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相信,令人惊叹的AI隐藏着令人战栗的威胁,而且目前看来,AI的确以前所未见的方式介入甚至控制了人类生活,我们应对此保持警觉。
同时,气候危机是人类面对的另一大威胁,为求自保,我们寻求各种方法延阻气候变化。
那么,人工智能可否介入到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中,助我们控制危机?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实验室DeepMind,一直在利用其AI专业知识,尝试以3种不同方式解决气候问题。
美国《连线》(WIRED)杂志最近采访了DeepMind的气候行动负责人西姆斯·威瑟斯彭(Sims Witherspoon),探讨了人工智能帮助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以及现有障碍。
问: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我们应对气候变化?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探讨。AI能怎样缓解气候变化?怎样让人类适应变化?怎样减少气候变化导致的损失?怎样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等方面提供解决方案?而最值得我们深入讨论的,是怎样切实可行地运用AI优势来应对气候挑战。
我认为AI优势的应用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人工智能通过更高质量的预测和监测模型帮助我们了解气候变化,以及我们面对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
天气预报中有一种所谓的临近预报(Precipitation Nowcasting),即提前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预测降雨。气象局认为我们DeepMind的模型能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准确地临近预报。这令人欣喜,同时也意味着AI有潜力就气候变化做出优质预报,成为用于理解气候变化的关键工具。当然,这只是个开始,气候问题比临近预报复杂太多。
问:那么第二个和第三个方面是什么呢?
第二个方面是人工智能对当前系统和现有基础设施的优化。为了绿色的明天而抛弃现有的体系,从头构建新系统,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生活还要继续。
我们曾利用AI提高了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成功实现30%的节能。
第三个方面,则是大众期待当中的人工智能的作用——加速科学突破。
我们曾在《自然》发表一篇论文,介绍我们使用神经网络来训练一个强化学习模型,使其学习如何控制现实世界托卡马克装置(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中的等离子体形状。如果AI帮助我们真正了解等离子体物理学,真正实现控制,人类将有望获得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
问:人工智能本身也产生碳排放,数据中心会消耗大量能源,如果不讨论这些问题,AI与气候变化的话题就缺少意义,人们越发意识到这一点。您如何看待此问题?训练AI所产生的碳排,何时才会少于它能减少的碳排?
我很想看到这方面的分析,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近年来,我们看到的许多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的成功案例,的确,它们都是能源密集型产品。
我们认为,了解这些模型本身及其能源消耗情况,并对此保持开放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尽可能减少AI模型的计算量。因此,我们应从多个方面来思考问题,更多思考“如何部署尽量节能的解决方案?”
问:阻碍人工智能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第一个障碍是数据访问。无论是电力、交通还是建筑和城市方面,所有部门的气候关键数据都存在巨大差距。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曾发布了“气候关键数据集愿望清单”(climate critical data set wishlist),我认为拥有这些数据集,并让人们对这些数据集持积极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与数据几乎同等重要的另一个方面是寻求专家合作。DeepMind团队专注于AI研究和AI产品开发,我们不是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也不是电气工程师。因此,当我们搜寻有意义、值得探索的问题时,我们需要与那些遇到过、思考过、解决过实际问题的专家合作。这类合作可确保:一方面,我们完全了解自己构建AI方案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构建的任何东西都会被实际应用。
问:安全方面会有顾虑吗?当“核聚变”和“人工智能”同时出现在一句话里时,一般人都会感到紧张吧……
针对安全相关问题,我们也应当与领域内的专家合作,确保自己非常了解系统,以及需要什么来保证系统安全。这些专家向我们传授安全要义,然后我们遵循特定规则来构建解决方案。
我们还进行了气候和可持续性层面的大量分析,预期潜在影响是什么,以及它的所有下游影响又如何。
问:作为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你对于人工智能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未来,有何看法?
技术乐观主义者的观点是,我们只要能做到有效运用,就可借助AI等变革性工具,以前所未见的高效程度解决特定部门和非特定部门的问题。
最令我兴奋的一件事是人工智能拥有理想的多功能性和可扩展性。考虑到我们要解决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大量问题,一种高度通用且高度可扩展的工具是必要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