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input/TeX/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中断机制和中断描述符表、中断和异常的处理

中断机制和中断描述符表、中断和异常的处理

作者头像
s1mba
发布于 2017-12-28 07:46:43
发布于 2017-12-28 07:46:43
3.9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开发与安全开发与安全

注:本分类下文章大多整理自《深入分析linux内核源代码》一书,另有参考其他一些资料如《linux内核完全剖析》、《linux c 编程一站式学习》等,只是为了更好地理清系统编程和网络编程中的一些概念性问题,并没有深入地阅读分析源码,我也是草草翻过这本书,请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参考相关资料。此书出版较早,分析的版本为2.4.16,故出现的一些概念可能跟最新版本内核不同。

此书已经开源,阅读地址 http://www.kerneltravel.net

1、中断向量

Intel x86 系列微机共支持256 种向量中断,为使处理器较容易地识别每种中断源,将它们从0~255 编号,即赋予一个中断类型码 n,Intel 把这个8 位的无符号整数叫做一个向量,因此,也叫中断向量。所有256 种中断可分为两大类:异常和中断。异常又分为故障(Fault)、陷阱(Trap)和夭折(Abort),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既不使用中断控制器,又不能被屏蔽。中断又分为外部可屏蔽中断(INTR)和外部非屏蔽中断(NMI),所有I/O 设备产生的中断请求(IRQ)均引起屏蔽中断,而紧急的事件(如硬件故障)引起的故障产生非屏蔽中断。

非屏蔽中断的向量和异常的向量是固定的,而屏蔽中断的向量可以通过对中断控制器的编程来改变。Linux 对256 个向量的分配如下。

• 从0~31 的向量对应于异常和非屏蔽中断。

• 从32~47 的向量(即由I/O 设备引起的中断)分配给屏蔽中断。

• 剩余的从48~255 的向量用来标识软中断。Linux 只用了其中的一个(即128 或0x80向量)用来实现系统调用。当用户态下的进程执行一条int 0x80 汇编指令时,CPU 就切换到内核态,并开始执行system_call() 内核函数。

2、外设可屏蔽中断、异常及非屏蔽中断

Intel x86 通过两片中断控制器8259A 来响应15 个外中断源,每个8259A 可管理8 个中断源。第1 级(称主片)的第2 个中断请求输入端,与第2 级8259A(称从片)的中断输出端INT 相连,如图3.1 所示。我们把与中断控制器相连的每条线叫做中断线,要使用中断线,就得进行中断线的申请,就是IRQ(Interrupt ReQuirement ),我们也常把申请一条中断线称为申请一个IRQ 或者是申请一个中断号。IRQ 线是从0 开始顺序编号的,因此,第一条IRQ线通常表示成IRQ0。IRQn 的缺省向量是 n+32;如前所述,IRQ 和向量之间的映射可以通过中断控制器端口来修改。

异常就是CPU 内部出现的中断,也就是说,在CPU 执行特定指令时出现的非法情况。非屏蔽中断就是计算机内部硬件出错时引起的异常情况。从图3.1 可以看出,二者与外部I/O接口没有任何关系。Intel 把非屏蔽中断作为异常的一种来处理,因此,后面所提到的异常也包括了非屏蔽中断。Intel x86 处理器发布了大约20 种异常,Linux 内核必须为每种异常提供一个专门的异常处理程序,它们通常把一个UNIX 信号发送到引起异常的进程。

3、中断描述符表

在实地址模式中,CPU 把内存中从0 开始的1K 字节作为一个中断向量表。表中的每个表项占4 个字节,由两个字节的段基址和两个字节的偏移量组成,这样构成的地址便是相应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在实模式下,中断向量表中的表项由8 个字节组成,如图3.2 所示,中断向量表也改叫做中断描述符表IDT(Interrupt Descriptor Table)。其中的每个表项叫做一个门描述符(Gate Descriptor),“门”的含义是当中断发生时必须先通过这些门,然后才能进入相应的处理程序。

其中类型占3 位,表示门描述符的类型,这些描述符如下。

1.任务门(Task gate)

其类型码为101,门中包含了一个进程的TSS 段选择符,但偏移量部分没有使用,因为TSS本身是作为一个段来对待的,因此,任务门不包含某一个入口函数的地址。TSS 是Intel 所提供的任务切换机制,但是 Linux 并没有采用任务门来进行任务切换。

2.中断门(Interrupt gate)

其类型码为110,中断门包含了一个中断或异常处理程序所在段的选择符和段内偏移量。当控制权通过中断门进入中断处理程序时,处理器清IF 标志,即关中断,以避免嵌套中断的发生。中断门中的DPL(Descriptor Privilege Level)为0,因此,用户态的进程不能访问Intel 的中断门。所有的中断处理程序都由中断门激活,并全部限制在内核态。

3.陷阱门(Trap gate)

其类型码为111,与中断门类似,其唯一的区别是,控制权通过陷阱门进入处理程序时维持IF 标志位不变,也就是说,不关中断。

4.系统(调用)门(System gate)

这是Linux 内核特别设置的,用来让用户态的进程访问Intel 的陷阱门,因此,门描述符的DPL 为3。通过系统门来激活4 个Linux 异常处理程序,它们的向量是3、4、5 及128,也就是说,在用户态下,可以使用int 3、into、bound 及int 0x80 四条汇编指令。

最后,在保护模式下,中断描述符表在内存的位置不再限于从地址0 开始的地方,而是可以放在内存的任何地方。为此,CPU 中增设了一个中断描述符表寄存器IDTR,用来存放中断描述符表在内存的起始地址。中断描述符表寄存器IDTR 是一个48 位的寄存器,其低16位保存中断描述符表的大小,高32 位保存IDT 的基址,如图3.3 所示。

Linux 内核在系统的初始化阶段要进行大量的初始化工作,其与中断相关的工作有:初始化可编程控制器8259A;将中断向量IDT 表的起始地址装入IDTR 寄存器,并初始化表中的每一项。

用户进程可以通过INT 指令发出一个中断请求,其中断请求向量在0~255 之间。为了防止用户使用INT 指令模拟非法的中断和异常,必须对IDT 表进行谨慎的初始化。其措施之一就是将中断门或陷阱门中的DPL 域置为0。如果用户进程确实发出了这样一个中断请求,CPU 会检查出其CPL(3)与DPL(0)有冲突,因此产生一个“通用保护”异常。

但是,有时候必须让用户进程能够使用内核所提供的功能(比如系统调用),也就是说从用户空间进入内核空间,这可以通过把中断门或陷阱门的DPL 域置为3 来达到。

4、中断和异常的处理

当CPU 执行了当前指令之后,CS 和EIP 这对寄存器中所包含的内容就是下一条将要执行指令的逻辑地址。在对下一条指令执行前,CPU 先要判断在执行当前指令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中断或异常。如果发生了一个中断或异常,那么CPU 将做以下事情。

• 确定所发生中断或异常的向量 i(在0~255 之间)。

• 通过IDTR 寄存器找到IDT 表,读取IDT 表第 i 项(或叫第i 个门)。

• 分两步进行有效性检查:首先是“段”级检查,将CPU 的当前特权级CPL(存放在CS寄存器的最低两位)与IDT 中第 i 项中的段选择符中的RPL 相比较,如果RPL(3)大于CPL(0),就产生一个“通用保护”异常(中断向量13),因为中断处理程序的特权级不能低于引起中断的程序的特权级。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中断处理程序一般运行在内核态,其特权级为0。然后是“门”级检查,把CPL 与IDT 中第 i 个门的DPL 相比较,如果CPL (3)大于DPL(0),CPU 就不能“穿过”这个门,于是产生一个“通用保护”异常,这是为了避免用户应用程序访问特殊的陷阱门或中断门。但是请注意,这种检查是针对一般的用户程序引起的中断(INT 指令),而不包括外部I/O 产生的中断或因CPU内部异常而产生的异常,也就是说,如果产生了中断或异常,就免去了“门”级检查。

• 检查是否发生了特权级的变化。若中断发生时CPU运行在用户空间,而中断处理程序运行在内核态,特权级发生了变化,所以会引起堆栈的更换。也就是说,从用户堆栈切换到内核堆栈。而当中断发生在内核态时,即CPU 在内核中运行时,则不会更换堆栈。

CS : EIP 的值就是IDT 表中第i 项门描述符的段选择符和偏移量的值,此时,CPU 就跳转到了中断或异常处理程序。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3-09-16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中断描述符表
中断描述符表是保护模式下用于存储中断处理程序的数据结构。CPU在接收到中断时,会根据中断向量在中断描述符表中检索对应的描述符。
shysh95
2021/09/24
8370
xv6(4) 中断理论部分
中断是硬件和软件交互的一种机制,可以说整个操作系统,整个架构都是由中断来驱动的。中断的机制分为两种,中断和异常,中断通常为 $IO$ 设备触发的异步事件,而异常是 $CPU$ 执行指令时发生的同步事件。本文主要来说明 $IO$ 外设触发的中断,总的来说一个中断的起末会经历设备,中断控制器,$CPU$&$OS$ 三个阶段:设备产生中断,中断控制器接收和发送中断,$CPU$&$OS$ 来实际处理中断。
rand_cs
2023/12/05
3730
深入分析Linux内核源代码阅读笔记 第三章
中断控制是计算机发展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最初它是为克服对 I/O 接口控制采用程序查询所带来的处理器低效率而产生的。
云微
2023/02/11
1.4K0
Linux内核17-硬件如何处理中断和异常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中断和异常的一些概念,对于中断和异常也有了大概的理解。那么,系统中硬件到底是如何处理中断和异常的呢?本文我们就以常见的X86架构为例,看看中断和异常的硬件工作原理。
Tupelo
2022/08/15
2.1K0
Linux内核17-硬件如何处理中断和异常
聊聊 Linux 中断机制
在聊中断机制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聊一聊中断机制出现的前因后果。最一开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是能够一次性的执行所有的计算任务的,这被称为顺序执行,也是批处理操作系统(Batch system)。
ICT系统集成阿祥
2024/12/03
2450
聊聊 Linux 中断机制
Linux内核19-中断描述符表IDT的初始化
至此,我们已经理解了X86架构如何在硬件层面如何处理中断和异常,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Linux内核管理这些中断和异常。
Tupelo
2022/08/15
9660
内核的雏形(下) -- 添加异常中断响应机制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当然就是在内核中创建进程并且调度起来,但在这之前,我们要问,到底应该如何调度进程呢?
用户3147702
2022/06/27
4850
内核的雏形(下) -- 添加异常中断响应机制
保护模式下的中断和异常(下) -- 软件实战篇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保护模式下的中断和异常以及他们的硬件基础结构 —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8259A,以及他的初始化和中断的屏蔽与打开: 保护模式下的中断和异常(上) — 硬件原理篇
用户3147702
2022/06/27
1.2K0
保护模式下的中断和异常(下) -- 软件实战篇
xv6(5) 中断代码部分
公众号后台回复 $interrupt$ 可获取原图,另外我说明一下我画的流程图啊,的确是不标准的,有很多环了,我有试过只画一根线比如说 $iret$ 出去一根线后,按理说不会回到 $iret$ 而是直接指向原任务那个块。但是因为整个流程图的元素太多,这样画很难看很难看,所以我没采用。虽然如上图那么画不是那么准确,但是意思表达应该还是很明确的,而且相对来说好看些。诸位有什么好的建议还请指出,谢谢。不多说废话了,来看 $xv6$ 的中断机制
rand_cs
2023/12/05
3650
Linux中断一网打尽(1) —— 中断及其初始化
既然叫中断, 那我们首先就会想到这个中断是中断谁?想一想计算机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没错, CPU, 计算机上绝大部分的计算都在CPU中完成,因此这个中断也就是中断CPU当前的运行,让CPU转而先处理这个引起中断的事件,通常来说这个中断的事件比较紧急,处理完毕后再继续执行之前被中断的task。比如,我们敲击键盘,CPU就必须立即响应这个操作,不然我们打字就全变成了慢动作~。说白了中断其实就是一种主动通知机制,如果中断源不主动通知,那想知道其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一次次地轮询了,白白耗费CPU。
扫帚的影子
2020/02/25
1.7K0
Linux中断一网打尽(1) —— 中断及其初始化
Linux中断 - IDT
中断描述符表简单来说说是定义了发生中断/异常时,CPU按这张表中定义的行为来处理对应的中断/异常。
扫帚的影子
2020/02/18
6.8K0
Linux中断 - IDT
中断和异常
异常通常分为2类:一类是编程错误,另外一类就是需要内核处理的异常情况。编程错误,比如程序异常终止,处理这种异常,内核只需要给当前进程发送一个信号即可。而需要内核处理的异常,比如页错误、通过汇编语言指令比如int或sysenter等请求内核服务等,需要内核作出相应的处理。
Tupelo
2022/08/15
1.5K0
【linux学习指南】linux捕捉信号(二)软中断&&缺⻚中断?等&& 如何理解内核态和⽤⼾态
如果是这样,操作系统不就可以躺平了吗?对,操作系统⾃⼰不做任何事情,需要什么功能,就向中 断向量表⾥⾯添加⽅法即可.操作系统的本质:就是⼀个死循环!
学习起来吧
2024/12/30
1080
【linux学习指南】linux捕捉信号(二)软中断&&缺⻚中断?等&& 如何理解内核态和⽤⼾态
Linux内核21-Linux内核的中断处理过程
如前所述,我们知道异常的处理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给相关的进程发送信号,而且不存在进程调度的问题,所以内核很快就处理完了异常。
Tupelo
2022/08/15
2.5K0
Linux内核21-Linux内核的中断处理过程
写一个操作系统_10 操作系统是由中断驱动的
按照中断的来源分类,来自CPU外部的中断称为外部中断,来自CPU内部的称为内部中断;细分的话,外部中断根据严重程度,分为可屏蔽中断和不可屏蔽中断;内部中断按照是否正常分为软中断和异常。
changan
2020/11/04
6870
写一个操作系统_10 操作系统是由中断驱动的
结合中断上下文切换和进程上下文切换分析Linux内核的一般执行过程
下面从逻辑上完整走一遍中断处理过程(结合中断上下文的切换,以定时器中断为例,假设从用户态进入中断):
抖音hzcya
2020/06/13
1.4K0
Linux中断机制:硬件处理,初始化和中断处理
不同的外部设备、不同的体系结构、不同的OS其中断实现机制都有差别,本文对应的OS为linux3.4版本,外部设备为PCI设备、系统为X86。
Linux阅码场
2019/10/08
8.2K0
Linux中断机制:硬件处理,初始化和中断处理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笔记(3)--中断和I/O保护
---- 中断和异常机制 有时候普通的程序流必须可以被要求快速反应的处理事件中断。电脑提供了一个称为中断的结构来处理这些事件。 外部中断由CPU的外部引起。 例如:当一个鼠标移动了,硬件鼠标中断现在的程序来处理鼠标移动(移动鼠标,等等)。中断导致控制权转移到一个中断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是处理中断的程序。每种类型的 中断都分配了一个中断号。在物理内存的开始处,存在一张包含中断处理 程序段地址的中断向量 表。中断号是这张表中最基本的指针。 内部中断由CPU的内部引起,要么是由一个错误引起,要么由中
felix
2018/06/08
9200
对中断的一点思考
    对于X86的单处理器机器,一般采用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做为中断控制电路。传统的PIC(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是由两片8259A风格的外部芯片以“级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每个芯片可处理多达8个不同的IRQ输入线。因为从PIC的INT输出线连接到主PIC的IRQ2引脚,所以可用IRQ线的个数限制为15,如图1所示。
ternturing
2018/09/12
1.4K0
对中断的一点思考
我刚按下666,计算机发生了神奇的事情···
计算机领域有一个经典的问题:从你在浏览器中输入URL并按下回车,到网页渲染出来,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轩辕之风
2021/05/07
1.1K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中断描述符表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