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字节对齐的细节和具体编译器实现相关,但一般而言,满足三个准则:
各个硬件平台对存储空间的处理上有很大的不同。一些平台对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只能从某些特定地址开始存取。
比如有些架构的CPU在访问 一个没有进行对齐的变量的时候会发生错误,那么在这种架构下编程必须保证字节对齐.其他平台可能没有这种情况,但是最常见的是如果不按照适合其平台要求对 数据存放进行对齐,会在存取效率上带来损失。
比如有些平台每次读都是从偶地址开始,如果一个int型(假设为32位系统)如果存放在偶地址开始的地方,那么一个读周期就可以读出这32bit,而如果存放在奇地址开始的地方,就需要2个读周期,并对两次读出的结果的高低字节进行拼凑才能得到该32bit数据。
typedef struct node1
{
int a;
char b;
short c;
}S1;
则sizeof(S1)=8。这是因为结构体node1中最长的数据类型是int,占4个字节,因此结构体总大小为4的整数倍,同时short相对于结构体首地址的偏移量为2的整数倍,故该结构体在内存中存放方式为:
|--------int--------| 4字节
|char|----|-short--| 4字节
总共占8字节
typedef struct node2
{
char a;
int b;
short c;
}S2;
则siezof(S3)=12.最长数据类型为int,占4个字节。因此结构体总大小为4的整数倍,int位置相对于结构体首位置的偏移量为4的整数倍,故其在内存空间存放方式如下:
|char|----|----|----| 4字节
|--------int--------| 4字节
|--short--|----|----| 4字节
总共占12个字节
typedef struct node3
{
int a;
short b;
static int c;
}S3;
则sizeof(S3)=8.这里结构体中包含静态数据成员,而静态数据成员的存放位置与结构体实例的存储地址无关(注意只有在C++中结构体中才能含有静态数据成员,而C中结构体中是不允许含有静态数据成员的)。其在内存中存储方式如下:
|--------int--------| 4字节
|--short-|----|----| 4字节
而变量c是单独存放在静态数据区的,因此用siezof计算其大小时没有将c所占的空间计算进来。
若在程序中使用了#pragma pack(n)命令强制以n字节对齐时,默认情况下n为8.
则比较n和结构体中最长数据类型所占的字节大小,取两者中小的一个作为对齐标准。
若需取消强制对齐方式,则可用命令#pragma pack()
如果在程序开头使用命令#pragma pack(4),对于下面的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node5
{
bool a;
S1 s1;
double b;
int c;
}S5;
则sizeof(S5)=24.因为强制以4字节对齐,而S5中最长数据类型为double,占8字节,因此以4字节对齐。在内存中存放方式为:
|-----------a--------| 4字节
|--------s1----------| 4字节
|--------s1----------| 4字节
|--------b-----------| 4字节
|--------b-----------| 4字节
|---------c----------| 4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