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你愿意用隐私换便捷吗?丨科技云·视角

你愿意用隐私换便捷吗?丨科技云·视角

作者头像
科技云报道
发布2022-04-14 19:45:45
4880
发布2022-04-14 19:45:4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科技云报道

大数据时代,你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成为数据,位置信息、消费水平、爱吃什么、日常出行路线、跑步路线……数据在不断升级,你对数据安全的观念是否在升级?

Facebook的数据隐私丑闻还在持续发酵,国外不断批判,国内吃瓜群众在看热闹。然而,大数据时代早就没有孤立的区域,国内APP用大数据“杀熟”的现象,以及百度掌门人李彦宏有关大数据隐私的言论,显示企业和公众该反思自身的数据安全观念。

大数据时代下用户早已无处可藏

Facebook此次数据隐私丑闻事件已经发酵一段时间,目前看来事件还有后续。该事件由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英国数据分析公司引起,先是在Facebook上依靠一款测试性格的应用软件收集2.7万用户数据,再依靠这部分用户朋友网络最终收集5000万用户资料。

需要注意的是,由2.7万到5000万并没有依靠任何软件,仅依靠网络就能完成收集,用户或许低估了技术的能力。

这个事件并不令人意外,早在2015年,比利时隐私委员会就因Facebook对非用户的追踪行为将其告上法庭。

比利时隐私委员会指出,Facebook会对访问过其页面的用户进行跟踪,即使用户未登录浏览Facebook页面,点赞或分享也会被记录。这意味着,不管用户是否登录,数据都会被Facebook记录和保存下来。

如果说由于Facebook未进入国内,国内用户成功避免此次风波,但也要尽早对隐私安全提高警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国内发展迅速,大量用户使用相关服务产生大量数据,保护隐私安全的问题也迫在眉睫。

也正是在Facebook此次事件引起热议时,百度掌门人李彦宏提出,中国消费者更开放,在隐私保护的前提下,更愿意用隐私换取便捷服务,但必须在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用户又愿意将数据给企业用的原则下。

这一言论引发一定争议,但不得不说能警醒企业和公众,当一切都变成数据,数据安全不再是“改密码”就能解决。

隐私保护需成企业和用户“生命线”

在信息时代,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都与网络安全密切相关。

这些领域安全关系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和公众对数据安全的观念必须改变,将数据安全,尤其是隐私安全上升到“生命线”的程度。

安全观念的升级,首先要正确认识大数据时代来临带来的挑战。在互联网不普及的时代,个人和企业信息掌握在政府机构,想了解相关信息十分困难。企业保护好自己的机房,公众保护好个人的存折,基本就能保证不受损失。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公众的信息开始出现在互联网上,企业也需要收集一些用户信息才能更好的提供服务。此时,数据安全开始受到威胁,手机诈骗、银行卡盗刷、个人信息泄漏等问题出现。

然而,进入大数据时代,用户的一切几乎都可以变成数据。打车记录下你的工作地点和家庭住址,点餐会记住你爱吃的菜,外出锻炼能记录运动轨迹……这些成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依据,一旦被不法分子攻破并获取,就会给用户带来巨大损失。

其次,认识到个人信息泄露已经危害普通人生活。前不久发生的“柯基犬摔死事件”,就是最新的个人隐私泄露影响生活的案例。

事件发生后,丢狗者吴某某通过微博反映其与非法占狗者何某某二人在处理双方的纠纷过程中,多次收到何某某通过微信发来的威胁、恐吓信息,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正常生活被严重干扰。

同时,何某某个人隐私被他人泄露、散布网络,手机收到大量骚扰电话和辱骂短信,正常生活被严重干扰的情况,最后当事双方均被行拘。

类似这样的“人肉搜索”进而公开个人信息的网络暴力事件越来越普遍,普通人的生活能被迅速颠覆。

第三,数据安全躲不开“无妄之灾”。大数据时代,各个网络之间高度关联,相互依赖,不法分子可以从互联网的任何一个节点入侵,数据安全保护难度进一步加大。企业或个人重视数据安全,或许会因为其他节点出错造成损失。

最后,数据边界问题需要用户建立自身的数据“防火墙”。由于互联网的高度关联,用户需要建立标准,分辨哪些数据可以放到网络上,哪些数据不能够用来换取更便捷的服务。企业同样要明确哪些数据可以采集和利用,哪些数据不能采集。

数据安全需要每个人来守护,前提就是培养每个人的数据安全意识。互联网服务中“免费的是最贵的”,当用户选择用自己的数据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免费便利服务,往往忽视了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说到底,还是数据安全观念仍停留在过去,技术在不断升级,每个人在网络世界中的安全观也要及时升级。

【科技云报道原创】

转载请注明“科技云报道”并附本文链接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3-3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科技云报到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大数据
全栈大数据产品,面向海量数据场景,帮助您 “智理无数,心中有数”!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