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请停止宣传你的“人工智能焦虑论”

谈经论政丨社会纵议丨文体娱教丨杂感随笔

用一面看不见的网络旗帜集聚思想大军

本期推荐

请停止宣传你的“人工智能焦虑论”

文 | 胡含嫣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上周某一天,家中老人往微信群里转进一篇以《小崔输了?!》为题的文章。虽然一看名字就知道是标题党,笔者仍不能免俗地点进去,想瞧瞧这篇文章准备从什么角度来蹭小崔的热度;没想到,其作者一上来就摆出“近日新华社联合搜狗发布全球首个人工智能主播”这条新闻,得意洋洋地指出所谓“让小崔都败了”的主语是人工智能——当下便一声叹息:都什么时代了,怎么还有人在借人工智能来制造焦虑呢?

早在两年前AlphaGo杀出围棋江湖时,舆论场上就群情激愤:现在输的是围棋,以后输的可是人生;索菲亚机器人一句不知是否受人为安排的“我要毁灭人类”,直到今天都常被拿来作为对“人工智能危险性”的最好证明;每当传出什么无人驾驶汽车、缝纫机机器人的展示视频,紧接着就有评论感慨“不需要人这种劳动力了”……可以说,在每条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相关的新闻后面,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替代论”“威胁论”。

当然,笔者在此不是要说他们都错了,也不是要证明“人工智能一定是对人有益的”;如果能就事论事地摆明观点、列出证据,任何人都有资格参与科学讨论。但有些人偏就喜欢在别人热议新科技可能带来的益处与害处时,阴阳怪气地在旁边补上一句: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了,先考虑考虑自己的未来吧!这群人不会说“我们要警惕人工智能”,而是一上来就大喊“人工智能真可怕”;就好像嫌当代网友还不够焦虑一样,他们试图把人工智能塑造成一种不可避的新威胁。在笔者看来,这些“技术焦虑论”者才是在科学讨论中最无益的存在。

“焦虑论”者们写文时最常用的逻辑就是先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混为一谈,再突出强调现在哪家大公司又发明出了什么厉害的机器、能替代掉什么职业,最后灌上一碗鸡汤:你不保持学习进步,以后肯定会被机器替代!人工智能在今天早已不是生词,但这类“技术焦虑论”文章的生命力倒是格外顽强,常和其他时政类、养生类推送一起混迹在家族群和朋友圈当中。它们刻意夸大科技发展的成果,把很多还在实验室里的稚嫩的新生品拿来做大肆宣传,又把科技在生活中已造成的影响尽可能地缩小或一笔带过。

纵观历史,就能发现这类思维的产生并非无迹可寻。早从失业的卢德主义者们砸掉“抢走了”他们职位的纺织机开始,几百年间,技术性失业的幽灵一直在人们心中徘徊不去。那些因科技发展而直面失业风险的工人确实值得同情,时代变迁所带来的阵痛需要从教育、经济等更高层面来进行宏观调控。

而当下这些坐在屏幕前、一味针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焦虑论”者们通常不是故作深沉的悲观主义者,就是自我意识过剩的二元论者。在他们、或他们所试图扮演的角色眼中,一个新科技不是完全为人类所控的工具,就是肯定会对人类产生威胁的对手。他们装作看不见“人工智能”前面的“人工”二字,装作不知道“互联网一代”的年轻观念已经发生变化,还在借各种自媒体来传播自己的老旧言论。

也许这些“焦虑论”者们会辩称自己是在做科普,只好把思想表达得浅显些。但做科普不意味着你有资格将主观情绪也强加给别人。根据传播学里的创新扩散理论,这些“焦虑论”写手们所瞄准的主要受众就是那些新知识的后期跟进者乃至滞后者:他们把早就不够新的理论知识加盐加醋炒一炒,又当成新菜端到受众跟前;这种行为短期内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但会使消息滞后者依旧落后,一遍遍强化已过时的观念。“焦虑论”者们可能没想到自己拙劣的“科普”能正好迎合上家里长辈激励后辈的苦心,但从结果来讲,他们和这部分代际知识鸿沟的产生也脱不了干系。

所幸,此类文章出现的频率已经在逐步减少,所以笔者看到这一篇时才会感到如此地“猝不及防”。等人工智能真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第一批被替代的应该就是这些模式化堆砌文字、靠危言耸听来博取眼球的“焦虑论”写手。

文/胡含嫣 (中国人民大学)

赛事回顾>>>

-第三届评论之星落幕 湖南师大王艳华夺冠-

-月度之星收官战 郑州大学胡晋瑜夺魁-

-“评论之星”激战正酣 湖南师大王齐拔得头筹-

-“月度之星”揭幕战 浙师大胡梦佳摘冠-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203A00LZ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