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网上不少人的关注:一名26岁的空姐,辞职以后一个月内面试了二十多次,不是直接被拒,就是委婉的让她等消息然后就再无音讯,甚至有些用人单位对她的职业和人格发出质疑。
疑惑、沮丧,她的遭遇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争论。
其中有一种声音认为:空姐的优势在于形象和礼仪,可以转型做前台或者商务,但是收入上的大滑坡想必她很难接受,这就导致了她的个人优势与实际就业环境产生了不匹配。找不到工作看似荒唐,实则符合常理。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对于工作应该有怎样的预期?
在今年7月30,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召开会议,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研究和部署了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其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并且依据严峻的现实制定了相应的就业目标。
其中重点提到“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军人等面临不小的就业难度”,军人转业后就业难有其环境的特殊性,农民工就业则有就业环境和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高校毕业生遭遇就业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对于工作的预期出了问题。
伴随着逐年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其稀缺性越发减弱,本科生遍地走的情况下,选择权更多回到了用人单位手上,大学生从相对舒适的校园环境一下走到酷烈的现实前面。
有茫然失措者,有退而结网者,有眼高手低者,更有抱怨社会回家啃老者……预期过高过于理想化,学历虽高又怎能得到就业单位青睐?
相反,让我们看看这样一则新闻。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美团等发布的《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显示,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新职业者月薪在5000元以下的分布更多;参加过公司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月薪在万元以上的分布更高;自费参加过其他职业技能培训的新职业者,月薪在15000元以上的分布更高。
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对于健身教练、月嫂等行业从业者来说,对薪资会产生直接影响,专业技术人才越来越吃香,专业性也受重视。
由此可见,工作预期应当是动态的,立足于实际解决生存问题,同时以培训、学习等手段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才能够收到就业市场的正反馈。
此外,数字经济时代,生活服务业不仅在新兴消费需求下催生出一批“新奇特”职业,也在互联网改造下,诞生出一批传统服务业中的“数字化”新工种,包括酒店精益管理师、电竞顾问等。可是有很多行业都有同一个要求,那就是年龄。很多时候,仅年龄限制这一个门槛,就可以直接将求职者拦在门外。
在年龄这道鸿沟面前,年龄稍长的人就不再占优势了,而这类工作就是所谓的“青春饭”。即使年轻的时候,起步的初始阶段工资高,也未必就是一份好工作。
真正的好工作,是具有可持续性的,能够不断地巩固加深,能够不断地提高价值。
选择一份好工作,就像是选择一项投资,最应该关心的不是短期的盈利能力,而应该是能不能保持长期竞争优势。
就像可口可乐公司管理层的一句老话:“即使所有工厂在一夜之间被火烧光了,只要有可口可乐这个品牌,企业也可以迅速重建。”
不要因为眼前的工资低,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也不要因为当下的工资高,就在原地沉迷。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操作系统,不断更新迭代,才能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长远。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