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如何更好的理解可信数据空间?可信+共享+共创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如何更好的理解可信数据空间?可信+共享+共创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作者头像
人月聊IT
发布2025-11-24 18:00:31
发布2025-11-24 18:00:31
20
举报
图片
图片

大家好,我是人月聊IT。今天简单聊下可信数据空间。

因为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谈到可信数据空间方面的事情,所以今天刚好谈下自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下AI基础的几个关键理解。具体的核心要点如下:

一、可信数据空间的定义

根据《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的官方定义: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


二、关键词解读

1. 什么是“可信”?

“可信”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安全,更是制度、规则、行为与技术的综合信任机制,具体包括:

  • 身份可信:通过统一身份认证、跨域互认,确保参与主体真实可靠;
  • 数据可信:数据来源可验证、内容可审计、使用可追踪;
  • 过程可信:数据流通全过程可控、可计量、可追溯;
  • 结果可信:数据使用结果符合合约、合规、可审计;
  • 机制可信:通过共识规则、智能合约、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保障规则执行。
2. 什么是“数据空间”?

“数据空间”是一个逻辑上的共享环境,不是单一数据库或平台,而是一个:

  • 分布式、互联互通的数据流通网络
  • 支持多主体、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协同空间
  • 融合技术、规则、治理机制于一体的生态系统
  • 强调“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的数据使用方式

三、可信数据空间应包括的核心内容

根据政策文件与权威解读,可信数据空间应包括以下三大核心能力与支撑体系:

三大核心能力

  • 可信管控能力:支持对主体身份、数据资源、产品服务进行可信认证;实现数据流通全过程的动态管控、实时存证与结果追溯。
  • 资源交互能力:实现不同来源的数据资源、产品和服务在空间中统一发布、高效查询、跨主体互认;支持跨空间身份互认、资源共享与服务共用。
  • 价值共创能力:支持多主体在规则约束下共同参与数据开发利用;推动数据资源向产品或服务转化,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核心技术支撑体系

  • 技术支撑:包括区块链、隐私计算(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密态计算)、可信执行环境、数据标识、智能合约、数据使用控制等。
  • 制度机制:包括共识规则、运营规则、数据权益保护机制、合规审计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
  • 运营主体:可信数据空间运营者负责日常管理与规则执行,可以是第三方机构,也可由数据提供方或服务方承担。

可以将“可信数据空间”理解为:

一个“可信+共享+共创”的数据流通平台生态系统,它通过制度+技术的双轮驱动,解决数据“不敢共享、不能流通、不好变现”的问题,推动数据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安全、高效、合规流通和价值释放。

好了,基于以上基本概念,来谈下个人的关键理解。

首先我们翻看网上的一些标准定义,可以先看一下这个概念里面它强调的几个核心,它其实就是强调了为了进一步的体现数据的价值,我们应该去构建一个方便数据流通、利用共享再加工的这么一套,数据基础设施。那么这套数据基础设施就是可信数据空间。

所以要理解数据空间的概念,我们首先还是要理解最近几年包括整个国家对数据这么一个生产要素的重视谈起。首先是在2019年就将数据作为第五生产要素,前面4个生产要素大家都比较清楚,其中就包括了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从这4个生产要素大家也可以很明确的看到,其实你把数据放在资本放在技术里面都不太合适,所以说才把数据单独列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

好了,你既然是要作为一个市场要素,那它一定不能够是私有的,不能够是封闭的,不能够是独享的,而是可以流通,可以交易的。它流通的交易在哪里?其实就是在我们说的一个数据的统一大市场里面进行。所以在2019年以后,在2020年国家又出了相关的文章,就在谈怎么样去构建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统一市场。

有了这个基础的理解,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可信数据空间这么一个概念。

好了,怎么样去理解可信数据空间?它里面其实包括两个概念,第一个叫可信,第二个叫数据空间。

什么叫可信?

就是说我提供到市场里面的用于流通和交易的数据,它是可以信任的,它是安全的,它是不能够随意篡改的,它是可以确认对数据的所有权、拥有权和使用权,或者就叫我们说的数据是可以确权的。

好了,我刚才讲了这么一堆,大家自然而然就联想到我们要去建可信,核心仍然是涉及到底层的区块链的技术,通过区块链的技术来实现数据的安全可信、防篡改、可追溯。

实际上我在对可信的理解的时候,我其实更多的是想以后在建立可信环境的时候,除了区块链以外,一定会引入类似于web3.0的要素,就是说数据它一定可追溯可确权,这个才是大家共享利用数据的前提。

怎么样理解这个话?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现在原创了一篇关于数据治理的文章,这篇文章我原创了以后可能阅读量相当低,比如说只有几十、100的阅读量,从这个文章的流量来说,我可能只有一块钱两块钱的收益,但是这个文章我原创发表以后,接着就有另外一个人对我原装文章里面的一半的内容做了引用,然后发布了一篇新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流量可能是10万+,它可能是上万块钱的收益,但是这个收益跟我有关系吗?实际上是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作为原始的数据的提供者,我没有享受到后续数据流通利用和交易带来的收益。如果一直存在这个问题,那其实大家是没有积极的提供共享数据的这么一种驱动力的。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刚才说的第一个要有区块链,第二个要有基于web3.0的机制来方便大家共享和共创这个数据。

好了,把可信解释完了以后再来解释数据空间,数据空间大家一定要理解它仍然是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就是说的我们讲的你应该有一个数据的基础设施或者是技术平台,能够更好的去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共享、加工,包括数据服务能力的开放,这是一个纯技术平台的事情。

第二个才是什么呢?

我能够构建一个围绕数据的这么一个能够更好的去流通共享交易的这么一个生态环境。我需要将相关的数据的提供方、数据的拥有者、数据的使用者,包括基于原始数据,它能够基于数据进一步去共创去加工的人,或者叫数据的合作伙伴全部纳入到我这个生态平台里面来。

所以数据空间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平台,它更多的是一个生态平台,是一个能够灌入数据内容的这么一个内容平台。

基于这个理解,在技术平台上面就一定有两个核心的东西,第一个就是数据本身的共享和流通的机制。我必须要把这一套机制建好,能够方便数据从资源变成资产,从资产变成可以交易的内容,乃至我们更多的进一步的数据的证券化或者是资本化,我需要有这么一个流通交易的地方,这是第一个点。

第二个点就是,我还需要有一个共创的地方,我的内容上来了我的平台上来了,我还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基于我的历史的原始数据去帮我做数据的清洗,数据的加工,去发现数据的价值,去进一步整合出我们最终的客户最终的消费者需要用的这种数据,这个共创的内容其实也可以放到我们的数据空间里面。

所以基于我刚才讲的,大家可能对可信数据空间就更加容易理解了。可信数据空间简单的来理解它,就是要去构建一个可信+共享+共创的这么一种数据流通的基础设施,这个就是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的要点。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围绕这三个核心要点展开。

好了,今天关于可信数据空间的简单理解,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再见。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9-1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人月聊IT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二、关键词解读
    • 1. 什么是“可信”?
    • 2. 什么是“数据空间”?
  • 三、可信数据空间应包括的核心内容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