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和开发工作开展的依据:软件需求
基于需求的设计⽅法也是总的设计测试⽤例的⽅法,在⼯作中,我们需要参考需求⽂档/产品规格说明书来设计测试⽤例。
测试⼈员接到需求之后,要对需求进⾏分析和验证,从合理的需求中进⼀步分析细化需求,从细化的需求中找出测试点,根据这些测试点再去设计测试⽤例。
依据需求将输⼊(特殊情况下会考虑输出)划分为若⼲个等价类,从等价类中选出⼀个测试⽤例,如果 这个测试⽤例测试通过,则认为所代表的等价类测试通过,这样就可以⽤较少的测试⽤例达到尽量多的功能覆盖,解决了不能穷举测试的问题。
我们单独看一下姓名的测试:
在测试的时候应该测试哪些长度的姓名?
我们需要测试软件是否做了其应该做的,是否做了其不应该做的。无法借助穷举法来进行测试,耗时耗力。我们就用一个等价类进行测试
在一个班级里面,老师讲课,问同学们听懂没有。此时只要有一个同学说听懂了,那就默认全班都听懂了,就不用一个同学一个同学的挨个问了
等价类主要分为:
练习:根据学到的边界值将上述未完成的用例进行完善
缺点:等价类只考虑输⼊域的分类,没有考虑输⼊域的组合,需要其他的设计⽅法和补充。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或输出的边界值进⾏测试的⼀种⿊盒测试⽅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例来⾃等价类的边界。
边界值包含:边界值+次边界值
[6, 15]
6
, 15
(有效)5
, 16
(无效)(6, 15)
6
, 15
(无效)7
, 14
(有效)现在的软件⼏乎都是⽤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同⼀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
针对场景法给出⽣活中的案例。以逛街买⾐服为例,讲讲场景法的使⽤⽅法。
通过运⽤场景来对系统的功能点或业务流程的描述,从⽽提⾼测试效果的⼀种⽅法。⽤例场景来测试需求是指模拟特定场景边界发⽣的事情,通过事件来触发某个动作的发⽣,观察事件的最终结果,从⽽⽤来发现需求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通常以正常的⽤例场景分析开始,然后再着⼿其他的场景分析。场景法⼀般包含基本流/基本时间流和备⽤流/备用事件流,从⼀个流程开始,通过描述经过的路径来确定的过程,经过遍历所有的基本流和备⽤流来完成整个场景。场景主要包括 4 种主要的类型:正常的⽤例场景,备选的⽤例场景,异常的⽤例场景,假定推测的场景。
确定基本流和备用流后,编写测试用例:
场景法在工作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设计测试用例思路,主要是在需求评审和设计测试用例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