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无需裂解细胞!Elabscience 线粒体超氧化物荧光法检测盒,活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检测新选择

无需裂解细胞!Elabscience 线粒体超氧化物荧光法检测盒,活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检测新选择

原创
作者头像
用户11822336
发布2025-11-25 14:43:54
发布2025-11-25 14:43:54
100
举报

内容概要

Elabscience 线粒体超氧化物荧光法测试盒是一款专为活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及活性氧(ROS)检测打造的高性能科研工具,凭借特异性靶向、多仪器适配、操作便捷等优势,广泛适用于氧化应激、铁死亡、代谢疾病等热门研究领域。

产品介绍

线粒体超氧化物荧光法测试盒由 Elabscience 研发生产,核心适配样本类型为细胞,可通过荧光酶标仪、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三种主流仪器完成检测。产品规格为 96T,能满足批量样本检测需求,检测全程仅需 1.5 小时,高效节省实验时间。保存条件灵活,1 周内使用可置于 2-8°C 储存,长期保存(6 个月)需在 - 20°C 避光环境下,有效期长达 6 个月,批间差控制在 6.2%-11.7%,精密度稳定可靠。

背景介绍

在细胞代谢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中,线粒体作为 “能量工厂”,其功能异常与超氧化物过量积累密切相关。线粒体超氧化物是活性氧(ROS)的重要成员,过量产生会引发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导致细胞损伤、铁死亡,甚至诱发代谢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病症。精准检测线粒体超氧化物的水平,是解析相关病理机制、筛选潜在药物靶点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检测方法常存在特异性不足、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等问题,制约了科研效率。E-BC-F008 测试盒的推出,正是为了攻克这些技术痛点,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高效、精准的检测工具。

检测原理

线粒体超氧化物荧光法检测盒的核心优势在于特异性荧光探针设计:探针可靶向穿透活细胞膜,精准定位至线粒体内部,当与线粒体超氧化物发生氧化反应后,会产生明亮的红色荧光信号。实验中可通过两种激发波长实现不同检测目标:396nm 激发波长可特异性检测线粒体超氧化物,510nm 激发波长则适用于线粒体活性氧(ROS)的检测,实现 “一盒双用”,满足多样化科研需求。荧光信号的强度与目标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通过对应的检测仪器即可快速定量分析。

应用领域

线粒体超氧化物荧光法检测盒聚焦三大核心研究领域,覆盖多个热门科研方向:

  1. 氧化应激研究:适用于细胞氧化损伤机制、抗氧化剂筛选与功效评估等课题;
  2. 铁死亡研究:可精准监测铁死亡过程中线粒体超氧化物的释放水平,助力铁死亡相关通路解析;
  3. 代谢疾病研究:用于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中线粒体功能异常的机制探讨。

此外,其检测范围还可延伸至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研究场景,应用场景广泛。

产品优势

  1. 特异性强:荧光探针靶向结合线粒体,仅与超氧化物发生特异性反应,有效避免其他物质干扰,检测结果精准;
  2. 多仪器适配:兼容荧光酶标仪、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三种常用仪器,无需额外购置专用设备,适配不同实验室条件;
  3. 操作高效:检测全程仅需 1.5 小时,流程简便,无需复杂前处理,大幅提升实验效率;
  4. 稳定性佳:-20°C 避光保存可稳定 6 个月,批间差低至 6.2%-11.7%,确保实验结果可重复;
  5. 活细胞兼容:无需裂解细胞,可在活细胞状态下完成检测,保留细胞原有生理状态,更贴合生理机制研究需求。

总结

Elabscience 线粒体超氧化物荧光法检测盒凭借精准的特异性、高效的检测流程、广泛的仪器适配性及高性价比优势,成为氧化应激、铁死亡、代谢疾病等领域科研的得力助手。无论是基础机制研究、药物筛选还是临床前实验,该测试盒都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检测数据支持。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作者已关闭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内容概要
  • 产品介绍
  • 背景介绍
  • 检测原理
  • 应用领域
  • 产品优势
  • 总结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