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我有一个美(大)丽(胆)的想法

我有一个美(大)丽(胆)的想法

作者头像
LanceZhang
发布于 2022-10-28 06:26:35
发布于 2022-10-28 06:26:35
540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二哥聊云原生二哥聊云原生

大家好,我是二哥。

好多天没更新了公众号了,为啥呢?

上个月二哥在公司内部申请新开了一门培训课程:《图解 VPC & K8s networking model》。申请课程倒是简单,但准备过程把我累个半死。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都花在了这个课程准备上面。10 月份下旬就要开课了,想想还有点小期待

下面是这个课程的大纲。

用一段话描述这门课程就是:

用 multi network namespace 作基石

在 VPC 的棋盘上

以 veth + bridge 为本手

以 Underlay 为妙手

悟舍得之道,探乾坤奥妙

二哥想用丰富且准确的图来详细梳理和讲解 VPC 以及以 VPC 为界的 K8s 网络通信技术细节。

昨天看了一下课程报名人数,我强迫的加上忽悠过来的再加上自愿上钩的,减去被我劝退的,有 20+ 了。都是一群喜欢自虐的孩子啊。我尽量做到让你们从入门到放弃,哦不,让你们喜欢上抽丝剥茧的感觉。

准备课程的时候,我突然有了一个美丽的想法:如果我把这个课程继续丰富下去,写成书稿咋样?你们会喜欢吗?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10-1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二哥聊云原生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multi-network ns在Underlay下的应用-本手篇
对容器而言,multiple namespace 这个技术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为 namespace 的出现,使得容器所用到的诸如 Hostname、Network、Mount Points 等资源被隔离起来,由公用变成独享。
LanceZhang
2022/06/20
5740
multi-network ns在Underlay下的应用-本手篇
multi-network ns在Underlay下的应用-妙手篇
接着上篇《multi-network ns在Underlay下的应用-本手篇》,我们来聊聊基于 multiple network ns 的妙手级应用:Underlay 。
LanceZhang
2022/06/20
1.2K0
multi-network ns在Underlay下的应用-妙手篇
多图汇总梳理VPC与三种K8s网络模型
大家好,我是二哥。今天这期是一篇关于VPC和三种K8s网络模型的汇总性文章。也是春节前最后一篇文章,发完二哥就准备进入过年模式了。提前祝大家虎年虎虎生威,万事如意。
LanceZhang
2022/01/25
5.7K0
多图汇总梳理VPC与三种K8s网络模型
坑不能白跳,更不能白爬。
周末在家继续完善公司内部培训课程《图解 VPC & K8s networking model》的课件。
LanceZhang
2023/02/01
6030
当vpc遇到K8s overlay
在文章《广角-聊聊Underlay》中,二哥用一张大图画出了实现K8s“扁平网络”的三种典型实现方式:Overlay、主机间路由(host-gw)以及Underlay。
LanceZhang
2022/01/13
1.3K2
当vpc遇到K8s overlay
换个角度看 istio route
话接上回,我在准备课程《图解 VPC & K8s networking model》的时候,需要讲述 iptables / netfilter 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内容既包括简单的诸如 drop package 之类的规则,也包括 istio 如何做到透明地劫持 workload 里面 app 的流量的。
LanceZhang
2022/10/28
4090
换个角度看 istio route
理解 net device Ingress 和 Egress 双重角色
本文是书稿《图解 VPC & K8s 网络模型》其中一篇。书稿还在继续写,进度不快也不慢,因为二哥不急也不躁。好肉需要慢炖,好书需要多磨。
LanceZhang
2023/03/09
2.6K0
理解 net device Ingress 和 Egress 双重角色
tun设备的妙用-VPN篇
疫情期间,二哥在家远程工作了。因为每天都要通过VPN访问公司内部服务,二哥想起来,何不给大家介绍下VPN的工作原理呢?VPN协议有很多个,最典型的有IPSec和OpenVPN,这里二哥只聊OpenVPN。
LanceZhang
2022/06/20
5.9K0
tun设备的妙用-VPN篇
tun设备的妙用-V**篇
疫情期间,二哥在家远程工作了。因为每天都要通过V**访问公司内部服务,二哥想起来,何不给大家介绍下V**的工作原理呢?V**协议有很多个,最典型的有IPSec和OpenV**,这里二哥只聊OpenV**。
LanceZhang
2022/04/15
1.6K0
tun设备的妙用-V**篇
当从Pod访问百度时会用到VTEP吗
一个公众号关注者私信问我一个问题:从 Pod 内发起的,向外网的访问过程会涉及到 VTEP 吗?涉及到的 NAT 细节是什么?
LanceZhang
2022/04/15
3920
当从Pod访问百度时会用到VTEP吗
如何对Pod容器进行remote debug
先不谈通过看log来debug的效率问题,在 VM 上这样搞尚且可行,可当我们把应用容器化并让K8s管理后,怎么办呢?
LanceZhang
2022/06/07
1.7K0
如何对Pod容器进行remote debug
如何对Pod内容器进行remote debug(增补篇)
大家好,我是二哥。这篇之前发过,但在回答网友问题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作为 SOP ,原篇里有些我没有重点强调的步骤其实对大家能否成功搭建 remote debug 环境非常重要,例如 livenessProbe,因为它,不少同学的调试会话突然中断了。
LanceZhang
2022/06/07
8180
如何对Pod内容器进行remote debug(增补篇)
一个响应是如何从Pod回到client的
上一篇《综合题:一个请求如何从service到达Pod ?》,我们聊了一个话题:一个请求是如何从service到达Pod的。其实这个话题二哥只聊了一半,另外一半是:Pod的响应又是如何返回的呢?
LanceZhang
2022/03/10
8130
一个响应是如何从Pod回到client的
K8s 常用 IP 地址类型知多少
这期为什么会写这个主题呢?因为 K8s 里面的 IP 类型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让你在使用的时候晕头转向。这次我们借助一个(虚拟的)例子来看看使用 K8s 的时候,会涉及到哪些类型的 IP 地址。
LanceZhang
2022/06/07
1.1K0
K8s 常用 IP 地址类型知多少
利用eBPF实现socket level重定向
最近二哥利用业余时间在复习 eBPF ,为啥说是复习呢?因为我曾经短暂使用过 eBPF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在研究 K8s 网络模型和 service mesh 的过程中,反复看到它的出现。它真是一个勤劳的小蜜蜂,哪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我在几年后重新拾起 eBPF ,对它有了更深的感悟,对它的小巧精悍也有了更多的喜爱。
LanceZhang
2023/02/01
1.4K0
综合题:一个请求如何从service到达Pod ?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当我们向一个K8s service发起请求后,这个请求是如何到达这个服务背后的Pod上的?
LanceZhang
2022/03/10
2.3K2
综合题:一个请求如何从service到达Pod ?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聊聊account
account真是一个千年铁树,但神奇的是它又总是在开新花。从我使用电脑第一天起就需要记住账号,只有输对了账号密码才可以登录实验室那台Windows玩扫雷游戏。如今大红大紫的零信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IAM也在谈账号,零信任需要基于账号来回答一个灵魂拷问:谁,在何时,于何地,访问了何种服务,这样的访问行为是否经过授权?SASE是另外一个大火的概念,你看它的全称: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再一次提到了access,是的,基于Identity的access。
LanceZhang
2021/12/06
5760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聊聊account
广角-聊聊Underlay
我一贯坚持一个观点:一图胜千言,晦涩冗长的技术文字可以用精致的图片完美地展现。据说人脑对图像的加工记忆能力大约是文字的1000倍,甭管它是真是假,我们对图片的敏感度和好感确实是远大于文字的,我们的脑袋可以长久地记住图片所包含的内容,却对大片的文字读过即忘。
LanceZhang
2021/12/06
6760
广角-聊聊Underlay
重要的一课!
累到不累,因为我喜欢和读者交流的感觉。但也有伤心的,好不容易敲了很多字,发过去,发现人已经不在了,麻了麻了。我是能理解的,毕竟关注你了,加了微信,给你发了信息,等啊等,一直不回复,算怎么回事,耍什么大牌!
沉默王二
2021/05/11
3330
一个关于国密 SM4 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 SM4,我还有三位兄长,分别是大哥 SM1, 二哥 SM2, 和三哥 SM3。说起我的名字,故事要回到2006 年的时候,我出生的时候并不是叫 SM4 的,而是叫做 SMS4。只是 2012 年的时候我父亲给我改名了。虽然我起了一个洋气的名字,但我必须郑重地说,我是一个中国人。名字可能只是为了与国际接轨。
周三不加班
2019/06/04
2.3K1
一个关于国密 SM4 的故事
相关推荐
multi-network ns在Underlay下的应用-本手篇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