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input/TeX/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Want VS Needs,产品经理基于场景的需求挖掘

Want VS Needs,产品经理基于场景的需求挖掘

作者头像
博文视点Broadview
发布于 2020-06-12 07:12:58
发布于 2020-06-12 07:12:58
1.1K0
举报

小编说:产品经理不应只关心浮于表面的需要,而是要关心需求背后的真正诉求。对于很多用户表面的要求,以及形式上我们“看似”要满足的需求,很多其实都值得商榷。 本文选自《从点子到产品:产品经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以场景和人性本质两个维度来讨论如何深挖需求。

阿尔伯塔大学的一门关于软件设计的课程中,用Want(需要)Needs(需求)来区分这两者,前者是“希望在产品中看到的功能”而后者是“确定的具体问题,留待产品解决的问题”。

对于很多用户表面的要求,以及形式上我们“看似”要满足的需求,很多其实都值得商榷。对待这些需求,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发掘更深处它们代表的是什么、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 基于场景深挖需求

如果你谈需求时,想到的不是具体的画面、不是真实的某个用户、不是真正发生的什么事件,而是一道道公式、各种图形,甚至某个“前辈”的经典语录。那么只能说,你对这个需求的了解程度还是很浅的。

有些产品经理会认为并不需要考虑场景。他们认为一个功能就是单纯解决问题就可以了。例如电商产品可以买到商品就好,至于用户究竟是在地铁上买、在电脑桌前买、在旅途中买应该没有区别吧?如果这样想,就会错过用户真正的使用方法,也就错过了把功能做得更好的机会。

另外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意识到了场景很重要,但自己总结出来的场景却跟真实的场景完全不一样。

当讨论需求的时候,我们讨论的究竟是什么?回想一下,我们讨论需求就是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解决了问题也就满足了需求。我们会针对问题描述来设想如何解决。比如,我们要解决大家阅读新闻时信息太繁杂、找不到感兴趣内容的问题,那么做个性化推荐的阅读工具就是解决问题、满足需求。这是很直接的推断。

而我们讨论场景时讨论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讨论的会是很形象的一些描述。这里面包含了人物、时间、地点、环境及情节。我们要用场景来发现我们的用户是谁、他们会在什么情况下解决原有的问题、他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等等。在这个时候设想方案,我们就会考虑更多因素,比如新闻的内容是不是跟用户的身份匹配?阅读的方式是不是在这样的时间地点足够恰当?下图总结了二者的差别。

· · ·案例1· · ·

不同的需求都是在特定场景下才需要满足,做产品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到需要服务怎样的场景。

有一位朋友之前做了一个提供境外美食信息的产品,可以理解为境外版的大众点评,主要目标用户群体是境外游的旅客。这个产品的定位其实还是很清晰的,就是解决餐馆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境外游的旅客需要找餐馆就餐,就跟在国内的我们中午想找地方吃饭经常用大众点评一样。所以他们起初做的,就是仿照大众点评,提供了很多包含距离、口味、类别、价位、评分等属性的餐馆信息,以结构化数据的搜索和筛选作为主要功能。

但运营了一段时间发现用户的增长并不是很乐观,后来分析发现问题就出在场景上。首先看大家使用大众点评的场景。最常见的场景包括找附近有什么餐馆、找有特定条件的餐馆、找评价非常好的餐馆三种。而这三种场景会是交叉出现的。例如以下的场景。

中午不想做饭了,想找个地方吃饭,不想走太远。看看天气有点凉爽,所以想吃火锅。于是在这样的场景下,需求是找附近的火锅店,需要筛选的是距离和品类两个属性。

晚上约了朋友见面,想找个安静的西餐馆,位置最好在我们两个人中间。于是在这个场景下,需要筛选的是环境、位置和品类三个属性。

周末想吃日料,要找特别正宗的、大家评价够高的餐厅,同时不会特别在乎位置和价格。于是在这个场景下的需求就是发现大家的评分,以及大家留言里对日料餐馆的评论。筛选的是评分和评论两个属性。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大众点评提供的餐馆信息是完全覆盖了这些情景的。打开大众点评看到的也就是距离、品类、位置、评分等筛选项。

再看朋友的这款产品,当你出国在外旅游途中,想吃点什么的时候,你考虑的是什么?你会考虑距离、品类、位置、评分吗?很多人不会特别考虑距离,毕竟这么远的路都走了,所以并不会太在意几公里的距离。很多人可能也不会特别关心品类,因为在国外估计也分不太清当地有几个菜系、分别都是什么。有的人也不在意价格,他们会觉得既然都来国外玩了,吃得好才最主要。

那么用户在意的是什么呢?当然就是“有特色”或者“好吃”,而前者应该是更重要的。旅游的人想吃到当地有特色的菜品,即便平时很少吃甚至不爱吃的。在这样的场景下,产品最需要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推荐。只要告诉大家:来东京最正宗的日料是什么?有哪几家?哪些最热门、最有特色?到印度最正宗的咖喱、飞饼、炒面都在哪里?要点什么口味的最好?在意大利要怎么找到最好吃的千层面、提拉米苏和海鲜饭……除了这些别的都不重要。下图就是基于这种思路设计的概念图。

当我们把场景描述清楚就会发现,需求的细节一目了然,虽然同是提供美食信息,但本质需求却完全不同。

· · · 案例 2 · · ·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发现这样的需求,比如有人想理发却懒得出门,于是想到要是有上门理发就好了。有人觉得这就是需求,可以用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可是仔细想一下,这个需求足以支撑一个好的产品吗?

将需求放到场景里讨论,你就会发现“上门理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对用户来说,上门理发的工具和设备要在家里摆放和使用会很麻烦,事后的各种清理工作要自己来完成,总的来说体验可能远不如到门店理发;对理发师来说,交通会存在成本,在上门过程中要携带各种设备器具也会特别头疼,等等。

这些问题如果放到场景里去想,用生活经验和逻辑推断就能得出这是伪需求的结论。很多天气类应用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

天气类应用都有一个头疼的问题,那就是难以变现。原因是天气类的产品虽然流量高、需求大,但用户黏性极差,无法沉淀用户。可以说只有“流量”,没有“用户”。

比如有的产品为了尝试沉淀用户,想出了做社交的主意。社交似乎已经成了很多产品的救命稻草了,不管是什么产品都企图靠做社区绝处逢生,但结果往往都不尽如人意。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浮于表面的需求,未必能解决实际问题。他们的方法就是在产品中加入“分享你当下的天气”功能,大致就是拍一张你现在所在地的天气照片分享给大家。如果整个产品功能运营起来,用户就可以随时看到任何地方的天气实况了,其中可能还有些风景。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用户可以看到实况,的确比单纯的天气指数更具象。天气预报的颗粒度也未必会细到城市中的某些区域,而通过用户分享实况,就能知道城市里不同区域的真实天气,方便自己安排出行了。但是在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下,会发现这个功能跟核心功能很难产生关联。对于分享者来说,到底什么时候、为什么要拍张照片分享给大家,动机并不清晰。找不到比较强烈的动机,这个产品也就不能流转起来了。

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弱需求”。在考虑和分析需求时,代入实际的场景,便能更准确地判断哪些需求是伪需求、是弱需求。

· · · 案例 3 · · ·

早先的手机只能有一种模式,因为主要功能载体在硬件上,所以能做的也就是打电话发短信。而如今的手机已经能够通过软件承载更多复杂的功能,包括提供特定人群使用的功能。

老人在使用手机时会需要什么?可能需要大号的字体、更简单的交互方式,以及更简单的文案提醒。而智能手机提供的很多其他功能,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意义。同样的,其他特定人群也各有需求。盲人使用手机时会需要什么?可能需要语音辅助提醒来完成各种交互操作。小孩子使用手机时会需要什么?可能需要的是一些内容上安全和保护的措施。如果是朋友或者陌生人要暂时用一下我的手机时会需要什么?可能需要提供访客模式,让敏感的信息和内容不被看到。

考虑不同人的使用场景,就可以分别做出老人机模式、盲人辅助模式、儿童模式、访客模式。另外,对同一个人的不同使用场景,也可以发现很多新的衍生需求。比如同样是使用手机,在黑暗环境下可能需要有特殊显示设置的护眼模式,在开会时可能需要快捷的静音模式,在睡觉和休息时可能需要拒接电话的勿扰模式,等等。

腾讯阅读的一位产品经理曾经写过他们做离线阅读时的思路。他们对需求的定义是:在某些情况下,用户是需要离线阅读的。他们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上班族在临近上下班要出门时才想到要在坐地铁或者公交车时看点新闻,再打开离线下载。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希望的是尽快下载好。说明这时就不要考虑阅读体验了,很多图片、视频信息都可以略过。所以他们最终的产品形态就是:离线下载只缓存纯文字,能保证下载一般在3~5分钟就可以完成。

· · ·

从以上这些例子中我们能体会到,凭借真实场景,我们能够对需求有更精准的判断,也就能做出更完善的功能。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12-0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博文视点Broadview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深度体验了 50 个小程序之后,我的一些冷思考
文 | Kiki 酱 2017 年的小目标还没有开始实现,时间已经默默过去了将近两个月。 年前,我的一个研究对象是小程序。 我花了不少时间阅读小程序的文档,以及使用体验第一批问世的小程序,希望从中窥见「小龙哥」的一些观点,以及看看小程序未来是不是能够不仅仅是腾讯内部的玩具。 我相信,很多产品经理的梦想是创造一个帝国,在帝国内能够有完整的自闭环和生态。似乎小龙哥也是这样,所以他创建了微信帝国,企图「连接一切」。 他还说,很多程序员的梦想就是: 除了自己去写一个程序,再去写一个能运行程序的程序。 仔细分析和观
知晓君
2018/06/28
6160
产品经理如何高效撰写产品需求文档?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产品需求文档(PRD文档)是工作的核心产出。一份严谨、优秀的产品需求文档能够给项目的其他人员,包括设计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营人员等带来很大的帮助。但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撰写一份完整的产品需求文档往往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奔跑的小鹿
2020/02/11
2K0
产品经理如何高效撰写产品需求文档?
【带着情商做产品系列②】成长经历感悟:成熟产品经理必备特质
作者: 陈勃,文艺青年一枚。产品策划岗供职6年。写得了文档,编得了文章,做得了诗词,玩得了金属。 在自己从事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六年间,看过不少产品经理成长相关的文章书籍,涵盖了挺多经验、素质、能力,平时工作中也会注意学以致用,所以每每回顾此事,都觉得这对自己的工作、个人成长起到了莫大的推进作用。 最近一直忙于处理繁杂的日常事物,良久未有自省,今天突然发生的一件合同签署的事儿,又让我放缓脚步,再次提醒自己,不能只“沉溺”于纷繁芜杂的琐事,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个成熟的产品经理必须不忘自己必备的特质,且要时
腾讯大讲堂
2018/02/12
9000
【带着情商做产品系列②】成长经历感悟:成熟产品经理必备特质
16GB 用户请拿好!这些偶尔才用一次的 App,用小程序就够啦
如果你还没有给自己以戴上一顶,不用急,知晓君这里有一个好方法,能帮你帮轻松地「一键戴帽」,迅速赶上潮流。
知晓君
2018/07/26
4210
国庆休假回来产品经理和开发者需要知道的几件大事
image.png 智选SDK一周资讯大事记,将会为您呈现过去一周最受欢迎的SDK资讯、投融资、企业活动、人物访谈和创业故事等信息。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最火爆的前沿信息。 美团点评合并,估值约150亿美元,中国互联网第五极诞生? ---- 10月1日,在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大堡礁婚礼上,中国数位有影响力的互联网投资人心猿意马,挂念着另一场即将轰动业界的“婚礼”。 一周后,《华尔街日报》最先披露消息,中国最活跃、竞争也最激烈的两家O2O生活服务公司,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将会合并。彭博社随后报道,阿里巴巴支持的中
BestSDK
2018/02/27
8440
国庆休假回来产品经理和开发者需要知道的几件大事
万恶的产品经理是推动程序员技术进步的不竭动力
万恶的 PM 是推动程序员技术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产品汪,你不仅仅是一只可爱的狗,你更是一只藏獒,因为我们程序员都是一群饥饿到边缘的草原狼。—题记 PM 与猿猿入行需知 在 IT 界,猿猿们一入行,就注定要与 PM 势不两立、死磕到底,犹如两大格格不入的家族,不斗牛就万幸了,千万别想和谐,谁低头谁就输了,但是这篇文章讲的可不是万恶的 PM 和温顺的猿猿们最后谁驯服谁的故事。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小编以前每天在去公司的路上就会常常幻想和 PM 死磕的情景,将于 PM 吵架斗嘴作为枯燥无聊的工作中的一点乐
非著名程序员
2018/02/09
6490
腾讯产品经理人的7点成长感悟
编者按:我把腾讯公司首席技术官张志东的一句话奉为至宝:对待自己的产品,一定要像对代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孩子摔倒时,无论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只要看到了都应该去扶一把。产品经理就是自己产品的父母,不
用户1756920
2018/06/20
1.3K0
腾讯地图产品总监张霓:世间安得双全法
5月8日,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腾讯大讲堂共同举办的2016中国产品经理大会在广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举行。现任腾讯地图产品总监张霓从自己对“产品经理”四个字的理解谈起,为我们带来如何让产品更贴近用户使用习惯的思考:做一款产品首先投入地看它,然后是去善于打破规则。 嘉宾介绍(张霓,腾讯地图产品总监) 大家好,我是负责腾讯地图的张霓。常常有人会问,产品腾讯地图做的是什么?最简单的说法是腾讯地图做的是和谷歌地图一样的事情。我这次分享的主题是“世间安得双全法”,这个主题本身是在讲强迫用户的问题,这在产品经理工作当中
腾讯大讲堂
2018/02/13
1.1K0
腾讯地图产品总监张霓:世间安得双全法
产品优化正确的打开姿势
以下所有的步骤都是思考的一个过程,有些过程需要记录下来,有些不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功能迭代在团队中口头传达一下就执行下去了,有些需要和领导汇报,总的来说记录下来自己的思考过程利大于弊,具体以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来做。
靠谱先生
2018/09/10
5930
产品优化正确的打开姿势
综合搜索的困境
前几天看了品玩上一篇关于阿里旗下神马搜索新发布的蓝光模式的分析文章,所谓蓝光模式主要有3大特征: 1、高颜值,交互App化。即搜索某个query如“nba",搜索结果不再是单调的文本链接形式,实际结果页面会很炫,同时会运用各种技术提取出各种有用的信息如赛程、即时比分等信息,看起来像是一个本地App的NBA专题页面。 本质上是搜索结果展现形式的变化,这是目前各搜索厂商的共识。百度的框计算、360好搜的onebox,以及各种形式的富摘要结果都是这种思路,实际效果相当不错。 2、搜索结果的个性化。神马搜索号称
BestSDK
2018/02/27
9810
到家O2O靠外卖,外卖则要靠物流
在中国有两个O2O领域诞生了10亿美元级创业公司,出行和外卖。一个是传输用户去获取服务,一个是把外面的服务传送到家里,恰恰代表了最典型的两种O2O方式。出行领域的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后估值达60亿美元;外卖服务领域的饿了么在年初则获得中信产业基金、京东、点评、腾讯和红杉等机构3.5亿美元联合投资,估值达到10亿美元,近日还入驻了京东到家平台,这应该是外卖与到家平台结合的开始。 外卖才是到家服务的刚需 与美甲、按摩、洗车、家政、大厨、理发等典型的到家业务不同,外卖做的并不是“送人上门”做服务。不过,它也不能算传统
罗超频道
2018/04/28
8200
腾讯COO任宇昕:连接时代的开放格局
在2014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腾讯COO任宇昕发表了《连接时代的开放格局》主题演讲。他用一个有趣的问题作为开场,并将这个问题的答案关联为一次对腾讯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思考。 腾讯是做什么的? 任宇昕在演讲中指出,如果把腾讯过去和今天正在做的事情汇聚起来看,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共同点——这家公司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和“连接”有关。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微博)谈到互联网未来的时候曾说,在未来人、服务、设备的一切都会智能化,再通过移动互联网彼此连接在一起。如果观察最近半年行业中发生的很多
腾讯高校合作
2018/03/19
6650
峰瑞资本李丰:新零售和新消费的隐形商业逻辑
我们投过的公司,不管是纯互联网,还是零售、电商、品牌、AI、芯片等,从任何一个行业的进展来看,先开始做的事情非常简单,都是用机器替代人力的劳动力,得到了劳动力价值,或者得到了生产力价值的提升和效率的提升。
庄帅
2019/09/17
4380
峰瑞资本李丰:新零售和新消费的隐形商业逻辑
需求变更,产品经理的良心也会痛!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一定要理解开发团队及其他团队成员为什么视需求变更为大敌。事实上,需求变更对整个项目都非常有害。
博文视点Broadview
2020/06/11
6950
一个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导语|本人互联网产品领域从业超过十五年,从几十人的小公司,一直到上万人的BAT;从一个小白萌新四处打杂,到团队管理独当一面。这一路踩过不少坑,也遇到过很多良师益友,感慨颇多。现在复盘小结,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整理出来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价值。 本文作者:akingwang,腾讯产品专家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产品经理的成长经验。 先从最近的履历说起吧,来腾讯之前,我在一些中小互联网公司做了很多垂直行业和社交工具类的产品,通过层层筛选的社招机会才进入腾讯上海,自此职业生涯从莽荒时代转为系统化
腾讯大讲堂
2021/11/24
6420
美团-大众点评开启下半场的方式,会成“互联网+”新套路吗?
周末美团-大众点评宣布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到店餐饮事业群、外卖配送事业群和餐饮生态平台三大事业部被整合为“餐饮平台”,王兴得力干将王慧文担任该平台总裁。美团-大众点评还成立“互联网+大学”,为各行各业
罗超频道
2018/04/27
1.1K0
美团-大众点评开启下半场的方式,会成“互联网+”新套路吗?
“懒人”钱难赚:餐饮O2O告别价格战时代
本周将推出O2O系列研究文章,分别从旅游、餐饮、租车打车、社区服务四大领域深入调研。今天推出第一篇——旅游O2O的新机会。 研究结论 1.餐饮O2O领域线上和线下正在不断融合,一方面互联网公司正努力向线下扩展,打造更完整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传统餐饮业实体经济也尝试用互联网方式拓展业务; 2.餐饮O2O的最大难点仍然在落地的环节上。在硬件上需打通线上业务和后台系统;在服务上需让线上产品对线下环节进行升级改造; 3.信息管理或称为新的杀手锏。包括用户体系管理和后端管理系统建设,通过深度挖掘会带来新的机会; 4.
腾讯大讲堂
2018/02/11
8360
“懒人”钱难赚:餐饮O2O告别价格战时代
产品经理:个人能力提升方法
作者:mask 有15年游戏行业从业经验,打过工创过业。产品上过华尔街时报,公司也破过几回产。2014年加入腾讯后负责掌上英雄联盟,作者丰富的产品经历希望能够帮助到所有热爱产品的人。 人类不缺天才,但名字被我们知道的,都是经历过时代洗礼,脚踏实地稳定输出的人。天赋和运气只是这些人站在那里的原因之一。 凯文凯利在亚洲市井和美洲乡村混迹了20年,写出《失控》成为互联网教父;史玉柱在乡野做访谈做出了“脑白金”。企鹅帝国是如何形成的我不清楚,但从早期的BP机情景,到后来的10/100/1000法则,都是非常接地气的
腾讯大讲堂
2018/02/13
6630
产品经理:个人能力提升方法
你的每一次外卖都是与深度学习的美丽邂逅
很多同学认为外卖是线上下单、线下送餐的业务,商业模式简单,这种想法正确但是理解片面,它不仅需要技术,而且要用深度学习来解决。那么,外卖为什么需要技术?为什么需要深度学习技术? 很多同学认为外卖是线上下
小莹莹
2018/04/24
7710
你的每一次外卖都是与深度学习的美丽邂逅
产品经理面经
1 美图产品经理 群面  1)30s内介绍自己  2)出题:在美图秀秀app里加入一个导流页,将美图秀秀的用户分流至美拍   3)小组20分钟讨论时间,各组派代表汇报,成员补充  4)对对方组的评价  我真的不擅长群面……  2 小米产品经理 1v1 (都是专业面) 1)一面  自我介绍  讲解项目  这个项目可以给甲方带来什么  设计一款基于微信的产品,使其适用于驾驶环境  包含用户群、驾驶员驾驶行为、可能的社交情境、微信提供的交互操作、界面设计(问的特别细)  你还有什么问题?  2)二面  自我介绍 
牛客网
2018/04/28
949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深度体验了 50 个小程序之后,我的一些冷思考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