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功能点方法在需求管理中的应用

功能点方法在需求管理中的应用

原创
作者头像
软件造价评估联盟
发布于 2019-06-17 06:02:57
发布于 2019-06-17 06:02:57
9160
举报

  本文主要讲述功能点方法在软件项目需求管理中的应用。

1、背景

  软件项目面临的一个普遍困难就是需求的不确定与频繁变更, 有效管理软件需求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确定变更的粒度大小以及对项目的影响程度。

  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例如土建、制造等传统行业,软件更为抽象和不易衡量,同时软件还具有容易变更的特点。再加上软件不容易量化的特点使得软件项目的计划与跟踪粒度过粗、不能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软件项目的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化, 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软件项目范围的不确定性通常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a、项目前期需求不明确。前期需求不明确导致项目范围不确 定,而基于范围基础之上的工期、成本与质量目标显然也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b、需求变更时无法做出可信的量化影响分析。 因为需求规模的单位比较模糊,例如一个需求、需求模块等笼统提法,导致变更的需求规模描述不容易被接受。 

  在软件项目的需求管理中引入功能点分析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的问题,如下面例子,引入功能点方法进行评估后,使量化方式管理软件需求成为可能。

2、需求示例

  客户基本信息

  a、为了某些业务需要,完善客户基本信息,增加工作地点和公司电话 2 项信息;

  b、新增功能:新增功能页面增加工作地点和公司电话 2 项信息;

  c、修改功能:修改功能页面增加工作地点和公司电话 2 项信息;

  d、查询功能:输入客户三项标识查询,在页面显示客户基本信息,增加客户工作地点和电话 2 项信息;

  e、增加校验:在新增和维护客户基本信息时,增加身份证校验,如果证件类型为身份证时,根据身份证号校验规则校验。系统自动校验 18 位,不允许输入 15 位;

  f、统计功能:新增统计功能,按照客户工作地点进行统计,以图表显示;

  g、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结果:增加查询项,点击查询,可以直接进行联网查询,除原有字段外,增加显示客户年龄。

3、功能点方法应用

  按照功能点方法进行规模估算,结果如下:

  对于计数结果,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这也是在实际估算中,一些新手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

  a、对于客户基本信息,新增了工作地点和公司电话两个属性,视为逻辑文件的修改,如果仅仅是记录数增加或某个字段的取值范围变化,不属于逻辑文件的变化。

  b、对于新增、修改、查询三个功能,原本已经存在,本次的需求变更只是对原有功能的修改。

  c、对于增加校验功能,其本质新增和修改这两个基本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独立的基本过程,在前面的新增和修改功能中已经计数过了,在此处不进行计数。

  d、统计功能为新增功能,正常进行识别。   e、对于公民身份联网核查这一功能,此处有一个 EIF“公民身份信息”,其中的“客户年龄”属性应该是之前就存在的,所以数据功能没有变化,不需识别 EIF,只需要对核查这一变化的事务功能进行识别即可。

  经过计数,经过调整后的功能点为 11.93FP,再结合该项目的生产率数据即可对本次需求变更的工作量进行估算,引入人月费率后,可对本次变更的成本进行估算,达到量化每一次需求变更的目的。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软件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简述之功能点方法(FPA)
软件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很多,如代码行法、类比法、WBS、故事点、用例点、NESMA、FPA、cosmic、COCOMOⅡ等。本文主要对功能点方法(FPA)简述。
软件成本造价评估
2019/07/05
10.7K0
软件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简述之功能点方法(FPA)
软件造价之:浅析快速功能点方法度量软件的规则及过程
快速功能点方法是一种软件规模度量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软件项目早期、中期、后期等各个阶段的规模估算或测量。   采用优化后的功能点方法——快速功能点方法进行规模估算或测量的基本过程或步骤如下: 确定计数类型→识别系统边界→识别功能点计数项→计算未调整的功能点数→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 1、确定计数类型   根据需求或项目的类型确定计数类型。计数类型分为三种:新开发、延续开发及已有系统计数。   对于新开发需求或项目,对预计(或实际)投产的功能进行计数;   对于延续开发需求或项目,对预计(或实际)新增、修改及删除的功能均进行计数;   对于已有系统,对实际的功能进行计数。 2、识别系统边界   在识别系统边界的时候应注意:应从用户视角出发,不受系统实现影响;主要是为了区分内部逻辑文件(ILF)和外部接口文件(EIF);事务功能应穿越识别的系统边界。 3、识别功能点计数项   功能点计数项分为数据功能和交易功能两类。数据功能包括内部逻辑文件(ILF)、外部接口文件(EIF);交易功能包括外部输入(EI)、外部输出(EO)、外部查询(EQ)。   数据功能是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满足产品内部和外部数据需求的功能,即本系统管理或使用那些业务数据(业务对象),如“客户信息”“账户交易记录”等。   内部逻辑文件或外部接口文件所指的“文件”不是传统数据处理意义上的文件,而是指一组客户可识别的、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因此,这些文件和物理上的数据集合(如数据库表)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交易功能是系统提供给用户的处理数据的功能,即本系统如何处理和使用那些业务数据(业务对象),如“转账”“修改黑名单生成规则”“查询交易记录”等。   交易功能又称为基本过程,是用户可识别的,业务上的一组原子操作,可能由多个处理逻辑构成。例如,“添加柜员信息”这个基本过程可能包含“信息校验”“修改确认”“修改结果反馈”等一系列处理逻辑。 4、计算未调整的功能点数   a、采用预估功能点进行计数,计算公式如下:          FP=35*ILF+15*EIF   ——FP:未调整的功能点数,单位为功能点;   ——ILF:内部逻辑文件的数量;   ——EIF:外部接口文件的数量。   b、采用估算功能点进行计数,计算公式如下:          FP=10*ILF+7*EIF+4*EI+5*EO+4*EQ   ——FP:未调整的功能点数,单位为功能点;   ——ILF:内部逻辑文件的数量;   ——EIF:外部接口文件的数量;   ——EI:外部输入的数量;   ——EO:外部输出的数量;   ——EQ:外部查询的数量。 5、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   根据不同的规模测算阶段,需要考虑隐含需求及需求变更对规模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规模计数时机进行规模调整。调整后的功能点数(AFP),计算公式如下:          AFP=FP*CF   ——AFP:调整后的功能点数,单位为功能点;   ——FP:未调整的功能点数,单位为功能点;   ——CF:规模变更调整因子,依据行业数据,项目估算早期(如概预算阶段)通常取值为1.5;项目估算中期(如招投评标、项目立项、技术方案阶段)通常取值为1.26;项目估算中后期(如需求分析完成及后评价)通常取值为1.0。   了解快速功能点方法度量的规则及过程,有助于提高使用快速功能点方法进行软件造价、软件成本估算、软件成本费用测算时的工作效率。
软件成本造价评估
2018/10/22
2.2K0
软件造价之:浅析快速功能点方法度量软件的规则及过程
基于功能点分析法(FPA)的度量体系建设简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系统规模的增大,无论是系统的建设方还是承建方,都迫切需要建设组织自身的数据度量体系,以便加强项目过程控制、提高生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软件成本造价评估
2019/01/24
2.2K0
基于功能点分析法(FPA)的度量体系建设简析
软件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简述之COSMIC功能点方法
  COSMIC 是通用软件度量国际联盟的简写(Common Software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COSMIC),它成立于1998 年,是一个由全球软件度量专家组成的非盈利自愿性组织,致力于软件规模度量方法的研究与推广。2002 年1月COSMIC 所推出的全功能点规模度量方法成为了 ISO 的标准,最新标准为 ISO/IEC 19761:2011“软件工程—COSMIC—功能规模度量方法”。
软件成本造价评估
2019/06/17
12.7K1
软件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简述之COSMIC功能点方法
软件成本估算流程详解及案例分享【国内行业规范-NESMA】
国标/行业标准所描述的功能点估算规范,既有IFPUG ,也有 NESMA,二者在流程和规则上,大部分是相同的,主要差异是:
Hopestarit
2021/11/23
3.9K0
软件成本估算流程详解及案例分享【国内行业规范-NESMA】
软件造价评估:快速功能点方法估算软件规模的方法
快速功能点方法是依据国际标准《ISO/IEC 24570-2005软件工程NESMA功能尺度测量法2.1版功能点分析应用的定义和计数指南》提出的一种软件规模度量方法。
Hopestarit
2021/11/17
3K0
软件造价评估:快速功能点方法估算软件规模的方法
软件开发工作量评估:基于FPA功能点分析法的深入解读
功能点分析方法(Function Point Analysis,FPA)是一种可靠、有效的软件规模度量方法,功能点分析方法(FPA)作为一种理解和交流系统规模的手段,针对用户功能、性能的需求进行度量,具有可在项目早期进行度量,不依赖于项目的语言和技术等特点,在可用性和客观性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代码行方法(LOC)。
Hopestarit
2021/12/02
8.1K0
软件开发工作量评估:基于FPA功能点分析法的深入解读
FPA方法功能点计数常见问题
  本文的目标读者是从事软件行业采用FPA功能点方法对软件研发工作量评估的人员。列举了一些FPA 方法实践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有FPA 方法评估标准定义,也有实践过程中得出的方法建议,仅供参考。
软件造价评估联盟
2019/08/26
1.2K0
FPA方法功能点计数常见问题
项目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基石,根据我的经验,项目失败或者延期的原因十之八九都源于需求管理没做好。
PM吃瓜
2020/07/20
1.1K0
项目管理复习题
本复习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J4l6mKxAt9dqhw0Qa58xA 提取码:j4jz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6/29
1.9K0
项目管理复习题
IFPUG FPA方法使用指导之iTip # 1 –帮助功能!
  为促进大家对IFPUG FPA方法的一致应用,IFPUG组织发布了一系列iTips和uTips来解释IFPUG FPA方法在特定情况下的应用。iTips和uTips不是规则,而是对规则的解释,并使用一些例子来帮助用户理解所涉及的主题。
软件成本造价评估
2019/01/24
1K0
IFPUG FPA方法使用指导之iTip # 1 –帮助功能!
功能点方法核心思想是什么?功能点估算方法有哪些优势?
功能点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把软件系统按照组件进行分解,从而确定系统的功能点数量。功能点方法是一种预测软件系统总规模的方法。通过量化系统功能来度量软件的规模,这种度量主要基于系统的逻辑设计。功能点方法是一种分解类的规模度量方法,即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较小的子系统进行评估的方法。功能点度量方法是基于软件文档的功能性需求来进行度量,其结果是以功能点数的形式来表示软件的规模。把软件系统按照组件进行分解,从而确定系统的功能点数量。
软件造价评估联盟
2019/04/25
1.5K0
功能点方法核心思想是什么?功能点估算方法有哪些优势?
敏捷项目管理之需求管理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敏捷开发中,如何做好需求管理,以及通过TAPD工具进行项目管理,最后通过总结和反思,不断优化需求管理方法,从而提升项目效率和降低需求变更率。
serena
2017/07/07
3.5K0
敏捷项目管理之需求管理
2种常见软件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简述
  本文的目标读者是从事软件行业想快速了解软件开发过程工作量评估的人员。软件工作量评估方法很多,如代码行法、类比法、WBS、故事点、用例点、NESMA、FPA、cosmic、COCOMOⅡ等。本文只是选取主流评估方法进行简述,每一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若干条计数规则,在此并未阐述,并不能作为评估工作的实施指南。实际使用方法时,需以各方法发布机构发布的官方文档为准。 
软件造价评估联盟
2019/06/17
7.2K0
2种常见软件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简述
NESMA方法提供的3种类型的功能点分析方法分别是什么?
NESMA方法提供了3种类型的功能点分析方法:详细(Detailed)功能点分析方法、估算(Estimate)功能点分析方法及预估功能点分析方法。
迅威国信软件造价评估
2021/03/10
2.2K0
华为身上学到的需求管理经验
不同的角色、产出不同 简单来说就是: 需求分析原始需求、 需求拆分为系统需求、 需求实现为功能需求 ** 需求分析 将客户需求 输出成 需求描述。 需求经理需要把 用户需求(User Story) 转换成 客户能够接受的 初始需求 IR(Initial Requirement) 对于用户来说,我只管提 我的原始需求是什么 需求经理要记录 用户的IR 并在输出件中标记明确 这几个点是 用户原始需求
PM吃瓜
2023/03/02
2.2K0
华为身上学到的需求管理经验
快速功能点度量方法估算软件规模基本过程是什么?
  快速功能点度量方法是由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依据国际ISO标准提出的一种软件规模度量方法,可采用预估功能点和估算功能点进行软件项目规模的估算和测量。   使用快速功能点度量方法估算软件项目规模的过程可分为6步。 第1步:确定应用类型。   A、    新开发:识别所有新增功能。   B、    增强开发:识别变化功能;包括新增、修改及删除。   C、    已有系统计数:识别最终交付功能。 第2步:识别系统边界。   从用户视角出发,根据软件项目范围来明确系统边界,划分后的内、外部系统一般都可独立运行。通常情况下,产品型研发组织按照产品架构划分居多,项目型研发组织按照项目划分居多。 第3步:识别功能点计数项。   功能点计数项分为数据功能和交易功能2大类,具体包括以下5个:   a)内部逻辑文件(Internal Logical File,ILF,简称内部数据)   软件内部需要维护(如增删改查)的数据。   b)外部接口文件(External Interface File,EIF,简称外部接口)   在其它系统中维护但本软件需要调用的数据。   c)外部输入(External Input,EI)   向软件输入数据或发送指令。   d)外部输出(External Output,EO)   软件向使用者或其它系统输出的数据或发送的指令。   e)外部查询(External Query,EQ)   EQ指使用软件进行的简单查询。   数据功能代表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满足系统内部和外部数据需求的功能,分为内部逻辑文件(ILF)、外部接口文件(EIF)两类。   交易功能代表提供给用户的处理数据的功能,每一个交易功能都是一个完整的基本过程,一个基本过程应该是业务上的原子操作,并产生基本的业务价值,基本过程必然穿越系统边界,基本过程分为EI、EO和EQ类。   项目早期(如甲方预算)通常采用预估功能点方法,只需要识别ILF/EIF。   在项目中期(如技术方案、立项、项目计划)通常采用估算功能点方法,需要识别ILF/EIF/EI/EO/EQ。   在项目中后期(如需求分析、变更、项目决算)可采用详细功能点方法。 第4步:调整计数项复杂度。   A、    估算功能点方法。   识别5类基本功能组件的功能点数,并根据复杂度决定取值后计算见表5.2。未来可根据组织实际数据进行校正。   B、    数据功能、交易功能的复杂度。   RET(记录元素类型):在一个ILF/EIF内,用户可以识别的数据元素组。一个数据库表或文件对应一个RET。RET取值大致对应逻辑文件的实体个数。   DET(数据元素类型):用户可识别的且不重复的字段。对应于表或文件的字段,取值大致对应逻辑文件的用户可见数据项个数(数据功能),或者用户界面输入输出数据项,取值大致对应基本过程访问用户可见字段数(交易功能)。 第5步:确定GSC因子。   标准功能点方法:14个通用系统特征分别赋值。包括数据通讯、分布式处理、性能、高使用强度的配置、事务频度、在线数据输入、终端用户效率、在线更新、复杂处理、可重用性、易安装性、易操作性、多点运行、易变更。   调整范围在0.65-1.35之间。 第6步: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   计算公式:AFP=UFP*VAF   以上6个步骤便是使用快速功能点度量方法估算软件项目规模的完整过程。
软件成本造价评估
2018/11/08
1.5K0
快速功能点度量方法估算软件规模基本过程是什么?
IBM DOORS+Parasoft:需求管理与测试的完美碰撞
在安全关键型系统和软件开发的复杂世界中,有效管理需求能让你事半功倍。工程师和开发人员需要工具之间的无缝集成,来保持可追溯性、简化工作流程并确保符合行业标准。
用户11547551
2025/03/06
840
IBM DOORS+Parasoft:需求管理与测试的完美碰撞
需求管理那些事儿
在实际工作中,大家很少有机会经历从0到1的项目,绝大多数情况是加入到一个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的团队,参与维护已经运行了几年的项目。
阿杜
2019/04/22
5660
需求管理那些事儿
进行软件研发成本估算与测量时如何识别基本过程?
  我们在进行软件项目研发成本估算与测量过程中,功能点计数项分为数据功能(逻辑文件)和交易功能(基本过程)两类。那么,什么是基本过程呢? 所谓的基本过程就是用户可以明确感知其业务意义的一次操作,比如对业务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后系统进入相对稳定状态。一个基本过程应该是业务上的原子操作,并产生基本的业务价值,基本过程必然穿越系统边界,基本过程应包含从开始到结束所遇到的所有正常和异常情况。   比如用户要查看某个报表,他可能需要:登陆系统进行身份的有效验证、获取信息X、数据排序、获取报表格式信息、生成报表、调取数据显示等操作。无论本次操作成功与否或用户中途去进行其他操作,而这一系列的步骤其实只是一个基本过程。 基本过程分为EI、EO和EQ类。 EI是处理来自系统边界之外的数据或控制信息的基本处理过程。其主要目的是维护一个或多个ILF或者改变系统的行为。对业务对象的增、删、改;输入信号并改变系统行为的启动服务等操作通常都是EI。 EI的基本识别规则如下:   a)    是来自系统边界之外的输入数据或控制信息;   b)    如果穿过边界的数据不是改变系统行为的控制信息,那么至少应维护一个ILF;   c)    确保该EI没有被重复计数,即任何被分别计数的两个EI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之一(涉及的ILF或EIF不同、涉及的数据元素不同或处理逻辑不同),否则被视为同一EI; EO是向系统边界之外发送数据或控制信息的基本处理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向用户呈现经过处理的信息,而不仅仅是在应用中提取数据或控制信息,对已有数据的统计分析、生成报表通常属于EO。 EO的基本识别规则如下:   a)    将数据或控制信息发送出系统边界;   b)    处理逻辑包含至少一个数学公式或计算过程;或者产生了衍生数据;或者维护了至少一个ILF;或者改变了系统的行为;   c)    确保该EO没有被重复计数,即任何被分别计数的两个EO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之一(涉及的ILF或EIF不同、涉及的数据元素不同或处理逻辑不同),否则被视为同一EO; EQ是向系统边界之外发送数据或控制信息的基本处理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向用户呈现未经加工的已有信息。对业务数据的查询、已有信息的显示通常属于EQ。 EQ的基本识别规则如下:   a)    将数据或控制信息发送出系统边界;   b)    处理逻辑可以包含筛选、分组或排序;   c)    处理逻辑不可以包含数学公式或计算过程,不可以产生派生数据,不可以修改逻辑文件;也不可以改变系统行为,但可以对已有数据进行筛选、分组或排序   d)    确保该EQ没有被重复计数,即任何被分别计数的两个EQ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之一(涉及的ILF或EIF不同、涉及的数据元素不同或处理逻辑不同),否则被视为同一EQ EI/EO/EQ主要目的区别如下表:
软件成本造价评估
2018/12/04
8100
进行软件研发成本估算与测量时如何识别基本过程?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软件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简述之功能点方法(FPA)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