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Optane替换,Kioxia FL6 技术成熟度

Optane替换,Kioxia FL6 技术成熟度

作者头像
数据存储前沿技术
发布2025-07-27 13:27:19
发布2025-07-27 13:27:19
1610
举报

全文概览

英特尔Optane,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存储级内存(SCM)明星,如今已黯然退场。它的离去,不仅标志着一个技术时代的终结,更在高性计算市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性能空白。Optane以其革命性的低延迟和高耐久性,为SCM设定了难以企及的标杆,但为何这样一个技术上的佼佼者,最终却走向了商业失败?是高昂的成本、封闭的生态,还是行业标准的变迁加速了它的消亡?

随着Optane的落幕,企业用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高性能存储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找到能够填补这一空白的替代方案?市场上涌现出了一系列竞争者,其中铠侠(Kioxia)的FL6系列凭借其基于先进NAND技术的创新方案备受关注。FL6能否在性能、成本和应用场景上真正替代Optane?它又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更重要的是,Optane的退场并非孤立事件,它加速了整个行业对未来内存与存储架构的深刻反思。Compute Express Link(CXL)等开放标准的崛起,正在重塑传统的存储层级,构建一个更加灵活、异构化的新体系。在这个新时代,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如MRAM和ReRAM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它们将如何通过CXL接口,最终实现Optane未能完成的宏伟愿景?

本文将深入剖析Optane失败的深层原因,详细解读Kioxia FL6的技术特性与市场定位,并展望CXL驱动下的未来存储架构,为您在后Optane时代的高性能存储战略决策提供清晰的洞察和实用的建议。

阅读收获

  • 理解英特尔Optane技术虽先进却商业失败的多重原因。
  • 掌握Kioxia FL6作为Optane主要替代品的技术特点、性能表现及适用场景。
  • 认识到在后Optane时代,应如何根据具体工作负载选择最适合的SCM解决方案。
  • 了解CXL标准如何重塑未来的内存与存储架构,以及MRAM/ReRAM等新兴技术的潜在影响。

后Optane时代存储级内存战略分析:Kioxia FL6与高性能存储的未来

一、时代落幕:Optane的遗产与市场重塑

英特尔Optane产品线的终结,标志着一个雄心勃勃的技术时代的结束,并引发了整个高性能计算市场的深刻重组。Optane以其革命性的性能,为存储级内存(Storage Class Memory, SCM)树立了难以企及的标杆。本章将回顾Optane的退市历程,深入剖析其商业失败背后的多重因素,并阐明其作为技术基准的深远影响。

1.1 分阶段停产:明确的时间线

英特尔在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正式宣布,计划停止对Optane产品的未来开发,此举标志着其战略的重大转变 1。随后的产品停产公告为现有用户提供了明确的支持周期。整个Optane产品组合,包括客户端SSD、数据中心SSD以及傲腾持久内存(Optane Persistent Memory, PMem),都遵循一个明确的生命周期终止(End of Life, EOL)和交互式支持终止(End of Interactive Support, EOIS)时间表。

具体而言,旗舰级数据中心产品,如Optane SSD DC P5800X系列,其EOL日期为2024年3月22日,交互式支持则将持续到2025年12月31日 3。对于服务器内存架构产生深远影响的Optane PMem 200系列,其最终订单提交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最后发货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为企业用户留出了相对充裕的过渡期 4。其他产品如P4800X系列和各类客户端产品,其EOL和EOIS日期则分布在2021年至2024年之间,标志着Optane技术的全面、有序退出 3。

1.2 一场革命的剖析:解析Optane的消亡

Optane的失败并非技术上的失败,而是商业战略与市场现实脱节的典型案例。其消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原因所致。

首先,巨大的财务亏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英特尔在退出该业务时,进行了高达5.59亿美元的库存减记 2。据分析,Optane部门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亏损” 7。在公司新任CEO聚焦核心盈利业务、精简非核心部门的大背景下,持续亏损的Optane业务自然成为被削减的首要目标 2。

其次,无法克服的制造成本是其根本性障碍。Optane的核心技术3D XPoint,是英特尔与美光(Micron)共同开发的。与可以通过堆叠数百层来持续降低单位成本的3D NAND技术不同,3D XPoint在垂直堆叠技术上始终未能取得突破 8。这意味着它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其成本始终无法降低到接近NAND的水平,导致其在市场上缺乏价格竞争力 7。分析师指出,“技术特性虽好,但廉价者永远为王” 7。

再者,一个开放标准的崛起釜底抽薪。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特尔自己将Optane的终结归因于行业向CXL(Compute Express Link)架构的转变 2。CXL作为一个开放的互联标准,为CPU、内存和加速器之间提供了高速、低延迟的连接通道,旨在解决与Optane相同的内存扩展和分层问题。CXL的出现,为业界提供了一条不依赖于任何单一供应商专有技术的路径,直接削弱了Optane封闭生态的价值主张 6。

最后,封闭的生态系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英特尔的商业模式不仅要求客户购买3D XPoint内存产品,还常常需要搭配使用英特尔的处理器和平台,这种专有生态系统与美光所倾向的更开放的商业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10。这种高度绑定策略提高了客户的采用门槛,限制了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创新,最终使其陷入孤立。

综合来看,Optane的退市是一个复杂决策的结果。它证明了一个技术上极为先进的专有解决方案,最终可能败给一个“足够好”且成本效益更高、生态更开放的行业标准。英特尔放弃Optane,不仅是止损,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战略转向——从一个封闭的、专有的过去,转向一个由其亲自参与缔造的、开放的未来。

1.3 挥之不去的标杆:Optane不朽的技术遗产

尽管Optane在商业上以失败告终,但其技术特性至今仍是SCM领域的“黄金标准”。它为整个行业验证了一个全新存储层的巨大价值,并为所有后来者设定了性能基准。

Optane最核心的遗产是其无与伦比的低延迟和高服务质量(QoS)。无论是Optane SSD还是PMem,都能在极低的队列深度下提供微秒(µs)级别的稳定响应。例如,P5800X SSD在4K随机读写操作下,延迟均稳定在6µs以下,即使在重度混合负载下也几乎没有抖动 11。这一点是任何基于NAND的SSD至今都难以企及的,因为NAND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其在混合读写和垃圾回收时性能会下降 8。

其次是其极高的耐久性。P5800X等旗舰产品的写入耐久度高达100 DWPD(每日全盘写入次数),远超主流企业级SSD 11。有用户实际测试显示,Optane硬盘在承受了超过其标称容量2000倍的写入量后依然能够工作,其耐用性得到了实践的证明 10。

更具革命性的是,Optane PMem首次将字节寻址、持久化的内存以DIMM形态带到了内存总线上,这从根本上改变了高性能应用(尤其是在内存数据库领域)的设计范式 14。它催生了大量关于持久化编程模型的学术研究和行业实践,为未来的内存计算架构铺平了道路 14。

因此,Optane的遗产并非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一个被成功验证的概念。它证明了在DRAM(纳秒级延迟)和NAND(数十至数百微秒级延迟)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性能鸿沟,而填补这一鸿沟能带来巨大的应用价值 7。如今,所有Optane的替代者,并非试图复制3D XPoint技术,而是在努力打造能够填补Optane所开辟的这一关键生态位的产品。任何对“Optane替代品”的评估,都必须以其能否解决Optane所针对的性能痛点为衡量标准。

二、Kioxia FL6:深入剖析顶级SCM竞争者

在Optane退出的市场真空中,铠侠(Kioxia)的FL6系列SSD迅速成为最受关注的SCM竞争者之一。它不依赖于全新的存储介质,而是通过对现有成熟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务实且高效的解决方案。本章将深入剖析FL6的技术构成、商业应用案例及其性能特征。

2.1 技术概况:XL-FLASH工程实践

Kioxia FL6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独特的XL-FLASH技术,这是一种工程上的创举,而非基础物理学上的革命。

其核心技术并非像3D XPoint那样是一种全新的存储介质。FL6采用的是铠侠自家的XL-FLASH技术,该技术本质上是将其成熟的96层BiCS 3D NAND闪存,配置在性能最高、耐久性最强的单层单元(Single-Level Cell, SLC) 模式下运行 16。与3D XPoint相比,这是一种技术上更成熟、制造成本更可控的方案。

在控制器和接口方面,FL6采用了铠侠与Marvell联合开发的控制器(型号TC58NC1132GTC),拥有16个闪存通道,以确保数据路径的高吞吐量 19。它通过PCIe 4.0 x4接口连接,完全支持NVMe 1.4协议。其物理形态为U.3,这是一个重要的企业级特性,因为它向后兼容U.2背板,并能与支持SAS、SATA和NVMe的三模控制器无缝协作,为数据中心提供了极大的部署灵活性 17。

此外,FL6完全按照企业级标准设计。它采用双端口设计,这是高可用性存储系统(如双控存储阵列)的必备功能,确保在一个控制器或路径发生故障时,系统仍能通过另一端口访问数据。同时,它集成了掉电保护(Power Loss Protection, PLP)、端到端数据保护等关键功能,并提供包括SED(自加密硬盘)和FIPS 140-2认证在内的多种安全选项,以满足企业对数据安全和可靠性的严苛要求 16。

2.2 商业规模部署与应用案例

FL6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纸面规格上,更通过一系列商业部署和合作伙伴的认证得到了验证,证明了其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价值。

  • 数据分析加速(NeuroBlade):数据分析加速方案提供商NeuroBlade选择FL6作为其硬件加速解决方案的关键存储组件。NeuroBlade强调,FL6的低延迟、在低队列深度下的可靠服务质量(QoS)以及双端口等企业级特性,对于其解决方案以线速(line rate)向加速器流式传输数据至关重要 23。这表明FL6能够满足现代数据分析平台对存储I/O的苛刻要求。
  • NoSQL数据库性能(Aerospike):在一份针对Aerospike NoSQL数据库的应用简报中,FL6与一款主流的TLC NAND SSD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在不增加任何系统内存消耗的情况下,采用FL6的系统实现了约26%的吞吐量提升(每秒操作数),同时将平均读/更新延迟降低了16%至27% 24。这直接证明了FL6作为数据库热数据层或日志设备的性能优势。
  • 存储系统认证(Open-E):存储软件公司Open-E对FL6进行了严格的认证测试,并批准其用于其JovianDSS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中,可作为缓存设备(写日志/读缓存)或全闪存阵列中的主数据盘 25。这一认证为系统集成商和企业用户提供了采用FL6构建高性能存储系统的信心。

铠侠官方也将FL6明确地定位于服务器缓存、写日志以及分层存储中的缓存层等典型SCM应用场景,这些都是Optane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域 21。

2.3 性能与耐久性特征

Kioxia FL6的性能参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非对称的特征,这直接反映了其基于SLC NAND的技术本质。

其延迟曲线极具特色:平均读取延迟为29µs,而平均写入延迟仅为8µs 16。这种非对称性是其与Optane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在IOPS方面,FL6的随机读取性能高达150万IOPS,与Optane P5800X处于同一水平。然而,其随机写入性能则根据容量不同,在36万至40万IOPS之间,显著低于Optane 16。

耐久性是FL6的一大亮点。全系列产品的写入耐久度均达到了60 DWPD(为期5年),这是一个极高的指标。以800GB型号为例,其总写入字节数(TBW)高达惊人的87,600 TB 19。

在容量方面,FL6提供800GB、1.6TB和3.2TB三种选择,其最大容量是Optane P5800X(1.6TB)的两倍,为需要高密度SCM层的用户提供了更优选 16。

Kioxia FL6的出现,体现了一种务实的、以制造为导向的市场策略。铠侠没有尝试开发一种全新的、高风险的存储介质来正面挑战Optane,而是巧妙地利用其在NAND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将最成熟、最高性能的SLC NAND技术重新包装,打造出一款精准定位的产品。FL6的写入性能几乎可以媲美Optane,而读取性能也远超传统TLC/QLC SSD。这种策略使其能够有效瞄准SCM市场中最常见的应用——写缓存和日志记录,从而在后Optane时代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三、正面交锋:Optane P5800X vs. Kioxia FL6

对任何寻求Optane替代品的组织而言,最核心的问题是:新的解决方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取代Optane?本章将对Intel Optane P5800X和Kioxia FL6进行直接、细致的比较,并基于不同工作负载场景,给出关于两者可替代性的明确结论。

3.1 规格参数对比矩阵

为了直观地展示两款产品的差异,下表对它们的关键技术规格进行了并列比较。这为技术决策者提供了一个快速参考的依据。

表1:SCM技术对决 - Intel Optane P5800X vs. Kioxia FL6

特性

Intel Optane SSD DC P5800X

Kioxia FL6 Series

分析与启示

底层介质

第二代 3D XPoint (相变存储器)

XL-FLASH (96层 BiCS SLC NAND)

根本性差异。3D XPoint是真正的类内存技术,读写性能对称。SLC NAND是闪存中最快的形态。这是所有其他性能差异的根源。

接口与协议

PCIe 4.0 x4, NVMe 1.3d

PCIe 4.0 x4, NVMe 1.4

基本持平。两者都充分利用了PCIe 4.0的带宽。FL6稍新的NVMe规范是一个微小的优势。

物理形态

U.2 (15mm)

U.3 (15mm)

Kioxia优势。U.3是U.2的超集,可通过三模控制器通用支持SAS、SATA和NVMe,提供了更大的基础设施灵活性。

容量

400GB, 800GB, 1.6TB

800GB, 1.6TB, 3.2TB

Kioxia优势。FL6提供高达2倍的单盘最大容量,为容量敏感的SCM层实现更高密度。

延迟 (4K随机)

读: ~6µs 写: ~6µs

读: 29µs 写: 8µs

结论不一。Optane的读取延迟低约5倍,优势巨大。然而,FL6的写入延迟与Optane惊人地接近,使其在写密集型任务中极具竞争力。

随机读取 (4K IOPS)

高达 1.55M IOPS

高达 1.5M IOPS

峰值持平。两者峰值IOPS相似。但Optane的优势在于极低队列深度(QD=1)下仍能保持高IOPS,这更能代表真实世界的延迟敏感应用 12。

随机写入 (4K IOPS)

高达 1.6M IOPS

高达 400K IOPS

Optane优势。Optane提供4倍的原始随机写入IOPS,在写密集、高并发工作负载中优势明显。

混合负载 (70/30 读/写)

高达 2.0M IOPS

未公布 (预计较低)

Optane优势。3D XPoint在混合负载下性能几乎无衰减,这是其与NAND的关键区别,后者常受读写干扰影响。

耐久度 (DWPD)

100 DWPD

60 DWPD

Optane优势,但两者均极高。虽然100 DWPD更高,但60 DWPD已属超高耐久等级,足以满足几乎所有SCM用例,对大多数用户而言不是瓶颈。

功耗 (活动)

~14W−21W

~14W−19W

基本持平。两款硬盘的功耗范围相似,符合标准服务器的功耗和散热预算。

数据来源:11

3.2 可替代性结论:基于工作负载的分析

规格对比揭示了两者并非简单的“一对一”替代关系。Kioxia FL6是否是合适的替代品,完全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

场景一:写密集型缓存与日志记录
  • 结论:高度可替代。
  • 这是FL6最擅长的领域。对于数据库事务日志、同步写缓冲、或作为较慢存储层的写缓存等应用,FL6是一个出色且可能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品。其8µs的写入延迟与Optane的6µs相差无几,而60 DWPD的耐久度对于这类高强度写入任务绰绰有余。NeuroBlade和Aerospike的成功案例为这一结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商业实践证明 23。
场景二:极端读取延迟敏感型应用
  • 结论:低度可替代。
  • 对于那些每一微秒读取延迟都至关重要的应用,例如高频交易系统的前端、某些内存数据库的索引查找或元数据服务,FL6并非一个合适的替代品。Optane约6µs的读取延迟与FL6的29µs之间存在近5倍的差距,这种性能下降对于这类应用是不可接受的。在这些场景中,应用的响应时间与存储延迟直接挂钩。
场景三:通用型、高性能混合工作负载
  • 结论:部分/有条件可替代。
  • 在面临大量、不可预测的随机读写混合请求的环境中,Optane凭借其对称的性能表现依然是更优的选择。Optane高达160万的随机写入IOPS(对比FL6的40万)以及在70/30混合IOPS测试中高达200万的卓越表现,意味着它可以从容应对并发请求而无性能短板 12。FL6虽然强大,但更像一个“专科医生”。架构师在考虑用FL6替代Optane处理混合负载时,必须进行详尽的工作负载分析,确保其较低的随机写入IOPS不会成为系统瓶颈。

总而言之,Kioxia FL6并非Optane的“万能平替”,而是一个强大的、有特定优势的“专业替代”。决策者应摒弃寻找单一完美替代品的想法,转而根据应用负载的真实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四、重塑层级:CXL与新兴存储技术

Optane的离去不仅留下了市场空白,更重要的是,它加速了整个行业对内存与存储体系结构的重新思考。一个由开放标准驱动、更加灵活和异构化的新时代正在到来。本章将探讨这一新时代的体系结构,解释CXL的颠覆性作用,并展望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的未来。

4.1 现代内存与存储层级

随着CXL等新技术的出现,传统的线性存储金字塔正在演变为一个更加复杂和互联的体系。下图直观地展示了这一现代化的层级结构。

该图清晰地揭示了CXL总线作为一个新兴的关键层级,它与传统的DDR内存总线并行存在。这使得CPU能够以内存一致性的方式访问一个由不同技术(如DRAM和SCM)组成的异构内存池 30。这种架构打破了过去的僵化结构——在过去,SCM要么作为PCIe总线上的高速SSD存在(如Optane SSD和Kioxia FL6),要么作为专有的DIMM插在内存总线上(如Optane PMem)。这个新结构是整个行业从Optane的成功与失败中汲取教训的直接成果 31。

4.2 CXL的颠覆:Optane所需要的标准

CXL之所以具有颠覆性,因为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Optane的诸多问题,可以说是Optane“本应拥有”的那个开放标准。

首先,CXL是一个由多厂商支持的开放标准,将客户从单一供应商的锁定中解放出来,这正是Optane未能普及的关键障碍之一 2。

其次,CXL支持内存分层与池化。CXL 2.0及更高版本允许创建可由多个处理器共享的大型内存池。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使得构建具有海量内存容量的系统成为可能,这些内存可以由不同成本和性能的介质(如将廉价的DDR4与高速的DDR5混合使用)组成 6。

最后,CXL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架构灵活性。它为各类内存和加速器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插座”。这意味着未来的SCM产品可以作为CXL附加模块出售,享受类似内存的访问方式,而无需与特定的CPU或主板进行专有集成。这正是Optane所缺乏的、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4.3 展望未来:MRAM与ReRAM

在后Optane时代,业界对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止。其中,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和忆阻器(ReRAM)是最有希望的两种技术。

目前,这些新兴存储技术的主要商业化路径并非直接挑战数据中心的主流存储市场,而是选择了一条“嵌入式弯道” 36。尽管多年来一直被宣传为DRAM和NAND的终极替代品,MRAM和ReRAM当前最大的商业成功是在嵌入式领域。它们正在取代微控制器(MCU)和片上系统(SoC)中的NOR闪存,特别是在28nm以下的先进工艺节点,NOR闪存面临着严重的扩展性难题 38。

这一领域的关键参与者包括:Everspin Technologies,作为MRAM技术的领导者,提供从分立芯片到高密度STT-MRAM的多种产品,并已获得汽车(AEC-Q100)和航空航天等高可靠性市场的认可 38。同时,包括台积电、格芯和三星在内的顶级芯片代工厂,已将MRAM和ReRAM技术整合到其22nm、14nm等先进工艺平台中,这标志着这些技术正走向成熟并可供更广泛的芯片设计者使用 36。

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新兴存储技术的市场规模将显著增长,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初将超过300亿美元 43。它们通往数据中心的路径,很可能不是作为今天SSD的直接替代品,而是作为未来CXL附加内存模块。届时,它们独特的性能(类DRAM的速度、非易失性、高耐久度)将可以通过CXL标准接口得到充分发挥。

未来的SCM市场将呈现双轨并行的发展态势。在短期内,基于先进NAND的解决方案(如Kioxia FL6)将主导PCIe接口的SCM SSD市场。而从长远看,真正的下一代存储技术(如MRAM和ReRAM)正在嵌入式市场的“避风港”中不断成熟,待技术和成本达到临界点后,它们将以CXL原生设备的形式重返数据中心,最终实现Optane最初描绘的宏伟蓝图。

五、战略建议与最终展望

综合以上分析,本报告为寻求后Optane时代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的企业决策者提供以下战略性建议。

5.1 近期策略(未来1-3年)

  • 核心建议:放弃“一刀切”的SCM采购模式,转向以工作负载为中心的精细化策略
  • 行动指南
    1. 深入分析工作负载:在采购任何替代品之前,必须对应用的I/O模式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性能瓶颈究竟是写入延迟、读取延迟,还是混合负载下的服务质量。
    2. 部署专业化SCM:对于写密集型的日志和缓存应用,Kioxia FL6凭借其卓越的写入性能和高耐久度,是首选的候选方案。同时,也应评估市场上其他基于SLC/Z-NAND的竞品,如DapuStor的产品,以进行全面的技术和成本比较 45。
    3. 填补读取延迟缺口:对于无法容忍更高读取延迟的极端应用,解决方案可能并非另一款SCM硬盘。架构师应优先考虑扩大DRAM缓存,或者在可行的情况下,为这些特定服务器保留现有的Optane库存。
    4. 管理现有Optane资产:对于已部署Optane的用户,应密切关注英特尔公布的EOL和EOIS时间表 3,并制定相应的硬件替换和数据迁移计划。

5.2 长期愿景(未来3-5年及以后)

  • 核心建议:为迎接一个由CXL统一的、分解式、异构化的内存架构做好准备。
  • 行动指南
    1. 优先采购支持CXL的平台:在未来的服务器采购周期中,将对CXL 2.0及更高版本的支持作为一项关键评估标准。这是确保基础设施面向未来的最重要一步。
    2. 启动CXL实验项目:随着CXL内存扩展和池化模块的普及,应启动试点项目,以了解其在自身软件栈中的性能、管理复杂度和集成方式。
    3. 监控新兴存储技术的成熟度:密切关注MRAM和ReRAM市场的发展。关键的转折点将是这些技术不再仅仅作为嵌入式IP,而是由主流供应商以商业化的CXL附加内存产品的形式推出。

5.3 结论性分析:一个充满选择的新时代

Optane的消亡,虽然对其用户造成了短期的困扰,但从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它打破了专有技术和单一供应商的垄断模式,加速了行业向一个更加开放、标准化和灵活的高性能内存与存储未来的迈进。

眼前的挑战是,市场变得更加复杂,企业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自身需求,以便在多样化的专业解决方案中做出明智选择。而长期的机遇在于,基于CXL和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技术,我们将能够构建出远比今天更强大、更高效的计算系统。一个SCM“王者”独霸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战略性架构选择的时代已经开启。

===

参考资料

  1. Intel® Optane™ Business Update: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Warranty and Support,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support/articles/000091826/memory-and-storage.html
  2. Intel kills off Optane Memory business with $559m loss - TechCentral.ie,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techcentral.ie/intel-kills-off-optane-memory-business-with-559m-loss/
  3. Customer Support Options for Discontinued Intel® Optane™ Solid-State Drives and Modules,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support/articles/000024320/memory-and-storage.html
  4. Intel schedules the end of its 200-series Optane memory DIMMs — shipments to draw to an end in late 2025 | Tom's Hardware,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tomshardware.com/pc-components/ssds/intel-schedules-the-end-of-its-200-series-optane-memory-dimms-shipments-to-draw-to-an-end-in-late-2025
  5. Announcement: End of Interactive Support (EOIS) for Intel® Optane™ Memory Series,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support/articles/000098370/memory-and-storage/intel-optane-memory.html
  6. Why Intel killed its Optane memory business - The Register,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2/07/29/intel_optane_memory_dead/
  7. What Legacy Will Money-Losing Optane Have? - EE Times,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eetimes.com/what-legacy-will-money-losing-optane-have/
  8. Intel Optane Still not Dead, Orders Expanded by Another Quarter | TechPowerUp,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techpowerup.com/310819/intel-optane-still-not-dead-orders-expanded-by-another-quarter
  9. Intel to phase out Optane storage business after losing $3.7 billion - EEWorld,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en.eeworld.com.cn/news/manufacture/eic617610.html
  10. Has anyone killed an Optane drive yet? : r/hardware - Reddit,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reddit.com/r/hardware/comments/1du2ltc/has_anyone_killed_an_optane_drive_yet/
  11. Intel Optane DC P5800X Series 400GB, 2.5" x 15mm, U.2, PCIe 4.0 x4, 3D XPoint Solid State Drive (SSD) SSDPF21Q400GB01 - Newegg,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newegg.com/intel-800gb-optane/p/N82E16820167485
  12. Intel® Optane™ SSD P5800X Series - ASI Computer Technologies,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asipartner.com/wp-content/uploads/2021/05/optane-ssd-p5800x-product-brief.pdf
  13. ThinkSystem P5800X Write Intensive NVMe PCIe 4.0 SSDs (withdrawn product) - Lenovo Press,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lenovopress.lenovo.com/lp1484.pdf
  14. Persistent Memory – A New Hope - SIGARCH,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sigarch.org/persistent-memory-a-new-hope/
  15. The end of Optane is bad news,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2314814
  16. Enterprise SSD FL6 Series - KIOXIA America, Inc.,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americas.kioxia.com/content/dam/kioxia/shared/business/ssd/enterprise-ssd/asset/productbrief/eSSD-FL6-product-brief.pdf
  17. KIOXIA SSD FL6 1.6TB 2.5'' (15mm) NVMe XL-Flash SIE (KFL6XHUL1T60) - Senetic,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senetic.co.ke/product/KFL6XHUL1T60
  18. Kioxia FL6 SSD with 60 DWPD XL-FLASH Brings the SLC - ServeTheHome,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servethehome.com/kioxia-fl6-ssd-with-60-dwpd-xl-flash-brings-the-slc/
  19. Kioxia FL6 800 GB Specs | TechPowerUp SSD Database,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techpowerup.com/ssd-specs/kioxia-fl6-800-gb.d1880
  20. Kioxia FL6 1.6 TB Specs - SSD Database - TechPowerUp,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techpowerup.com/ssd-specs/kioxia-fl6-1-6-tb.d1881
  21. FL6 Series (2.5-inch) | KIOXIA - United States (English),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americas.kioxia.com/en-us/business/ssd/enterprise-ssd/fl6.html
  22. Kioxia FL6 SSD with 60 DWPD XL-FLASH Brings the SLC - ACE Data Recovery,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datarecovery.net/newsletters/kioxia-fl6-datacenter-sdd.aspx
  23. NeuroBlade Selects KIOXIA NVMe™ SSDs as Part of Analytics ...,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neuroblade.com/news/neuroblade-selects-kioxia-nvme-ssds-as-part-of-analytics-acceleration-solution/
  24. New Storage Class Memory Solution Accelerates Non-Relational ...,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americas.kioxia.com/en-us/business/resources/application-brief/fl6-scm-application-brief.html
  25. KIOXIA FL6 NVMe™ SSD | Hardware Certified with Open-E JovianDSS,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open-e.com/support-and-services/open-e-certified-hardware-components/kioxia-fl6-800-gb-enterprise-scm-nvmetm-ssd-certification-report/
  26. Kioxia KFL6XHUL800G Enterprise NVMe SCM SSD FL6 Series (2.5-inch) - Comms Express,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comms-express.com/products/kioxia-kfl6xhul800g-enterprise-nvme-scm-ssd-fl6-series-2-5-inch/
  27. Enterprise SSD | KIOXIA - United States (English),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americas.kioxia.com/en-us/business/ssd/enterprise-ssd.html
  28. Dell Express Flash P5800X PCIe Gen4 and P4800X PCIe Gen3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dl.dell.com/manuals/all-products/esuprt_data_center_infra_int/esuprt_data_center_infra_storage_adapters/dell-poweredge-exp-fsh-nvme-pcie-ssd_users-guide9_en-us.pdf
  29. Intel® Optane™ SSD DC P5800X Series (400GB, 2.5in PCIe x4, 3D XPoint™),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products/sku/201861/intel-optane-ssd-dc-p5800x-series-400gb-2-5in-pcie-x4-3d-xpoint/specifications.html
  30. CXL and the developing memory hierarchy - Blocks and Files,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blocksandfiles.com/2021/03/25/cxl-and-the-developing-memory-hierarchy/
  31. Memory hierarchy - Wikipedia,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mory_hierarchy
  32. Memory Hierarchy Desig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 GeeksforGeeks,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geeksforgeeks.org/computer-organization-architecture/memory-hierarchy-design-and-its-characteristics/
  33. The Memory/Storage Hierarchy - The SSD Guy,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thessdguy.com/the-memory-storage-hierarchy/
  34. Simplified hierarchy of computer memory. 41 | Download Scientific Diagram - ResearchGate,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Simplified-hierarchy-of-computer-memory-41_fig8_364516996
  35. 5.5 Memory Hierarchy -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 OpenStax,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openstax.org/books/introduction-computer-science/pages/5-5-memory-hierarchy
  36. Emerging Memory Takes the Embedded Route - Edge AI and Vision Alliance,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edge-ai-vision.com/2025/05/emerging-memory-takes-the-embedded-route/
  37. Emerging Memory and Storage Technology 2025-2035: Markets, Trends, Forecasts,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idtechex.com/en/research-report/emerging-memory-and-storage-technology/1088
  38. MRAM, ReRAM Eye Automotive-Grade Opportunities - EE Times,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eetimes.com/mram-reram-eye-automotive-grade-opportunities/
  39. Everspin Technologies - Wikipedia,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verspin_Technologies
  40. Everspin Technologies Distributor - Mouser Electronics,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mouser.com/manufacturer/everspin-technologies/
  41. Everspin | The MRAM Company,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everspin.com/
  42. Emerging Non-Volatile Memory 2025 Report - Yole Group,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yolegroup.com/product/report/emerging-non-volatile-memory-2025/
  43. Emerging Non-Volatile Memory Market Size & Analysis - 2034,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marketresearchfuture.com/reports/emerging-non-volatile-memory-market-35824
  44. Next Generation Non Volatile Memory Market Size to Hit USD 34.12 Billion by 2034,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www.precedenceresearch.com/next-generation-non-volatile-memory-market
  45. StorageReview - DapuStor Xlenstor X2900P SCM SSD Review, accessed July 13, 2025, https://en.dapustor.com/news/47.html

延伸思考

这次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或许以下几个问题,能够启发你更多的思考,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

  1. Optane的商业失败是否给其他试图推广专有高性能技术的公司带来了哪些重要的启示?
  2. 除了Kioxia FL6,市场上还有哪些潜在的Optane替代方案?它们各自的优劣势是什么?
  3. CXL标准的普及将如何影响现有存储厂商(如SSD、DRAM制造商)的市场策略和产品布局?

Notice:Human's prompt, Datasets by Gemini-2.5 #高性能存储 #Optane替换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7-1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王知鱼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后Optane时代存储级内存战略分析:Kioxia FL6与高性能存储的未来
    • 一、时代落幕:Optane的遗产与市场重塑
      • 1.1 分阶段停产:明确的时间线
      • 1.2 一场革命的剖析:解析Optane的消亡
      • 1.3 挥之不去的标杆:Optane不朽的技术遗产
    • 二、Kioxia FL6:深入剖析顶级SCM竞争者
      • 2.1 技术概况:XL-FLASH工程实践
      • 2.2 商业规模部署与应用案例
      • 2.3 性能与耐久性特征
    • 三、正面交锋:Optane P5800X vs. Kioxia FL6
      • 3.1 规格参数对比矩阵
      • 3.2 可替代性结论:基于工作负载的分析
    • 四、重塑层级:CXL与新兴存储技术
      • 4.1 现代内存与存储层级
      • 4.2 CXL的颠覆:Optane所需要的标准
      • 4.3 展望未来:MRAM与ReRAM
    • 五、战略建议与最终展望
      • 5.1 近期策略(未来1-3年)
      • 5.2 长期愿景(未来3-5年及以后)
      • 5.3 结论性分析:一个充满选择的新时代
    • 参考资料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