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级 Agent 系统的应用中,AI 助手在处理复杂业务场景时,往往会做出“聪明但错误”的决策。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还可能导致企业蒙受真金白银的损失。因此,如何在关键节点引入“人类专家”的精准干预,避免 AI 唱独角戏,成为了企业级 Agent 系统设计中的核心问题。
本文三桥君将探讨通过 Human - in - the - Loop(HITL)机制,确保 AI 在关键决策点能够与人类专家协同工作,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表现。
类别 | 详情 |
---|---|
错误决策后果 | 在企业场景中,AI 的错误决策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在客服、财务审批等高风险领域。比如,AI 在财务审批中可能会误判某些交易的风险,导致企业蒙受损失。 |
系统能力需求 | 企业级 Agent 系统必须具备在关键节点引入人类专家干预的能力。 |
技术挑战 | 实现 HITL 并非易事,它需要解决流程中断恢复、状态持久化、多会话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挑战。 |
在单机模式下,我们可以通过 LangGraph 的interrupt
机制,实现流程的中断与恢复。具体来说,当 AI 在处理某个任务时,如果遇到需要人类专家干预的情况,系统会中断当前流程,并将任务状态保存下来。人类专家在完成干预后,系统会从保存的状态中恢复流程,并继续执行后续任务。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展示如何使用 LangGraph 构建包含 HITL 的 Agent 流程:
from langgraph import Graph, Node
class HumanInterventionNode(Node):
def execute(self, context):
# 模拟人类专家干预
print("Human intervention required!")
return context
graph = Graph()
graph.add_node("task1", lambda ctx: print("Task 1 executed"))
graph.add_node("human_intervention", HumanInterventionNode())
graph.add_node("task2", lambda ctx: print("Task 2 executed"))
graph.add_edge("task1", "human_intervention")
graph.add_edge("human_intervention", "task2")
graph.execute()
在这个示例中,HumanInterventionNode
模拟了人类专家的干预过程。当流程执行到human_intervention
节点时,系统会中断流程,并等待人类专家的干预。干预完成后,流程会继续执行task2
。
在工具调用的场景中,HITL 的管控模式可以分为集中看守模式和自我管理模式。集中看守模式适用于对高风险工具调用进行统一审批的场景。在这种模式下,所有工具调用都需要经过人工审核,确保其合规性与安全性。
自我管理模式则为工具开发团队提供了自治能力。通过装饰器,开发团队可以为工具添加人工审核功能,从而在工具调用时自动触发人工审核。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装饰器示例:
def human_approval_required(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print("Human approval required!")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wrapper
@human_approval_required
def risky_operation():
print("Risky operation executed")
risky_operation()
在这个示例中,human_approval_required
装饰器为risky_operation
函数添加了人工审核功能。当调用risky_operation
时,系统会首先触发人工审核,审核通过后才会执行操作。
在分布式系统中,HITL 的实现需要支持多用户并发与状态持久化。我们可以使用 FastAPI 构建分布式 HITL 系统,并通过会话管理器实现会话的创建、恢复与状态更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FastAPI 示例:
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 HTTPException
from pydantic import BaseModel
import redis
app = FastAPI()
redis_client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class Session(BaseModel):
session_id: str
state: dict
@app.post("/create_session")
def create_session():
session_id = "session_123"
redis_client.hset(session_id, "state", "{}")
return {"session_id": session_id}
@app.post("/interrupt_session")
def interrupt_session(session: Session):
redis_client.hset(session.session_id, "state", session.state)
return {"message": "Session interrupted"}
@app.post("/resume_session")
def resume_session(session: Session):
state = redis_client.hget(session.session_id, "state")
if not state:
raise HTTPException(status_code=404, detail="Session not found")
return {"state": state}
在这个示例中,create_session
接口用于创建新的会话,interrupt_session
接口用于中断会话并保存状态,resume_session
接口用于从保存的状态中恢复会话。
在分布式系统中,故障恢复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了确保系统在故障后能够恢复,我们可以通过 Redis 持久化会话元数据。当客户端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从 Redis 中恢复中断的会话,并继续执行未完成的流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故障恢复示例:
def recover_session(session_id):
state = redis_client.hget(session_id, "state")
if not state:
raise Exception("Session not found")
return state
session_id = "session_123"
try:
state = recover_session(session_id)
print("Session recovered:", state)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Recovery failed:", e)
在这个示例中,recover_session
函数从 Redis 中恢复中断的会话,并返回保存的状态。如果会话不存在,系统会抛出异常。
在企业级应用中,HITL 的落地价值主要体现在降低 AI 决策风险、提升系统可靠性等方面。为了最大化 HITL 的价值,我们可以根据具体场景选择集中看守模式、自我管理模式或混合模式。此外,通过异步处理、状态压缩、会话池化等优化策略,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
三桥君认为,HITL 机制是企业级 Agent 系统的关键,它确保 AI 在复杂业务场景中能够与人类专家协同工作,从而降低决策风险,提升系统可靠性。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与优化策略,HITL 系统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为企业在 AI 时代的竞争中提供有力支持。希望本文的探讨能为你在 AI 产品经理领域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