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们:
ML88-iPhone-ML共建者
ML146-Origamidance
ML227-kuan
ML228-孝吾
ML00-shadow
以及在MLN007 computational design的65位成员们。
这是一起线上的多人讨论,经过头脑风暴,整理了大量的椅子、设计、科技相关的内容,基于讨论的内容,我在这里总结内容分享给大家。
def chair
( design ,tech ):
来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35158
从高赞回答中我们总结了一些观点:
1 椅子是一种容易理解的,仍然在用的日常事物
2 很多椅子的设计是专门为一些展览而特意设计的
3 设计难度,涉及的知识太多,人体、工程、材料、美感。椅子像一个容器,容纳的东西太多;不像一个杯子,必须是一种封闭;也不像手机需要庞大到需要工程配合。
4 设计风格的载体,因为涉及的形体、结构、材质都有,容易综合表达某一类的风格
5 建筑师副业
讨论2
查阅了许多著名设计师的作品,如维纳·潘顿 × 潘顿椅、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 巴塞罗那椅、华伦·普拉特纳 × 扶手椅、勒·柯布西耶 × Grand Confort、迈克· 索耐特 × 209号扶手椅等等,有兴趣可以详细了解各位大师的作品。
来源:
讨论3
我们觉得是以下原因:
椅子属于简单、多样性、功能性物件,数据采集方便,与人比较相关,对比鼠标(低多样性)和椅子的关系(拓扑关系高),椅子可调参数多(几何简单)。
得先找到几个关于椅子受力数据库,找到关键点,在关键点上探究主要的点的变化对周围点变化的影响,以及受力点的转移,对其进行数学上的建模,以及模拟。
顺着椅子受力数据库,我们想到了人体工学相关的研究。
讨论4 人体工学
人体工学的作用,我们主要针对工作中用到的椅子进行研究,如何总结出人体工学数据库在椅子上运用的标准,包括涉及的数据是否取均值,数据库具体长什么样?其和什么椅子功能有何关系?
对于人:人体工学所考虑的参数包括身高,体长,臂展,腰椎...
对于椅子最看重的参数:可调整的参数空间用于满足一群人,可调的参数是什么?
力学,舒适性(椅子可以变化的范围?椅子本身角度,椅子后仰角度,椅子后背高度,脚高度以及落地角度,颈部所在位置,椅子材料反馈力度)
Kuan构建了一个初步的椅子数据结构,分与人接触的部分和非接触的部分
1 接触的部分
考虑质感:水和空气。
考虑受力:图形学点云中提取关键受力点
他想深入讨论受力,把握受力关键点是建模的关键,以下是Kuan提出的评价表:
身高
试验者体重
受力坐标X
受力坐标Y
受力坐标Z
受力压强
关键点对周围点的影响
试验者评分
建模的话,更多是建立微分方程模拟表面张力
工业设计流程:
数据库的使用以及构建
设计需求,设计选项
点云数据库定大致构架
人体工程学定参数控制范围
人为和机器调的双重调整
融入美学设计元素
完成其映射关系,用户反馈
2 非接触的部分
此部分千奇百怪,发散思维思考……
讨论5
1 GAN生成对抗网络可以为设计师提供灵感
2 设计师需要关注参数化设计,定制化制造的方式:建模,然后3D打印
3 设计师需要思考设计椅子是为了什么(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是美感?还是为了做一款多功能椅子
4 设计和制造过程涉及拓扑优化的知识,可以了解纸板家具、Mobius Chair相关知识。
5 如何理解故意不舒服的椅子的设计
项目名为 chAIr ,创建一个生成神经网络( GAN ),然后用从 Pinterest 上搜到的 562 个源于 20 世纪的椅子设计的数据资料来对它进行训练。 设计师需要关注参数化设计,定制化制造的方式:建模,然后3D打印
2种制造加工方式
1 减材制造
顾名思义, 减材制造是相对“增材制造”而言,它是将原材料装夹固定于设备上,通过刀具减少或去除材料的加工方式,最终成型为所需部件的工艺类型,
车铣刨磨这种是属于比较传统的加工方法,而且现在大部分的家具也在使用数控加工保证精度以及效率。加工的材料范围也非常的多,不过作为椅子大部分还是用木头做减材。
2 增材制造
最直接的就是3D打印了,主要是使用FDM工艺去做,就是用那种非常便宜的打印机的bigger版本 ,已经有些公司开始直接用打印碳纤维家具。
附各种3D打印的椅子,链接:
http://wemedia.ifeng.com/77559751/wemedia.shtml
关于如何根据用户数据判断椅子的舒适性?分享一个实验: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成绩相等的两个组,其中20人坐在舒适的沙发椅上学习,另外20人坐在很不舒服的木椅子上学习。
过了不久,测试的结果发现:坐木椅子的学生学习成绩要比坐沙发椅的学生高出许多。原因是坐木椅子的学生因为不舒服而不断地调整坐姿,表面看来好像不安神好动,实质却因此给脑部供应了更多的血液和营养,而坐沙发椅的学生,由于舒适而一动不动,致使血液循环相对减慢,脑部得到的血液和营养相对减少,学习效果因此就差了一些。
不舒适的椅子会造成用户频繁调整坐姿,造成压力数据会变化频繁;通过压力数据反应椅子的舒适性。
1 采集压力数据
2 根据压力调整椅子造型
UCLA的博士后 朱毅鑫和Upenn助理教授蒋陈凡夫, 用图形学的物理人体模型模拟人的各种的姿势,然后计算出这些坐姿在这些椅子上的时候,身体几大部件的受力分布图。见下图,比如背部、臀部、头部受多少力。
下图中蓝色的直方图显示了六个身体部位的受力分别图。由此我们就可以推算出每个维度的价值函数。下面图中六条红色的曲线是负的价值函数,当人的坐姿使得各部位受力处于红线较低的值,就有较高的“价值”,也就是坐得“舒服”。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张周捷的椅子。
简单分析一下原理,通过弹簧+位移传感器构成一个单元,然后通过在椅子周遭构成整列,然后(通过arduino?)连接到gh上,实现坐着调电池。
实际上过程无外乎3步,
输入:坐姿
处理:生成模型
输出:加工制造
其实最核心的是如何构建坐姿 - > 造型的关系
可以查阅autodesk ELBO chair、FULL GROWN、UCL design computation lab
问题:
设计给谁坐以及其目的?(休息?工作?针对程序员?游戏?)
是一个人坐还是多个人坐?(设计大环境确定的,公园?家?咖啡厅?)
一把椅子的多种功能性的设计?(人动还是椅子动?电机使椅子发生变化,有必要吗?)
椅子变化和人体坐姿变化的映射关系?(先VR虚拟体验?有钱才有动力哈哈哈)
椅子自己变化对人的影响?(主要是背部的调整)
坐的时长的关系?(较长时长后椅子该怎么变化使人舒服?)
设计感的椅子?(很难定义,可能与我们所讨论问题无关。)
案例:
汽车座椅
设计师椅子,经典的设计师椅子,
来源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7309525
包括巴塞罗那椅 Barcelona Chair、柯布西耶躺椅 Chaise Longue chair LC4、伊姆斯系列 Eames、贝壳椅 Shell Chair、红蓝椅 Red and Blue Chair、闪电椅 Zig Zag chair、钻石椅 Diamond Chair、金属椅 Tolix、镂空椅 Chair One、温莎椅 Windsor Chairs、Y椅 Y Chair等等。
人体工学椅,
如Herman miller体验,思考人体工学椅究竟有没有用
让人不舒服的椅子(公园座椅),
景观设计有一类设计师喜欢把椅子,当雕塑设计……(红飘带)
艺术椅子(nendo、endless form)
自我生长的椅子
纸板家具
多电机椅(人到椅子的关系)
电脑座椅
电影动画里的椅子(王座,权利的代表)
未来的椅子,如悬浮椅子(应对肥胖症)、自适应任务椅(通过电机记录数据)
五花八门的健康椅子
现在有各种在椅子上面加传感器用来检测人体状态。最简单的就久坐,然后还有加各种按摩器,然后就是有个反馈。
此部分主要是iPhone提到。
一个工程学的椅子当然是很棒,但是,能不能去增加另外一个角度,在具体环境下的应用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这类型的椅子,是不是和周围环境契合。
不是单纯指外表。而是指,他所展示的功能是否真的符合当前环境下,是否真的实用?
比如说,如果是在艺术上进行思考,那Nendo他们的设计,让椅子有情绪,把一种似有似无的能动性加之于其上,这时在艺术场景时候的表现。
但如果说, 在我们老家,有一群专门挑生蚝的妇女,她们做的小椅子,是为了把重心放低,更好地去接触地面上的海蛎,这时候,又必须要是另外一种人体工程学上思考,不一定是舒适,而是更有效率?
(如果是在我们村的话,重心会更低一些)
又或是这种样子的温泉椅子,从下面的剖面图可以看到,这个椅子的背后可能会一定程度上的,被下面温泉的热气给焐热?
这种是不是也是一种,必须要和环境结合在一起考虑的椅子形式?
这是我自己觉得的实用性场景,当然还有很多,如果椅子身处于一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里面,他能不能作为一种载体,和其他事物达成协作?
比如公园里的椅子,会让我重新去思考,椅子的作用,难道就只有坐吗?
再进一步,他们能不能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换的媒介?
小朋友们在类似于椅子的场景里面去交流,利用椅子间的每一个部分,去达成自己和伙伴之间的小目的。
又或者,椅子之间能不能互相交流?利用最普遍的椅子,去创造出一些,除了坐以外的实用性目的?
能不能让,一把椅子去成为一种模块化的交流单位?类似于panda architecture他们所设计的一种模块化场所...
维也纳MAK博物馆的椅子展
https://www.mak.at/en/cantilever_chair
return 椅子仅仅是开始
更多的讨论,
可以加入节点
MLN007-computational design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