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在知乎上问,李嘉诚典型的一天是什么样子的。
他的合伙人周凯旋女士回复说 ,每天早上,李嘉诚先生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翻阅秘书给他准备的当天报纸和杂志「标题单子」。
“李先生的「读报之道」是系统性的 —— 很多领导人仅仅看助手的摘要或(摘要翻译)是非常危险的 —— 易被引导 —— 又受不了文者观点/论点。所以李每天看「标题单子」再由翻译团队按他缓急次序标示翻译全文。”
可能是我媒体背景的缘故,我喜欢读报,同时也关注大佬的学习习惯 —— 细查一下,他们还真的都喜欢读报纸,还喜欢买报业集团。
比如,美国财经科技博客 Business Insider 曾经刊登过巴菲特的晨读清单:《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今日美国》,《奥马哈先驱报》和《美国银行家日报》。
你可以做一个实验:搜索你感兴趣的 1% 的人,比如比尔盖茨、奥巴马,然后加上「报纸」这个关键词,能有不少发现。
001
有句话说,吃什么,你就是什么。
其实,这句话从物质食粮扩展到精神食粮同样成立 ——读什么,你就是什么。
很多人现在都知道吃的健康很重要,这是给身体的营养。其实给大脑的营养也同样重要,需要有方法的摄入均衡、充分的信息营养,摒弃低质的信源。
如今的媒体环境变化很大,倒不是一定只要读报纸。只是,一定要有意识提高自己注意力消费的质量。
不过,大佬们为什么喜欢读报纸,或者说更注意消费传统媒体背景的信息?
因为,机构媒体来源的内容质量和口碑都得到了多年的检验。有他们的媒介专业素养和市场价值作为背书,很少有事实性的错误 —— 虽然不是不可能,但可能性非常小,恶意造谣和捏造事实更是极其罕见。
所以 ,你大可放心阅读,更能看到各国权威政治和经济信息,每天对世界的变动 make sense 。
当然,我反复强调过,任何信息背后都有自己的议程。所以读是一方面,自己判断比较是另一方面。读的多了,逐渐就有了判断能力。
比如相比美国媒体,我可能更喜欢看英国媒体一些。
美国媒体的议程设置太重(要么过左要么过右),反而英国媒体比如BBC和《卫报》有独特的优势,常常能够提供和美国人不一样的角度。
国内严肃新闻媒体,除了我大中央媒体的政策性消息,我会看《财新》和《财经》,创办者都是胡舒立,是中国财经新闻的灵魂人物。
《财新》前几年还好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背后是黎瑞刚,他们都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辈。
另外,还喜欢看GQ报道的特稿 —— GQ中国是时尚杂志,但特稿团队很专业,非常把握媒体和时代脉搏 —— 可能时尚媒体的变现能力更强一些,还有姿态去做深度内容。
002
虽然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不可持续,但从内容消费的角度来说,虽然我们有越来越多便捷碎片化信息来源,给自己制定严谨的信息消费清单就更加重要。
传统媒体机构的付费墙 2006 年左右开始就有了,也是内容付费的其中一类前身,我到现在也都是在付费支持的。每年花在订阅营养信息上的预算不会少。
免费,都需要付出代价。
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几万亿美金市值都建立在我们的注意力基础上。你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收看都是注意力的变卖,而且越来越便捷 —— 你越来越难意识到自己注意力都去哪了。
在传播学上,「数字鸿沟」是一个专门的概念,说明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便捷和廉价了许多,但内容消费的渠道和姿势所造成的马太效应依然无可避免。
《纽约时报》曾经有一个「新贫富数字鸿沟」的调查,来自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平均每天在“屏幕”上大约花费 8 小时 7 分钟,而来自更高收入家庭的同龄人大约只花 5 小时 42 分钟。
也就是说,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决定了你在信息社会的阶层。
003
大家也别紧张,不是说现在去开始付费订阅一堆媒体就行了,你会发现看不过来、看不懂、英语可能都还不够用。
就像你如果突然开始吃的特别好,还疯狂健身,身体是承受不了了的。然后就是从开始到放弃,又去刷朋友圈和抖音了。
千万别用力过猛,关键是养成一个信息消费的好习惯。
可以每天花 1 小时给自己,读报看世界 Start the day。
我这么做已经很多年了,报纸和热乎乎咖啡是开启一天的绝配。如果哪天是早起成功还在清晨读报了,心里会喜滋滋的,感觉大脑很清爽和开阔。
可以每年都迭代自己的信息获取清单,逐渐学习建立自己的媒体列表和内容消费预算,不仅是花钱,更多是知道自己的时间应该花在哪里。
毕竟,时间花在哪里,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你平时喜欢读哪些报纸,浏览哪些网站?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一起探讨一下。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