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构建云基石:深入理解OpenStack网络(Neutron)核心服务

构建云基石:深入理解OpenStack网络(Neutron)核心服务

原创
作者头像
星融元Asterfusion
发布2025-11-11 10:33:54
发布2025-11-11 10:33:54
260
举报

简单来说,OpenStack 是一个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它允许你使用一套软件来构建和管理你自己的私有云或公有云。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开源的、可以自己掌控的 Amazon Web Services(AWS) 或 Microsoft Azure。它提供了一系列组件来协调和管理数据中心内大量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并将所有这些资源以一个云的形式提供给用户。

什么是OpenStack?

想象一下,一个现代化的数据中心就像一个巨大的“硬件仓库”:

  • 计算资源:成千上万的服务器(CPU和内存)
  • 存储资源:硬盘、固态硬盘组成的存储池
  • 网络资源:交换机、路由器构成的复杂网络

OpenStack 就像是这个仓库的 “超级管理员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它不会直接去搬动服务器或插拔网线,而是通过软件来抽象化资源,把这些物理硬件变成可以按需分配的逻辑资源池。用户通过一个网页(控制台)或API就能申请一台虚拟机、一块硬盘或一个网络,而无需知道这台虚拟机具体运行在哪台物理服务器上。高效且智能地将用户请求的资源分配给底层的物理设备。

特点:

  1. 开源开放:代码完全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修改和分发。这避免了供应商锁定。
  2. 模块化架构:OpenStack 不是单一的巨大软件,而是由许多独立的、但又相互关联的组件(服务)构成的。
  3. 大规模可扩展:设计之初就是为了管理成千上万台服务器,可以轻松地通过增加节点来扩展云的能力。
  4. 灵活性高:支持多种虚拟化技术(如 KVM, VMware, Xen 等)、存储后端和网络技术。

Openstack 项目组件(服务)

OpenStack 项目包含很多组件,其中最核心和常用的有

组件名称

项目代号

主要功能

计算服务

Nova

负责管理和管理虚拟机的整个生命周期(创建、调度、销毁)。它是云的核心“发动机”。

镜像服务

Glance

存储和管理虚拟机镜像模板(如操作系统模板)。用户创建虚拟机时从此处选择镜像。

对象存储

Swift

提供海量、可扩展的、冗余的分布式对象存储。用于存储非结构化的数据,如图片、文档、备份等。

块存储服务

Cinder

为虚拟机提供持久化的块存储设备(类似硬盘)。可以动态地挂载和卸载。

网络服务

Neutron

管理云环境的网络资源,为虚拟机提供网络连接,如创建私有网络、路由器、防火墙、负载均衡等。

身份认证服务

Keystone

为所有 OpenStack 服务提供统一的身份验证和授权管理。是所有服务的“守门人”。

控制面板

Horizon

提供一个基于 Web 的图形化界面,让管理员和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来管理和使用云资源。

支撑 OpenStack 的物理网络架构

OpenStack 的本质是通过软件将大量物理服务器资源池化。如果把这些服务器比作一个个独立的“城市”,那么物理网络就是连接这些城市的 “高速公路系统”。一个设计拙劣的公路系统会导致交通拥堵、事故频发,同样,一个糟糕的物理网络设计会导致云平台性能瓶颈、服务中断和运维噩梦。

网络流量类型

OpenStack 云最终需要运行在物理硬件上,物理网络的架构设计直接决定了云平台的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1. 管理网络: 用于 OpenStack 各服务组件内部的通信。要求高可靠性。
  2. 数据网络: 也称为租户网络或业务网络,承载虚拟机之间的数据流量。要求高带宽和低延迟。
  3. 外部网络: 用于虚拟机访问互联网或对外提供服务。通常需要公网 IP。
  4. 存储网络: 专门用于 Cinder 和 Swift 的存储流量,避免 I/O 操作影响其他网络性能。
  5. IPMI 网络:用于服务器的带外管理,进行远程开机、关机和监控。这是一个独立的物理网络,通常与业务网络隔离。

物理网络架构

这里主要展开说传统三层架构及Spine-Leaf 架构

1. 传统三层架构(经典核心-汇聚-接入)

拓扑结构

  • 核心层:网络的高速骨干,专注于快速的数据包转发和连接多个汇聚层。要求极高的可靠性和吞吐量。
  • 汇聚层:承上启下,提供策略实施(如路由、安全、QoS)、VLAN间路由、广播域控制等功能。
  • 接入层:连接服务器和终端设备,提供端口密度,进行基本的VLAN划分和二层交换。

与OpenStack的结合

  • 所有计算、存储、网络节点都连接到接入层交换机。
  • 通过在不同层级配置VLAN,来逻辑隔离管理、数据、存储等流量。

适用场景:中小型OpenStack私有云、开发和测试环境。

2. Spine-Leaf架构(CLOS架构)

这是现代大型数据中心和云环境的标配,为东西向流量和高密度计算而设计。

拓扑结构

  • Leaf层(叶交换机):作为接入层,每一个 Leaf交换机都连接所有的服务器。
  • Spine层(脊交换机):作为核心层,每一个 Spine交换机都连接到每一个 Leaf交换机。Spine交换机之间不互连。

形成一个全互联的Fabric网络。

与OpenStack的结合

  • 计算、存储节点连接到Leaf交换机。
  • 网络节点的外部网络接口可能连接到边界Leaf或专门的服务Leaf。
  • 物理网络(Underlay)采用简单的IP路由(如OSPF、BGP),为Overlay网络(如VXLAN)提供无阻塞的IP承载网。

适用场景:中大型到超大规模OpenStack云环境,对东西向流量性能要求高的场景(如NFV、大数据分析)

构建高性能、灵活可扩展的云数据中心网络

基于开放SONiC的AsterNOS与第三方云网控制器深度融合,通过VXLAN、BGP-EVPN、MC-LAG等技术与盒式设备,构建高可靠、扁平化的云数据中心网络,在实现自动化配置、图形化运维和灵活扩展的同时,显著降低TCO,助力用户无缝对标一线云架构。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什么是OpenStack?
  • Openstack 项目组件(服务)
  • 支撑 OpenStack 的物理网络架构
    • 网络流量类型
    • 物理网络架构
      • 1. 传统三层架构(经典核心-汇聚-接入)
      • 2. Spine-Leaf架构(CLOS架构)
  • 构建高性能、灵活可扩展的云数据中心网络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