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致敬Citrix,致敬青春

致敬Citrix,致敬青春

作者头像
SuperDream
发布2025-05-23 08:23:39
发布2025-05-23 08:23:39
119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云计算-私有云云计算-私有云

Note:此文章为个人分享随笔,仅为个人分享,个人见解有限,不喜勿喷,谢谢!

爱意随风起,风止意难平!

感觉此刻用这句话形容Citrix的退出是最合适的!

曾经,是Citrix带领很多没有好学历、好背景的技术人入行,通过做技术来获得了相对“体面”一些的收入。

记得小时候在网吧刚接触到电脑时,电脑很贵很贵,就在想,是否有一个技术,可以多个人共享一台电脑,这样我只需要买个键盘鼠标就可以了,没曾想正是年少时这个想法,让自己在多年后与一个叫Citrix的产品结缘。

2012年,那是一个春天,听到老板说有一个叫Citrix的项目,可以做虚拟电脑,当时还不知VDI为何物,还不知道CITRIX怎么拼,一听虚拟电脑就来了好奇心,跃跃欲试的说“我们试试吧”,从此就开始虚拟桌面之路,并在此后的多年有了无数的爱恨情仇。

做Citrix技术人,内心都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劲,大多数人都嘲讽自己是“修电脑”的,不如人家做云计算“高大上”(虽然我们也是“云”),但是很多人却还是对VDI存在眷恋。

做Citrix技术的那些事,无数个日日夜夜历历在目,与销售、客户“相爱相杀”,但最后还是默默的靠着内心的“劲”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 为了一个软件能够在池桌面或XenApp下所有人都能正常使用,调试Default Profile调试了N个版本
  • 因为UPM没优化好,配置文件过大,被客户调侃“上班后洗洗杯子、泡上茶,茶都凉了桌面才登录进去”
  • 不知道多少个夜晚伴随着 “未注册” ,睡都睡不踏实
  • 亦不知多少个夜晚,别人睡觉了,我们在更新模板,只为了将UPM的排除项做到极致,让配置文件尽可能小一点
  • 无数个周一地铁上收到客户的电话,接手机热点蹲在一边处理问题成为了地铁站一道靓丽的风景,所有桌面都登录不上了,“1110错误”、“大批量未注册”、“提示无法完成请求”,我们不知道处理了多少次

无数次不被理解,其中的痛只有真正干过项目实施才真的懂:

  • 软件在我电脑上正常,就是你云桌面的问题 (其实可能只是调试过程)
  • 在电脑上就是不卡,就是你云桌面的问题 (其实电脑也可能同样卡)
  • 电脑上打开OA挺快,你这慢就是你云桌面的问题 (其实可能是OA服务器刚好出问题了)

无数次,同一时间干一个大集成项目的:

  • 干网络的,2个礼拜就离场了
  • 干服务器虚拟化的,1个礼拜离场了
  • 干私有云的,2个月也离场了
  • 干Citrix桌面的跟干ERP驻场开发的相视一笑

无数次的半夜、无数个周末,与客户并肩作战,处理一个一个的细节问题,实在受不了,只能来一句“我病了”、“我怕黑”,能不能明天再搞,Citrix人只能这样来委婉的表达自己的不方便。

但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无比感激,是Citrix让技术有了价,让客户真正的愿意为技术付费,也给了我们吃饭的本事。我们自己可以吐槽自己是“修电脑的”,但是别人说我们还是不服,定要争论一二。

做VDI的十年间,Citrix就像一个榜样一样,他就像一个行业老大哥一样在那里,让无数个厂商学习、追赶,在此再次向Citrix致敬并表示感谢!

曾经也有过很多感慨和痛惜,感慨Citrix这些年的创新不足了,尤其是前CEO Mark Templeton离开公司后,Citrix曾经的那种引领性势头突然就慢了下来。

回顾下Citrix的历史,1989 年,很多当前正在从事VDI的工程师还很小,但在大洋彼岸的两名软件工程师辞去了舒适的工作,在一间铺着奇怪的橙色粗毛地毯的小办公室里,开始撰写 Citrix 的故事,并将公司命名为Citrus Systems,但由于做UNIX的远程接入,很快改名为Citrix,Citrus和UNIX的结合。此后逐渐开发了OS/2、Unix、Windows下的远程接入,让多用户、随时随地、远程接入成为可能。

在2001年,迎来了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CEO Mark Templeton ,从此Citrix的产品线得到了大力扩充,并大力推动发展虚拟化、云计算,提高了Citrix的整体实力,也奠定了XEN时代的几大主要产品线,2015年离开Citrix后,整体感觉Citrix的创新开始乏力(也可能是自己感觉错了),并于2022年被Elliott Management收购。

----------------分界线----------------

再说回国内的桌面云市场,由于个人能力与见识有限,如下仅为个人见解,纯为个人分享,不喜请勿喷!

从2012年接触云桌面起,见证了无数个国内的云桌面厂商,其中包括如下多个流派:

RDP协议派:

以微软RDP、FreeRDP协议为主开发的虚拟桌面、虚拟应用,叠加业务流程管理平台作为产品对外售卖,这是一个很好的捷径,可以快速的开发出产品往外卖,但始终没有掌握桌面云的核心灵魂(协议),自始至终,都认为协议是云桌面的灵魂。此类产品是10年间见过最多的,也见过一大批公司昙花一现。

串流技术派:

通过H264的视频串流(当前很多公司已经切换为H265或AV1),很多的音视频公司切入到桌面云市场,这类公司研究的少,不作评价。

SPICE协议派:

红帽开源的一个VDI协议框架,基于KVM Hypervisor的的一个底层协议,具有完整的开源代码,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采用该协议进行开发,优化效果根据厂商的投入不等,有的厂商可以做到3D场景流畅使用,有的还在优化普通操作的流畅度怎么才能渡过“卡成PPT或拖动果冻效果”阶段。

自研协议派:

致敬国内所有的自研协议厂商,致敬曾经的中科系自研协议,以及现如今排在VCC靠前的自研协议厂家。是你们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被当傻子,敢于不走捷径,才有了中国桌面云的持续发展,有了比肩国际的底气,让中国桌面云不再是“没有核心技术”,不再是“卡成PPT”。

也致敬国内所有创新的桌面云厂商,让云桌面变得更加易用、更加易于管理、更加符合中国用户的业务特点;让中小企业也能用的起云桌面,也能享受到云桌面的数据安全、灵活办公价值。

通过创新:

  • 通过协议架构创新,让云桌面不再有“未注册”难题
  • 通过AI智能运维,向导化处理故障,让云桌面的运维更加简单
  • 通过协议架构攻关,支持硬件开发、三维设计等复杂场景
  • 通过业务创新,让数据防泄密形成闭环,更符合中国客户需求

致敬Citrix、致敬所有的国内桌面云厂商,我们坚信桌面云在数字化时代下可以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并历久弥新!

一个桌面云从业者

写于2023年11月11日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11-1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云与虚拟化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