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到2025年9月,除深度合成算法外,其他算法备案目前累计备案算法数量已达 682 项,覆盖全国多个省市、多个行业领域。备案主体以互联网平台、科技公司、内容平台、电商、出行服务等为主,反映出我国算法治理已进入常态化、规范化阶段。
地区 | 备案数量 | 占比 | 典型企业 |
---|---|---|---|
北京 | 207 | 30.35% | 字节跳动、美团、百度、京东、快手 |
广东 | 131 | 19.21% | 腾讯、华为、网易、唯品会、虎牙 |
上海 | 98 | 14.37% | 拼多多、哔哩哔哩、小红书、携程 |
浙江 | 99 | 14.52% | 阿里巴巴、钉钉、同花顺、菜鸟 |
其他 | 147 | 21.55% | 江苏、湖北、四川、福建等 |
结论:
批次 | 时间 | 数量 | 趋势说明 |
---|---|---|---|
1~3批 | 2022年 | 223 | 起步阶段,以大厂为主 |
4~6批 | 2023年 | 149 | 快速扩容,覆盖更多行业 |
7~10批 | 2024年 | 148 | 细分行业、中小平台增多 |
11~14批 | 2025年 | 约 150+ | 趋于稳定,监管常态化 |
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算法备案情况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互联网算法应用的核心图景:以“个性化推送”和“检索过滤”为绝对主导,深度渗透于内容、电商、社交等消费互联网领域,并正向出行、物流、医疗等产业互联网快速延伸。备案主体高度集中于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数字产业高地,反映出算法经济与区域科技实力的紧密关联。整体而言,算法已成为数字服务的核心驱动力,其发展呈现出从提升用户体验的效率工具,向关乎内容安全、调度决策等社会责任的基础设施演进的重要趋势。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