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四一 电机绕组(17)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四一 电机绕组(17)

作者头像
标准答案
发布于 2022-01-18 02:38:43
发布于 2022-01-18 02:38:43
2.7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龙行天下CSIEM龙行天下CSIEM

前面讲了整数槽绕组的磁势,本期继续讲分数槽绕组的磁势。

1 分数槽绕组磁势的特点

在介绍分数槽绕组磁势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些数学基础知识。

① 关于傅立叶分解。根据傅立叶极数有关知识,一个满足一定条件的周期函数可以分解为一个常数项和一系列不同周期(频率)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函数)项之和,其中周期最长(频率最低)的三角函数项的周期与被分解的函数周期相等,数学上常把这个周期最长(频率最低)的三角函数项称为基波;其余三角函数项的频率都是基波频率的整数倍,称其为谐波。谐波频率与基波频率之比称为谐波的次数,例如:谐波频率与基波频率之比为2的谐波称为二次谐波;谐波频率与基波频率之比为3的谐波称为三次谐波…。按照上述定义,谐波的次数均为整数。但是,在许多应用场合下,为了分析方便,而不将最低频率项作为基波,而是将需要重点分析的频率项作为基波,其余各项都作为谐波,这样就会出现低于基波频率的项,我们称之为次谐波,而且还会出现谐波的次数不是整数的情况,即出现分数次谐波。实际应用中,用哪一个频率作为基波频率,取决于分析时关注的重点和分析的简便性。由于电机主要依靠极对数为p的磁场实现机电能量转换,因此将极对数为p的磁场波称为工作波或称主波,主波的波长为2τ。在分析电机的电磁性能时,常用主波作为基波,分析起来比较方便;而在分析振动噪声时,常用一对极作为基波;在分析分数槽绕组的磁势时,还常用一个单元电机的弧长作为基波的周期。这样谐波的次数就不会出现次谐波和分数次谐波,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② 关于谐波次数问题。我们曾在第一三一期——《电机绕组(8)》中讲到,如果周期函数满足f(x)=-f(x+T/2),即称之为奇谐函数,奇谐函数做傅立叶分解时,只含有奇次谐波,而无偶次谐波;如果周期函数满足f(x)=f(x+T/2),则称之为偶谐函数,偶谐函数做傅立叶分解时,只含有偶次谐波,而无奇次谐波;如果周期函数不满足以上两种情况,则这种函数即不是奇谐函数,也不是偶谐函数,其做傅立叶分解时,就即含有奇次谐波,又含有偶次谐波。

了解了上述数学基础知识,接下来我们就分析整数槽绕组与分数槽绕组磁势的特点。

对于整数槽绕组,每极每相槽数q=整数,每对极下各相载流导体的安导波分布情况都是重复的,因而每对极下多相合成磁势的波形也是重复的,且N极与S极下的磁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也就是说,整数槽绕组的磁势,在空间分布上是一个以2τ为波长(周期),极对数(频率)为p的奇谐函数,将这样一个周期函数作傅立叶分解,得到的最小频率为p,如果将其定义为基波,即基波磁势的波长为2τ,其他各项为谐波,则各谐波的次数均为整数,且谐波的次数仅存在奇次的高次谐波,而无偶次谐波。另外对于三相对称绕组,其磁势中也不包括三及三的整数次谐波。

对于分数槽绕组,每极每相槽数q=b+c/d=N/d,为一不可约的分数,其中:N=b•d+c,称其为分数槽绕组的每极每相等效槽数,N与d不可约。这就意味着每个极下分配给每相的槽数不是整数,而是d个极下每相才能得到整数N个槽,因此各个相带内的极相组有大有小,相邻两对极下的安导波分布不相重复,只有经过一个单元电机后,安导波分布才重复一次,这就意味着分数槽绕组的磁势是以一个单元电机的弧长为波长的周期函数,因此分数槽绕组的磁势作傅立叶分解后,波长最大的一项其周期(波长)为一个单元电机的弧长,即最低频率为单元电机的个数t,如果将其作为基波,其他项作为谐波,则谐波的次数就全部为整数,但此时基波的频率并不是主波的极对数p,而是t,在这种定义下,主波变成了p/t次谐波;如果将主波作为基波,其他各项作为谐波,则谐波的次数就会出现分数次谐波和次数小于1的次谐波,而且谐波的次数还与q的分母d是偶数还是奇数有关。由此可见,与整数槽绕组相比,分数槽绕组的磁势具有一系列的独有的特点,其谐波含量要丰富得多,分析起来也更加复杂得多。下面先按照d是偶数还是奇数,分两种情况说明分数槽绕组磁势的谐波次数,然后再分析其幅值。

2 d为偶数时磁势的谐波次数

若d为偶数,则每 d 个极就组成一个单元电机,所以每经过d个极,安导波及其所产生的磁势波的波形将重复一次。将磁势波进行傅立叶分解,若以单元电机在定子内圆所占弧长 d•τ作为基波波长,则磁势的谐波次数 n′ 应为:

n′=1,2,3,4,5,6,… ⑴

由于在一个周期d•τ范围内,前半个周期(d/2)•τ内的安导波分布与后半个周期(d/2)•τ内的安导波分布即不满足奇谐函数的条件,也不满足偶谐函数的条件,也就是说,当d为偶数时,安导波即不是奇谐函数也不是偶谐函数,相应产生的磁势同样即不是奇谐函数也不是偶谐函数,因此磁势的谐波中既有奇次谐波又有偶次谐波,但谐波次数 n′ 均为整数。由于主波波长为2τ,所以此时主波将成为d/2次谐波。

若改以主波作为基波,则其他各次谐波的次数υ就成为:

υ=n′/(d/2)

=(2/d)•(1,2,3,4,5,6,…) ⑵

此时υ既可能是整数,也可能是分数;既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换言之,用主波作为基波时,分数槽绕组的磁势中既可能有高次谐波,也可能有低次和分数次谐波,次数低于主波(υ<1)的低次谐波,通常被称为次谐波。

以一台 Z1 =540槽、2p=48、 q=3+3/4的三相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为例,该绕组的d=4。由于Z1与p之间具有最大公约数12,所以整个电机可以分成12个单元电机(即t=12),每个单元内有4极、45槽。图1所示为定子 A 相电流达到最大值时,一个单元电机内三相合成磁势的分布。

从图1可知,每隔四个极,合成磁势的分布波形将重复一次,故以4τ作为基波波长进行谐波分析时,谐波次数 n 应为:

n′ =1,2,3,4,5,6,…

此时所有的谐波次数均为整数;对于波长为2τ的主波,此时将是二次谐波。

若以2τ作为基波波长,则主波成为基波,其他谐波的次数 υ 将成为:

υ=n′/(d/2)

=(1/2)•(1,2,3,4,5,6,…)

=1/2, 1, 3/2, 2, 5/2, 3,…

此时将出现 υ 为1/2、3/2等分数次谐波。

以上是一般情况。若绕组为三相对称,定子电流也是三相对称,则合成磁势中也不存在n′=3以及3的整数倍的谐波。若规定主波的转向正,则与主波相邻的其他谐波的转向为正、反相间,于是就有:

n′=-1, +2, -4, +5,…

或:

υ=-1/2, +1, -2, +5/2, …

其中:n′=+2或υ=+1的谐波为主波;“+”表示该次谐波与主波转向相同;“-”表示该次谐波与主波转向相反。

3 d为奇数时磁势的谐波次数

若 d =奇数,则每一单元电机内有2d个极,其中后面 d 个极下的安导波和磁势波,应与前面 d 个极下对应点的安导波和磁势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也就是说,d为奇数的分数槽绕组,其安导波和磁势波均为奇谐函数。因此,用单元电机弧长2d•τ 作为基波波长来进行谐波分析时,磁势波形中将仅含有奇次谐波,即:

n′=1,3,5,7,… ⑶

此时主波的次数为d 。

若改以主波为基波,则谐波的次数 υ 将成为:

υ=n′/d

=(1/d)•(1,3,5,7,…) ⑷

同理,三相对称运行时,不存在 n′=3及其倍数次的谐波。谐波磁势的转向,与 d =偶数时同样确定。

以一台 Z1 =456、2p=56、q =2+5/7的三相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为例,该绕组的 d =7(奇数)。由于 Z1 与 p 之间具有最大公约数4,故整个电机可分为4个单元电机(即 t =4),每个单元电机有14个极,114槽。图2表示 A 相电流达到最大值时,一个单元内的三相合成磁势。

由图2可见,后面7个极的磁势波形与前面7个极的磁势波形恰好反向,此时若以14τ作为基波波长来进行谐波分析,合成磁势中将仅含有整数次的奇次谐波,即:

n′=+1,-5,+7,-11,+13,…

其中+7次谐波为主波。

若以主波作为基波,则谐波次数 υ 应为:

υ=n′/7

=+1/7,-5/7,+1,-11/7,+13/7,…

即谐波次数将出现分数次。各次数前面的正负号所代表的意义同上。

4 用二极波作为基波时的谐波次数

通常情况下,都是把电机中的主波作为基波,即以2τ作为基波波长,这样做对于研究整数槽绕组和发电机的电势波形问题都非常方便。对于分数槽绕组,为避免把磁势的谐波次数写成分数形式,常以单元电机的弧长作为基波波长,此时主波成为 d(或d/2)次谐波。

除了这两种方式以外,谐波次数还有第三种表达方式。在分析振动和噪音问题时,常以整个电机的周长 πD 作为基波的波长,即以二极波作为基波。由于 πD=p•2τ,故采用此种方式表达时,主波就成为p次谐波。以六极电机(p =3)为例,电机中的主波为六极波。若以六极波作为基波,则主波即为基波(即υ=1);若以二极波作为基波,则主波成为三次谐波(即 n=3)。图3用图形表示了用主波或二极波表示时,谐波次数υ和n之间的关系。

不难看出,用二极波表示时,谐波次数 n 应为:

n=p•υ ⑸

上述三种方式表达时,双层分数槽绕组的谐波次数见表1。

5 不同文献中分数槽绕组磁势谐波次数的计算公式

关于分数槽绕组磁势谐波次数的描述和计算,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上述介绍的计算方法与1983年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由汤蕴璆、史乃、沈文豹所编的《电机理论与运行》中所述是一致的。为了便于BOSS们阅读和理解不同文献中关于分数槽绕组磁势谐波的相关内容,现将收集到的各种文献中关于分数槽绕组磁势谐波的计算公式列于表2,并以实例对各文献中公式的正确性予以验证。

【注】表中文献:许实章 《交流电机绕组理论》;黄国治 《Y2系列技术手册》;陈世坤 《电机设计》 第2版;李发海等 《电机学》 第2版;黄士鹏、陈世元《交流电机绕组理论》;许善椿、金波 交流电机定子分数槽绕组的谐波磁势问题[J].大电机技术,1999,000 (003 ):1-5.。

通过分析和验证,也发现某些文献中的分析和描述存在一些错误,例如:陈世坤《电机设计》p201,就存在错误,分单双层绕组进行讨论,其实分数槽绕组的谐波次数与绕组的单、双层是没有关系的,而是跟q的分母是奇数还是偶数有关;此外黄士鹏、陈世元的《交流电机绕组理论》,里面对于分数槽的谐波极对数分析,其实仅对单元电机是正确的,对于非单元电机显然还要乘以单元电机数t。

小结:各种文献中虽然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不同,某些描述甚至存在一些小错误,但经过必要的修正后,基本上均是正确和一致的。其中许实章与黄国治两位教授所著文献中的公式基本相同,且与李发海等教授的文献描述本质上是相同的;而其余三个文献本质上也是相同的。

6 定子磁动势的幅值

与整数槽绕组相似,以主波作为基波时,分数槽绕组的三相基波合成磁动势的幅值 F1 (安匝/极)应为:

F1=1.35•I•(Kdp1•W1)/p ⑹

类似地,三相谐波合成磁动势的幅值 Fυ为:

Fυ=(1/υ)•1.35•I•(Kdpυ•W1)/p ⑺

式中:W1为定子每相串联匝数;Kdp1为基波的绕组系数;Kdpυ 为 υ 次谐波的绕组系数。

与整数槽绕组相同,分数槽绕组的绕组系数也等于短距系数与分布系数的乘积,即Kdpυ=Kdυ•Kpυ,对于短距系数Kpυ,分数槽绕组与整数槽绕组的短距系数计算公式相同,即:Kpυ=sin[υ(Y1/τ)90º];而对于分布系数Kdυ,分数槽绕组的计算要比整数槽绕组复杂得多,对此,汤蕴璆教授早在1973年第3期的《大电机技术》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分数槽绕组的分布系数》,在这篇文献中有详细的推导过程。这里推导过程略去,只讲一下分数槽绕组分布系数的最终计算公式。

对于60相带、具有“最大分布因数”的三相分数槽绕组,其各次磁势谐波(包括基波υ=1)的分布系数为:

Kdυ=sin(N•αυ/2)/[N•sin(αυ/2)] ⑻

式中:N为每极每相的等效槽数,N= b•d+c;角度αυ分两种情况:

① 当 d =偶数时:

αυ=D•d•αm•υ+180º ⑼

② 当 d =奇数时,又分两种情况:

P为偶数时:

αυ=D•d•αm•υ ⑽

P为奇数时:

αυ=D•d•αm•υ+180º (11)

其中:αm=60º/N;D=(3N•P+1)/d;P为使D成为整数的最小整数。式⑻对任何次数(高次或低次、整数或分数次)的谐波都适用。

由以上各式可知,分数槽绕组的分布系数Kdυ除与谐波次数υ 有关外,还与每极每相槽数q 中的分母 d 以及 P 值的奇偶性有关。经过进一步推导,若仅考虑数值而不考虑正、负号时,式⑻可简化为:

d=偶数时:

Kdυ=1/[2N•cos(D•n′•60º/N)] (12)

d=奇数且P=偶数时:

Kdυ=1/[2N•sin(D•n′•30º/N)] (13)

d=奇数且P=奇数时:

Kdυ=1/[2N•cos(D•n′•30º/N)] (14)

式中,n′为与υ相对应的谐波次数,见式⑵和式⑷:当d=偶数时,n′=υ•d/2;当d=奇数时,n′=υ•d 。

本期介绍了分数槽绕组的磁势,与整数槽绕组相比,分数槽绕组的磁势谐波更加丰富,除了有高次谐波外,还含有次数低于主波的次谐波和分数次谐波,在某些情况下,定子磁势的次谐波与主极磁场相互作用,可使凸极同步电机的定子铁心产生显著的振动,在绕组设计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OK!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相关阅读推荐】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三 电机绕组(1)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四 电机绕组(2)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五 电机绕组(3)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六 电机绕组(4)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七 电机绕组(5)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八 电机绕组(6)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九 电机绕组(7)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三一 电机绕组(8)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三二 电机绕组(9)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三三 电机绕组(10)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三四 电机绕组(11)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三六 电机绕组(12)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三七 电机绕组(13)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三八 电机绕组(14)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三九 电机绕组(15)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四〇 电机绕组(16)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1-1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龙行天下CSIEM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科学瞎想系列之九十一 NVH那些事(2)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邮箱联系。欢迎原文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的媒体平台谢绝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邮件联系。联系邮箱laolicsiem@126.com】
标准答案
2019/04/30
2.2K1
科学瞎想系列之九十一 NVH那些事(2)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三四 电机绕组(11)
讲完了电势高次谐波的产生,本期讲电势高次谐波的削弱。 1 为什么要削弱电势中的高次谐波 发电机电势中如果存在大量高次谐波,将使电势波形变坏,对电网造成谐波污染,供电品质恶化,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高次谐波电势的主要危害包括: ① 发电机本身附加损耗增大,效率降低,温升增高。 ② 可能引起输电线路的电感和电容发生谐振,产生过电压。 ③ 对邻近的通讯线路和设施产生干扰。 ④ 对并网运行的异步电动机产生有害的附加转矩和损耗,进而使电动机的起动和运行性能恶化。 ⑤ 对包括发电机本身在内的所有并网运行的电机,乃至其它用电负载产生振动和噪声。 正因为电势高次谐波存在以上危害,相关标准和规范中都对电机的端电压波形及其高次谐波含量进行了限制,主要指标有两个:一是空载电压(反电势)的正弦畸变率(Ku);二是电话谐波因数(THF)。两个指标的定义为: Ku=(∑Un²)^½/U1•100% ⑴ 式中:U1为基波电压有效值;Un为n次谐波电压有效值。 THF=[∑(λn•Un)²]^½/U•100% ⑵ 式中:U为线电压有效值;Un为线电压中n次谐波电压有效值;λn为n次谐波权衡系数,该系数是综合考虑电力线路对电话通讯线路的各方面干扰因素和人耳听觉等因素而实验确定的,见表1。
标准答案
2021/08/05
1.8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九十 NVH那些事(1)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邮箱联系。欢迎原文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的媒体平台谢绝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邮件联系。联系邮箱laolicsiem@126.com】
标准答案
2019/03/06
1.6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九十 NVH那些事(1)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四四 电机绕组(20)
前面的文章主要以三相绕组为例,讲解了多相绕组的构成、电势和磁势。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和调速电机电机容量的增大,现代调速用的交流电机采用了更多相的交流绕组,常见的有六相、九相、甚至是十二相电机。本期就简要分析这些多相电机定子绕组构成规律及其电势和磁势。我们先以四相和六相绕组为例予以分析,然后在总结归纳这两种多相绕组构成特点的基础上,不失一般性地介绍多相绕组系统的构成规律以及它们的感应电势和磁势。
标准答案
2022/08/30
1.6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四四 电机绕组(20)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五 电机绕组(3)
【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邮箱联系。欢迎原文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的媒体平台谢绝图片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邮件联系。联系邮箱laolicsiem@126.com,欢迎扫描文后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龙行天下CSIEM】
标准答案
2020/11/06
2.6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三二 电机绕组(9)
上期讲了主极磁场分布不是正弦时产生的磁势高次谐波。本期我们讲另一种谐波电势——齿谐波电势。所谓齿谐波电势就是谐波的次数与每极槽数有着特定关系的谐波电势,根据上期讲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理论,其实齿谐波电势也是由于主极磁势中存在着齿谐波磁势引起的,只不过这种次数的谐波电势被齿槽给“调制放大”了,为了说清楚齿谐波电势被“调制放大”的机理,我们还是从任意υ次谐波电势的幅值讲起。 1 任意υ次谐波电势的大小 1.1 任意υ次谐波磁势产生的谐波磁场 上一期的(11)式讲到,对于转子主极任意一个υ次谐波磁势所产生的磁场包括三种,现将上期的第(11)式的推导结果重新列出如下: Bυ=Bυ0•sin(υ•ωt-υ•p•α)+∑Bυk•sin[υ•ωt-(k•Z+υ•p)α]+∑Bυk•sin[υ•ωt+(k•Z-υ•p)α] ⑴ 式中:Z为定子槽数;p为极对数;ω为转子旋转电角速度;k=1,2,3…; Bυ0=Fυ•λ0 ⑵ Bυk=(1/2)•Fυ•λk ⑶ 上述⑴式表明,任意一个υ次谐波磁势都会在气隙中产生三种谐波磁场:一是极对数为υ•p、转向与转子相同(顺转)、转速为同步转速的基本谐波磁场,(⑴式中第一项);二是一系列极对数为k•Z+υ•p(k=1,2,3…),转速为n1•υ•p/(k•Z+υ•p)的顺转谐波磁场(⑴式中第二项和式);三是一系列极对数为k•Z-υ•p,转向或顺转或反转、转速为n1•υ•p/(k•Z-υ•p)的谐波磁场(⑴式中第三项和式)。虽然这些谐波磁场的极对数各不相同,转速和转向也各式各样,但却都在定子绕组中感应出相同频率υ•f1的谐波电势。接下来我们就分别对这三种磁场产生的谐波电势进行解析计算,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用解析法计算纯粹是为了分析影响谐波电势大小的因素,以便后续讲解削弱谐波电势的机理,实际设计电机时还是建议用有限元进行定量仿真计算。 1.2 基本谐波磁场产生的υ次谐波电势 基本谐波磁场的极对数为υ•p,转速为n1,磁场幅值为Bυ0。感应出的谐波电势频率为υ•f1,谐波电势有效值为: Eυ0=4.44•υ•f1•Kdpυ•W•Φυ0 ⑷ Φυ0=(2/π)•Bυ0•τυ0•l ⑸ τυ0=π•D/(2υ•p) ⑹ 式中:Φυ0为基本谐波磁场的每极磁通;τυ0为基本谐波磁场的极距;D为电枢直径;l为铁心长;W为每相串联匝数;Kdpυ为υ次谐波绕组系数。将⑵、⑸、⑹式代入⑷式得: Eυ0=4.44•υ•f1•Kdpυ•W•(2/π)•Fυ•λ0•π•D•l/(2υ•p) =4.44•f1•(Kdpυ•W/p)•D•l•Fυ•λ0 =Ke•Kdpυ•Fυ•λ0 ⑺ 式中:Ke=4.44•f1•W•D•l/p,对于已经制造完成的电机,在一定的转速下(f1一定),Ke为一常数。由⑺式可见,由基本谐波磁场产生的υ次谐波电势与υ次谐波的绕组系数Kdpυ、υ次谐波的磁势幅值Fυ以及气隙平均磁导λ0成正比,要想削弱基本谐波磁场产生的谐波电势,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后续会详细讲解削弱方法)。 1.3 极对数为k•Z+υ•p的谐波磁场产生的υ次谐波电势 极对数为k•Z+υ•p的谐波磁场转速为n1•υ•p/(k•Z+υ•p),磁场幅值为Bυk。在绕组中同样感应出频率为υ•f1的谐波电势,谐波电势有效值为: E′υk=∑【k=1,2,3…】4.44•υ•f1•Kdpυ•W•Φ′υk ⑻ Φ′υk=(2/π)•Bυk•τ′υk•l ⑼ τ′υk=π•D/[2(k•Z+υ•p)] ⑽ 式中:Φ′υk为极对数为k•Z+υ•p的谐波磁场的每极磁通;τ′υk为极对数为k•Z+υ•p的谐波磁场的极距。将⑶、⑼、⑽式代入⑻式并整理得: E′υk=∑【k=1,2,3…】(1/2)•Ke•Kdpυ•Fυ•λk/ [k•Z/(υ•p)+1] =∑【k=1,2,3…】(1/2)•Ke•Kdpυ•Fυ•∑【k=1,2,3…】(λk•(υ•p)/(k•Z+υ•p) =Ke•Kdpυ•Fυ•∑【k=1,2,3…】λk•ξ1 =Eυ0•∑【k=1,2,3…】(λk/λ0)•ξ1 (11) 式中: ξ1=(υ•p)/[2•(k•Z+υ•p)] (12) 由(11)式可见,极对数为k•Z+υ•p (k=1,2,3…)的一系列谐波磁场产生的υ次谐波电势有效值,除了与υ次谐波的绕组系数Kdpυ、υ次谐波的磁势幅值Fυ以及k阶气隙磁导λk成正比外,还与一个系数ξ1有关,由(12)式可见,这个系数ξ1<1,且(λk/λ0)<1,这就意味着这种极对数为k•Z+υ•p (k
标准答案
2021/05/10
1.1K1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三二 电机绕组(9)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九 电机绕组(7)
绕组是电和磁的桥梁,匝链绕组的磁通发生变化时,绕组中就产生感应电势;反过来绕组中通以电流时,就会产生磁场,因此电机绕组的核心作用就是产生感应电势和磁势,电势和磁势是反映绕组电磁特性的两个方面,二者虽然物理意义不同,但分析时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存在着许多内在的共性,从电势观点所得出的某些分析结论,往往可以直接用于磁势的分析。接下来我们将分几期来分别介绍绕组产生的电势和磁势,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规律,本期先从绕组的感应电势讲起。表征绕组中感应电势的物理量包括电势的大小(幅值、有效值)、波形、频率以及相位等,这些都与气隙磁场的大小、转速、波形、初始位置等密切相关,本期先讲正弦磁场下绕组的电势,即基波感应电势。首先从单根导体的感应电势开始,推导出单匝线圈的感应电势,再根据线圈的连接关系进一步推导出线圈组的电势,进而得出相电势和三相绕组的电势。
标准答案
2021/03/15
1.9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三九 电机绕组(15)
前几期文章介绍了整数槽绕组的磁势。通过讲解我们了解到,绕组的磁势除了基波外还包括了一系列谐波,那么这些谐波磁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机理如何?这些谐波的大小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才能削弱甚至消除这些谐波呢?接下来的两期,就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详细分析一下。本期先讲磁势谐波产生的原因和机理。
标准答案
2021/10/13
1.9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九十七 NVH那些事(6)
【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邮箱联系。欢迎原文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的媒体平台谢绝图片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邮件联系。联系邮箱laolicsiem@126.com,欢迎扫描文后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龙行天下CSIEM】
标准答案
2019/07/31
1.1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九十七 NVH那些事(6)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四八 电机绕组(24)
上期说到,单绕组多速变极理论非常复杂,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和校核、调整工作十分繁杂,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三相绕组磁势和电势不对称,使电机性能恶化。为了减轻从事这方面设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设计风险,这里将一些经过实践验证后成熟的典型单绕组多速变极方案列举如下,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或直接采纳。以下案例来自《新编电动机绕组彩色接线图集》,图片中带括号的数字(如(6)、(7)、(8)等)为原文献中的标题序号。为了便于查找,在此整理出一个目录。
标准答案
2022/12/01
1.5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四七 电机绕组(23)
上期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讲述了倍极比变极的原理和绕组的换接方法,但并没有对单绕组变极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归纳,以致于无法就任意变极比的单绕组变极方法给出一个普遍性的理论指导,因此也就无法其推广到非倍极比变极绕组中,更无法用一种普遍性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任意变极比的单绕组变极问题。本期就先不失一般性地介绍单绕组变极的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任意变极比的单绕组变极方法和步骤。 1. 极幅调制原理 为了说明极幅调制的变极原理,我们仍用上一篇文章中的例子,从理论上予以分析和归纳。 例一:槽数Z₁=12,相数m=3,极数2p=2→4。
标准答案
2022/12/01
8490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三 电机绕组(1)
【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邮箱联系。欢迎原文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的媒体平台谢绝图片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邮件联系。联系邮箱laolicsiem@126.com
标准答案
2020/09/17
3.6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九十五 NVH那些事(4)
【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邮箱联系。欢迎原文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的媒体平台谢绝图片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邮件联系。联系邮箱laolicsiem@126.com,欢迎扫描文后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龙行天下CSIEM】
标准答案
2019/07/31
2.2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九十五 NVH那些事(4)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四〇 电机绕组(16)
上期讲了绕组磁势的齿谐波和相带谐波产生的机理。本期继续进一步分析绕组磁势谐波的影响因素与谐波抑制。
标准答案
2021/11/23
1.7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六 电机绕组(4)
【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邮箱联系。欢迎原文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的媒体平台谢绝图片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邮件联系。联系邮箱laolicsiem@126.com,欢迎扫描文后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龙行天下CSIEM】
标准答案
2020/12/01
1.8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六 电机绕组(4)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〇四 NVH那些事(9)
【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邮箱联系。联系邮箱laolicsiem@126.com】
标准答案
2019/12/17
1.3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〇四 NVH那些事(9)
科学瞎想系列之七十五 轴电流是个神马鬼(1)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邮箱联系。欢迎原文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的媒体平台谢绝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邮件联系。联系邮箱laolicsiem@126.com】
标准答案
2018/07/26
2.2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七十五 轴电流是个神马鬼(1)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四六 电机绕组(22)
上期介绍了双绕组变极调速电机绕组设计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及分析方法。其实在变极调速中应用更加广泛的是单绕组变极,即在定子上只嵌装一套绕组,通过改变绕组的不同接法来获得两种或多种极对数。与双绕组变极相比,单绕组变极的材料利用率更高,电机的体积重量更小,不存在运行时总有一套绕组闲置造成的冷热不均等问题,但由于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极对数都是通过一套绕组的不同接法来实现,这就需要在绕组设计时同时要兼顾两种甚至更多种极对数下的电机性能,使得绕组设计更加复杂。在电力电子技术不太发达的时期,单绕组变极曾经是国内外电机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在这方面,我国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大量研究成果已在中小型异步电机系列产品中广泛应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许实章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在单绕组变极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创新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槽号相位图”和“对称轴线法”进行单绕组变极设计的方法,走出了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道路,出版了两本关于电机绕组理论方面的经典专著《交流电机的绕组理论》和《新型电机绕组 ——理论与设计》。以此为理论依据,先后发明并研制成功了高起动性能的谐波起动电动机、第二代双波起动的谐波起动电动机、第三代三波起动的谐波起动电动机等一大批单绕组变极科研成果。鉴于许老的绕组理论过于高深,篇幅所限这里不可能详细介绍这些顶级研究成果,有兴趣的BOSS们可以精读许老那两本著作,这里仅就有关单绕组变极调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予以介绍。
标准答案
2022/12/01
1.5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九十六 NVH那些事(5)
【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邮箱联系。欢迎原文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的媒体平台谢绝图片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邮件联系。联系邮箱laolicsiem@126.com,欢迎扫描文后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龙行天下CSIEM】
标准答案
2019/07/31
1.6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九十六 NVH那些事(5)
科学瞎想系列之七十九 永磁电机(2)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邮箱联系。欢迎原文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的媒体平台谢绝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邮件联系。联系邮箱laolicsiem@126.com】
标准答案
2018/07/26
3.4K0
科学瞎想系列之七十九 永磁电机(2)
相关推荐
科学瞎想系列之九十一 NVH那些事(2)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