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人月聊IT。本文是对《BPM:深入Flowable流程引擎》一书的导读,详细介绍了Flowable流程引擎的核心概念、应用场景及学习方法,适合企业开发人员和技术架构师阅读。
核心要点
深度问答
术语解释

正文内容:
大家好,我是人月聊IT。
今天为大家推荐并导读贺波老师的新书《BPM:深入Flowable流程引擎》。
我在年前就获得了这本书,但由于其内容体量较大且属于技术类书籍,阅读进度较慢。虽然书中包含大量代码片段,我未能实际搭建环境进行验证,但仍希望通过阅读理清全书的核心脉络结构。因此,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悟是:若您真正关注开源流程引擎,并希望构建内部技术平台、需要运用技术引擎,那么阅读本书基本能解决您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由于本书内容相当完整,涵盖了所有关键点,因此今天的导读将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流程引擎的重要性 流程引擎的重要性体现在企业信息化架构的演进中。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应用架构逐渐转向“平台+应用”的构建模式:通过微服务化和组件拆分,利用可暴露的API接口灵活组装上层应用,这是实现企业IT应用敏捷化和柔性复用的关键。在底层核心技术平台中,流程引擎往往是一个核心组件。
第二部分:Flowable为何是BPM流程引擎,而非简单的人工工作流引擎 当前讨论开源工作流引擎时,过去更多涉及的是Activiti。该书作者在2023年曾出版过关于Activiti的专著。实际上,Flowable是Activiti的后续演进版本,在功能、性能及社区成熟度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该开源项目的负责人原属Activiti团队。 Flowable最核心的特性在于其完全基于BPMN 2.0业务流程建模与标注标准,因此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人工审批流引擎,而是完整的业务工作流引擎,既包含人工审批流,也涵盖自动化业务流。
第三部分:本书适合谁读 本书适合企业内部的开发人员、技术负责人和技术架构师阅读,尤其适合那些计划在企业内部构建技术平台、公共流程平台或低代码开发平台,并需要应用流程引擎的读者。
第四部分:如何高效阅读本书 由于内容相当丰富,我一直在思考读者应如何入手。首要的一点是,你需要先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其中最为核心的,我认为仍然是两个部分:
其次,关于如何构建底层工作流引擎……我希望能快速启动并运行该系统。因此,我认为第二部分应该首先从GitHub下载Flowable项目,并在本地成功搭建环境,使整个工作流引擎运行起来。 但这仅仅是开始,因为Flowable本身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工作流引擎,而实际应用中我们更需要考虑如何将其与现有的软件开发项目和业务系统相结合。
在成功搭建 Flowable流程引擎 后,建议直接阅读本书后续章节,重点考虑如何将Flowable与现有微服务开发框架或Spring Boot进行集成。该集成主要包含三个关键部分:
完成这一步骤后,Flowable将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工作流产品,而是真正成为底层技术平台的能力组件,从而更好地与现有业务系统进行交互。这是我要强调的第二点。
同时,在集成过程中,需要明确两个关键内容:
深入理解Flowable核心机制 在初步实现流程运行后,需要深入理解Flowable流程引擎的核心机制。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内容:
符合中国用户习惯的流程扩展 本书第三章专门强调了这一点,因为国内流程引擎存在许多符合中国用户习惯的特殊设计。后续章节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如何处理流程的自动化跳转、回退到指定节点,以及动态指定流程参与人或角色等操作;包括如何处理串行、并行、会签、票数等流程,这些内容将在本书后续章节中详细介绍。
对工作流引擎的扩展 本书对此也有所提及:
总结与推荐 通过阅读,我认为本书内容相当丰富,涵盖了工作流引擎从基础概念到实践应用的全面知识。因此,我再次向大家推荐《BPM深入Flowable流程引擎》这本书。 此外,书中还包含大量拓展知识:正如之前所述,您需要深入理解BPMN 2.0的建模规范和标准;还需掌握EDA事件驱动架构、规则引擎,以及如何将流程引擎与角色参与者有效整合;对于大型企业架构,还需考虑流程引擎对多租户和多集群部署的支持能力。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扩展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