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特斯拉、蔚来等新能源车企的股价暴涨,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了“造车新势力大军”,无论是地产巨鳄,还是传统燃油大佬,均觊觎着这块前景广阔、又能带来股价翻倍的“蓝海市场”。相较而言,华为便显得异常淡定,即便众多网友纷纷声援其“造车”,但华为依旧无动于衷。
“华为不造车,但我们聚焦ICT(信息通信)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显然,华为有着清晰的发展规划,既不会盲目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没有放过下一个时代的“风口”。软硬件系统提供商,是其对于自身最为精准且可行的定位。
前不久,华为发布的96线激光雷达,便是其投掷于新能源市场的一枚“重磅炸弹”,在辅助自动驾驶领域中,拥有着深远的意义。
不可否认,特斯拉的辅助驾驶系统在业内享有盛誉,三目摄像头与精准算法的配合,成为其引以为傲的产品亮点之一。然而,当华为的激光雷达发布后,马斯克似乎也有些“坐不住”了,曾经疑华为做不出100线激光雷达的他,或许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来自中国车企的威胁。
96线激光雷达诞生意味着什么?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业内共识是:在车载传感器领域中,激光雷达拥有目前来看最强的综合优势,价格也是最高的。相较于摄像头,激光雷达能够更好地克服浓雾、高速等不利环境的影响,更加清晰、准确地勾勒出周围物体,整体的精度与广度均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然而,之所以此前极少有车型采用这一技术,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技术门槛高,二是生产成本贵。目前,能够量产车规级激光雷达的车企仅有法雷奥一家,且每套造价高达数千美元,因而只会出现在豪华品牌的旗舰车型上,即便是奥迪A8,也仅搭载了一颗。在80万级以下的市场中,自然很难见到激光雷达的身影。
事实上,华为的96线激光雷达能够饱受关注,正是因为其克服了这两大难题。一方面,为了绕开西方国家设置的“专利壁垒”,华为直接研发了96线半固态激光雷达,探测距离可达150m、探测视场角可达120°×25°;再加上小巧的体积,能够轻松适配各类车型。另一方面,华为激光雷达造价仅为200美元,未来有望下探至100美元,远远低于市面上同级产品,较低的入手门槛,自然会吸引车企蜂拥而至。
因此,如果往小了说,华为激光雷达的诞生为自主品牌提供了“加速器”,令其能够利用硬件优势来弥补系统算法上的不足;如果往大了说,华为激光雷达突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令中国企业在车载传感器领域有了更高的立足之地。未来,诸如ARCFOX、长安等车企均会与华为展开合作,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为何特斯拉会“如临大敌”?
关于激光雷达,马斯克曾评论称“激光雷达是傻子的玩意,任何人用激光雷达都注定失败”;因此,当小鹏、蔚来曾放言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后,马斯克并没有过多关注。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华为激光雷达对于辅助驾驶领域根本性的颠覆,或许会令马斯克也不得不直呼“真香”。
为了压缩制造成本,特斯拉选用了成本较低的三目摄像头,成本为300美元左右。然而,华为激光雷达的诞生,不仅在显示效果方面领先于摄像头,更在生产成本上保有较大优势,如此一来,特斯拉在算法方面的领先优势或将淡然无存,如网友所言:“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此外,就部分自主品牌而言,本身便已研发出较为成熟的辅助驾驶系统,再加上激光雷达的助力,有望获得长足发展,甚至更早地实现L4级辅助驾驶的要求。因此,面对华为激光雷达过硬的实力与诱人的售价,特斯拉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规划,或与华为进行合作,或找寻拥有类似实力的全球车规级激光雷达供应商,应该会被提升日程。
“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来自中国公司”。此前在接受采访时,马斯克曾说出这样一番话。如今来看,无论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根深蒂固,还是华为在技术领域的强势崛起,特斯拉都不得忽视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时代的发展。自主品牌想要“弯道超车”的梦想,没有比现在更接近于实现了。
结语:“你不伸出手,别人想拉你一把都没机会”。华为激光雷达的诞生,确实会给自主品牌注入一剂“强心剂”;但激光雷达只能缩小自主品牌与特斯拉在辅助驾驶领域的差距,并不意味着已经胜券在握。想要真正实现超越,自主品牌还需继续努力。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