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标题上看,这篇文章是写给“技术人”的,但 从广义上来说,只要你是一位以理性见长的人,那么这篇文章要讲的东西可能会与你有关。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你现在打算做一件事A,它的目的是为了X。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你发现可以多做一件事B,能让目的X的效果更好(假设效果更好是确定的)。
你会毫不犹豫的去做B吗?
比如,作为程序员的你正在做性能优化。这时候,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某新技术比你当前用的老技术,性能高10倍,你会不假思索的去试一下新技术么?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说明你的「技术思维」过重了,得“治”一下。 否则,说明至少你现在还没有被「技术思维」牵着鼻子走。
远的不敢说,技术思维过重的毛病至少在程序员圈子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而且,越是“技术狂人”,越容易陷入到这个问题的“黑洞”中。
Z哥也是一位地道的技术人,曾经也经历过这个时期。所以 我深知陷入这个思维黑洞是弊大于利的,因此想分享一些我的经验给你。
其实你会发现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
你是不是也对这些事乐此不疲呢?
其实这些乍一看都是好事,都是在做一些让结果变得更好、改善现状的事情。 应该鼓励和提倡才对啊。
没错,的确是这样。
而且,“寻求最优解”是技术人的强项,因为技术思维其实就是工程化的思维,“最优解”就是这种思维所追求的最终结果。
但是,所谓成也“强项”,败也“强项”。 来看看我们技术人的这个强项是怎么得来的?
我们每个人的“强项”,真正由天分决定的微乎其微,大都是后天培养而成的。 思维也是如此,也是后天培养起来的。
而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有一个东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多巴胺。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 世纪 80 年代,剑桥大学的神经科学教授沃尔夫勒姆·舒尔茨(Wolfram Schultz)对老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他和他的同事们先将老鼠喜欢的苹果片放在投射屏幕后面,当老鼠找到并咬下这些食物时,他们立刻观察到了大鼠脑内的多巴胺反应。
更为关键的是,舒尔茨教授的一系列实验最终的结论是: 一开始预期一个行为能够获得奖励,如果真的得到了奖励,就能使这个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把视角拉回到每个做技术的人身上。 我们在刚入行的时候,专业性是很低的,做事质量不高、效率不高、计划经常失控等等。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我们一次次地尝到了专业技能和专业思维提升带来的好处。 做事的结果越来越好了,开始得到表扬、升职加薪等等。
这个过程其实和上面的老鼠实验是一样的, 在多巴胺的刺激下,你陷入了一个循环之中,逐渐形成了你的做事习惯和思维方式 。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如果我们单纯只用「技术思维」来考量的话,最大的问题就是考虑的维度过于单一。抽象的说,这只是在“how”的范围内考虑问题。
而“how”之前的概念其实更加重要,就是“what”和“why”。
如果说how是1~100的话,那么之前的what和why就是0~1 。因为what和why才是做一件事how的意义。
这就好比,有人说我们现在要烧火取暖。 然后,我们不断在花时间研究如何让火烧的更大、更旺上。 而不是去考虑,取暖到底需要多大的火才够。
超过原始目的所需的临界点之后的投入,其实都是浪费的。 甚至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比如火虽然更旺了,但是烟雾也更大了,更容易呛到喉咙。
长期以往会陷入的困境
作为技术人, 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思维习惯中,不管你愿不愿意,你的未来职业道路只会剩下做「专才」这一个选择了 。
因为你的其它思维模式得不到运用和锻炼,导致你看问题总是片面的、局部的、单一的。
所以,「广度」上不行,只能往「深度」上走了。
如果你想让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那必须得从技术思维中走出来。
有什么破局的办法呢?
Z哥建议你从思维模式的“形态”来考虑,就可以找到突破口。
大部分思维模式都是基于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技术思维也不例外。
技术思维典型的场景是:
在形态上,这种思维模式是「直线」的。 沿着这根直线可以去找终点。
但是很明显,在这条直线之外因素都会自然而然地被忽略。
如果我们 将“因果”的「直线」形态,转换成“相关”的「网状」形态就可以破局 。
以终点为圆心,将所能想到的、与终点相关的因素都放进来,建立关联。
然后,标出所有的因素与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大小,再根据这多个维度去做how的考虑和决定。
沿着这个思路走 ,你会 自然而然地 基于问题的 现实、基于场景去考虑问题了 ,广度自然就有了。
具体的做法,我有三个小技巧想分享给你。
01
追问根源和目的,并且不要在做事的过程中将目的给“丢”了。要一直把目的作为「锚点」,防止自己所考虑的内容脱离了最初的目的。
比如,当自己准备下一个结论之前,多问自己几个下面的问题:
这几个问题会让你从思维的黑洞中拉回来,回到“网状”形态的思维中去。
这其实也是「寻求合适,而不是极致和完美」的体现。
虽然完美主义并不是技术人的专属特质。但是在我的观察中,技术人有完美主义特质的比例相对其它人群是更高的。
所以,技术人也更容易成为脱缰野马,离最初的目的越来越远。
02
站在更高的层次考虑。这个在很多讲管理学相关问题的时候会经常听到。
在我们现在聊的这个场景中,所谓的「广度」和你所能看到的“视野”大小是正相关的。
但是站在更高的层次来考虑问题,这事的确挺难做的。毕竟,自己没有真的站在那里过,没经验啊,很难进行所谓的「换位思考」。
我的一个办法是,在你的所有经历中,搜寻与这个位置更高的人当前所处的境地接近的场景。当时的你就是现在的他,然后把这个感觉带到当前的场景中来,考虑眼前的问题。
比如,虽然我没做过管理,但是我在学校里做过班长、组长啊。对于管理中的分工、协作等概念其实是相通的。
如此能让“站在更高的层次考虑”的效果更好一些。
03
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寻求其它的因子做乘法。
技术 * X = 社会价值
技术脱离现实的问题后,价值等于0,这话一点都不为过。因为技术本身没有社会价值。
你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意外,会发现一些新的“宝藏”,这都很正常。
而要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客观理性的办法,除了第一点「目的导向」之外,还有这个「价值导向」。区别是,前者倾向于保守,后者倾向于激进。
比如,发现的一个新宝藏,虽然会让我们多投入1.5倍的成本,但是可以发挥2倍的正向价值。这才算的上是一个有价值的想法,才值得去讨论和可以考虑是否要为之调整最初的目的。
其实技术思维并不只能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思维模式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可迁移性是很强的。
比如,管理思维中的分工、协作,其实和技术思维中的分治、分布式系统等概念是相通的。
所以,虽然我们手握着技术思维的“锤子”,但是不要只用来找技术的“钉子”去敲。
如今,不管是整个社会,还是技术人所运用的那些技术都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正如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协作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一样,技术领域中的模块化、分治等等概念也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底层支撑。
但是,这也让我们每个人更容易陷入到“只看到树木而忘记了森林”境地。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摆脱这个困境。
好了,总结一下。
这篇主要讲述了技术人身上很常见一个思维惯性,「技术思维」。
我帮你分析了它产生的原因,以及会导致的后果。
然后分享了对我自己有效的破局办法,其中包含了三个实践小技巧。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如果你是一位技术人,并且想让自己的未来在专才之外多一些可能性,那么赶紧行动起来,突破自己的思维惯性吧。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