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 dinky 实时计算平台扩展 kudu 的实践分享。内容包括:
Tips:历史传送门~
《Dinky 0.6.1 已发布,优化 Flink 应用体验》
《Dlink 在 FinkCDC 流式入湖 Hudi 的实践分享》
《Dlink 在 Flink-mysql-cdc 到 Doris 的实践》
GitHub 地址
https://github.com/DataLinkDC/dlink
https://gitee.com/DataLinkDC/Dinky
欢迎大家关注 Dinky 的发展~
一、前言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 Dinky 整合 Kudu,以支持写 SQL 来实现数据的读取或写入 Kudu。
Flink 官网介绍了如何去自定义一个支持 Source 或者 Sink 的 Connector ,这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侧重于用别人已经写好的Connector 去与 Dinky 做集成以支持读写 Kudu。
注意:以下内容基于 Flink1.13.6 和 Dinky 0.6.2,当然其他版本同理。
二、准备工作
在Kudu上创建一个表,这里为test
我们还需要一个Flink可以使用的针对kudu的Connector,我们找到[flink-connector-kudu]这个项目,clone该项目并在本地根据本地所使用组件的版本修改代码进行编译。
1、修改pom
<flink.version>1.13.6</flink.version>
<kudu.version>1.14.0</kudu.version>
<plugins>
<plugin>
<groupId>org.apache.maven.plugins</groupId>
<artifactId>maven-shade-plugin</artifactId>
<version>3.2.4</version>
<executions>
<execution>
<phase>package</phase>
<goals>
<goal>shade</goal>
</goals>
</execution>
</executions>
</plugin>
</plugins>
这里将Flink版本修改为 1.13.6, 并且使用 1.14.0 版本的 kudu-client,因为项目作者在 README 中已经说明了使用 1.10.0 会存在问题,并且添加了 shade 方式打包。
2、修改org.colloh.flink.kudu.connector.table.catalog.KuduCatalogFactory
三、构建及使用
1、准备工作完毕,我们将项目编译打包(步骤略),将得到的 jar 放在 flink 的 lib 目录下以及 dinky 的 plugins 目录下,如果需要使用 yarn-application 模式提交任务,还需要将 jar 放在 HDFS 上合适位置让 flink 能访问到。
2、重启 Dinky,如果使用 yarn-session 模式,则需要重启得到一个 session 集群,进入 dinky 的注册中心配置一个合适的集群实例。
3、接下来我们去 dinky 的数据开发界面,写一个读取的 SQL demo。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kudu_test (
id BIGINT,
name STRING
) WITH (
'connector' = 'kudu',
'kudu.masters' = 'cdh001:7051,cdh002:7051,cdh003:7051',
'kudu.table' = 'impala::xxx.test',
'kudu.hash-columns' = 'id',
'kudu.primary-key-columns' = 'id'
);
SELECT * FROM kudu_test;
点击运行。
4、再来一个写入数据的 SQL demo。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kudu_test (
id BIGINT,
name STRING
) WITH (
'connector' = 'kudu',
'kudu.masters' = 'cdh001:7051,cdh002:7051,cdh003:7051',
'kudu.table' = 'impala::xxx.test',
'kudu.hash-columns' = 'id',
'kudu.primary-key-columns' = 'id'
);
INSERT INTO kudu_test
SELECT 5 AS id , NULLIF('', '') AS name;
成功运行,再去查看kudu表的数据。
四、总结
目前来说,Dinky 与 Kudu 的整合需要我们做出一些编译工作,甚至是手动对代码的改造,但工作量并不大,并不需要去手动去做 Connector 扩展,在项目使用上 Dinky 提供了较为简单的扩展方式。
另外,使用 Dinky 去做 Flink 相关任务的开发,不再需要编写大量的 Java 代码去做兼容适配,以 SQL 的方式交互开发,极大降低了 Flink 开发的入门门槛。
Dinky 提供了很多的任务监控管理,可以很方便得知任务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管理。 内置了SQL语法检查、运行图展示、运行调试等等的功能,实现了类似在 Zeppelin 上开发 Spark 的体验,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我个人很喜欢 Dinky 所提供的功能,并且对其的实现逻辑也很感兴趣,希望 Dinky 能越来越好,功能更强,继续降低 Flink 任务开发的难度和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