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讲完社区故事,网易云音乐这次要靠AI上位?

讲完社区故事,网易云音乐这次要靠AI上位?

作者头像
Alter聊科技
发布于 2023-01-12 12:46:57
发布于 2023-01-12 12:46:57
4181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lter聊科技Alter聊科技

撰文 / 张贺飞

编辑 / 沈洁

网易云音乐是一家音乐公司还是科技公司?

虽然很少有人问,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管提到哪个音乐APP,我们总习惯地把大版权、音乐人、歌迷品味等等内容拿出来探讨。这当然不算错,却只能算对了一半。

5月26日,网易云音乐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当大部分人都在热烈讨论网易云音乐的社区、年轻人、原创音乐内容时,作为一个长期观察AI市场的研究者,我们想指出可能被忽视的一点:网易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AI的成功。

这份招股书中除了阐述营收、月活、社区、原创音乐等维度的数据,提及最多的关键词就是科技和技术,研发人员的占比高达53%,“提高技术能力”也被纳入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之一。

其实AI+音乐一直是网易探索重点。早在半年多前的网易未来大会上,网易就借机首发了AI原创单曲《醒来》。有不少网友在网易云音乐评论区称听出了邓紫棋和周深的绝绝子结合体,一开口又有点像张韶涵,还有网友直接“吹起彩虹屁”:“简直是音乐人要失业的节奏。”

自从第四次人工智能浪潮兴起,“AI让人失业”的操作便比比皆是。2016年前后就有媒体利用AI写作,随后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AI主播;B站上一度流行起AI续写小说的桥段,创作出了诸葛亮开战斗机、庄子研究“三体”的脑洞故事;即使是在音乐领域,虚拟偶像洛天依都有了站姐……

只是深究以往的案例,几乎都有着清晰的“人工”痕迹。当《醒来》为代表的AI作品开始以假乱真,网易云音乐等音乐平台开始推崇新科技的时候,是否预示着音乐人即将走向失业的边缘?

01

音乐人“领跑”失业?

长期处于音乐行业的人,有可能会以为这是一个纯粹的“创意”行业。所谓AI、所谓科技创新,离作词作曲看起来是那么遥远。

实际上,科技领域关于音乐人的“饭碗危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2016年的时候,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DeepBach项目就曾仿照巴赫的风格创作曲目,连专业的音乐家都误认为这就是巴赫的作品。

法国计算机科学家Pierre Barreau创造的AI作曲应用Aiva,可以根据需求创作不同风格的音乐,甚至可以根据图画信息进行作曲,并在2017年被“法国及卢森堡作曲家协会”吸纳为首个非人类会员。

就在几个月前, Big Hit娱乐向一家名为Supertone初创企业注资40亿韩元,原因是这家AI语音企业可以创造出“无法区别于真实人类的、超逼真、富有表现力的声音”。Big Hit娱乐希望在艺人不在场的情况下,为粉丝们提供个性化、私人化的语音内容服务。

仅仅是这些被熟知的案例,AI在音乐界的进展不可谓不惊人:最初还只是在作曲方面以假乱真,然后借助语音技术进入到了“模唱”阶段,最后可以独立作词作曲甚至有了难以分辨的“人声”。

不过,音乐人们似乎可以稍稍松口气,用AI取代音乐人并不在一些玩家的思考范围内,更多的意图或许在于技术上的练兵。

比如《醒来》的幕后团队网易伏羲,在作词方面自主研发了有灵智能创作平台,利用大规模预训练的语言模型GPT-2实现了端到端的歌词生成。用户如果以“雪”作为标签,AI算法会自动推荐与“雪”相关的场景、意象、画面,来保证歌词生成得到更好质量;用户甚至可以只输入一段自己的故事,在AI的辅助下转换为专属歌词。

在作曲和编曲方面,网易伏羲自主研发了一套旋律生成算法和智能编曲引擎,15-30秒就能生成一首出版级歌曲,而相同质量的人工编曲,市场价格在1-1.5万元。同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歌唱合成库,涵盖古风、流行、电子、民谣等主流华语音乐风格。

所幸网易伏羲并没有“出道”的计划,《醒来》只是一个小彩蛋,在网易内部扮演的仍是“技术中台”的角色,一个服务对象是游戏,比如《逆水寒》《倩女幽魂》等爆款游戏的音频开发;另一个服务对象就是文娱,即深耕音乐赛道的网易云音乐。

02

音乐行业被忽视的变量

即便没有和音乐人抢饭碗的意思,AI对音乐圈的影响仍然不可小觑。

2009年豆瓣正式推出了豆瓣FM,不同于酷狗等音乐点播平台,豆瓣FM的特色是算法推荐,时间上比以算法横扫互联网的今日头条,整整早了三年。

到了在线音乐多方混战的阶段,表面上的战况是轰轰烈烈的版权战,深层次的变量其实是算法,以及基于算法的产品模式之争。这直接左右了后来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二分天下”的市场格局,并深度影响了用户的听歌习惯。

最初的较量是曲库的争夺,在线音乐平台可以通过播放量判别热门和冷门音乐,这样在线音乐平台就不再盲目下注,可以优先购买用户真正喜欢的曲目。正如后来大家所熟悉的:一些平台看似在版权上占据了相对优势,却未能利用规模优势碾压对手,算法在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贡献。

除了商业竞争中的深度参与,算法的核心价值在于个性化推荐——这也正是外界津津乐道的音乐社区打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网易云音乐的社区模式,最初两年主要就是靠个性化推荐+歌单+评论异军突起。

豆瓣FM等早期平台采用的是协同过滤算法,即用户A和用户B听了同样的歌曲,算法会把他们视为相似用户,然后把用户A听过的其他歌曲推荐给用户B。但协同过滤算法只是根据用户行为进行推荐,准确性难免不尽如人意。

网易云音乐代表的在线音乐平台,则在此基础上还采用了另一种基于标签簇的推荐算法,利用算法抽取歌词和音乐的特征,给每一首歌都打上多个标签,然后通过标签理解歌曲的内容,再将其匹配给最合适的听众。

同时为了规避用户只收听某个特定类型的歌曲而陷入“听歌茧房”的问题,音乐平台在算法中加入了扰动因素,主动推荐用户平时不太接触的风格,并将歌单细分为治愈、怀旧、清新等13个类型,再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特定情绪类型的音乐。

正是算法推荐的规模化应用,不同音乐平台的用户群体进一步分化,避免了整体市场陷入同质化的无序竞争。根据交银国际2020年中期发布的报告,网易云音乐的内容增长策略更偏UGC,而腾讯音乐擅长以PGC为主的长音频制作,二者的用户付费率在2020年分别为8.8%和7.7%,内容风格和用户粘性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化。

被算法及AI拯救的还有音乐人,得益于算法推荐将音乐情绪和用户情绪的连接,处于“长尾市场”的冷门歌曲开始被推荐、被收听、被记住,原本话语权高度集中的音乐市场早已被看不见的算法打破,那些处在腰部和尾部的音乐人终于被看见。

03

AI正在重塑音乐产业链

厘清了音乐和算法的机缘,AI可能并不是音乐人的宿敌。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音乐都是一个高门槛的游戏: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有玩音乐的资格,消费者对于音乐作品只能被动接受,而且哪怕是声名显赫的艺术家也有创意枯竭的时候……人工智能对音乐的影响,可能不在于是否抢夺了音乐人的生存机会,而是对整个音乐产业链的冲击。

这一点从巨头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中就能看出。

网易云音乐在2020年战略投资了AI音乐公司AIVA,双方将合作的重点放在了AI辅助音乐创作领域;腾讯AI Lab推出了AI数字人“艾灵”,可以通过用户提供的关键词自动生成歌词并演唱;深耕短视频赛道的字节跳动收购了音乐创业公司Jukedeck,以资本并购的方式进军AI作曲;2020年的国际音频检索评测大赛中,网易云音乐音视频实验室凭借领先的 “旋律抽取”技术夺得世界冠军,打破三项世界纪录......

科技巨头们的频繁布局,意味着音乐的围墙正在被推倒,即将到来的是生产力被重构的“零界时代”。

比如AI辅助音乐创作。当音乐人为灵感而头秃时,或许可以利用AI创作引擎输入调号、节拍等参数,先让AI打头阵创作一段音乐,再从中找出和自己情绪相符的片段,作为灵感的迸发点,以此降低创作的时间成本。

至少就目前来说,类似的音乐创作引擎并非遥不可及。就像网易伏羲已经打造了智能创作平台、旋律生成算法、智能编曲引擎和歌唱合成库,是否进一步沉淀为音乐创作引擎,剩下的只是市场需求的挖掘。

比如音乐消费的“C2M”定制化。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第一需求可能并非原创音乐内容,而是和情绪吻合的音乐,目前AI已经非常擅长基于情境和情绪的音乐创作,为用户定制音乐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向。

如同电商市场流行的柔性生产,音乐市场似乎也可以根据对用户需求,预测下一波可能的流行风格,然后为音乐人提供精准的创作引导,进行定制化创作,以一种全新的机制孵化下一个周杰伦、林俊杰。

再比如释放音乐“玩”的价值。借鉴当年合成器对音乐产业的推动,AI的辅助创作将进一步降低门槛,促使一大批音乐爱好者进阶为音乐创作者,让“玩音乐”成为一种越来越大众化的兴趣爱好。

这可能是音乐平台激活社区氛围、找到更大想象空间的新法门,至少网易云音乐已经推出了“爆改歌词”的玩法,未来可以通过AI进行作曲、编曲甚至是演唱,进一步刺激用户的付费意愿、增强用户粘性。

种种新场景的背后,音乐产业链的市场规则正在被改写,可能会损害一部分固守既有玩法的玩家的利益,但整个市场的想象空间将进一步增长。

04

写在最后

可能就现阶段来说,AI对于音乐产业的价值仍然比较有限,大多数AI创作的音乐还有些玩闹的性质。

但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从来都是不可逆的,哪怕是感性至上的音乐也不会例外。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可以尽情享受AI带来的音乐红利,但对音乐人和音乐平台而言,行业的风向正在悄悄改变,长远来看不去做风口上的“猪”似乎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特别是激战正酣的在线音乐市场,价值的衡量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曲库、用户数量和变现能力的较量,是否有足够的技术硬实力,是否对市场趋势有深入的洞察,都将直接影响下一个赛段的排位。网易云音乐在社区之外,选择了技术、AI这个新故事,倒是颇值得思考。

网易云音乐到底是一家音乐公司,还是科技公司,或许从来就不是一个单选项,毕竟AI正在改写这个时代。

主理人 | 张贺飞(Alter)

前媒体人、公关,现专职科技自媒体

虎嗅、钛媒体、36kr、创业邦、福布斯中国等专栏作者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5-2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Alter聊科技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全部配置好了,无法访问是什么原因?
全部配置好了,无法访问是什么原因?
回复回复点赞举报
推荐阅读
深入解析Lombok中的@SneakyThrows注解原理
Lombok是一个Java库,它通过注解的方式简化了Java代码的编写。其中,@SneakyThrows注解就是Lombok提供的一个用于简化异常处理的工具。
公众号:码到三十五
2024/03/19
1.6K0
lombok系列2:lombok注解详解
看到第一篇《初识lombok》你可能意犹未尽,本文我们按照场景来介绍一下常用的注解。
pollyduan
2019/11/04
1K0
Java 异常 总结 try catch finally Exception
表示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情况,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减少异常出现的情况
红目香薰
2022/11/28
3520
简化开发|Lombok神器带你消除冗余代码
Lombok是一款Java开发插件,使得Java开发者可以通过其定义的一些注解来消除业务过程中冗余的代码,尤其是简单的Java模型对象(POJO)。而当我们如果在开发环境中使用Lombok开发插件后,可以省出重复构建,诸如hashCode和equals这样的方法以及各种业务对象模型的accessor和ToString等方法的大量时间。对于这些方法,它能够在编译源代码期间自动帮我们生产这些方法,并没有如反射那样降低程序的性能。本文将带大家详细介绍关于Lombok的使用以及原理。
浅羽技术
2020/12/07
5530
简化开发|Lombok神器带你消除冗余代码
最全一篇Lombok使用讲解,及原理,真香啊
Lombok 是一款好用顺手的工具,就像 Google Guava 一样。可用来帮助开发人员消除 Java 的冗长代码,尤其是对于简单的 Java 对象(POJO)。它通过注释实现这一目的。
公众号 IT老哥
2020/09/16
13.1K0
最全一篇Lombok使用讲解,及原理,真香啊
十分钟搞懂Java效率工具Lombok使用与原理
Lombok是一款好用顺手的工具,就像Google Guava一样,在此予以强烈推荐,每一个Java工程师都应该使用它。Lombok是一种Java™实用工具,可用来帮助开发人员消除Java的冗长代码,尤其是对于简单的Java对象(POJO)。它通过注释实现这一目的。通过在开发环境中实现 Lombok,开发人员可以节省构建诸如hashCode()和equals()这样的方法以及以往用来分类各种accessor和mutator的大量时间。
java思维导图
2019/12/05
6930
十分钟搞懂Java效率工具Lombok使用与原理
Java异常处理
异常:在Java语言中,将程序执行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称为“异常” 开发过程中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不是异常)
Java_慈祥
2024/08/06
1410
Java异常处理
大数据必学Java基础(七十):不要用字符流去操作非文本文件
.jpg、 .mp3 、 .mp4、.doc 、.ppt -- 建议使用字节流操作
Lansonli
2022/10/05
3630
大数据必学Java基础(七十):不要用字符流去操作非文本文件
Lombok常用注解
作用类上:生成所有成员变量的getter/setter方法 成员变量:生成该成员变量的getter/setter方法 案例:
ha_lydms
2023/08/10
2180
Lombok常用注解
你有没有使用过这些编程骚操作(一)- Lombok(Part B)
@Cleanup注解可以生成对资源进行关闭的代码,无须手动通过try-catch-finally代码块判断并关闭所有的资源
RiemannHypothesis
2022/08/19
4370
你有没有使用过这些编程骚操作(一)- Lombok(Part B)
java-流处理
例如要写入整数10到文件中,字节流会把数字10的ASCII码写进去,而字符流是以字符1和0写入。
luxuantao
2021/02/24
3720
优雅的Java工具库Lombok
最近在公司的项目中看到了对于Lombok的应用,通过@Data注解标注POJO,省略了大量的getter/setter代码,原先冗长的POJO在瘦身之后直接变得干净、清爽,程序员再也不需要去关注那些长长的方法,只需要集中注意力于字段field之中
互扯程序
2018/10/08
1.2K0
优雅的Java工具库Lombok
99%的程序员都在用Lombok,原理竟然这么简单?我也手撸了一个!|建议收藏!!!
  99%的程序员都在用Lombok,原理竟然这么简单?我也手撸了一个!|建议收藏!!!
不会飞的小鸟
2020/03/30
6200
Java 之 Lombok 必知必会
在目前众多编程语言中,Java 语言的表现还是抢眼,不论是企业级服务端开发,还是 Andorid 客户端开发,都是作为开发语言的首选,甚至在大数据开发领域,Java 语言也能占有一席之地,如 Hadoop,Spark,Flink 大数据等。而作为已经诞生 24 年的 Java 相比其他语言来说,编写起来略显得冗长和复杂,而为了能极大提升 Java 开发的效率和代码简洁性,一个 Java 库 Lombok 就这样诞生了。
闻人的技术博客
2019/09/19
9170
Java 之 Lombok 必知必会
关于Java异常Exception最常见的十大问题1 受检异常 VS 非受检异常2 异常管理的最佳实践3 为什么在try语句中定义的变量不能在catch和finally语句中使用?4 为什么Doubl
简单的说,受检异常必须在方法中被显示的捕捉,或者在方法的throws语句中被抛出。 非受检异常是由哪些在程序编译时不能被解决的问题所引起的,常见的有除以0,空指针等等。 受检异常非常重要,因为你希望其他使用你的程序API的开发者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异常。例如,IOException是一个使用的很多的受检异常,RuntimeException则是一个最常见的非受检异常。
desperate633
2018/08/22
1.2K0
关于Java异常Exception最常见的十大问题1 受检异常 VS 非受检异常2 异常管理的最佳实践3 为什么在try语句中定义的变量不能在catch和finally语句中使用?4 为什么Doubl
【转】java中异常与try catch finally详解
程序运行时,发生的不被期望的事件,它阻止了程序按照程序员的预期正常执行,这就是异常。异常发生时,是任程序自生自灭,立刻退出终止,还是输出错误给用户?或者用C语言风格:用函数返回值作为执行状态?。
洋仔聊编程
2019/06/11
9020
优雅的JAVA工具库LOMBOK
最近在公司的项目中看到了对于Lombok的应用,通过@Data注解标注POJO,省略了大量的getter/setter代码,原先冗长的POJO在瘦身之后直接变得干净、清爽,程序员再也不需要去关注那些长长的方法,只需要集中注意力于字段field之中
java架构师
2019/01/03
5470
Java 文件与 IO【复习备考简单练习 二】
说明:仅仅用于复习备考 IO 与文件操作。 题目:从 C 盘的 test 中读取一个文件并输出到显示屏上。 package aaa;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public class Main { static String file = "C:\\test.tx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
Lokinli
2023/03/09
1050
java异常处理(较详细)「建议收藏」
在使用计算机语言进行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即使程序员把代码写得尽善尽美,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很多问题不是靠代码能够避免的。 比如: 客户输入数据的格式, 读取文件是否存在, 网络是否始终保持通畅等等。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8/31
2.7K0
【小家Java】Lombok的使用详解(最详尽的解释,覆盖讲解所有可用注解),解决@Builder.Default默认值问题
Lombok是一款Java开发插件,使得Java开发者可以通过其定义的一些注解来消除业务工程中冗长和繁琐的代码,尤其对于简单的Java模型对象(POJO)。在开发环境中使用Lombok插件后,Java开发人员可以节省出重复构建,诸如hashCode和equals这样的方法以及各种业务对象模型的accessor和ToString等方法的大量时间。对于这些方法,它能够在编译源代码期间自动帮我们生成这些方法,并没有如反射那样降低程序的性能。
YourBatman
2019/09/03
3.3K0
【小家Java】Lombok的使用详解(最详尽的解释,覆盖讲解所有可用注解),解决@Builder.Default默认值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深入解析Lombok中的@SneakyThrows注解原理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