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巨作《终结者》中,施瓦辛格所扮演的T800终结者机器人,是最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之一。
“终结者”的学名叫“渗透型机器人”,它们不仅外形、动作、说话和人类一模一样,还拥有强大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以假乱真的它们渗透进人类社会,执行超级人工智能“天网”(SKYNET)向它们下达的指令,让人极其难以防范。
而距离科幻照进现实,似乎已经不远了。
8月29日,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以“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为主题,“硅谷钢铁侠”伊隆·马斯克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上演出席幕式。
此外,图灵奖获得者拉吉·雷迪、“计算机学习之父”汤姆·米切尔、菲尔茨奖得主孔采维奇、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等大咖云集,国内外共200多位重磅嘉宾参会。
趁着人工智能大佬们齐聚一堂的机会,本期我们也来聊一聊,当今的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类以假乱真,已经达到了怎样的惊人程度。
对机器人聊天的认识,你是不是还停留在苹果Siri或者微软小冰的阶段?小冰已经是业界数一数二的聊天机器人,而谷歌开发的语音 AI“Duplex”则更胜一筹。
(Duplex打电话预约)
Duplex已经部分通过图灵测试,它在和人类打电话预约的时候,人类已经分不出它是人还是机器,这也就意味着,它完全可以用于伪造通话。
聊天机器人Duplex让人惊奇,而根据寥寥几个单词写出一篇以假乱真的新闻来,人工智能可以吗?答案是肯定的。参加本次大会的嘉宾之一,伊隆·马斯克,他所创办的OpenAI开发了一种算法,能根据几个单词生成一条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新闻来。
新华社人工智能主播
其实,AI进军新闻界也不是啥新鲜事儿。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的AI合成主播早已上岗,在电视新闻里频频出镜,让观众真假难辨。
下面要介绍的这个黑科技,才是真正的细思极恐。
这张动图,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似乎在演讲,但事实上,这则视频是 AI 技术通过合成其声音和面部动作而制成的。
人工智能带来的AI“换头术”,看起来挺有意思的,但如果这个人工智能拥有了自己的想象力呢?
生成对抗式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了解一下。
这一项技术,入选了2018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上榜理由是:它给机器带来一种类似想象力的能力,因此可能让它们变得不再那么依赖人类,但也把它们变成了一种能力惊人的数字造假工具。
人工智能的想象力从何而来?其实就是师出同门的两组网络,相互对抗。一个叫“生成网络”:它的任务就是试图学习数据集中的统计模式,例如一组图像或视频,然后尽力合成最逼真的输出;另一个叫“判别网络”:它的任务是把这些输出与来自原数据集的照片进行对比,来判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假的。
这俩“孪生兄弟”不断竞赛的结果就是:人工智能能够根据一次次的判断结果不断自我学习,自我进步,输出无限接近真实的参数(可以是一张照片或者一段音频),让人根本难以分辨。
5G时代来临,真假难辨的人工智能或许还会活跃在直播上。前两天,还一则新闻在国内刷屏,“萝莉音女主播不慎露真容,刷10万元礼物男粉丝销号”。这位老奶奶能骗得男粉丝心甘情愿的刷10万元礼物,所依仗的就是人工智能。在这些直播平台上,人工智能可以声音合成、智能换脸和大数据筛选,根据目标人群合成相应的画面。
这种方式,还催生了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段:仅需要一张图片,或者一段视频,再加上一个语音插件,骗子可以伪装成任何人跟我们的亲朋好友视频聊天。
你是不是和小编一样,读罢此文才发现,原来人工智能已经进化到这种地步,而且离咱们的生活还这么近。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少不法分子运用这种科技行骗。例如人工智能模仿声音的电话诈骗,甚至是合成头像的微信视频诈骗之类。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多重验证身份之余,多多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哦。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