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脑电数据的频率电压图- Python中的FFT

脑电数据的频率电压图是通过对脑电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的图形,用于展示不同频率下脑电信号的电压强度。Python中的FFT(快速傅里叶变换)是一种用于计算信号频谱的算法,可以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

脑电数据的频率电压图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脑电信号的特征和变化,从而了解大脑的活动状态和功能。通过对频率电压图的观察,可以识别出不同频率下的脑电波形,如δ波、θ波、α波、β波和γ波,每种波形代表了不同的脑活动状态。

Python中的FFT算法可以通过使用科学计算库如NumPy或SciPy来实现。首先,需要将脑电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然后使用FFT算法将其转换为频域信号。最后,可以绘制频率电压图来展示不同频率下的电压强度。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展示如何使用Python中的FFT算法绘制脑电数据的频率电压图:

代码语言:txt
复制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假设脑电信号存储在一个名为eeg_data的数组中
eeg_data = [...]

# 将脑电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
time_domain_signal = np.array(eeg_data)

# 使用FFT算法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
frequency_domain_signal = np.fft.fft(time_domain_signal)

# 计算频率轴
sampling_rate = 1000  # 假设采样率为1000Hz
frequency_axis = np.fft.fftfreq(len(time_domain_signal), 1/sampling_rate)

# 绘制频率电压图
plt.plot(frequency_axis, np.abs(frequency_domain_signal))
plt.xlabel('Frequency (Hz)')
plt.ylabel('Voltage')
plt.title('Frequency Voltage Plot of EEG Data')
plt.show()

推荐的腾讯云相关产品和产品介绍链接地址:

  • 腾讯云计算服务:https://cloud.tencent.com/product/cvm
  • 腾讯云数据库:https://cloud.tencent.com/product/cdb
  • 腾讯云人工智能:https://cloud.tencent.com/product/ai
  • 腾讯云物联网:https://cloud.tencent.com/product/iotexplorer
  • 腾讯云移动开发:https://cloud.tencent.com/product/mobdev
  • 腾讯云存储:https://cloud.tencent.com/product/cos
  • 腾讯云区块链:https://cloud.tencent.com/product/baas
  • 腾讯云元宇宙:https://cloud.tencent.com/product/mu
页面内容是否对你有帮助?
有帮助
没帮助

相关·内容

  • 脑电与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的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它包括人对外界刺激或自身刺激的心理反应,以及其伴随的生理反应。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以及丹麦生理学家Carl Lange先后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情绪的定义,这就是著名的James-Lange theory, 该理论认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系活动的必然产物。而生理心理学家Walter BradfordCannon对上述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是真正影响到情绪变化的中心系统。经过Cannon的学生菲利普.巴德的研究和扩展,形成了Cannon-巴德情绪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S.Schachter andJ.Singer通过实验之处,情绪其实是周边环境状态和个体的生理状态相结合以后通过大脑处理后展现出来的结果,该理论被称为S.Schachter-J.Singer 理论。心理学家Richard StanleyLazarus指出,情绪本质是个体对自己周围环境事物的感知反应,是人与环境交互得到的结果。

    03

    脑电与情绪简介

    情绪是对一系列的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它包括人对外界刺激或自身刺激的心理反应,以及其伴随的生理反应。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以及丹麦生理学家Carl Lange先后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情绪的定义,这就是著名的James-Lange theory, 该理论认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系活动的必然产物。而生理心理学家Walter BradfordCannon对上述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是真正影响到情绪变化的中心系统。经过Cannon的学生菲利普.巴德的研究和扩展,形成了Cannon-巴德情绪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S.Schachter andJ.Singer通过实验之处,情绪其实是周边环境状态和个体的生理状态相结合以后通过大脑处理后展现出来的结果,该理论被称为S.Schachter-J.Singer 理论。心理学家Richard StanleyLazarus指出,情绪本质是个体对自己周围环境事物的感知反应,是人与环境交互得到的结果。

    01

    Nature communications| 无铅双频超声植入物用于无线双相深部脑刺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探索了多种无线供电技术,其中超声波无线能量传输(UET)技术显示出极大的潜力。与其他无线能量传输方法(如电磁感应或射频)相比,超声波在软组织中的穿透力更强,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适用于小尺寸和深部植入物。超声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利用传输的超声波携带能量和可编程信息,通过皮肤和软组织为植入设备供电,已被成功应用于各种医疗设备中。然而,现有的超声波能量传输系统大多依赖铅基压电材料,这在生物相容性方面存在潜在风险。因此,开发无铅压电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01

    Nature子刊:大脑时间工具箱-将电生理数据与脑动力学结合

    神经科学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复杂的脑细胞群活动模式来理解大脑中的认知,但问题是数据时间格式影响分析。大脑是一个有自己的动态和时 间机制的系统,不同于人为定义的时间系统。在这里,我们展示了脑时间工具箱,这是一个软件库,它可以 根据协调认知神经模式的振荡来重新调整电生理学数据。这些振荡不断地减慢、加速又经历突然变化,导致大脑内部 机制和时间机制间的不和谐。工具箱通过将数据转变为协调振荡的动力学数据,设置振荡周期作为数据的新时间轴来克服机制间不和谐。从而研究大脑中的神经模式,有助于神经科学探究动态认知,本文演示了 工具箱如何显示在默认时钟时间格式中没有的结果。

    01

    eLIFE:脑电结合眼动研究:自闭症儿童社交脑网络的早期改变

    社交障碍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的标志,但是在ASD研究中缺乏针对社交性刺激引起早期社交脑网络改变的证据。我们记录了ASD学步儿童及其正常发育(TD, typically developing)的同伴在探索动态社交场景时的注视方式和大脑活动。基于电信号溯源的定向功能连接分析,揭示了theta和alpha频率的特定频率非典型脑网络。结果发现,与自闭症相关的社交网络的关键节点信息在传输和连接方式均发生了变化。对ASD脑与行为关系的分析表明,来自背顶额叶,颞下叶和岛状皮层区域的补偿机制与较少的非典型注视模式和较低的临床障碍有关。本结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社交脑网络的定向功能连接改变是ASD大脑早期非典型发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02

    通过脑电图/脑磁图观察到的大脑活动来指导经颅脑刺激

    非侵入性经颅脑刺激(NTBS)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但也存在诸多局限性,主要问题是干预的特异性、效应大小不一。这些局限性促使最近的研究将NTBS与正在进行的大脑活动的结合。正在进行的神经元活动的时间模式,特别是大脑振荡及其波动,可以用脑电或脑磁图(EEG/MEG)跟踪,以指导NTBS的时间和刺激设置。在线脑电图/脑磁图已用于指导NTBS的时机(即刺激时间):通过考虑大脑振荡活动的瞬时相位或功率,NTBS可以与兴奋性状态的波动对齐。此外,干预前的离线脑电图/脑磁图记录可以告诉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如何刺激:通过调频NTBS到感兴趣的振荡区域,内在的大脑振荡可以被上调或下调。本文综述了脑电/脑磁图引导干预的现有方法和思路,以及它们的前景和注意事项。本文发表在Clinical Neurophysiology杂志。

    03

    "小爱同学"之类语音唤醒芯片相关技术介绍

    作为新兴信息产业的重要应用领域,物联网的万亿级别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超万亿级的设备和节点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联。受限于体积、重量和成本等因素,物联网节点(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环境监测节点等)需要在微型电池或能量收集技术进行供电的情况下,能够持续工作数年乃至十年以上,这对芯片提出了苛刻的低功耗要求。 目前,降低物联网芯片功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周期性工作模式的专用型唤醒芯片(例如:专用语音识别唤醒芯片),通过让芯片处于周期性的“休眠-唤醒”的切换状态,来实现降低功耗的目的;然而,物联网节点通常工作在“随机稀疏事件”场景下,为了避免丢失随时可能发生的事件,通常需要“休眠-唤醒”的频率远高于事件的真实发生率,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功耗浪费。

    02

    论文 | 你知道吗?VR或AR的精度和分辨率可以进一步提升!

    联合编译:章敏、陈圳 摘要 人眼追踪技术在移动和可穿戴式系统领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新兴的虚拟和增强现实应用(VR和AR)。目前对于可穿戴AR和VR耳机的人眼追踪方法,依赖于光学跟踪,并且要实现典型的精度(0.5度至1度)。我们基于使用巩膜搜索线圈的磁辐射跟踪,研究了一个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眼睛跟踪系统。该技术曾经依赖于直径为几米的大型发电机线圈,或者需要约束用户的头部。我们提出了一个可穿戴的巩膜搜索线圈跟踪系统,它允许用户走动,并且消除了头部的约束/房间大小的线圈。我们的技术涉及到一个独特安置的发

    010

    NeuXus开源工具:用于实时去除EEG-fMRI中的伪迹

    摘要:同时获取脑电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EEG-fMRI)允许以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对大脑的电生理和血流动力学进行互补研究。其中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应用是基于实时分析脑电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信号进行目标脑活动的神经反馈训练。这依赖于实时减少严重伪迹对脑电图信号的影响,主要是梯度和脉冲伪迹。已经提出了一些方法来实现这个目的,但它们要么速度慢、依赖特定硬件、未公开或是专有软件。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一种完全开源且公开可用的工具,用于同时进行脑电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记录中的实时脑电图伪迹去除,它速度快且适用于任何硬件。我们的工具集成在Python工具包NeuXus中。我们在三个不同数据集上对NeuXus进行了基准测试,评估了伪迹功率减少和静息状态下背景信号保留、闭眼时α波带功率反应以及运动想象事件相关去同步化的能力。我们通过报告执行时间低于250毫秒证明了NeuXus的实时能力。总之,我们提供并验证了第一个完全开源且与硬件无关的解决方案,用于实时去除同时进行的脑电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中的伪迹。

    04

    帕金森病患者脑电时空微状态分析

    《本文同步发布于“脑之说”微信公众号,欢迎搜索关注~~》 1.研究背景    由于缺少可以参考的生理指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临床诊断非常困难,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早期PD无药物患者以运动功能受损、认知能力下降等临床症状为特征,这些症状是由大脑动态活动功能障碍引起的。PD患者早期非药物状态下的脑功能障碍指标可能为PD早期诊断及后期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为了寻找PD脑功能障碍的时空特征标志,研究人员采用静息状态脑电图微状态分析,在亚秒时间尺度上对23例无药物治疗的PD患者与23例健康对照者的全脑短暂稳定状态进行了比较。脑电图微状态反映了短暂稳定的具有时空特征的脑拓扑结构,而空间特征的微状态分类和时间参数为了解PD患者的脑功能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进一步探讨时间微状态参数与显著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以确定这些参数能否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依据,研究人员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 GLM)来探讨微状态参数与临床量表及多个患者属性的相关性,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来量化影响因素与微状态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 2、方法 2.1被试    纳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精神科23例患者(15例女性,年龄60-74岁,平均67岁;8男:年龄65-75岁,平均68岁)。    9例患者以运动迟缓为首发症状,14例为静息性震颤。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原发性PD,病程3.2±2.5年,所有患者均在无药效学效应(即无药物作用)情况下,为收集脑电图数据而停药超过12 h,没有患者出现头部震颤。此外,23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参与者(12名女性:年龄范围60-70岁,平均年龄65岁;11名男性:年龄60-74岁,平均66岁)无神经或精神病史为对照组。表1描述了纳入患者的详细信息。

    01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