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刚刚在电商平台搜索过一双鞋,结果第二天打开某个短视频,推荐里全是穿搭指南、甚至直接推你那双鞋?或者你刚和朋友聊了“减肥”,没多久手机就给你推健身餐广告。...举个例子:某用户半夜12点下单一堆零食,这个信息对商家来说就是宝藏——可能说明这人是夜猫子,情绪化消费概率高。于是,推送零食广告的最佳时间点也就找到了。...KMeansimport numpy as np# 模拟用户行为数据: [平均停留时长, 月均购买次数, 促销点击率]data = np.array([ [5, 10, 0.2], # 用户A:经常买,...停留短 [20, 2, 0.8], # 用户B:挑剔,爱看促销 [15, 8, 0.1], # 用户C:忠实粉丝 [3, 1, 0.9], # 用户D:价格敏感,偶尔买]...用户B、D → 价格敏感型(优惠驱动心理)。商家就能根据这些“心理画像”,给不同用户推不同策略:忠诚型:推新品、延伸服务;价格敏感型:推优惠券、限时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