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测试一下微信小程序扫码绑定Air302(NB-IOT),并通过MQTT和模组实现远程通信控制
这一节作为板子的整体功能测试,用户下载这一节的程序用来测试基本控制篇实现的基本功能
还有就是测试一下板子是否工作正常.
NB-IOT模块安装到第三排排母! 模块的5V引脚和底板的5V引脚相连接
单片机都是使用串口2和模组进行通信, 注意去掉ESP8266模组,防止通信冲突.
1.下载这节程序到单片机
2.单片机工程目录
3.Hex文件位置
4.使用usb口打印串口日志
正常情况下会打印
显示的为设备的IMEI号
整个程序就是利用MQTT服务器实现APP和设备之间通信.
微信小程序通过扫码获取设备的IMEI号
设备连接上MQTT服务器以后,设备订阅的主题是: user/设备的IMEI号 设备发布的主题是: device/设备的IMEI号
微信小程序获取设备的MAC地址后,APP发布的主题是: user/设备的IMEI号 APP订阅的主题是: device/设备的IMEI号
微信小程序和设备的发布和订阅的主题相对应,APP和设备的消息发给MQTT服务器以后,MQTT服务器就为各自的消息互相转发.
1.点击添加设备菜单跳转到添加设备页面
mqtt_msg 文件是最底层的mqtt协议封装文件, 用户不需要研究
mqtt 文件是在mqtt_msg之上封装的一套文件,该文件内部处理了mqtt各种通信流程,用户也是调用这里面的api函数.
具体使用可以接着往下看.
用户始终记住:和mqtt服务器通信就是和tcp服务器通信.不过他们之间的通信数据需要按照mqtt协议规定.
我编写的包是以注册回调函数的形式使用.
控制连接服务器使用的是 ConfigModuleNoBlock 框架
提示:这个里面也获取了模组的IMEI, 使用IMEI作为了MQTT客户端的ClientID
如果返回的数据是连接成功,此函数便会调用上面注册的连接成功回调函数
把接收的mqtt数据交给这个函数,函数内部解析之后会调用相应的回调函数
控制继电器吸合 {"data":"switch","bit":"1","status":"1"}
控制继电器断开 {"data":"switch","bit":"1","status":"0"}
查询继电器状态 {"data":"switch","bit":"1","status":"-1"}
只要是连接上MQTT了,用户只需要在任意地方调用订阅主题和发布消息就可以.
用户调用其api函数所打包的数据会存储在mqtt内部缓存管理里面,然后内部自动把数据通过tcp发送出去.
把打包好的MQTT协议数据提取出来并发送给服务器的地方
关于下面的 mymqtt.timer_out_send = mqtt_timerout_send_default; 这个是预防有的模块发送数据之后需要等待,按照提示修改就可以
当前我设置的为20ms
当前是使用两字节保存数据个数
paho-mqtt.js 官方底层包 mqtt.js本人再次封装的mqtt包,用户后期通信都是使用这个里面的api函数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mqtt服务器更改参数
MQTT.ConnectMqtt();//链接MQTT
然后内部就是自动连接.
对于初学者,感受一下远程通信就可以.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会详细的学习到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