变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挑战。 ? 心灵麻木之后,重复着的康复动作可以转变成神奇的任务、科幻冒险以及勇敢的壮举。 当研究人员研究那些每天重复着做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的孩子时,他们发现对这些孩子而言,虚拟现实已经失去了它的新鲜感。 Levac指出他们需要设想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观察这些患者在康复训练期间的大脑活动,届时研究人员可以测量出孩子们在训练时的参与程度。 以此来设计出更强大的虚拟现实治疗项目,让康复训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无聊。 ?

    2K60发布于 2018-05-15
  • 来自专栏跟着小郑学JAVA

    康复中心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 JAVA+Vue+SpringBoot+MySQL

    一、摘要 1.1 项目介绍 基于JAVA+Vue+SpringBoot+MySQL的康复中心管理系统,包含了访客管理、房间管理、入住退房管理、缴费管理、药品档案管理、康复训练、网上咨询模块,还包含系统自带的用户管理 、部门管理、角色管理、菜单管理、日志管理、数据字典管理、文件管理、图表展示等基础模块,康复中心管理系统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给医院管理员、护理人员使用,可将权限精确到按钮级别,您可以自定义角色并分配权限, 、年龄、性别,具体入住的楼层以及房间号 (4)来访登记:具体来访人的身份证信息、姓名、年龄登记 (5)网上咨询:用户可以输入咨询问题,咨询问题的编号,用户账号,审核状态,等具体回复审核等 (6)康复护理 :患者的康复护理安排事宜,安排时间等 (7)缴费中心:罗列患者需要缴费的清单,患者编号、姓名、用户账号、缴费价格等 (8)用药记录:记录患者康复时所用所有药品 (9)退房登记:楼层、房间号、床位号 、患者编号、退房时间等 2.2 护工模块 (1)患者护理:对入住患者进行必要的日常护理安排 (2)康复训练:对入住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安排 (3)用药记录录入: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记录 (4)药品库存

    32730编辑于 2023-10-23
  • 来自专栏大数据文摘

    新加坡用抗体测试追踪疫情,可检测已康复病例,帮助还原传染链

    新加坡首次使用抗体测试,确认已康复的COVID-19病例 上周,新加坡首次使用COVID-19的实验性抗体测试来确认一个感染了冠状病毒的疑似病例,这名病人正是在新加坡某教堂发生的两起案件之间形成缺失环节的两个人之一 这些测试无法确定那些经历过感染、康复并清除了体内病毒的人。 新加坡卫生部一直试图在新加坡的上帝恩典大会教堂找出23例COVID-19病例的源头。 由于他们已经康复了一段时间,专家认为他们很可能已经清除了病毒,用PCR检测来确认感染已经太晚了。因此,他们同时使用PCR和抗体测试对这对夫妇进行了检测。 在康复病人的血液样本中,研究小组确定了针对穗蛋白的抗体,这种抗体在实验室测试中被证明能够阻止病毒杀死细胞。

    53010发布于 2020-03-05
  • 来自专栏机器人网

    日本研发先进的人形机器人,可应用于运动和康复研究

    据日媒报道,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稻叶雅幸等人研发出模拟人类运动系统的先进人形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活动,包括体能训练和体操,未来可被用于运动和康复训练方面的研究。

    1.2K40发布于 2018-04-18
  • 从《阿凡达》到康复训练:光学动捕如何重塑现实与虚拟?

    在《阿凡达》的潘多拉星球上,纳美人的每一次挥手、每一次奔跑都栩栩如生;在电竞比赛中,虚拟主播能实时模仿真人的表情与动作;在康复中心,医生通过精准数据指导患者调整步态 —— 这些场景的背后,都离不开一项核心技术 2.医疗康复:用数据指导 “精准康复”痛点:医生凭肉眼观察患者步态,难以量化评估康复效果;传统测力台数据单一,无法结合动作分析。 解决方案:在康复中心,患者佩戴标记点行走,NOKOV度量 系统实时捕捉步态数据(如步长、关节角度、重心偏移),结合测力台数据生成综合报告。医生根据数据调整康复方案,避免盲目训练。 实际效果:某三甲医院康复科引入 NOKOV 度量系统后,中风患者步态矫正周期平均缩短 15 天,复发率降低 25%。 结语从虚拟角色的 “一举一动” 到康复患者的 “一步一趋”,光学动捕正在用精度定义现实与虚拟的边界。

    17610编辑于 2025-08-11
  • 来自专栏科技向令说

    美年健康复牌点评:美年健康业绩高速增长,携手慈铭实现强强联合

    携手慈铭,健康体检领域两大龙头公司强强联合:公司通过三步来完成对慈铭体检的收购,交易价格公允;携手慈铭,实现网点互补,运营层面以期实现规模效应,经营层面以期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39510发布于 2018-08-20
  • 来自专栏思影科技

    前庭电刺激(GVS)的数据分析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我们以信号处理为重点,概述了目前神经康复中的GVS使用现状,包括一般的刺激设计,与神经影像学数据的并行分析,以及对未来方向的建议。 GVS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由前庭激活引起的主要生理反应是:注视稳定、自我运动感知、姿势和平衡维持。 GVS的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的最新进展,特别是深度学习(DL),极大地帮助了神经科学研究,这可能有助于神经康复刺激的个体化。 虽然GVS效应,特别是在独特的刺激下,还没有被完全描述出来,但GVS已经在各种神经康复领域显示出了潜力。 随着信号处理领域和综合研究方法的改进,GVS可能最终成为一种有前景的神经康复工具。

    2.4K20编辑于 2022-02-28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