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来说,我们想要进行生态网络构建或者生态格局分析,都有可能涉及生态廊道的规划,那么生态廊道的提取其实在ArcGIS中的实现并不复杂,但是前期需要一些工作。
开始前先叙述大体思路:
1收集数据;2确定阻力系数,形成单+总阻力基面;3确定源地;4成本路径生成生态廊道
第一步,我们需要两类数据:1阻力面数据;2源地数据。
看起来只需要两种数据,但是其实并不少,因为阻力面的数据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做规划,阻力面一般都涉及10种左右的数据,在此提供几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思路:1土地利用覆被(必须);2高程;3坡度;4道路;5河网;6NDVI;7居民点;8土壤……
源地的话可以参考当地规划,手动构建源地面图层。
第二步,确定阻力系数,形成阻力面。以土地覆被数据为例,一开始我们拿到到的或者解译后的是这样的数据,
然后进行重分类,新值即为阻力值,一般来说,如果要构建生态格局,那么越像生态用地的阻力值就越低
然后土地利用分类的阻力面就构建完了,接着依次构建其他的阻力面。
最后镶嵌至新栅格,形成总的阻力面。
第三步,确定源地,然后把源地加载进来,比如说我们有9个源地,选定其中一个,
然后右键导出为sources1,其他导出为target1.
第四步,进行成本距离的计算,输入要素源source1,总阻力面c,输出距离栅格dis,并记得输出回溯链接,我这里命名为Fangx。
然后进行成本路径的计算,按照以下设置,点击确定,等待最终的结果!
结果展示:那么这一条条的线,就是最终生成的路径,也可以叫做生态廊道了,它们是源地到达另一个源地所耗费成本最少的路径,也可以形容为最适合生物迁徙的路径,放大看是连着的一条条线哈。
当然,这还没有完,最后如法炮制,将源地2作为source2,其他作为target2,重复如上操作,生成path2;将源地3作为source3,其他作为target3,重复如上操作,生成path3………将源地9作为source9,其他作为target9,重复如上操作,生成path9.
最终,大功告成!将这些路径全部显示在一起,就是最终的成本路径啦,是不是很简单呢?
- END -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