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那些不断涌现的新技术,都值得采用吗?

那些不断涌现的新技术,都值得采用吗?

作者头像
ThoughtWorks
发布于 2024-07-15 06:58:43
发布于 2024-07-15 06:58:43
122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ThoughtWorksThoughtWorks
技术发展迅猛,组织也在不断变化。毫无疑问,那些能够将先进技术融入组织核心的企业将会蓬勃发展。但随着技术堆栈中的工具和解决方案越来越多,对应的管理和技术决策方面的挑战也在增加:
  • 是否要持续使用现有技术?
  • 是否要对新技术进行试验?
  • 如何平衡资源投入和成本节约?
  • 如何确保组织的IT策略和能力不掉队?

在技术方面,我们经常看到两种情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组织要么过于严格控制决策,抑制创新和转型;要么缺乏控制,使得技术的管理变得非常困难,毕竟当轮子开始转动,成本就会上升。

企业的各个部门、地区之间也很容易形成隔阂。这些隔阂通常是由并购和其他重组力量造成的,最终导致遗留技术分散且架构不协调。

那么,正确做法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要定期评估组织的技术组合,关注正在涌现的新技术,并合理评估是否值得采用。这就是Thoughtworks技术雷达可以提供帮助的地方。

以下是技术雷达帮助你驾驭技术、跨越鸿沟的几种方式。

1.平衡风险与回报

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表明,那些无法跟上技术迭代发展的组织有落后的风险。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建议你对所有的新技术照单全收,这时最应该做的是保持开放并仔细权衡其中的风险与潜在的收益。

一旦采纳了某种新技术,你的组织就会处在以下创新扩散曲线上的某个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你不会只采纳一个新技术,而是会拥有一个技术组合——其中包含很多开源框架、商业产品或自研工具。

对于这些技术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在上述曲线上找到相应的位置——你也可以借此来平衡风险与回报。这可能是一个有用的练习,但当你试图映射所有技术的维度时,它会变得非常繁琐。

技术雷达可以帮助组织创建一个分类系统,帮助定位不同技术在创新曲线上的位置,平衡风险与回报。

2.开启持续分析

“创建自己的技术雷达”可以提供一个框架,用于帮助不同组织、个人映射自己所使用的技术和工具,这使得重复练习变得更加容易。我们为此打造了一个平台,帮助你结合实际情况持续评估不断变化的技术。了解哪些决策是有用的,以帮助指导技术决策。

记住,技术永远不会静止不动必须定期重新评估,否则就有落后的风险。在Thoughtworks,我们每六个月更新一次技术雷达,以确保我们走在曲线的前面。

3.提高透明度

在许多组织中,使用技术的人与选择技术的人之间缺少反馈循环。一旦反馈发生,往往都是出现了负面事件——新技术的成效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而它一旦出现缺陷,却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和使用技术雷达将内部的决策者和使用者聚集到一起,在一个开放的场域对话,在充分的表达和交流中弥合鸿沟,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组织在我们引领他们完成技术雷达练习后立刻启动基础设施变化,这意味着只要领导团队意识到了这一需求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就可以开启这一开发人员倡导了很久的变化。

4.打开技术对话

你多久没有跟其他技术人员聚在一起,热情地讨论自己每天使用的技术了?我们大多数人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属于不同项目、使用着不同技术栈的技术人员聚集在一起切磋谈论,往往会迸发出令人惊讶的火花,这是练习最有益的部分之一。例如,大多数开发人员认为他们知道运营主管对ChatGPT的看法,但在公开对话后获得了不同的观点。

5.对齐业务和IT团队

也可以把技术雷达当作辅助团队决策的路线图来使用,当出现目标冲突时,它可以帮助业务和IT团队在技术方案上达成一致。例如,假设您的公司要与另一家公司合并,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业务成果,但与此同时这也可能会带来IT功能失调,这时候就需要根据一个可见的路线图来制定相关计划,帮助技术和非技术决策者朝着同一目标迈进。

最后,通过表达公开立场,设定可见的路线图,也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和技能发展。

6.简化技术栈

能够在今天充分利用新技术的组织未来必将迎来蓬勃的发展。不过,如果不曾客观了解过组织正在使用的技术栈,这可能会有些困难。而技术雷达可以提供这种视角,并帮助你评估哪些技术正在发挥作用,哪些没有。它能够助力你开启宝贵的对话,协调技术选择者和使用者,并帮助你理解不断增加的复杂性。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07-0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ThoughtWorks洞见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硬核干货:一位码农的架构师封神之路!
几年前有人问我:「你是怎么成为一名软件架构师的?」我们就此探讨了必备技能、经验,以及储备相关知识所需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我也回顾了自己走过的路、使用或尝试过的技术,以及我从那些五花八门的工作中学到的东西。
用户6543014
2020/02/21
3370
如何将技术债务纳入路线图
多年来,Honeycomb 稳步增长,吸引了更多客户的同时也面临着扩展的挑战。伴随着成长的阵痛,Honeycomb 学习、适应,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这其中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副作用,每一种都不一样,每一种都不可预测,每一种都将公司的系统推向了极限。尽管面临着这些挑战,该组织的基础设施仍然保持稳健,虽然我们在遇到新的意外情况时也会有点紧张。
深度学习与Python
2024/04/13
1470
如何将技术债务纳入路线图
在药物发现中采用AI技术:制药公司当下应该如何行动
2022年3月29日,波士顿咨询公司网站发表文章,讨论了AI在药物发现中的价值,建议制药公司在五个战略和操作轨道上采取长期行动。
智药邦
2022/04/13
4020
在药物发现中采用AI技术:制药公司当下应该如何行动
「技术架构」EA874:技术架构的战略规划与管理
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早期采用新兴技术可以使他们的公司具有竞争优势。在采用新技术时,如果公司在采用“根据需要”的被动方法,则有可能做出代价高昂、个性驱动的选择,而不是与其更大的公司战略和目标相一致的战术决策。
架构师研究会
2020/07/17
5370
打造你自己的技术雷达
Neal Ford ThoughtWorks 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以及21世纪初,我一直都在一家小型培训咨询公司担任CTO。在这份工作开始之初,主流平台是Clipper——一个基于dBase文件构建DOS程序的应用程序快速开发工具。Clipper是基于对象的,我们给它补充了一个扩展库Class(y),来让它变得完全面向对象,正是由于创建了这个广泛的面向对象的框架来辅助程序开发,我们迅速地击溃了竞争对手。蓬勃的培训和咨询业务让我们非常开心。 直到有一天一切都变了。我们注意到了Windows的兴起,
ThoughtWorks
2018/04/17
9480
打造你自己的技术雷达
超越DevOps的平台工程:云计算背景下的平台战略和实施
近年来“平台工程”概念的兴起,标志着企业云战略进一步深化。当前企业已不仅满足于简单地上云、用云。如何在云环境中高效开展IT工作,并进一步解放研发团队的生产力?如何改善企业的云上研发环境与协作?高效的DevOps团队是中心化的还是去中心化?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成为许多企业新的关注点。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通过建设平台工程可以更有效融合技术团队,进而赋能企业价值交付与业务发展。
ThoughtWorks
2023/04/28
6190
超越DevOps的平台工程:云计算背景下的平台战略和实施
给你有态度的技术解析——Tech Radar Vol.20 即将发布!
在万物互联的当代,持续变化、持续创新是恒久不变的主题。对于技术人员而言,无论你处于哪一个行业,都无法逃脱新工具、新技术的冲击。考虑到创新的多样性与快速性,我们该如何从纷繁多样的新技术中找到自己需要跟进的那一个?又该如何判断这些技术的价值?
ThoughtWorks
2019/05/05
6740
给你有态度的技术解析——Tech Radar Vol.20 即将发布!
启动企业物联网项目的第一步
物联网(IoT)正在超越炒作和初始部署周期,进入一个我们现在看到许多成功的企业实现的阶段。各行各业的数千家企业已经开始体验物联网带来的运营效益和新的价值主张。它将引导你开始你的物联网之旅——无论是你的第一个物联网项目、下一个实施,还是你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物联网项目。
用户2605137
2022/04/12
2410
启动企业物联网项目的第一步
要做好企业数智化转型,你先要知道这个战略......
过去两年,ThoughtWorks数据智能事业部收到的数据中台相关线索不下200个,说明了大家对于数据中台的关注。虽然超过80%的对话“从数据中台开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需求最终都由数据中台来解决,而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落地。我们的团队发现,这些想做数据中台的企业其背后的诉求其实是需要一个清晰的数据战略。
云大学小编
2020/06/21
6160
要做好企业数智化转型,你先要知道这个战略......
第二十期技术雷达正式发布——给你有态度的技术解析!
技术雷达是ThoughtWorks每半年发布一期的技术趋势报告,它不仅是一份持续的技术成熟度评估,其产生还源于ThoughtWorks另一个更大宏大的使命—IT革命。我们一直深信,IT行业从定位、价值、实践和技术都会发生巨大的变革。然而任何宏观的变革,都会有一些微小的信号,我们需要持续关注这些微小的改变,这也就是技术雷达的由来。
ThoughtWorks
2019/05/10
8060
第二十期技术雷达正式发布——给你有态度的技术解析!
Gartner 公布 2022 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这些技术趋势最值得关注
整理 | 刘燕 近日,Gartner 公布了 2022 年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以及最新的技术趋势。 2021-2023 年大型企业新兴技术路线图 2022 年技术成熟度曲线主要聚焦于新兴技术,列出了 25 项值得关注的新兴技术,它们将为企业架构和技术创新领导者提供助力。这些技术有望在未来 2-10 年内对商业及社会产生显著影响。对 CIO 和 IT 领导者而言,他们则是帮助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有力工具。 由于其内在的颠覆性,新兴技术并不具备为人熟知或经过验证的竞争优势。要抓住新兴技术带来的机会,关键在于洞悉它
深度学习与Python
2023/03/29
4540
Gartner 公布 2022 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这些技术趋势最值得关注
如约而至|2017年3月期技术雷达正式发布!
技术雷达是什么 技术雷达是由 ThoughtWorks 技术战略委员会(TAB)经由多番正式讨论给出的最新技术趋势报告,它以独特的雷达形式对各类最新技术的成熟度进行评估并给出建议,为从程序员到CIO/
ThoughtWorks
2018/04/17
5870
如约而至|2017年3月期技术雷达正式发布!
【技术规划】描绘未来第 4 部分:技术路线图
我关于路线图的最后一部分以技术路线图结束。第 1 部分侧重于路线图的类型及其关系。第 2 部分侧重于能力路线图,第 3 部分侧重于产品路线图。所以现在我们用最复杂的路线图来总结它。
架构师研究会
2022/07/29
7700
洞察构建未来的技术趋势,第23期技术雷达正式发布!
技术雷达是ThoughtWorks每半年发布一次的技术趋势报告,它持续追踪有趣的技术是如何发展的,我们将其称之为条目。技术雷达使用象限和环对其进行分类,不同象限代表不同种类的技术,而环则代表我们对其作出的成熟度评估。
ThoughtWorks
2020/10/30
9230
洞察构建未来的技术趋势,第23期技术雷达正式发布!
从ThoughtWorks 2017技术雷达看微软技术
ThoughtWorks在每年都会出品两期技术雷达,这是一份关于技术趋势的报告,它比起一些我们能在市面上见到的其他各种技术行情和预测报告,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新技术大趋势,比如云平台和大数据,更有细致到类库和工具的推介和评论,从而更容易落地。 Thoughtworks技术雷达 Thoughtworks技术雷达是以独特的形式记录ThoughtWorks技术顾问委员会的讨论结果,为从首席信息官到开发人员在内的各路利益相关方提供价值。这些内容只是简要的总结,但建议您探究这些技术以了解更多细节。
张善友
2018/01/31
6190
从ThoughtWorks 2017技术雷达看微软技术
Thoughtworks 发布第 29 期技术雷达,盘点近半年最值得关注的 107 个技术趋势!
Thoughtworker 热爱技术。我们致力于构建技术、研究技术、测试技术、开源技术、书写技术,并不断改进技术。支持卓越软件并掀起IT革命是我们的使命,Thoughtworks 技术雷达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使命。
ThoughtWorks
2023/09/28
5740
Thoughtworks 发布第 29 期技术雷达,盘点近半年最值得关注的 107 个技术趋势!
有态度的前沿技术解析,第22期技术雷达如约发布!
技术雷达是ThoughtWorks每半年发布一期的技术趋势报告,它不仅是一份持续的技术成熟度评估,其产生还源于ThoughtWorks另一个更大宏大的使命—IT革命。我们一直深信,IT行业从定位、价值、实践和技术都会发生巨大的变革。然而任何宏观的变革,都会有一些微小的信号,我们需要持续关注这些微小的改变,这也就是技术雷达的由来。
ThoughtWorks
2020/05/27
7890
技术选型指南
这是一篇综合类技术选型指南,试图为你提供一份比较通用的技术选型思维框架。当你需要进行技术选型时,可以参照它来设计自己的决策树。这其中你需要考虑的主要维度包括目标产品、目标用户、目标团队和技术本身,下面我将分别细述,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反模式。
ThoughtWorks
2019/05/05
1.1K0
技术选型指南
解读技术雷达的正确姿势
张凯峰 ThoughtWorks 接地气的技术雷达 ThoughtWorks在每年都会出品两期技术雷达,这是一份关于技术趋势的报告,它比起一些我们能在市面上见到的其他各种技术行情和预测报告,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新技术大趋势,比如云平台和大数据,更有细致到类库和工具的推介和评论,从而更容易落地。 1 (这是2016年4月份的技术雷达全貌) 其中,自上次雷达发表以来新出现或发生显著变化的技术以三角形表示,而没有变化的技术则以圆形表示。每个象限的详细图表显示各技术发生的移动。 技术雷达
ThoughtWorks
2018/04/17
8620
解读技术雷达的正确姿势
技术债不是负担,而是成功的战略杠杆
作者 | Matt Greenberg、Keya Patel 译者 | Sambodhi 策划 | 刘燕 在产品与工程之间最常见的矛盾之一是优先处理技术债。何故、何时以及如何处理技术债对组织和独立团队来说,都特别具有挑战性。常听到的问题有: 如何在技术债和特征工作之间取得平衡? 应当在技术债上多花点时间。何时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如果领导团队连我们的技术栈都不了解,我又如何说服他们投资解决技术债的问题? 很多这类问题都是出于这样一个信念:技术债应该尽可能地低到零。但公司和产品绝不会因为拥有尽可能少的技术
深度学习与Python
2023/04/01
2090
技术债不是负担,而是成功的战略杠杆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硬核干货:一位码农的架构师封神之路!
更多 >
领券
社区富文本编辑器全新改版!诚邀体验~
全新交互,全新视觉,新增快捷键、悬浮工具栏、高亮块等功能并同时优化现有功能,全面提升创作效率和体验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查看详情【社区公告】 技术创作特训营有奖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