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EEG与睡眠分期

EEG与睡眠分期

作者头像
脑机接口社区
发布于 2020-07-01 10:04:51
发布于 2020-07-01 10:04:51
2.6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脑机接口脑机接口

睡眠定义为一种无意识状态(unconsciousness) ¨1937年美国学者Loomis首次提出用EEG方法取代行为学作为睡眠深度判断的标准。1953年美国Aserinsky和Kleitman发现REM现象。1968年Rechtchaffen和Kales提出睡眠分期的标准,并由美国生理协会推荐为第一个睡眠分期的国际分类。

睡眠分期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根据睡眠过程中的EEG 表现,眼球运动情况和肌肉张力的变化等因素,将睡眠分为两种不同的时相,即非快动眼睡眠相(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相(REM)。

NREM睡眠

¨Dement和Kleitman(1957)将此相睡眠分为1—4期(S1—4)。

S1为思睡期,S2浅睡期,S3中度睡眠期,S4深睡期。

各期在EEG表现和睡眠深度上有较大差别。

I期睡眠(思睡期)

¨此期是由清醒状态向睡眠期过渡的阶段。EEG由清醒时的α波为主发生波幅逐渐降低的变化,有人把这一阶段称为轻度思睡。从A解体到出现顶部尖波,表现为逐渐出现或突发α解体,α波被低电压的2—7c/s慢活动和15—25c/s的快活动替代。随思睡程度加深,慢活动增加,以弥漫的中波幅2—3c/s和4—7c/s的波为主。深度思睡的标志是出现顶尖波,其为复合电位:一个正相小棘波伴随一个大的负相慢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12c/s或更快的频率反复出现,在顶部最明显。

Ⅱ期睡眠(S2,轻睡期)

¨背景为低幅EEG脑波,以睡眠纺锤,K复合波及δ波(<20%)为特征。睡眠纺锤11。5—15C/S,持续0。5S以上,波幅>15μV,以中央区为主。头顶部还出现周期为100—300mS,波幅为100—300μV的顶尖波。

Ⅲ期睡眠

¨以中高幅慢波(б波)为主,其所占比例为记录单位时间的20—50%,亦可出现睡眠纺锤,但30S记录过程中不超过2个。此时EMG波幅亦极低,肌张力明显受到抑制。行为学上受检者睡眠程度加深,已不易被唤醒。

Ⅳ期睡眠

¨和Ⅲ期一样统称为慢波睡眠,δ活动更加明显,少见纺锤波。单位时间内50%以上为高波幅慢波(>75μV)。

快速眼动期睡眠(REM)

¨表现为类似I期睡眠时的相对低波幅,混合频率脑电活动。因此期EEG 与觉醒时模式相似,表现为低幅快波,θ波及间歇性低幅α波,故又称此期睡眠为去同步化睡眠,快波睡眠或异相睡眠。前二者是从EEG特点来定义的。

正常睡眠结构 ¨正常睡眠是由NREM睡眠和REM睡眠两个时相构成。在整个睡眠过程中,NREM与REM睡眠交替出现。以8小时睡眠为例,一开始首先进入NREM期,递次由Ⅰ期进入Ⅱ期,Ⅲ期,Ⅳ期,并各持续一段时间,NREM睡眠共持续80—120分钟后,出现第一次REM睡眠,持续几分钟后,进入下一个NREM睡眠,并由此形成NREM/REM睡眠的循环周期。平均每90MIN出现一次REM睡眠,在睡眠后期,REM持续时间延长,可达10—30Min。NREM的Ⅲ期和Ⅳ期主要分布在后半部。¨ 整个睡眠其间,这种NREM—REM睡眠周期反复循环4—5次。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ASM)脑电睡眠分期主要分为以下5期

各期脑电波形详解

参考 https://www.jianshu.com/p/b892ce66d33e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3-2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脑机接口社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麻省理工大学最新发布!“定向梦境孵化”可穿戴设备!潜入大脑、控制梦境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Adam Haar Horowitz领导的一个科研团队发表最新成果,详细阐述了一种“定向梦境孵化”的方法(TDI),并研发出配套的可穿戴设备,成功地在人们进入睡眠后操纵其梦境内容。
脑机接口社区
2020/08/10
9850
Current Biology:海马损伤患者的睡眠特征
海马在睡眠相关的记忆加工中扮演关键的角色,但目前尚不清楚海马决定哪些特定的睡眠特征。针对局灶性双侧海马损伤和健忘症患者睡眠生理机制的研究可为其提供重要证据,但这样的研究却很少。英国伦敦大学科研人员在Current Biology杂志发表文章研究该问题。实验通过使用家庭多导睡眠仪研究选择性/局灶性双侧海马损伤的记忆障碍患者和匹配对照组在4个夜晚的睡眠,对其睡眠进行综合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海马对睡眠表型的作用。研究发现:患者的睡眠生理机制和质量的一般特征是完整的。
用户1279583
2020/02/24
1.3K0
综述:睡眠中大脑的振荡回路
睡眠期间的大脑活动以特定回路的振荡为特征,包括慢波、纺锤波和θ波,这些波嵌套在丘脑皮质或海马网络中。一个主要的挑战是确定这些振荡活动与分布在大脑各处的促进睡眠和促进觉醒的神经元网络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睡眠相关振荡活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有望进一步洞察睡眠状态及其功能的描绘。
悦影科技
2022/03/18
1.6K0
SLEEP:睡眠周期和年龄中的EEG连通性
在年轻人中,睡眠与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与第一个周期中大脑连通性的重要变化有关。本研究旨在评估睡眠中的EEG连通性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以及在整个睡眠周期中的差异。
用户1279583
2019/12/25
1.1K0
Neuron综述:睡眠和警觉的时空动态
关于睡眠和警觉状态的经典观点是由神经调节剂和丘脑皮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驱动的全局稳定观点。然而,最近的数据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表明警戒状态具有高度动态和区域复杂性。在空间上,类似睡眠和觉醒的状态经常在不同的大脑区域同时发生,如在单侧大脑半球睡眠、清醒时的局部睡眠和发育过程中。在时间上,动态转换主要发生在状态转换期间、长时间清醒期间和碎片化睡眠期间。这些知识,再加上以毫秒级分辨率和细胞类型特异性同时监测多个区域大脑活动的方法,正在迅速改变我们对警觉状态的看法。一个包含多个时空尺度的新视角可能对考虑神经调节机制、警觉状态的功能作用及其行为表现具有重要意义。模块化和动态视图强调了更精细的时空干预以改善睡眠功能的新途径。
悦影科技
2023/06/26
4620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睡眠期间神经元对情绪困扰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像“睡一觉”这样的表达是指通过一晚上的酣睡来解决痛苦的经历。睡眠是一种活跃的状态,在此期间,大脑会重新组织形成记忆的突触连接。这一观点提出了睡眠如何改变情绪记忆痕迹的模型。依赖睡眠的重组是通过神经化学背景下的神经生理事件发生的,这些事件决定了突触的生长、存活或被修剪的命运。我们讨论了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的低水平乙酰胆碱和快速眼动睡眠期间的低水平去甲肾上腺素如何为情绪记忆的神经元表征的可塑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窗口,从而解决相关的痛苦。我们在三个层面上整合了睡眠促进的适应:经验和行为、神经元回路和突触事件。该模型产生了可检验的假设,说明对情绪困扰的睡眠依赖适应失败如何成为精神障碍的关键,尤其是焦虑症、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失眠的共同病因。
悦影科技
2024/09/09
2330
Neuron综述:意识与睡眠
摘要:睡眠是一种普遍且必不可少的生物过程。它也是了解意识的宝贵窗口。它告诉我们意识可以丧失,但当我们与环境断开联系,无法进行反思时,它也可以以全部的丰富性重新获得。通过考虑梦境和无梦睡眠之间的神经生理差异,我们可以了解意识的基础,并理解为什么它会消失。我们还了解到,意识基础的持续状态决定了每种体验的感觉方式,无论它是如何被触发的——是内源性的还是外源性的。梦境意识也是睡眠及其功能的窗口。梦告诉我们,睡眠中的大脑非常活跃,它重新组合了来自庞大储备的内在激活模式,摆脱了正在进行的行为和认知控制的要求。
悦影科技
2024/07/18
3080
Neuron:老年人脑波在睡眠时失耦合:慢波-纺锤波同步、脑萎缩和遗忘
请点击上面“思影科技”四个字,选择关注作者,思影科技专注于脑影像数据处理,涵盖(fMRI,结构像,DTI,ASL,EEG/ERP,FNIRS,眼动)等,希望专业的内容可以给关注者带来帮助,欢迎留言讨论,也欢迎参加思影科技的其他课程。(文末点击浏览)
用户1279583
2019/12/17
1.5K0
Neuron:老年人脑波在睡眠时失耦合:慢波-纺锤波同步、脑萎缩和遗忘
这项研究对慢波睡眠最能解释深度睡眠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洛桑大学医院的一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挑战了睡眠期间脑电波缓慢表明人感觉自己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理论。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脑机接口社区
2022/08/18
7290
这项研究对慢波睡眠最能解释深度睡眠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综述:睡眠中的记忆再激活
新编码的记忆痕迹会在睡眠中自动重新激活。自从在20世纪90年代被发现以来,这些记忆再激活作为梦经历的潜在神经基础被讨论。来自动物和人类研究的新结果,以及快速发展的睡眠和梦工程领域的新结果,为这个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并揭示了这两种现象之间强烈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我们认为,尽管记忆再激活可能有助于不同意识状态下的主观体验,但它们不太可能是做梦的主要神经基础。我们确定了当前研究范式的重要局限性,并提出了新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悦影科技
2023/06/28
4560
Science:大脑中睡眠的相互关联原因和结果
睡眠对大脑功能至关重要,其作用方式多种多样,令人惊讶。从短期来看,缺乏睡眠会导致记忆和注意力受损;从长远来看,它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我将讨论在理解睡眠如何通过神经元活动和液体流动相互关联的系统来维持大脑生理健康方面的最新进展。睡眠时出现的神经动力学本质上与它对血液流动、脑脊液动力学和废物清除的影响有关。认识到睡眠的这些相互关联的原因和后果,让人们对睡眠为什么对大脑功能的这些不同方面如此重要有了新的认识。
悦影科技
2022/06/27
7470
PNAS:慢波振荡促进长程有效沟通:故障网络中记忆巩固的关键
研究意义:这项工作介绍了一种理解睡眠中信息加工的无创方法。我们的结果表明,慢波振荡(slow oscillation, SOs)提供了时间地形的事件框架:与睡眠其他相对local的活动模式相比,长程信息流(flow)显著增加。这些发现表明,在理解SOs如何通过促进长程、有效的沟通来解除故障网络中记忆巩固方面,有了概念性的飞跃。这项研究将促进进一步探讨,了解大脑振荡如何单独地以及在嵌套节律中促进网络沟通,以及研究这些特性如何变化,并预测临床人群和老年人的缺陷模式。
悦影科技
2022/11/11
5230
睡眠时的局部目标记忆再激活
通过目标记忆再激活(targeted memory reaction,TMR)实现记忆巩固,TMR在睡眠期间重现训练线索或是内容。但是不清楚TMR对睡眠皮层振荡的作用是局部的还是整体的。本文利用嗅觉的独特功能神经解剖学及其同侧刺激处理,在一个脑半球进行局部TMR。在最初就有气味刺激条件下,受试者学习单词与出现在左右视野中的位置间的联系。本文发现在任务训练期间,侧向的时间相关电位表示单半球的记忆过程。在学习后的小睡中,在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中进行气味刺激。在睡眠期间进行局部TMR后,cued半球(与受刺激鼻孔同侧)处理特定单词的记忆得到改善。单侧气味刺激调控局部慢波(slow-wave,SW)功率,即相较于uncued半球,cued半球的区域SW功率增加较慢,且与提示单词的选择记忆呈负相关。另外,在cued半球中,局部TMR改善了慢震荡和睡眠纺锤波间的相位振幅耦合(PAC)。在学习期间没有气味刺激条件下,睡眠期间进行单侧气味刺激,结果表明记忆表现和皮层睡眠振荡间并不存在任何效应。因此,睡眠中TMR通过选择性地促进与局部睡眠振荡相关的特定记忆,而超过了整体活动。
悦影科技
2021/11/11
7270
Molecular Autism脑电研究:Angelman综合症儿童相干和睡眠成分异常
请点击上面“思影科技”四个字,选择关注我们,思影科技专注于脑影像数据处理,涵盖(fMRI,结构像,DTI,ASL,EEG/ERP,FNIRS,眼动)等,希望专业的内容可以给关注者带来帮助,欢迎留言讨论,也欢迎参加思影科技的课程,可添加微信号siyingyxf或19962074063进行咨询。(文末点击浏览)
用户1279583
2020/04/15
7150
Molecular Autism脑电研究:Angelman综合症儿童相干和睡眠成分异常
重度抑郁症患者的非快速眼动睡眠
睡眠紊乱是重度抑郁症(MDD)的一个关键症状。目前的文献对快速眼动(REM)睡眠的改变进行了很好的描述,但对非快速眼动(non-REM)睡眠的改变却知之甚少。此外,睡眠障碍与MDD的各种认知症状有关,但non-REM睡眠EEG的哪些特征导致了这一点目前尚不清楚。我们综合分析了三个独立收集的数据集(216名被试的N = 284个数据,)中两个中央通道的non-REM睡眠EEG特征。这项探索性和描述性的研究纳入了年龄范围广泛、抑郁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不同、用药或未用药、以及年龄和性别与健康对照组相匹配的MDD患者。我们探讨了睡眠结构的变化,包括睡眠阶段和周期、频谱功率、睡眠纺锤波、慢波(SW)和SW-纺锤波耦合。接下来,我们分析了这些睡眠特征与抑郁症严重程度和程序性记忆的夜间巩固的关系。总的来说,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non-REM睡眠结构没有发现重大的系统性改变。对于non-REM睡眠的微观结构,我们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未用药患者的纺锤波振幅较高,并且在开始使用抗抑郁药物后,SW较长,振幅较低,SW-纺锤波耦合更分散。此外,长期(而非短期)的药物治疗似乎会降低纺锤波的密度。用药患者夜间程序性记忆巩固受损,这与较低的睡眠纺锤波密度有关。我们的结果表明,MDD的non-REM睡眠 EEG的改变可能比以前报道的更精细。我们在抗抑郁药物摄入和年龄的背景下讨论这些发现。
悦影科技
2023/04/18
5160
eLife:一个开源、高性能的自动睡眠分期工具
近年来,对于人类睡眠的临床和社会学测量需求越来越多,但与其它已经实现高自动化分析的医学领域不同的是,基础和临床的睡眠研究仍然依赖人眼目测打分。基于人工的评估体系耗时、单调,且已被证实可能出现主观偏倚。作者开发出了一种已经过30000+小时源于世界不同人种的多导睡眠图记录数据验证的新型算法,可以提供精确匹配人工赋分准确度的睡眠分期功能。此工具简洁易用开源免费,对计算机运行要求低,希望以此实现自动化睡眠分期。
悦影科技
2022/10/11
1.7K0
SLEEP:识别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睡眠的可重复的高密度EEG标识物
研究目的:利用EEG研究PTSD患者睡眠期间异常的大脑活动,确定其睡眠期间稳定的EEG特征。
用户1279583
2019/12/25
7820
经颅电刺激促进睡眠振荡及其功能耦合增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巩固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不仅表现为记忆功能的丧失,而且表现为睡眠生理功能显著恶化,这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阶段就已经很明显。睡眠时皮层慢振荡(slow oscillations, SO;0.5-1 Hz)和丘脑皮层纺锤体活动(12-15 Hz)以及它们的时间协调性被认为是记忆形成的关键。我们研究了慢振荡经颅直流电刺激(slow oscillatory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so-tDCS)的潜力,该刺激以睡眠状态依赖的方式在白天小睡期间应用,以调节9名男性和7名女性MCI患者的这些活动模式和与睡眠相关的记忆巩固。刺激显著增加了总SO(慢振荡)和纺锤功率,在SO上升阶段放大了纺锤功率,并导致EEG记录中SO和纺锤功率波动之间更强的同步性。此外,与假刺激相比,so-tDCS改善了视觉陈述性记忆,并且视觉陈述性记忆与更强的同步性相关。这些发现为MCI患者的睡眠生理障碍和记忆缺陷提供了一种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法,并促进了我们对离线记忆巩固的理解。
用户1279583
2022/04/12
8080
经颅电刺激促进睡眠振荡及其功能耦合增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巩固
急性睡眠剥夺和慢性睡眠限制后个体调制睡眠稳态的压力增长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MaricAngelina、Huber Reto等人在Sleep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用来解释急性睡眠剥夺、慢性睡眠限制对大脑的神经活动的影响及其与神经行为损伤的关系。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慢性睡眠缺失的现象,每个人在睡眠缺失后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瑞士苏黎世医院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急性睡眠剥夺(ASD, acute sleep deprivation)和慢性睡眠限制(CSR, chronic sleep restriction)的慢波增长的程度在个体间的差异,并以此推测其与缺眠群体的认知功能损伤的关
用户1279583
2018/04/08
1.9K0
急性睡眠剥夺和慢性睡眠限制后个体调制睡眠稳态的压力增长
BRAIN:原发性失眠神经反馈训练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请点击上面“思影科技”四个字,选择关注我们,思影科技专注于脑影像数据处理,涵盖(fMRI,结构像,DTI,ASL,EEG/ERP,FNIRS,眼动)等,希望专业的内容可以给关注者带来帮助,欢迎留言讨论,也欢迎参加思影科技的其他课程。(文末点击浏览)
用户1279583
2019/09/17
8920
BRAIN:原发性失眠神经反馈训练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麻省理工大学最新发布!“定向梦境孵化”可穿戴设备!潜入大脑、控制梦境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