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引论 操作系统的目标、地位、作用 操作系统的目标 目前存在着多种类型的OS,不同类型的OS,其目标各所侧重。 通常在计算机硬件上配置的OS,其目标有一下几点: 有效性 方便性 可扩充性 开放性 ---- 操作系统的地位 操作系统地位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上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所有软件中最靠近硬件的系统软件常被看做是计算机硬件的第一层扩充 4.作业组织的观点 该观点认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工作流程的组织者,它负责协调在系统中运行的各个应用软件的运行次序。 操作系统负责组织、协调各作业的运行,报告执行结果或错误信息。 ,无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与多道批处理系统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能差别。
操作系统接口 命令界面接口 程序接口 联机命令接口 联机命令的类型 系统访问类 磁盘操作类 文件操作类 目录操作类 通信类 其他命令 联机命令的操作方式 **键入式:**手动敲入 ** 进程通信类系统调用 ---- 系统调用的实现 中断和陷入硬件机构 系统调用号和参数的设置 系统调用的处理步骤 系统调用处理子程序的处理过程 ---- 图形用户接口 略 ---- 总结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专门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 ,也是应用程序获取操作系统服务的唯一途径。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三种类型的用户接口。命令控制界面接口,图形用户界面接口,程序接口。 系统态又叫管态,核心态。 系统调用和一般调用的区别——状态的转变。
总体而言,操作系统有两个职责:对硬件进行管理和抽象、为应用提供服务并进行管理。 从硬件的角度看,操作系统主要提供两类共性功能:管理硬件和对硬件进行抽象。 在这个过程中,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将有限的离散的资源高效的抽象成无限的、连续的资源,并提供接口给上层的应用。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操作系统主要包含两类共性的功能:服务于应用 、管理应用。 狭义与广义的操作系统 狭义的操作系统指的是操作系统内核再加上一个shell。 广义的操作系统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操作系统内核与操作系统框架两层。 系统调用接口 应用程序提供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接口(例如系统调用)向内核申请服务。系统调用是用户态应用向操作系统内核请求服务的方法。 POSIX接口 由于每个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各不相同,为了同一个应用程序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可移植性,形成了一些可以指操作系统接口标准,例如POSIX。
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 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可以分为两种: 1、用户目标:方便使用、容易学习、可靠、安全以及流畅等 2、系统目标:易于实现与维护、灵活,可靠、不易出错、高效等。 操作系统的机制与策略 如何有效控制操作系统的复杂度? 操作系统的内核架构 参考资料 《现代操作系统:原理与实现》陈海波 夏虞斌等著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www.longjin666.top/?p=1162
计算机系统硬件:寄存器,中断,CPU ALU 存储器,输入输出,通道,网络接口操作系统建在硬件接口上,提供操作系统接口软件通过trap自陷或系统调用转到操作系统服务资源管理:硬件资源CPU,主存,IO, 外部设备中断:内部(软件中断,异常,系统调用),外部(硬件,设备,时钟)中断响应:中断向量转移到程序入口地址,多级中断程序状态字PSW:保存程序的状态,中断码,中断屏蔽位,每个处理器具备一个PSW寄存器操作系统特点 4KB,小于这个长度直接读写大文件存在多个不连续的数据块中,使用索引(间接块)来寻址,4M一次寻址,4G多次寻址文件目录文件控制块(文件名,物理地址,长度,块数,rwx权限)存取方法顺序,随机UNIX操作系统权限
操作系统概述 一、计算机分类 计算机一般分为个人计算机(笔记、台式机)与 企业级服务器(1U、2U、机柜、塔式、刀片)两种形式。 主要就是由于操作系统,可以这么理解操作系统是软硬件之间的桥梁。 三、操作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四、操作系统分类 由于Linux是开源免费的,而且相比Windows/Mac更加安全、稳定。所以大数据组件都是基于Linux系统安装的,所以Linux操作系统是我们大数据学习的必备技能。
但优先级并不是很靠谱,因为Java线程是通过映射到系统的原生线程上来实现的,所以线程调度最终还是取决于操作系统。
声明在先:截图来源bibili 王道,目的在于总结操作系统相关全部知识; 便于快速查看复习操作系统知识,在心中形成整体操作系统框架; 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互斥同步区别和联系 区别: 互斥:是指在不同进程之间的若干程序片断 pv:P—— passeren,中文译为"通过",V—— vrijgeven,中文译为"释放" wait操作和signal操作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进程控制的信号量机制的概念。 通过破坏引起死锁对四个必要条件,防止死锁发生 操作系统定义 中断
操作系统概述一、计算机分类计算机一般分为个人计算机(笔记、台式机)与 企业级服务器(1U、2U、机柜、塔式、刀片)两种形式。 主要就是由于操作系统,可以这么理解操作系统是软硬件之间的桥梁。 三、操作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四、操作系统分类由于Linux是开源免费的,而且相比Windows/Mac更加安全、稳定。所以大数据组件都是基于Linux系统安装的,所以Linux操作系统是我们大数据学习的必备技能。
最近在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记录一些笔记在博客上,以供再次学习 一、操作系统的作用 1.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的管理者 2.用户使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接口 二、操作系统发展动力 资源利用角度 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前言 正在学习操作系统,记录笔记。 参考资料: 《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 第6版) 第二章:操作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功能 操作系统定义 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应用程序执行的程序,并充当应用程序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管理者 一台计算机就是一组资源,这些资源用于对数据的移动、存储和处理,以及对这些功能的控制。而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这些资源。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资源/硬件。 对操作系统要求上的变化速度之快不仅需要修改和增强现有的操作系统体系结构,而且需要有新的操作系统组织方法。 (如分布式文件系统) 尽管集群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市场上也有很多集群产品,但是,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技术发展水平落后于单处理器操作系统和对称多处理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组织结构 今天主要讨论四个话题,分别是: 隔离性solation。隔离性是设计操作系统组织结构的驱动力。 内核模式和用户模式Kernel和User mode。 操作系统的隔离性 我们称这种直接接触的做法为弱隔离性,隔离性不好,那么交互就会进行不好。 所以使用操作系统,来作为一个中间商,提高隔离性。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操作系统的防御性 实际上防御性的概念是与隔离性同一进行的。 操作系统需要确保所有的组件都能工作,所以它需要做好准备抵御来自应用程序的攻击。攻击或许包括以下两种但不限于这两种。 另一方面,如果你去看一个操作系统,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组成部分,比如说文件系统,虚拟内存,进程管理,这些都是操作系统内实现了特定功能的子模块。 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模式下运行的操作系统代码量,并在用户模式下执行大部分操作系统,出现了微内核组织。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导读 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啦!!! 在上一篇内容中我们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四大基本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 多用户分时系统是当今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类操作系统。 用于管理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系统称为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分布性与并行性。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本质不同的是,分布式操作系统中的若干计算机相互协同完成同一任务。 六、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它广泛应用于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游戏中,常见的有Windows、Linux和MacOS等。 此外还有嵌入式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等。
前言 操作系统是控制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软件与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和调度计算机的工作和资源的分配,进而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方便接口与环境的程序集合,是一种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目前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等,本文将从宏观的角度总结操作系统的工作流程,将分散的知识链接在一起,有助于理解操作系统。 如果哪里有错误,请留言提醒我。 要让一个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上运行起来,首先需要一个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 ,载入内存,计算机由操作系统开始掌管。 结语 以上就是操作系统概述,是根据咸鱼学长的讲解总结的操作系统从启动到应用程序运行的大致工作流程,将整个操作系统知识串了起来,对于宏观上掌握408考研操作系统大有裨益,受益匪浅。
整理磁盘时发现的408笔记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述 1.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合理地组织调度计算机的工作和资源的分配,以提供给用户和其他软件方便的接口和环境的程序集合 1.1.2 操作系统的特征 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其中现代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和共享。 并发: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操作系统的接口: 命令接口:用户利用这些操作命令来组织和控制作业的执行。 程序接口:程序员用其来请求操作系统服务(系统调用) 命令接口分为联机命令接口和脱机命令接口。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1.2.1 手工操作阶段(此阶段无操作系统) 略过 1.2.2 批处理阶段 单道批处理系统: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 多道批处理系统:可以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内存进行作业。 (通用数据寄存器和通用地址寄存器不在子程序工作的保存范围之内,如果要保存则是由操作系统自行保存) 外部中断处理过程中,PC值由中断隐指令自动保存,而通用寄存器内容由操作系统保存。
01. Linux环境部署过程 1. 虚拟化环境部署 虚拟化概念介绍: ① 可以充分利用服务器性能资源 ② 可以节省服务器物理资源 虚拟软件无法部署 vmware: ① 系统防火墙或安全软件是否关闭 ② 系统中曾经部署过程虚拟化程序 ③ 硬件环境需要支持虚拟化 虚拟网络环境配置: ① 虚拟网络编辑器: · 虚拟网卡网络模式说明 桥接模式: 特点: ① 可以实现让虚拟主机进行访问互联网 ② 虚拟主机地址信息和宿主机地址网段相同 192.168.18.10--服务器(手工)
作业:用户在一次解题或一个事务处理过程中要求计算机系统所做工作的集合。它包括用户程序、所需要的数据及控制命令等。作业由一系列有序的步骤组成。 进程: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过程。所以一个程序在不同数据集合上运行,乃至一个程序在同样数据及上上的多次运行都是不同的进程。 线程:线程是一个进程的实体,是被系统独立调度和执行的基本单位。 管程:实际上是定义一个数据结构在该数据结构上的能为并发进程所执行的一组操作,这组操作能同步进程和改变管程中的数据。
大多数现代OS包括两类子系统:用户接口子系统(提供用户命令)、基础平台子系统(提供系统调用)。
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注意和线程区分),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在当代面向线程设计的计算机结构中,进程是线程的容器。 父进程的需要 父进程常常希望考察和修改子进程或者当要协调各子进程间的活动 操作系统的需要 操作系统有时需要挂起某些进程,检查运行中资源的使用情况及进行记账,以便改善系统运行的性能。 负荷调节的需要 进程控制块(PCB) -进程控制块记录进程信息 -操作系统是根据进程控制块PCB来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进程标识符信息 进程标识符用于唯一地标识一个进程 在所有操作系统中都为每一个进程赋予一个惟一的整数作为内部标识符,它通常就是一个进程的序号。 ---- 进程调度算法 进程调度就是系统按照某种算法把CPU动态地分配给某一就绪进程。
操作系统基础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图片 操作系统应该分成两部分功能 隐藏了丑陋的硬件调用接口(键盘、鼠标、音箱等等怎么实现的,就不需要你管了),为应用程序员提供调用硬件资源的更好,更简单,更清晰的模型(系统调用接口)。 例如: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这个抽象概念,对文件的操作就是对磁盘的操作,有了文件我们无需再去考虑关于磁盘的读写控制(比如控制磁盘转动,移动磁头读写数据等细节) 将应用程序对硬件资源的竞态请求变得有序化 例如 ,操作系统的一个功能就是将这 种无序变得有序。 这就好比操作系统给我们提供了使用底层硬件功能的系统调用,通过系统调用 我们可以方便的使用磁盘(文件操作),使用内存,而无需自己去进行磁盘读写,内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