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微生物组学1—基础概念

微生物组学1—基础概念

原创
作者头像
sheldor没耳朵
发布于 2025-04-09 02:29:48
发布于 2025-04-09 02:29:48
2010
举报

微生物组学1—基础概念

今天开始跟着“生信技能树”进行微生物组学的学习,以下笔记以“生信技能树”教学内容为大纲,并综合各方面内容(华大基因、中科新生命微生物组产宣材料、chatgpt等)整理而来。第一篇笔记主要介绍下基础概念和常见问题

1. 16s、18s、ITS测序

  • 16S rDNA 是细菌分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分子钟”,其序列包含 9 个可变区(Variable region)和 10 个保守区(constant region)。可变区因细菌而异,且变异程度与细菌的系统发育密切相关。通过检测 16S rDNA 的序列变异和丰度,可以了解环境样品中群落多样性信息。基于 16S rDNA 的分析在微生物分类鉴定、微生态研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18S rDNA 或 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被广泛应用在真菌分类鉴定中。18S rDNA 在系统发育研究中较适用于种级以上阶元的分类;ITS 属于中度保守区域,利用它可研究种及种以下的分类阶元
  • 16S/18S/ITS 扩增子测序即通过提取环境样品的 DNA,选择合适的通用引物扩增 16S/18S/ITS的某一或某几个区,使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将目的区域正反向读通,通过检测目的区域的序列变异和丰度,对环境样本物种分类及,丰度,种群结构,系统进化,群落比较等方面信息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
  • 16S相关文章中选择的测序区域各不相同(如V4,V3-V4,V1-V3,V3等),选择的依据是什么,选择哪个区域比较好?

不同物种不同区域多样性不同,选择不同区域测序结果会有不同,可能会造成物种多样性的低估或高估。在非全长16S测序的情况下,测序区域也并非越长越好,不同样本需要的测序区域可能也不一样,跟全长16S结果最相近的测序区域即是最优选择。根据我们大量的项目经验,目前测序项目较多的区域为V4, V3-V4, 具体项目测序区域也可参考相关文献进行选择。

  • 16s、18s这个s代表了什么?

16S 和 18S 中的 “S” 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单位,代表 Svedberg单位(斯维德伯格单位),缩写为 S。Svedberg(S)单位是一个表示沉降速率的单位,反映的是一个分子(比如核糖体RNA)在超速离心过程中沉降的速度。16S rRNA:是细菌、古菌核糖体小亚基中的一段rRNA,其沉降系数是 16 Svedberg单位;18S rRNA:是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中的rRNA,对应的沉降系数是 18 Svedberg单位。

  • 16S测序一般推荐多少样本量?

16S样本多样性及组间差异分析是基于统计结果进行的分析,一般样本数越多,统计结果越准确。最低样本数要求如下:样本间多样性分析(n≥4),组间多样性分析样本(组别≥2,每组样本数n≥3)

2. ASV vs OTU:微生物组分析的新旧范式

  • OTU,中文叫“操作分类单元”,是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用于表示一组相似的微生物序列的分类单元。在16S、18S或ITS测序中,会得到大量的DNA序列。由于这些序列可能存在PCR误差、测序误差,研究人员会按照一定的相似度阈值(通常是97%)将这些序列进行聚类,把相似的序列归为一类,这一类就叫做一个OTU。
    • 通常,97% 相似度 代表“可能属于同一物种”
    • OTU 实质上是多个高度相似序列的“代表”
    • 代表序列可以用来做分类注释、绘制微生物丰度图等
    • 易于理解和操作;支持较大样本量的处理;被广泛应用于早期微生物组研究中。
  • ASV,中文叫“扩增子序列变异体”,是近年来在微生物组分析中广泛采用的更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ASV 分析不是聚类,而是通过去噪算法(如 DADA2 或 Deblur)对测序误差进行建模与校正,从而精确还原每一条真实存在的序列变异体。
    • 不用人为设定相似度阈值
    • 每一个 ASV 都代表一个唯一的、去除误差后的真实DNA序列
    • 能区分只差一个碱基的微生物变异
    • 分辨率极高,可达“物种/株”水平;结果可重现,不依赖聚类算法的随机性;越来越多的数据库和工具支持基于ASV的注释;

3. Alpha、Beta多样性

  • Alpha多样性是指单一样本内部的物种多样性,反映这个样本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均匀程度”。通俗来说就是:“这个样本里的微生物种类多不多?它们的分布是否均衡?”如:比较不同组别样本的多样性水平(例如:健康 vs 疾病人群的肠道菌群);判断样本复杂度、评估测序是否饱和
  • Beta多样性描述的是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即样本与样本之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通俗点说就是:“样本 A 和样本 B 的微生物种类差不多吗?结构差多少?”。常用可视化方式为PCoA(主坐标分析)、NMDS(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聚类热图、Anosim/PERMANOVA 统计检验

  • 对比分析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微生物组学1—基础概念
    • 1. 16s、18s、ITS测序
    • 2. ASV vs OTU:微生物组分析的新旧范式
    • 3. Alpha、Beta多样性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