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万字长文:AI陪伴产品的终极解法?

万字长文:AI陪伴产品的终极解法?

作者头像
腾讯大讲堂
发布于 2024-01-03 07:57:59
发布于 2024-01-03 07:57:59
1K0
举报

导语|此篇文章是本人及多名朋友联合 产品人Super黄 共同创作的深度长文,欢迎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各位“浩浩爸”们疯狂戳戳俺,一起讨论交流~

本文作者:

dougiewang,腾讯IEG产品策划

super 黄,10年产品经理

之前分析过另外两个 AI 产品:Character.ai星野(没看过的自己戳),在和很多相关方向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在思考,这两个产品似乎不错,但又缺少了什么?

AI陪伴赛道的终极奥义究竟是什么呢?

在花了近10个的游戏时间,被美女包围后,我想或许答案被找到了!

这篇文章,我们会从几个部分展开,尝试寻找答案:

  1. 从Character.ai获得的一个洞察
  2. 《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带来了沉浸感和情绪满足
  3. AI当前在游戏领域的落地借鉴
  4. 两种产品设计思路提供
  5. AI产品的三点非共识

Take Away:

1. AI陪伴产品成功的关键在于提供“情感寄托”,这是超级附加值

2. 基于游戏在沉浸感方面的高效,AI陪伴产品值得借鉴

3. AI时代“占山为王”的思路值得商业化开发

01 前情提要

之前我写过一篇Character.ai的文章,里面有一个问题后来被某公司创始人问到了:

问题:为何C.ai对话量最大的是动漫&游戏IP,但在reddit上很少看到高赞评论在讲IP,而是讲自己的感受?

先给个研究后的结论:用户其实是需要一个有反馈、有温度的树洞,关心的是自己,与IP关系不大,或者说IP不是最核心的要素。

原因如下:

  1. C.ai用户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社交,Chatbot可以随时陪伴,解决了情感寄托的诉求,这是最核心的需求。(请你使用C.ai和任意一个IP聊心理问题感受一下)
  2. 不同的Chatbot,只是有不同的角色性格,用IP的风格适应用户。IP本身核心是用知名度达成了降低初始沟通门槛,而随后完成的持续陪伴,满足用户情感需求才是关键
  3. 基于以上两点,C.ai通过知名动漫IP吸引来了用户,大量的用户也因此寻找IP进行交流,以及,IP背后的模型带来的对话能解决情感寄托问题,构成了题述问题的回答。

即,用户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内心和感受,而不是哪个AI角色解决了我的问题,但知名IP降低了沟通的门槛。

C.ai的用户case里,最多的是三类:

  1. 尝鲜
  2. RolePlay,角色扮演
  3. 单纯和知名角色玩玩,回忆杀
    1. MUD游戏(Multiple User Domain多用户虚拟空间游戏)是文字网游的统称
    2. 情感倾诉

上面的Mud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品类,角色Text Adventure Game就是专门为此设定的AI角色,它的对话次数排名高居第七: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九几年还是拨号上网的时代,那会我去网吧打开网页,就会有一群人转过头来看我,说小哥能不能别上网,我们这玩不了游戏了,我转头一看,一群人在对着屏幕玩文字游戏。

继续到主线,我们看C.ai时,会发现活跃用户对于AI角色的投入度是很足的,这里不是拼AI对于知识的丰富度,更多还是情感的抚慰,从群友的一个截图里我们也可以看出AI能较好理解文字背后的情绪,并用角色自身的方式去做响应:

这种基于心理层面的情感呼应,对于用户的粘性才能更好的建立,否则就陷入了大模型质量的竞争,军备竞赛。

OK,上面说了两类用户可以长时沉浸的方式:

  1. Mud文字游戏
  2. 情感走心交流

这两类都会给用户带来沉浸感,让人有心流,时间过得飞快,从而在C.ai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愿意反复使用。

两者之中更多的帮助C.ai抓住重度用户每日2小时的,是情感走心交流,我们在上一篇文章里也写过:

在情感得到满足之后,在reddit上,能看到的负面评价最多的只有三个:服务器挂了、挂了后导致聊天记录丢失、需要排队时间太长。因为这影响了用户去访问有情感寄托的AI角色!

情感寄托,这一要素,是我先前写文章做研究过程中,模模糊糊意识到,但没有想的很清楚的,直到玩了爆款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

02《完蛋》是什么?

《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是一款在Steam上架的游戏,先随着我的讲述感受一下它是怎么玩的:

故事从男主宿醉醒来后开始,发现出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坐起来后,需要去观察房间里的物品:

搜集到关键信息后,就可以进入到下一步,从地上捡起Bra,第一个女主出现:

男主说:我靠,想起来了。画面回到了和郑梓妍相遇的时候,看到有色狼偷拍郑梓妍,请你做出选择:

这款游戏的主线就是用玩家的第一视角,在不同场景下,去攻略5位美女,各有特色的美女,你会选择谁呢?游戏由若干个关卡构成,每个关卡有各自的主线,和一些支线,通过玩家的选择来决定剧情的走向。

这款游戏非常切宅男的口味,有一定的挑战度,反正我玩到第二节末尾,结算时,告诉我心动值不够,需要回去再梳理下情感。。。

嗯,为了方便大家进一步理解它,我把Steam商店里用户给它打的标签贴出来:

整体玩下来,尽管不少人说它是真人互动影像,但我会认为它就是一款游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完蛋》也具有游戏的四个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

(出处:《游戏改变世界》)

首先是目标,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搞定女神,然后由一次次的选择来推进,这是游戏规则:

反馈则是美女们对于选择的好感度变化,很直观:

比如我们选择了美女不乐意看到的答案,除了看到美女们失望的表情,右侧还会有爱心断裂的音效和动效。

自愿参与,这个就不用问了!我愿意!!!

所以,它是一款真正的游戏,因为前面说的4个特征它都完全具备!

对于《完蛋》,作为玩家和用户在体验的过程中,触发了本文要阐述的两个思考要点:

  1. 沉浸感
  2. 情感寄托

我们先聊沉浸感:

03《完蛋》如何打造超强沉浸感

这游戏是第一人称视角,虽然我知道自己不是顾易(男主角),但在第一视角下,很想带入,去选择自己心仪的女主。

这类的内容形态,在PICO的VR上我感受过,更强,甚至还有直播间专门为此打造,不少性感女主播很会利用沉浸感,会用手撩拨你,还蛮真实的。《完蛋》只能在大屏幕上玩,沉浸感比VR稍弱,但也还是有不错的感受。

比如浩浩妈的火辣身材,还是蛮有冲击力的:

可怜汪汪的大眼,问我是不是真的把她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时,我怎么好拒绝呢?

除此之外,游戏在内容设计上也用了心思:

GameLook:怎么保证故事的代入感?

制作人 徐阳:如何让玩家去相信、代入进这个故事,我自己觉得主要是两点。

第一个就是女孩角色的塑造,不能太高傲或者是不接地气。因为其实现在看到很多玩家的反馈,大部分玩家都会有一个肖鹿这样的白月光。所以玩家真正接受了我们设定玩了以后,他会喜欢上小鹿,或者说想起自己以前的一些经历,会对这个女生倾注一些自己的感情,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第二个,我们其实是在刻意弱化男主角的存在感。其实我也看很多主播还有玩家的反馈,觉得这个男主太废物。其实说的没错,因为我们是故意这样做的,如果说男主过于的有自己的个人特色,对于玩家来说就会成为代入的门槛。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让他尽量的大众化。

from《对话小有内容CEO,《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到底怎么火的?》

还有,弱互动的轻松感

这款游戏的互动性并不强,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选项(上面浩浩妈的图就是一种)来影响剧情的走向,而不是通过操作或战斗来解决问题。这种弱互动可以让玩家更专注于剧情和角色的发展,也可以让玩家更轻松地享受游戏,而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或思考。

在游戏中,可以进行互动的,主要就两个动作:

  1. 选择
  2. 调查

调查是在游戏中查看现场物品,来获得一些关键信息,获得之后,才能进一步推动剧情。

剩下的时间,都是在观看剧情,没有什么太多可以操作的地方,很适合懒人以及非游戏玩家。

也就是说,我只需要手指点点,就能抱得美人归,全场就像在看一个自己控制进程的电影~!

以及,恋爱的满足感

这款游戏的剧情和对话充满了恋爱和浪漫的元素,让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动和心动,也让玩家感受到主角和美女们之间的甜蜜和温馨的感情,从而满足玩家的恋爱需求和幻想。

嗨,直白点说,就是专门给性别男,爱好女的一类用户群打造的嘛!荷尔蒙!!!

总结下来,沉浸感的打造,《完蛋》至少用了四招:第一视角+女主选角+弱互动+恋爱的满足感

说了这么多,那究竟是什么用户在玩《完蛋》呢?这里面隐藏了它破圈的核心要义:情感寄托!

04《完蛋》的用户画像及情绪满足是什么?

我们来看一下Steam商店里的评价:

尼玛,30块钱的游戏,两个舍友一分不花在我后边看完了

15,487人点赞

好笑中露着点苦涩!也反映了用户群体里包含大学生。

你们都说这游戏烂,烂不烂我不知道吗,现实生活中我就是一个臭屌丝,现在难得有一款对我主动的游戏了,好不好我不知道嘛,我是真心动了哥,哥几个也别骂我了。我现实就一个丑屌丝,只能上游戏找找乐子,算我求你了哥,别骂我了

14,657人点赞

很多时候,不要看网上的专家如何评价,来仔细感受下,花了钱的用户,是如何在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更有价值!

肖鹿问我“你有多爱我” 我说“大概有300克” 肖鹿笑了,说这好老套“我知道300克代表的是心脏的重量” 可她不知道,我只是一只下水道的老鼠,300克是我全部的重量。

12,639人点赞

这条真的有点触动,说的自己那么卑微,下面很多人回复破防了

年轻时只想和郑梓妍爽玩 成熟后我只想给浩浩一个家 这补票是给浩浩的 我只是想资助小孩上学 剧情无法评价 建议竞选2023中国最佳科幻片 —————————————————————— 谁说的沈彗星长得像谢大脚的?我笑了一天了

8,846人点赞

背后的玩家表达出的心理,成人的变化一览无遗

5小时通关《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 俗套的剧情,简单的互动,生硬的转场,短暂的故事线,业余的作者,东拼西凑的演员,快节奏的氛围很难进入状态,你的失败甚至可以就地重新选择,怎么也算不上一个好游戏,那么这款游戏是否值得购买? 446的cod19我玩了600小时,198的极限国度玩了不到6小时,相比之下37的价格确实不多,37元你甚至没办法去请异性看一场电影,37元你连当添狗的资格都不够,那如何去定义一款游戏的好坏,是发行十年还在热卖的gta5?是耗资56亿的大表哥?还是好评率96%的泰拉瑞亚?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37元让我做了一个一辈子不敢做的梦,我现实就是个喝屌丝饮料玩屌丝游戏的loser,是一个只敢躲在下水道偷窥别人幸福的老鼠。年少时的懦弱让我错过了那段青涩的爱情。 本以为进入大学爱神会眷顾于我,我错了在这个女尊男卑的学校里,我连当备胎的资格都没有,女生一呼百应,很正常的哪有公主身边没有骑士团的嘛。

第一次进入选择结局时让我想起了《五等分的花嫁》,之前一直不理解风太郎为什么选择四叶,而不选择感性的二乃就如同郑梓妍一段窗外嘟嘴的戏薄纱多少男大,亦或者像三玖一样沉稳的浩浩妈,直到看到肖鹿一个2.5元头绳都记本子上却为了我毫不犹豫交罚款,为了帮我还清贷款顿顿吃泡面看网剧的时候我理解风太郎了。肖鹿没有郑梓妍的自由,没有浩浩妈的性感,没有钟甄的多金,但是她是我最喜欢的了。

买这个游戏之前刷短视频看到一个男生大喊要做郑梓妍的狗,我嘲笑了他好久,后来发现我才是小丑,我连表白虚拟女友的勇气都没有。 如果说评价一款游戏是否成功是所带来的价值,那么我承认它是一款非常成功的游戏,这款爽游不单单让我们感受爱情,它还告诉我们爱情需要承担责任,选择郑梓妍你就要接受她的烂漫自由,选择浩浩妈你就要承担家庭中的琐碎小事,选择肖鹿你就要承认自己的平凡清贫的生活。 感谢作者治好了我的恋爱脑,圆了我青春的梦。我认可你了《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

2,634人点赞

这条给我印象深刻,我也一直在想《完蛋》在这个时间点的爆火,背后的社会情绪究竟是什么?

我把这些用户评论丢给GPT4,它总结出来这些内容背后的思想感情是:

  1. 寻求逃避与自我认同:许多评论表明用户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感到不被理解或不成功,他们通过游戏寻找逃避现实的方式,以及一种自我认同感。有人提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自卑,游戏成为了他们体验不同生活、实现幻想的手段。
  2. 对爱情的渴望与幻想:评论中反映出对理想爱情的渴望。玩家通过游戏角色和情节体验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未曾有过的爱情经历,这使得游戏对他们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3. 经济价值与成本效益的思考:有用户提到游戏的价格与其提供的娱乐价值,对比其他消费方式(如看电影),觉得游戏是一种成本效益高的娱乐方式。
  4. 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一些评论显示了玩家对自己现实生活状态的反思。通过游戏体验,他们似乎对自己的生活做出了某种程度的评价和思考,有的甚至激发了对改变现实的渴望。
  5. 社交隔阂与孤独感:一些评论透露出玩家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和社交隔阂,他们通过游戏寻求虚拟的社交满足和情感连接。
  6. 对游戏内容的深度分析:一些评论深入分析了游戏的内容和剧情,表明玩家不仅仅在寻求娱乐,也在游戏中寻找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共鸣。

接着,表达出这样的评论,那他们一群什么样的人呢:

GameLook:目前用户构成是怎么样的? CEO 陈俞荣:我们调研发现很多用户是大学生。大学生这个群体,他其实接触到的女孩类型和性格有相对的局限,而我们是在设置上是给他不同的平行世界的感觉,他会觉得是我现在没有找到的、是我未来想找到的,或者说我想追求的。 from《对话小有内容CEO,《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到底怎么火的?》

  1. 年龄层次:可能是青少年到中青年,大致范围在15到35岁之间,主要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更可能沉浸于虚拟游戏世界,并且对于游戏中的爱情故事产生共鸣。
  2. 社交状态:这类用户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社交挑战。他们可能感到孤独、缺乏自信,或者在社交互动中感到不适应。游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经历不同社交场景的平台。
  3. 经济状况:考虑到他们对游戏成本的敏感性,这些用户可能是学生或者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他们对于消费有一定的预算限制,但愿意在对自己有情感价值的事物上投入。
  4. 情感需求:他们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对爱情和亲密关系有着较强烈的渴望,但同时也可能感到无力或害怕面对现实中的情感挑战。游戏中的虚拟爱情体验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慰藉。
  5. 心理特征:这类用户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或不安全感,游戏中的成功和成就感可能帮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克服这些感觉。他们可能更偏向于内向,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6. 娱乐偏好:他们对娱乐内容的选择可能更偏向于逃避现实、寻找情感共鸣的体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消遣。这表明他们在娱乐时寻求深度和意义。
  7. 文化兴趣:这类用户可能对情感丰富、剧情深刻的文化产品有较高兴趣,包括电影、电视剧、小说等,尤其是那些能够引发共鸣或提供情感逃避的作品。

综上所述,这个用户画像描绘了一个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面临挑战,寻求通过游戏体验来满足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年轻人。他们在现实和虚拟世界之间寻找平衡,希望在游戏中找到缺失的自信、爱情和成功感

这群用户中,普普通通的大学男生就是非常典型的画像呀!Super黄自己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我们班23个男的,太多人对于爱情是充满幻想却又现实中自卑的了!

So,《完蛋》不管用什么方式,最终有一个价值很高的点,用低价满足了它,这个点就是:

情感和心理需求

注意,这一part我们看到了,一波年轻的男性在现实中难以被满足的情绪。记下来,后面要考的哦!

对于《完蛋》这款游戏,我们聊的差不多了,我们也会发现,游戏似乎是AI陪伴的一种好方向,它通过沉浸感满足了现实生活中缺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当然,《完蛋》并没有植入AI,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AI在游戏里,做了哪些动作,提高了这两点:

05 AI当前在游戏领域的落地

AI在游戏领域的落地,其实涵盖的范围非常广,要全部写完,本文得超过10万字了,限于经验和精力,我们会收敛到两个要点:

一. 《病娇AI女友》:沉浸感

《病娇AI猫娘女友》是一款结合了ChatGPT的密室逃脱游戏。

游戏的玩法是玩家被关在一个密室里,眼前出现一位自称你女友的猫娘紧随着你,你的目标是通过和猫娘交流、和房间里各种物品的交互,实现逃离房间的目标。

这个游戏的设计独到之处在于:

基础游戏框架+AI实现自由度和丰富性

整个房间和物品的建模,是用unity引擎制作的,和传统游戏生产无异。

有突破的点是:

“我们用ChatGPT来判断人物的一些情绪,同时也做了一些不同变量的设置,让这个角色更加丰满丰富,也可以有各种不一样的操作。

可以通关的玩法光制作人探索出来的就有几十种,我看了一些B站up的视频,甚至有通过说服女友加入伟大原神组织的方式,女友主动开门带着一起奔赴的!

可谓是非常的开放了!

病娇AI女友,通过引入AI,丰富了游玩广度:

广度指的是扩展游戏的玩法范围和互动方式,增加更多的游戏元素和探索可能性

传统游戏要写非常多的比较详细的剧本,我们这边是大概就给了一些节点,写的东西比较少,中间是由玩家和GPT自己去发挥的。

此外,AI在《病娇AI猫娘女友》中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游戏的广度,更关键的是极大地提升了玩家的沉浸感。AI的引入为游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得每一次游戏体验都独一无二。

  • 情感交互的深度:通过ChatGPT判断角色情绪和动态响应玩家的交流,游戏中的猫娘角色不再是单一预设的NPC,而是一个能与玩家产生情感共鸣和互动的伙伴。这种深层次的情感交互增强了玩家的情感投入,提升了游戏的吸引力。
  • 丰富的游戏解法:AI的使用使得游戏解法多样化,玩家可以通过与猫娘的互动探索各种不同的通关方式。这种开放性和探索性的设计让玩家深深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每次玩耍都有新的发现和体验。
  • 3D空间的真实感:结合Unity引擎打造的3D空间,为玩家提供了一个高度真实且具沉浸感的游戏环境。玩家在这个空间中的每一次互动都感觉真实可信,增强了游戏体验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 玩家主导的故事发展:与传统游戏相比,这款游戏更多地依赖玩家和AI的互动来推动故事发展。这种玩家主导的游戏方式让玩家感觉自己在塑造自己的游戏体验,从而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沉浸感和游戏满足感。

《病娇AI猫娘女友》通过AI技术实现的互动深度和游戏广度,不仅丰富了玩家的游戏选择,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个沉浸感极强的游戏世界。AI的智能互动和3D环境的真实感,共同工作,为玩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二. 逆水寒:情感寄托

逆水寒是一款开放世界的3D动作冒险类角色扮演武侠游戏。

它植入了多种AI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NPC系统:

游戏中的NPC具有自主的对话和行为能力,能相互之间对话,能和玩家自由对话,并且基于对话内容,自主给出有逻辑的行为反馈,完全由AI驱动。

2.文字和图片捏脸:

利用AI技术将用户输入的文字描述和上传的图片转换为游戏角色的外貌的功能,它能让玩家快速地创建出符合自己心意的角色形象,而不需要通过繁琐的捏脸操作。

比一般的文生图要强的是,它是3D的,以及人物的样貌会带到游戏中!

3.“AI 作词”“AI 作画”:

通过解锁到一定等级或者和 NPC 互动进行触发。目前游戏中有超过 40 个美景打卡作词点,进入 AI 作词模式后,系统会自动从 40 多个宋词词牌名中提供给 3 个比较适合景色的词牌名,玩家点选场景中的景物,幵输入意象关键词,便会自动开始作词。AI 可以自动识别游戏中的大量参数,包括时辰、天气、风水、路人等环境因素,以及玩家角色的性别、 性格、职业、服装搭配等自身因素。

4.3D场景生成:

基于玩家手绘线条输入的智能地形生成功能,它能让玩家通过寥寥数笔,就创作出一片逶迤秀丽的山河大川,葱葱郁郁的繁盛雨林。AI模型利用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将实时智能生成与之对应的真实、细节、高分辨率的2D地形高度图,并根据它可视化出地形计算出地形各处的多种几何特征Mask,最后在游戏内搭建场景。

逆水寒的AI增加了游戏的玩法深度:

深度主要指的是增加游戏内部元素(如剧情、NPC互动)的复杂性和情感层次

此外,逆水寒中AI的应用不仅仅增加了游戏的玩法深度,更重要的是,它在情感层面上为玩家提供了独特的陪伴体验。AI技术的融入,使得游戏世界变得更加栩栩如生,为玩家创造了一个情感丰富且富有生命力的虚拟空间:

  • 情感化的NPC互动:智能NPC系统通过更自然、更具情感深度的对话和反馈,让玩家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密度和连结感。玩家与这些NPC的互动超越了传统的游戏体验,成为一种真实的情感交流。
  • 个性化角色创建:通过文字和图片捏脸功能,玩家能够创造出与自己情感紧密相连的角色。这种个性化的角色不仅在视觉上独特,更成为玩家情感投射和自我表达的媒介。
  • 情感沉浸的创作体验:“AI作词”和“AI作画”功能允许玩家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通过与游戏环境的互动,玩家能够创造出反映其内心世界的艺术作品,增强了游戏体验的情感深度和个人化。
  • 3D场景生成:玩家可以亲手创造独一无二的3D场景,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情感上的投入。玩家在创建过程中的每一个选择都充满情感意义,使得每一片山河、每一棵树木都与玩家有着独特的情感联系。

综上所述,逆水寒通过AI技术实现的深度和情感化玩法,不仅丰富了游戏体验,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情感共鸣和寄托的空间,让玩家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情感寄托和故事。

类似的还有虚幻 5 游戏 AI NPC 插件,具体B站搜一下视频。

06 AI陪伴赛道的终极奥义

如果做一款强沉浸感+情感寄托的产品,会不会是终极奥义呢?

是不是你会觉得有戏?下面我们尝试展开两个设计思路,抛砖引玉:

设计思路1:增强情感寄托

《完蛋》仍然不完美,最大的点个人认为是,剧情内容太少,玩家探索一遍之后,往往就没有继续打开的动力了,就像电影再好看,你也不会每天都打开同一部,会吐的。

同时,直播、以及类似的方式:

把原本就不多的视频内容,完全在公域透支了。

接着,没有更深的互动,也限制了玩家情感在每一个女主身上的寄情,反而是在社交媒体上这些女主们“赚得盆满钵满”:

对应的,《完蛋》最近热度开始下降:

《完蛋》接近于一次性消费的游戏内容,尽管官方宣称后续会推出DLC(Downloadable Content,指游戏的后续可下载内容,比如资料片和MOD),但是热度过去后再唤醒难度会提高。

我们可以设想,有什么内容是可以无尽生产,并且能让用户有情感依赖和寄托,并且能收订阅费用的?

举例啊:浩浩妈数字人+可定制温馨小屋+语音对话体系+恋爱养成体系

同样的策略,对于RPG游戏,我们也可以考虑增加类似的机制,来增强用户和游戏角色的情感连接。

设计思路2:增强沉浸感

这一小节我们看看SillyTavern带来的体验进化:

如果我们把视频游戏作为中级形态,C.ai,星野的图文产品作为初级态,他们之间还有一种中间态,这种中间形态特指角色的动态效果,这就是SillyTavern。

我们先来看SillyTavern是什么:

SillyTavern - LLM Frontend for Power Users

SillyTavern 是一个可以本地部署的虚拟角色聊天软件,支持多种虚拟角色,也可以自己创造角色,后台可以连多种不同的大语言模型(LLM),比如 OpenAI、Claude、Llama 等,支持文字转语音(TTS)。

SillyTavern 在虚拟体验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化:

  • 界面优化:SillyTavern 的界面更加友好和美观,支持移动端适配,可以自定义颜色、背景、头像样式和面板位置,也可以导出聊天记录为文本文件,还可以通过谷歌 API 实现单条或整个聊天的自动翻译
  • 角色丰富:SillyTavern 支持多种类型的虚拟角色,从动漫、游戏、电影、小说等各种作品中提取或创造,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进行定制,还可以通过 WorldInfo(知识库)和 Author’s Note(作者注释)来增加角色的背景和特点。
  • 互动多样:SillyTavern 支持多种形式的互动,除了文本,还可以发送图片给虚拟角色,让 AI 解读图片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扩展功能实现角色的表情、聊天的摘要、图片的生成等,还可以通过群聊功能让多个角色和用户或彼此交流。
  • 智能适应:SillyTavern 的 AI 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和反馈进行智能适应和个性化定制,提供更贴心和真实的陪伴体验,也可以通过提示符分解视图来查看每条消息的生成过程,还可以通过角色切换按钮来快速切换不同的角色。

你可以认为它就是一个框架,可以往里装不同的大模型、不同微调好的虚拟角色,用不同的交互逻辑。

因为开源,在交互界面上,有一个近似于视频的效果是非常有趣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G411X7Yo/?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93c73acc07c62ce40e3badb6a9b80500

这里面,角色支持动态交互的效果,这一点能大幅提升沉浸感,角色是基于和用户的文字对话的内容来针对性的做出交互动作:

这已经非常接近于视频游戏了,甚至未来SillyTavern支持了视频游戏也说不定~

SillyTavern,在图文和视频之间,找到了一条新的中间态,对于当前的图文形态为主的AI+Chatbot产品带来了一种可能性。

07 AI产品三点非共识

来,有了前面的拆解后,我们进入到最后的篇章!

沉浸感的打造非常重要!

情感寄托是超级附加值!

我们在前面的内容里,花了不少篇幅尝试去讲游戏非常擅长去打造沉浸感,沉浸感是帮助用户快速进入到产品Ahamoment的有效策略,相信游戏的从业者们比我更加擅长描述这一块,我就不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我们着重展开聊聊情感寄托为何是超级附加值:

一、情感满足是超级附加值

在AI陪伴领域,“情感满足”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性的特征,而是转变为一种“超级附加值”。这种价值体现在几个关键方面:

  1. 深化AI与人类关系:

AI当前重点关注于效率和任务执行,但AI陪伴的趋势是加深与用户的情感联系,通过模拟情感反应和理解,AI能够在情感层面与用户建立联系,这种联系远远超出了传统功能性的界限。

  1. 满足现代社会的情感需求: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难以从忙碌的日常生活中获得情感支持。AI陪伴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种缺失,为用户提供一个始终可用的、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的伙伴。

这是针对时代的需求,也是《完蛋》成为爆款的重要因素!

  1. 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

当AI能够在情感层面与用户建立深层次的联系时,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变成了用户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情感维度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用户体验,增强了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

我们在文章一开头讲到对C.ai的洞察时,就明确提出了这一点~

  1. 新的商业价值:

在商业层面,情感满足能够开辟新的市场和需求。例如,在护理、教育或心理咨询等领域,富有情感的AI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服务。

总结来说,“情感满足是超级附加值”在AI陪伴领域中不仅代表了技术的进步,更是对人类情感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回应。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体现。

另外,星野在很大程度上,比起C.ai的进化的一点是更像一款游戏了,正因为游戏擅长打造的沉浸感,AI陪伴赛道的产品会积累更多的用户资产,这一点非常重要,重要到我要展开阐述一下:

二、AI产品粘性来自资产增值

什么意思呢?

我们举个栗子,假设你用印象笔记3年,里面存了1000篇笔记,这些笔记是你存储在印象笔记里的资产,当你想要迁移时,就需要考虑迁移成本,这造成了事实上你对印象笔记的依赖。

在AI时代,这种资产对用户的价值进一步放大了,如果印象笔记可以针对1000篇笔记形成对你更加全面的了解,它完全可以成为你的Copilot,对你的工作进行个性化定制的专属提效,会变成懂你的AI助理,我们之前有一篇文章AI-Native的形态要出来了:Dot App即将出炉就表达了这个意思,只是在这篇文章里没有作为最核心理念给大家传递到。

我们看C.ai数据很好,用户粘性很强,消耗时间很多的一点重要因素是,获得了情感寄托,所以他们对于服务器挂了,自己的聊天记录被删掉了,需要排队等待进去这三点是极其痛恨的!

这些重度用户很难离开C.ai的原因是,上面有自己熟悉的角色,之前所有的聊天记录,以及,对角色形成了依赖(如果AI能更加懂我们,依赖会更强)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琢磨下,在创建AI产品/游戏时,我们如何增强用户的粘性?

有一个思路是,让AI角色和用户形成情感连接

过去魔兽世界,是40人下副本,大家需要你,让人很难AFK。

现在AI时代,是你的AI角色,是你的Agent需要你,你也需要它!

这种需要会超越工具层面,进入到情感层面,

其中,游戏类型里,更容易有移情作用的是:

角色扮演游戏(Role-playing game),简称为RPG,是游戏类型的一种。在游戏中,玩家负责扮演这个角色在一个写实或虚构世界中活动。玩家负责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并在一个结构化规则下通过一些行动令所扮演的角色发展。

在产品设计时可以参考。

基于这一点,很可能AI时代会开辟出一种新的网络形态:占山为王!

三、AI瓦解社交网络

这张图从左到右,讲述了AI带来的社交网络的变化

最左,AI之前的网络

典型就是微信,赖以为生的社交网络效应,即用户数越多,整张网络的价值越大。由于社交网络的强大威力,微信成为了一切社交产品的黑洞,只要你想更方便的连接其他人,势必最后会导向微信关系。

中间,AI赋能的网络:

典型就是抖音等双边平台,AI算法通过分发内容,对接生产方和消费方。

人与人之间是通过内容间接连接,或者说,在这种网络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意义不大,关注人也是为了筛选内容,此时AI起主导作用,大家或许都知道,某些头部主播,平台说不给你量,你就是没有量。

算法为了实现产品的核心诉求,如提高用户观看时间、增加用户VV,AI会自动优化,甚至对平台运营来说算法都是黑盒,他们做运营活动依赖于投Dou+(抖音的买量工具)。

最右,仅AI的网络

现在的AI+Chatbot赛道就很典型,包括之前我写过的Character.ai、星野等等,人们是直接和AI角色连接,人们之间不直接连接,甚至说没有必要连接。

它和传统社区在连接关系上的差异在上一篇星野文章中有发过,这里仅发一个关注关系的比较图:

我们发现社交关系从密切连接,到间接连接,再到断开连接,AI完成了"中心化"!

这件事情的背后,意味着时代的变化,过去腾讯赖以为生的社交网络,可能会在新的时代失效,当然它仍然可以通过投资行为完成资产化,但是未来它的社交网络价值可能会逐渐枯萎

根据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发布的定律:

网络价值V=K×NN / RR。网络节点之间的距离R之间的因数:T:connect time ;S:speed;I:interface ;C:content。

曾李青定律

当人们都直接和AI交流时,时间会从社交网络脱离,响应速度会滞后,社交网络之上的微信价值自然是受损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

AI社交产品不再受制于强大的微信,AI时代,新的山头会出现,这个山头在AI的赋能下,可以在短期内快速获得一批自己的用户,从而占山为王。

结合前面说的AI时代社交网络崩塌,只要AI产品能够获得用户的情感寄托,实现占山为王完全是可以的!

(使用DallE3生成)

总结

写到这里,应该要告一段落了,我需要承认,这篇文章写下来颇为费神,限于自己对游戏的理解浅薄,以及对于AI陪伴产品和用户的研究时间过短,肯定有很多不足,撰写过程中,也和几位朋友有深度的交流探讨,反复修改框架,删掉了很多和主线不相关的内容。

想表达的核心要点是,AI蓬勃发展的时代,AI陪伴类产品要想取得成功,需要重点关注情感满足和沉浸感这两个方面。

情感寄托是超级附加值,能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而沉浸感则能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带来更强的情感共鸣。

我们相信,基于游戏在沉浸感方面的丰富经验,未来Ai陪伴类产品一定会找到全新的玩法和商业模式,这里按下不表。

不管技术和内容再做多么深度的结合,我们都不要忘记:

AI只有顺应大众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技术只是工具和手段,创造感动人心的产品和体验才是AI陪伴类产品的终极目标!

我也非常期待2024年,AI Killer App的诞生!希望到那一天,这篇文章能够起到一点助推的作用~

本文参与者

这篇文字总量为1.2万+,没有几位朋友的深度参与,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必须要对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喂猫,泛文娱用户洞察

Dougie叨叽,协助梳理框架、补充游戏与 AI 结合分析

柠檬饼干净又卫生,在游戏方面应用的思考

元宇宙会哥,AI 游戏化梳理

一虎君,AI游戏化梳理

Mr. J,产品交流

linzl🦌,对文章提出的一些观点帮助了我思考

参考

《逆水寒》手游重磅上线,AI+玩法多样性展现超预期 https://mp.weixin.qq.com/s/FF5hEdU0_dC534bmZ_Ij5g

《病娇AI女友》游戏制作人严涵:AI叙事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嘉程创业流水席178席精彩回顾 https://mp.weixin.qq.com/s/-Q6s6ZUkVF8lJeoCVkONog

【原神接入AI,甘雨:你一直这么不正经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C4y1m7iX/?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93c73acc07c62ce40e3badb6a9b80500

对话小有内容CEO,《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到底怎么火的?http://www.gamelook.com.cn/2023/11/531284


# 技术人说 #

本周三晚19:30,有趣有料:

一键预约⬇️


# 腾讯技术直播 #

腾讯工程师分享技术干货:

一键预约⬇️

往期文章:

产品经理必看:一文秒懂数据埋点

业务开发方法与实践 - 业务篇

小白怎么写数据分析报告?(有手就会)

从软件开发的“业务负债”,聊到“身体负债”

设为星标,下次再见👋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12-2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腾讯大讲堂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十问“AI陪伴”:现状、趋势与机会
10年之后,ChatGPT等强AI的出现,似乎让我们依稀看到了“Her”的影子:我们开始有了“AI助手”,有了“AI陪聊”,有了“AI心理咨询”……Character.ai, 星野这类“AI虚拟角色”的APP甚至开始向我们描绘"AI男友/女友"的万花筒,以及在这背后的资本狂欢与崩溃……
小腾资讯君
2024/10/25
2440
万字长文详解:游戏叙事结构和任务编排设计
‍ ‍导语|让玩家感知到叙事的妙趣,产生探索欲延伸是叙事体验的核心。简要聊聊叙事落入游戏生产,使用任务形式的叙事载体,或将赋予叙事于游戏设计层的真正含义。 本文作者:clampwang,腾讯IEG游戏策划 前言 现如今好的叙事结构不仅与玩法有相互促进耦合的作用,也可把控玩家情感,强化游戏沉浸感。在笔者上一篇文章里,已阐述过玩法叙事的制衡平衡重要性,这里便不再赘述。 而在这篇文章中,笔者除了会简单阐述一下游戏叙事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叙事结构分类的不同设计,还会聊聊叙事如何化作任务的体验形式,能让玩家感知体验并落
腾讯大讲堂
2022/03/29
6.9K0
年轻人不想恋爱,AI会是良药吗?
博主跟ChatGPT互动、聊天、“谈”恋爱,正在成为中外社交媒体平台上新的流量密码,受到大批年轻人追捧和跟风。
小腾资讯君
2024/04/26
2410
为啥年轻人喜欢在游戏中打扫卫生?
#信号解读 前沿玩乐家们安利近期的宝藏作品,解读热点现象和时下趋势,分享又real又pro的乐趣体验。 本文作者:林子涵,腾讯IEG“未来信号空间站”高校研究员 内容来源:银河系洞察基地 把电脑桌面上
腾讯大讲堂
2023/03/23
5320
为啥年轻人喜欢在游戏中打扫卫生?
腾讯云X巨人网络:来《太空杀》当「内鬼」,智斗700万AI
近日,巨人网络旗下社交推理游戏《太空杀》接入腾讯混元Turbo S大模型。2亿注册玩家,在线与超700万AI角色同台竞技——
小腾资讯君
2025/04/28
1390
《AI赋能鸿蒙Next游戏角色,开启智能行为新时代》
在鸿蒙Next游戏的广阔世界里,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升游戏角色的智能行为,为玩家带来更加逼真、沉浸和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体验。
程序员阿伟
2025/01/13
1000
《AI赋能鸿蒙Next游戏角色,开启智能行为新时代》
《AI赋能鸿蒙Next,开启智能关卡设计新时代》
在游戏开发领域,关卡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玩家的游戏体验和沉浸感。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鸿蒙Next系统的强大功能,为游戏的智能关卡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程序员阿伟
2025/01/20
1200
《AI赋能鸿蒙Next,打造极致沉浸感游戏》
在游戏开发领域,鸿蒙Next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为开发者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打造更具沉浸感的游戏成为可能。以下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在鸿蒙Next上开发出令人身临其境的游戏。
程序员阿伟
2025/01/20
770
火爆出圈的《黑神话:悟空》,凭什么?
《黑神话:悟空》作为首款国产单机3A游戏,在8月20日正式上线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热潮,其火爆的数据和影响力令人瞩目。
内容营销专家刘鑫炜
2024/09/11
1240
死侍在新片中,扮演了一个 AI 驱动的 NPC
来源:HyperAI超神经 本文约2200字,建议阅读5分钟 人工智能让小角色成为了大英雄。 近期上映的电影《失控玩家》讲述了一个普通的游戏 NPC ,因为加入了 AI 技术,将其改造成了一个想要扭转玩家命运、改变游戏的大人物。游戏 AI 的普及,让《失控玩家》中描绘的场景逐渐得以实现。 关键词:游戏AI 强化学习    最近在北美和中国上映了一部以电子游戏为创作背景的电影《Free Guy》(中文片名译作《失控玩家》),由《死侍》的扮演者瑞安·雷诺茨主演。 全片轻松搞笑,特效精致,暑期档里表现亮眼,全球
数据派THU
2023/03/29
5470
死侍在新片中,扮演了一个 AI 驱动的 NPC
新火种AI|游戏黑马《幻兽帕鲁》爆火,AI+游戏将有无限可能
2024年第一个月,一匹游戏黑马就从万千游戏中杀出重围,上线仅4天,就卖出了600万份,最高同时在线201万人,直接登顶,在Steam的历史排行上也能排到第二,仅次于《绝地求生》的325万,并且玩家好评率也达到了93%,不得不说,《幻兽帕鲁》真的是叫好又叫座。
新火种
2024/01/26
1740
新火种AI|游戏黑马《幻兽帕鲁》爆火,AI+游戏将有无限可能
AIGC时代的「数字生命计划」已启动!
即使总是伴随着关于伦理、人性与法律等问题的争论,人类从来没有放弃过挣脱时空限制、实现灵魂永恒的尝试。近几年《上载新生》《万神殿》《爱死机》《西部世界》这些剧作,无不在重温着二十多年前《黑客帝国》和《楚门世界》的内核。
机器之心
2024/01/23
2420
AIGC时代的「数字生命计划」已启动!
元宇宙还缺什么?还没给虚拟化身定制沉浸式声音
新智元报道 编辑:桃子 David 【新智元导读】元宇宙最缺什么?听,你不曾体验过的沉浸式声音。 提起元宇宙,多数人都会都会把焦点放在「看」,看到怎样的虚拟世界。 然而,鲜有人去关心自己会「
新智元
2021/12/21
8420
元宇宙还缺什么?还没给虚拟化身定制沉浸式声音
虚拟世界背景下游戏趋势初探
背景 2022年上半年期间,全球虚拟世界相关的应用已获得1.7亿下载,其中游戏应用下载量高达1.1亿,占比67.3%。虚拟世界的爆发式发展也带来了游戏行业的改变,本文尝试通过对目前比较流行的虚拟世界游戏进行研究,对虚拟世界类游戏类型和特点进行总结,以期窥探未来游戏产业可能的发展方向~ ‍ 一、新的游戏体验 1.1 游戏经济系统由封闭转向开放 目前虚拟世界类游戏中最普遍的就是Play-to-Earn(边玩边赚) 类型的游戏,所谓Play-to-Earn是指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让玩家可以获得游戏内资产的奖励
腾讯ISUX
2023/04/02
5120
虚拟世界背景下游戏趋势初探
十问AI陪伴:机器有情商了吗?
今年以来,随着GPT-4o等大模型的推出,AI不仅能够理解逻辑关系,还能表达复杂的情感,使得人机互动更加便捷和自然。电影《Her》中的情节似乎正在变成现实,AI的情感陪伴功能日益增强,如Character.ai等应用甚至开始探讨“AI伴侣”的概念。这一领域的巨大商业潜力引起了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前不久,谷歌以25亿美元的估值收购了cai的部分股权。
小腾资讯君
2024/11/19
1710
和GPT-4这些大模型玩狼人杀,人类因太蠢被票死,真·反向图灵测试
这是一次「反向图灵测试」,几个全球最先进的大模型坐在一起,坐着火车唱着歌,但其中混进了人类:
机器之心
2024/06/04
1410
和GPT-4这些大模型玩狼人杀,人类因太蠢被票死,真·反向图灵测试
AIGC在游戏开发中的革命性潜力-自动生成内容与智能化NPC
随着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生成内容(AIG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在游戏开发中的潜力日益受到关注。通过AIGC,开发者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来自动生成游戏中的角色、场景、任务等内容,从而大幅减少开发时间,提升游戏的丰富性和玩家的沉浸感。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AIGC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潜力,并通过代码实例展示如何实现基本的自动生成游戏内容。
一键难忘
2024/10/20
2700
游戏分析法(二):感受资料和内在联系
很多时候我们在研究一款游戏的时候,会停留在之前的“表象资料”阶段:我们搜集了很多这个游戏的数据,也写了评测报告,甚至拆解了游戏的美术资源和关卡数据。但是这些还未够,因为所有的这些内容,最后都会形成玩家的“感受”,我们是有必要连同这些感受一起记录下来,并且分析这些感受是如何形成的。
韩伟
2019/05/17
6740
游戏分析法(二):感受资料和内在联系
数字人:打破次元壁,从娱乐舞台迈向教育新课堂(4/10)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人正从娱乐领域的璀璨明星,逐步迈向教育领域的智慧导师,完成一场令人瞩目的跨界之旅。从最初在虚拟偶像、影视动漫、游戏世界中大放异彩,为我们带来极致的视听享受,到如今走进校园、在线课堂,化身智能助教、虚拟教师,助力教育的创新变革,数字人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展,潜力无限。这一跨界现象不仅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更激发了我们对其背后技术创新与应用价值的深入思考。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揭开数字人在娱乐与教育领域的神秘面纱,探寻其独特魅力与无限可能。
正在走向自律
2025/04/12
1440
数字人:打破次元壁,从娱乐舞台迈向教育新课堂(4/10)
《深度剖析:鸿蒙系统下智能NPC与游戏剧情的深度融合》
在游戏开发领域,鸿蒙系统的崛起为开发者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在开发基于鸿蒙系统的人工智能游戏时,实现智能NPC的行为逻辑与游戏剧情紧密结合,成为了打造沉浸式游戏体验的关键。
程序员阿伟
2025/03/12
800
《深度剖析:鸿蒙系统下智能NPC与游戏剧情的深度融合》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十问“AI陪伴”:现状、趋势与机会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