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篇“吴恩达:AI智能体工作流……超过下一代基础模型”的文章刷屏,随后我去看了原文,觉得现在的媒体有点脑残夸张,用标题取胜。实际上吴的意思是通过agent workflows可以大幅提高LLMs的输出表现(performance),因此,他猜测今年构建agent工作流会是一个比基础模型建设更重要的趋势,他自己也会投入更多注意力在这件事上。由于公众号文章无法插入链接,你可以访问我的博客(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来找到文章链接。
通过吴的实验,在相同的一个任务目标中,“GPT-3.5 (zero shot) 正确率为48.1%。GPT-4 (zero shot) 的表现更好,为67.0%。然而,从GPT-3.5到GPT-4的提升与合并迭代智能体工作流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实际上,在智能体循环里运行,GPT-3.5可以达到95.1%的正确率”。这说明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以前我们会认为GPT-4会被GPT-3.5强很多,但是在agent workflows的加持下,两者的差别却几乎没有,可见,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AI的智能程度,并不能绝对的决定它的最终表现,而通过好的软件架构,也能明显提升目标效果。
有了这样的一个认识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应用层面的模式运用和架构设计,可以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而非在基础模型建设上,拼命的持续投入。这对我们现在业界的情况冲击还是挺大的,因为包括openAI在内的厂商,现在都在做基础模型的竞赛,GPT-4之后,很快就会出GPT-5,其他厂商也在宣称自己的模型比GPT-4更优秀。然而,如果这些基础模型的表现和通过agent workflows优化后的应用相比,结果就会差强人意。这也就是为什么吴说自己会在今年更加专注智能体工作流这件事。
其实,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前3种模式基本都out了。目前业界的发展很快,前3种都是古早的方法,人工也可以操作,其中tool use就包括了RAG知识库模式。就目前来看,主流的趋势是第4种,即multi-agent模式,这在我上一篇博客中已经解释过了,这里就不再过多解释。目前市面上能够出来令人感到一点惊艳的,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模式,例如Devin,它作为一个用来编程的程序员AI,本质上它自己并不只完成程序员的工作,它还要完成研发流程上各个角色的工作,例如任务理解和拆分(研发PM)、测试(QA)、质量评估、部署上线(DevOps)等等,最终在一个工作流生命周期中生产产物(而非代码碎片),从而给人非常惊艳的感觉。另外,从概念上讲multi-agent模式不是智能体本身的设计模式,而是构建AI智能系统的模式,当然,如果把一个具有复杂设计的系统也作为智能体,也是可以的,那就是一个包含了内部agent的big agent。
工具是最终干实事的部分,可以调用网络接口,也可以是驱动本地软件、硬件等,通过这些工具,agent才能产生实际的生产效果。流程定义部分比较复杂,这里面就需要定义做这件事应该如何去划分职责,如何规划阶段,每个阶段不同角色应该做什么事,达到什么样的条件,如何去执行动作等等。
它在设计上提供了3种模式:
多智能体协同模式
也就是吴恩达所指出的Multi-agent collaboration,这种模式通过将多个智能体囊括在一个工作流中,协同工作来提升产出的质量。
监督人模式
这种模式下,agent之间不再共享同一个暂存器,各自独立工作,通过监督人(Supervisor)来进行协调和最终的输出。
分层次团队模式
在监督人模式的基础上,不同agent被分为多个team,在一个team内的agents可以更高效的协作。最终,多个team通过监督人进行协调和最终输出。
可以看出,一方面,我们需要让分工更加明确,一件事由一个agent完成,这样可以更高效;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让这些agent协同起来,通过有效的组织、联系、反馈,来让整套工作流运作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