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个性化推送,是在撕裂我们的社会?

信息的传播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以网络的方式遍布全球。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网络中同时作为信息的发送者、传播者和接收者,徜徉于浩瀚的资讯海洋中。且不谈媒体人作为“把关人”在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筛选工作,在整个互联网中,我们大多数人普遍认为,自己对于公开信息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无论是脸书、推特、微博、微信还是各类新闻客户端,我们似乎都能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样的,这些互联网产品的设计也愈发智能,基于用户的阅读习惯通过算法实现对信息的个性化推送。然而,这种智能,真的是大众所需的吗?

“回音室效应”:被强化的认知偏见

许多人会想当然地以为,一个人暴露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中,就能够理性地看待不同观点,因为互联网可以相对平等地展示多样化的意识形态。这一观点似乎很有道理,实质上忽略了人在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缺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接纳新信息的过程中存在认知偏见。也就是说,人们乐于选择并接受与自己原有信念、价值观相一致的信息,当接触到与先前的信念和价值观不一致的信息时,人们倾向于拒绝接受,并将不一致的内容视为虚假信息。

互联网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民众多次暴露在与自己价值观相一致的新闻资讯中,个体的意识则会被强化,这一现象被形象地表述为“回音室效应”。“回音室效应”对民主社会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如今,参与国家选举的不同党派均通过社交媒体、网络搜索引擎、新闻客户端等产品向民众传播其政治主张。正如许多人所分析的那样,互联网是“转化”的工具——互联网政治运动旨在强化积极支持者的意识形态,而非说服未决选民。当民众的思维被充斥网络的激进言论所裹挟,互联网有可能由于强化了人们原有的政治倾向而使社会出现两极分化,即,有点左的更左了,有点右的更右了,社会中已存在的意识形态分歧形成尖锐的对立态势,进而撕裂民主社会。

这里揭示了互联网对人们意识形态的塑造结果:互联网的多元化未必使得人们对资讯的选择更加理性;即便互联网提供的信息全部真实,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度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是简单地通过提供一系列意见来促进多样化的声音,互联网似乎失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略胜技术一筹,表现为遵从自己原有的信念,将自己收到的信息“主动个性化”。

机器算法与人类认知偏见共同作用出“过滤气泡”

如果说“回音室效应”是人们对互联网信息主动选择的结果,那么,当越来越多互联网产品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收集用户喜欢的资讯并向其推送更多同质内容,打着“个性化定制”的幌子赚取点击量与商业回报,这种机器算法与人类认知偏见共同作用的“过滤气泡效应”则已成为互联网内容创作、管理及分发的常态机制,人们被动接收的海量信息其实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过滤气泡”这一概念,最早由学者Eli Pariser提出。他认为,互联网通过收集我们的个人信息向我们显示它认为我们想要看到的信息,而未必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信息,我们通过互联网进入的是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信息世界,我们无法直接选择自己看到的资讯,更无法看到被算法删除的、将我们屏蔽的那部分资讯。就好比,以前我想看一条养生资讯,在算法分析了我的阅读行为之后,我将时不时阅读到更多的养生资讯。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智能推送算法自身并不能替代传统信息传播中的编辑一职,几乎所有的互联网资讯类产品在内容审核方面都有明显的短板。如果技术手段无法打破被放大的认知偏见,无法有效遏止假新闻、劣质内容的广泛传播,那么这种个性化推送,最终不仅无法向我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讯,更将我们孤立在各自的个性化网络里,这无疑与最初想要创造一个更高效、合理的信息网络的愿景相去甚远。

要盈利,更要服务于社会

伴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取代传媒集团向大众分发资讯,自身利益、商业价值往往被摆在第一优先级上。近日,微博热搜被网信办责令下线一周,进行全面整改。更早前,今日头条APP的部分频道被监管机构叫停24小时。这些产品,似乎都没能前瞻地、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互联网作为媒介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却仍应遵循百年以来构筑的媒体价值观,即服务于民众,服务于社会。据悉,国际上一些互联网巨头已经逐渐认识到其产品对民众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进而开始审视产品与社会的关系,试图通过新的智能技术来解决已存在的问题,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我们暂不知晓新的互联网技术将如何削弱“回音室效应”,如何避免“过滤气泡”,至少,我们能够提醒自己,现有的工具不是万能的,它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对整个社会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当然,也有社会学者指出,“互联网将导致日益分散的社会”这一说法其实被夸大了。Garrett针对网络新闻如何影响用户决定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各种政治信息曝光的环境中并没有孤立自己,相反,他们倾向于花更多的时间来审视挑战其观点的信息来源。通过批评其他观点,个体的意识被激发出来。

然而,我们自身的认知偏见,到目前为止并不能依赖技术手段得到修正。无论互联网带来的个性化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我们都只能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因此,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各类互联网资讯产品,在日常获取信息的同时稍作反思,尝试扩大视野,接触不同的声音,莫让自己被机器算法禁锢在一个虚幻的私人定制空间,触不到外面真实广阔的信息海洋。

作者为英国莱斯特大学新媒体与社会专业学生。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28A1E86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