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概述
随着定制芯片成本上升和AI需求增长,传统单一芯片设计已不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而采用模块化Chiplets设计成为了一种趋势。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优化性能、功耗并降低成本,同时允许设计师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芯片节点组合。然而,在无标准Chiplets接口时代,每个Chiplets都需要独立设计接口,这不仅消耗大量资源而且延长了上市时间。因此,标准化Chiplets接口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关键因素,它能够促进Chiplets的重用,加快设计速度,并提高质量。
文章对比了不同的Chiplets互连标准,指出UCIe拥有最佳的技术指标和广泛的行业支持,预示着其在未来的发展潜力。此外,文中还强调内部和外部生态系统对于构建Chiplets重要性,以及标准化的外围设备对于促进个性化Chiplets设计的必要性。通过统一的标准和协议层,比如UCIe,可以实现不同Chiplets之间的高效通信和整合,从而加速复杂系统的设计与部署。最后,文章预测了标准化的采纳趋势,特别是D2D连接器领域内UCIe的普及,认为这将极大地促进Chiplets的互通性和市场接受度,为半导体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Chiplets 架构优势
为什么选择小芯片
- 掩模版尺寸和良率问题
- 选择合适的制程节点组合(优化晶体管成本)
- 利用封装技术的改进
- 模块化和可扩展设计
- 针对性能、功耗和成本进行优化
没有标准化之前
无标准小芯片接口
- 所有小芯片均在内部设计/同一项目中完成
- 每个流程都需要设计定制接口
- 非差异化的小芯片设计消耗资源
- 质量受限于内部专业知识的可用性
- 需要大量的设计投入与时间
在小芯片接口标准化之前,公司需要为每种流程设计定制化接口,这增加了设计复杂性和资源需求。此外,非差异化的小芯片设计消耗了宝贵的开发时间和力量,最终产品的质量也受到团队内部专业知识的限制。因此,整个过程既耗时又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
标准化Chiplets 方案
在广泛采用标准小芯片接口的情况下
- 仅设计核心差异化的小芯片
- 采用标准预验证接口,基于强大的标准
- 购买/重复使用经过验证的小芯片
- 为高质量小芯片提供更多选择
- 最小化资源使用,加速上市时间
在小芯片接口标准化后,设计工作重心可以转移到核心差异化部分,而其他部分可以直接购买或重复使用现成的小芯片。这不仅降低了资源需求和研发成本,还通过标准化接口确保兼容性和质量,从而为开发者提供更高效的设计流程和更快的产品上市周期。同时,标准化也让开发者能选择市场上最优的小芯片,提升整体设计质量。
芯片研发过程的支出
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迭代,单位面积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海量增加,每一代升级的芯片研发成本呈指数级增加。单一 SoC 设计的难度越来越大。
通过 Chiplets 采取“积木式”的模块化小芯片来避免大芯片的制造困难。
在训练中强调 GPU 间的互联;数据挖掘注重 CPU、GPU 和存储的交互;推理主要依靠 GPU 的高效处理;而图分析则结合了大量内存操作和图计算优化。
Chiplets 生态核心:统一接口
展示了 Chiplet 设计的生态策略,强调通过以下方法满足当前和未来需求:
- 采用高度定制化的核心设计以满足特定功能需求;
- 用标准化外围结构围绕核心以扩大可服务市场;
- 通过全面的接口标准减少边界效应带来的问题。
SoC互联协议PK
左侧是不同互联协议带宽/能效比,区分基础封装和高级封装两个阵营。UCIe-SP 服务于基础封装场景,UCIe-AP 则是高级封装。
除此之外,还介绍了 BoW(Bunch of Wires)、HBB(High Bandwidth Bus)、XSR(eXtra Short Reach)、Open HBI(Host Bus Interface)等接口协议。
在NVidia的多个系列GPU中,基于HBI 协议与HBM互联。
图片展示了UCIe(Universal Chiplet Interconnect Express,通用芯粒互连标准)子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展示了协议连接层以及PCIe(外围组件互连快速通道)和CXL(计算快速通道)的集成。图中详细说明了从客户端逻辑到物理层(PHY)的分层架构,突出以下关键点:
- 桥接和协议层:
- 包括 AXI、CXS 和 CHI-C2C 桥接,提供用于解耦的流式接口。
- PCIe 和 CXL 层处理事务和数据链路管理,支持聚合。
- 子系统组件:
- 包括 CXL DVSEC 寄存器的配置,以及针对 AXI/APB 或 HLS 接口的定义。
- PCIe 和 CXL 模块中可见针对 消息排序、事务处理 和 流式数据 的独立处理。
- 错误和电源管理:
- 在出站/入站数据路径中包含 错误管理、CRC/重试 和 电源管理 功能。
- 物理层:
- 逻辑和电气 PHY 组件确保系统内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关键应用特点:
- 定义良好的协议层确保通信的清晰性。
- 此架构支持 解耦(流式处理/桥接)和 聚合(PCIe 和 CXL 集成)。
图片展示了Chiplets标准采用前景的展望,特别是针对芯粒间互连(D2D,Die-to-Die)设计的趋势,并聚焦于UCIe(Universal Chiplet Interconnect Express)的发展潜力。主要内容包括:
- 趋势图分析:
- 图表显示从2022年至2029年,UCIe的D2D IP设计显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Rapid growth),预计将在2026年之后继续显著上升。
- 其他标准(Others)的增长在2024年后逐渐停滞(Stagnating),表明UCIe可能会成为主流标准。
- 关键观点:
- D2D互联的统一目前芯粒间互连逐渐围绕UCIe标准展开,显示出行业整合的趋势。
- 互操作性的重要性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是推动标准采用的关键因素,能够确保不同芯粒之间的兼容性和高效连接。
- 通用标准的快速采用快速采用统一的标准(如UCIe)将显著提升芯粒复用能力(Chiplet reuse),有助于设计灵活性和成本优化。
总结了关于芯粒(Chiplet)在半导体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UCIe标准的关键优势,具体内容如下:
- 芯粒是保持半导体设计盈利的关键:
- 在日益复杂和昂贵的芯片制造过程中,芯粒技术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设计灵活性,从而确保盈利能力。
- 标准化可以带来显著的益处:
- 通过标准化,各种设计和制造流程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兼容性。
- 定制硅需要芯粒生态系统的支持:
-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定制化芯片设计需要完善的芯粒生态系统来支撑。
- 外围设备的标准化将使定制化芯粒设计成为可能:
- 标准化的外围接口和协议能够让小型、特定用途的芯粒设计成为现实。
- UCIe具有所有开放标准中最佳的技术指标:
- 与其他竞争性标准相比,UCIe在技术性能方面表现出色。
- 由于技术指标和广泛的行业支持,UCIe正迅速获得认可:
- UCIe的卓越性能和强大的产业支持,使其逐渐成为主流的芯粒互连标准。
Quote
关于 Cadence 公司
Cadence Design Systems[1](简称Cadenc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和半导体知识产权(IP)供应商,主要为半导体和电子系统公司提供软硬件工具和设计服务。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芯片、封装、印刷电路板(PCB)和系统设计等领域。
Cadence 的背景与核心竞争力
- EDA 工具领导者:
- Cadence 的EDA工具涵盖芯片设计的所有阶段,从前端逻辑设计(如 RTL 设计与验证)到后端物理实现(如布局布线和时序优化)。
- 它的工具组合如 Virtuoso(模拟设计)、Spectre(仿真)、Innovus(数字实现)和 JasperGold(形式验证)被行业广泛使用。
- 半导体 IP 提供商:
- Cadence 提供各种半导体 IP 模块,包括存储器控制器、接口协议(如 PCIe 和 CXL)、DSP 内核等,为芯片设计公司节省时间和资源。
- 在芯粒(Chiplets)领域,Cadence 的 IP 产品可以直接为芯片设计人员提供经过优化的模块,帮助他们更快实现芯粒的互连和集成。
- 强大的软件生态支持:
- Cadence 在电子设计中处于生态核心地位,其工具与主流设计标准紧密结合,能够快速支持行业内的新兴技术和标准化需求。
- https://www.cadence.com/en_US/home.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