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长驱直入,所到之处,有头有脸的技术大牛争相下场创业。
在AI技术周期一度成为高地的上海 ,也有蜻蜓立上头,名叫澜码科技。创始人周健,ACM-ICPC全球赛冠军首个亚洲团队成员,依图科技10号员工,还是李开复的“关门弟子”。
量子位获悉,这位创始人组队,要利用大模型能力,打造一个能胜任更复杂工作的进阶版Siri,又或者说,一个住进PC或手机终端里,但没有具体形象的虚拟人助手。
且最新消息,成立不足2个月,澜码不但敲定首轮融资,还已经和国内头部自动化办公软件厂商达成合作。
围绕AIGC创业,澜码要基于大语言模型,打造一个调用和控制智能工具的自动化中台。
沿着这个思路,最终完美形态会是这样:
以后,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上面不再有100个应用,而是只有一个贾维斯(《钢铁侠》系列中的AI)。
有需求,找贾维斯,它会调用和重新组织各个软件的功能,最终提供给你。
贾维斯到了澜码,名字就成了Ask XBOT。
当然,没办法按《复联4》那样请詹姆斯·达西扮演,Ask XBOT只是一个浮现在屏幕左下角的对话框。所有的需求输入对话框,剩下的就交给Ask XBOT搞定。
话不多说,上效果demo:
打开UGC游戏Yahaha的无代码创作界面,五六句话,让建造界面的一切从无到有。
不用了解Yahaha的建造流程,只需对着Ask XBOT说建造需求。
具体操作中,让上一步生成的四棵树“矮一些”这样的调整修改需求也能实现。
△Ask XBOT正在理解并操作“树矮一些”的指令
再看一个更具备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属性的操作需求demo:
在桌面界面上,告诉Ask XBOT建立一个RPA流程,需要下载某银行账户过去一个月的交易流水。
得到指令后,Ask XBOT会把根据整体需求,把流程分为几个步骤列出,等待用户确认。
在这里,Ask XBOT列出的具体步骤有5点,确认无误后,Ask XBOT接下来会创建流程、运行流程,最后将运行成果保存在桌面,并提供直通文件的跳转链接。
具体执行步骤中,Ask XBOT分为代码生成、代码编译、代码执行三个步骤。
代码生成阶段,Ask XBOT接入了开源大模型或API,理解文本需求,并根据现有软件能力生成行动计划;代码编译过程执行计划的编码和验证修正,最终输出;到最后的执行阶段,Ask XBOT会完成对相关软件的分配调度。
综观2个demo不难发现,虽然都是满足用户所提的需求,但Ask XBOT和Siri的定位有本质区别。
Siri和天猫精灵、小爱、小度是同一定位,即智能助手。
对它们中任何一个说句“帮我定闹钟”,明天早上7点,睡眼惺忪的你就能获得一个(永远关不完的)闹钟。
但如果要求它们“为未来329天里所有不调休的工作日设定闹钟”,目前就难以实现。
但是通过学习,对话AI(正是Ask XBOT呈现形式)可以越来越接近这个目标。
因此,Ask XBOT承担的角色,更具陪伴型作用。
所谓陪伴,是它能够帮助完成更复杂的需求,譬如帮忙完成员工绩效考核表格,或者根据备忘录的出行计划购买全网最具性价比的机票。
这也是量子位在文章开头把澜码要做的事,解释为打造“进阶版Siri”和“无形象虚拟人助手”的原因。
这位陪伴型助手背后,自然是大语言模型。
不过,根据澜码对外界透露的决心,既然决定做“automation platform on large language model”,就不会自己训练底层大模型。
这是围绕大模型创业的另一种范本,调用OpenAI、Google旗下多个大模型的API,完成自身能力的保障和迭代。
澜码还对外透露出另一股态度,从成立之初就有,十分坚定,那就是“on 大模型”不代表被大模型技术方扼住命运的咽喉。
周健本人也反问道:
你会认为产品被云计算平台卡脖子吗?
因为按照澜码的世界观,大模型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底层基础设施。周健一再强调,把大模型看作基础设施这个观念,要越早习惯越好
周健,上海交大计算机系出身,入场资本特点明显,就六个字:技术实践能力。
关于他这方面的能力论述,要从20年前开始细数。
2002年,上海交大收到了一份来自自家学生的校庆大礼,即第26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冠军奖杯。
这是上海交大第一次在这项比赛中夺冠,也是亚洲队伍在这项比赛中首次夺魁。
那一年的带队队长大家并不陌生,林晨曦,依图科技创始人。周健也在队伍之中,并且迄今为止,这个冠军荣誉仍然令他引以为傲。
△2002年夺冠队伍合影,周健(一排右一)
这次夺冠成为了上海交大ACM班成立的契机。
此后20余年时间里,ACM班斩获6次金牌,3次世界总冠军,走出了亚马逊前首席科学家李沐、第四范式CEO戴文渊、依图科技创始人林晨曦、UCSB助理教授(字节AI Lab前总监)李磊、CMU助理教授陈天奇、英语流利说CTO胡哲人等学子。
值得一提的是,周健和林晨曦的并肩作战并没有在共同捧起奖杯后就戛然而止,后来的阿里云和依图科技,俩人也延续了数年的战友情谊。
但在阿里云的故事开始之前,硕士毕业后,初出社会的周健把第一枚打工足迹落在谷歌。
更详细地说,周健当时站在MSRA和谷歌的offer面前,不知该牵谁的手。
最终,时任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用“关门弟子”的称号,动摇了周健。于是,他成为谷歌第一批在华校招生,前往美国总部负责中文网站搜索的质量优化工作。
再翻阅他后来的履历,足迹如下:
阿里云盘古分布式文件系统负责人;
作为依图科技10号员工,从0到1参与依图技术和工程团队的规划和搭建,负责AI算法的工程化落地,设计并交付了十亿级图像检索系统等;
创业前,他的最近一份履历是在RPA软件厂商弘玑Cyclone担任CTO。
澜码不是周健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十年前,周健在大数据领域碰壁,有过一次失败的创业经历。
但或许10年时间里,周健做着技术相关的事,暗中操着一个创业者的心。两份创业公司的重要技术负责人身份,足以让他一边沉淀技术,一边了解一家初创公司迈开步子,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错误。
技术积淀还让周健很快想明白,要带领公司抓住“On大模型”这个机会。
回顾ChatGPT诞生后的4个月,狂风骤雨在今年年后才被掀起,但许多AI从业者都在ChatGPT刚露头角时就被其能力所折服,周健只是他们中的一员。
于是,2月初,上海,澜码科技创立。
这个时间点不算太早,那时候业界已经对ChatGPT有所响应,谷歌急投20亿押注AI初创公司Anthropic对话机器人Claude,百度也公布将在3月推出文心一言,巨头之间早就剑拔弩张。
△Claude
但事实上,这个时间点也不能称“晚”。回顾国内一众大佬、学者入局的故事,也都从2月开始陆续写起。
这一波AIGC创业者有共同的影子,他们决心加入混战,起因大多与ChatGPT带来的直接震撼有关。
连自带流量的创业大佬们也不外如是,王慧文(美团联合创始人)成立光年之外,周伯文(京东技术委员会前主席)广撒英雄帖招兵买马,都是组团队“拥抱ChatGPT带来的新时代”。
面对ChatGPT面世后的世界,连续创业者以资金入股,AI圈浸淫多年的老兵用技术带队,王慧文们有情怀,李开复们有梦想,贾扬清们有实践。
他们之中,训大模型是一种选择,“on大模型”现在是另一种选择。
— 联系作者 —
— 完 —
3月29日「中国AIGC产业峰会」
抢票开启
「中国AIGC产业峰会」定档3月29日,线下会场抢票开启!
百度袁佛玉、智源林咏华、澜舟科技周明、小冰徐元春、科大讯飞高建清、启元世界袁泉、云舶科技梅嵩、特赞王喆、微软关玮雅、源码资本黄云刚、元语智能朱雷、无界Ai马千里、Tiamat青柑、峰瑞资本陈石等来自产学研界大咖嘉宾,还有重磅嘉宾陆续确认中。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峰会线下会场啦~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哦~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