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网络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但目前对其威胁和风险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层面。事实上,“木马”威胁从应用软件到操作系统,再到硬件层面,已全面告警。然而,由于当前的安全关切主要聚焦在软件层面,而且传统观念认为“木马”通常是在软件上,以致大量隐藏植入、长期潜伏在底层硬件中的“木马”(又称“硬件木马”)被人忽视,而其往往对网络安全具有更为致命的威胁。
目前,“硬件木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较为主流的理解,是指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阶段被蓄意植入或更改的特殊电路模块,经特定条件触发,被用来实施网络攻击。一般而言,集成电路包含一系列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被赋予执行一项特定任务。如果其中一个是“木马”模块,一旦被触发“唤醒”,或者使芯片直接报废(若在武器装备系统中,则可导致其瘫痪、崩溃),或者虽不影响系统运行,但通过搭建窃取秘密数据的线路,并在特定时段向外部发送,致使系统无密可保。-By《安康市国家保密局 》。
上面的描述是对硬件木马最直观的理解,而产生硬件木马的主要原因就是集成电路行业多购买第三方P核,或者采用自动布局布线工具。这些工具并非理想,使得芯片中有大量剩余空间,攻击者可能在制造环节中,向芯片的电路注入带有特定恶意目的的“硬件木马”电路。集成电路芯片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一旦出现“硬件木马”攻击,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实事求是地说,硬件木马离我们并不遥远——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中国台湾VIA公司于2014年11月24日在中国香港高等法院审理“HKIAC/A11022仲裁案”上诉案中,承认VIA的VT3421安全芯片(亦使用编号TF376)有后门,威盛电子高层黎少伦甚至在诉讼中坦承,“这颗晶片,有“后门”(Backdoor)。”
据媒体报道,该起案件的起因是VIA设计生产的VT3421安全芯片被出售给Samsung、Honda、上海通用、中国电子、新科电子等20多家公司后,遭客户投诉经常发射存储器泄露、频频当机等情况而引发的......
在案件审理中,VIA公司公然辩称TF376的设计,“Preventing hackers such as”“Fa Lun Gong”只是产品功能之一;并坦承产品留有后门(Backdoor),“客户不知道Backdoor的存在,亦不能自行启动”。VIA却可以轻易打开这个后门,取得末端使用者手机、机顶盒等之包括通话、通讯录、信用卡、定位等等各种数据。
特点
硬件木马一般是由攻击者根据被攻击系统的工作原理精心设计,实现对底层硬件的修改,而且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发展, 纳米级关键尺寸和电路高集成度使得硬件木马的检测越来越困难。
与传统的软件木马相比,硬件木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硬件木马电路需要 寄生在某一正常的功能电路之中,成为该电路的旁 路分支,其模型如图1所示.硬件木马攻击包括木马注入、监听触发以及木马发作三个步骤:首先,攻击者需要在 Foundry厂制造之前,将硬件木马电路注 入到正常的功能电路中;待芯片投入使用后,硬件木马电路监听芯片功能电路中的特定信号;当特定信号达到某些条件后,硬件木马电路被触发,木马电路 完成攻击者所期望的恶意攻击行为。
硬件木马电路主要包括触发部分和负载两部分:负载通常有以下三类型功能:①把内部敏感信息(如明文、密钥)传输给攻击者;②修改电路功 能,如用密钥代替输出密文;③毁坏芯片.对于触发机制,一般有如下三种:①攻击者可以接近加密芯片 并且直接输入木马预设值来触发木马;②木马被内部条件触发,针对那些不能物理接近加密系芯片的攻击者。如在含有GPRS导航的系统 中,可以设定某一确定坐标值为触发条件;③木马一直是激活的。
根据硬件木马的触发机制,举例计数器型木马,其功能类似于定时炸弹,结构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木马电路并不影响信号 ER 的正常输出,但是当计数到2^(k-1)时,木马被触发,改变信号ER,让其输出错误值 ER*。
计数器木马具体电路设计如图3所示.采用十位计数器,每输出一个被监测的数据,计数器的值就会自增一,直到到达预设值 N,木马即会被触发,输出值将被锁存1。为了避免在设计者的功能测试环节木马即被触发,预设值 N 要尽可能的大。该木马电路采用10位计数器,只有当检测到输出为指定值 “10‘b11_1111_1111’”的时候,木马被触发,电路输出值被锁存为1。
参考文献
相关的参考文献很多,这里只提供几篇,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去相关网站下载。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