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三代测序100问(20):对于三代测序平台,有哪些靶向捕获策略?

三代测序100问(20):对于三代测序平台,有哪些靶向捕获策略?

作者头像
天意生信云
发布2025-11-20 16:31:47
发布2025-11-20 16:31:47
210
举报

三代测序技术以其直接读取长片段DNA或RNA的能力,在基因组从头组装和全长转录组分析等领域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优势。然而,在许多研究场景中,我们的兴趣并非遍布整个基因组,而是聚焦于特定的基因或功能区域。最近,李老师就收到了许多老师的咨询:“如果我只对特定的基因或基因组区域感兴趣,适用于三代测序平台的靶向富集方案都有哪些?”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梳理一下当前主流的几种策略。

在三代测序平台上,目前常见的靶向富集策略大体可以分为四种:PCR或多重PCR扩增法,靶向探针捕获法,ONT平台的自适应采样技术,以及ONT开发的基于CRISPR/Cas9的靶向测序方案

策略一:PCR或多重PCR扩增法——经典、高效

  • 原理: 这是最直接的富集方法。通过设计一对或多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将目标区域从复杂的基因组背景中大量扩增出来。一个典型的应用便是利用通用引物对细菌的16S rRNA基因全长进行扩增,用于菌群分类研究。
  • 优缺点分析优势: 灵敏度极高,能够从极微量的样本中富集目标;成本相对低廉;操作流程简单快捷。 劣势: 对于多重PCR,引物设计(尤其是在避免引物二聚体和保证扩增均一性方面)要求高,优化过程可能非常繁琐;容易产生扩增偏好(amplification bias),导致不同区域的覆盖度不均;最关键的是,PCR过程会完全消除DNA/RNA上天然的甲基化等表观遗传修饰信息
  • 适用场景: 更适合小规模目标区域(如少数几个基因或外显子)的富集,或微生物菌群的16S/18S/ITS等扩增子测序。

策略二:靶向探针捕获法——中到大规模Panel的理想选择

  • 原理: 该方法通过设计一系列与目标DNA序列互补的、带有生物素(Biotin)标记的探针,使其与打断的基因组DNA文库进行液相杂交。随后,利用与生物素有极高亲和力的、包被在磁珠上的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将与探针结合的目标DNA片段精准地“钓”取出来。
  • 优缺点分析优势: 覆盖范围广,可以轻松地同时捕获成百上千个基因,甚至整个外显子组;富集均一性通常优于多重PCR。 劣势: 实验步骤相对繁琐,杂交反应时间较长(通常需要十几个小时);成本高于PCR法;同样,捕获后的文库构建通常需要PCR扩增,也会丢失修饰信息。
  • 适用场景: 癌症基因panel检测、大规模遗传病筛查、外显子组测序等中到大规模的靶向富集项目。

策略三:自适应采样(Adaptive Sampling)——ONT平台的“智能筛选”

  • 原理: 这是ONT平台独有的、一种在测序过程中完成的计算驱动型富集技术。当一条DNA分子刚刚进入纳米孔时,测序仪会实时对其头部的几十到几百个碱基进行快速比对。如果判断这条序列不属于预设的目标区域,系统会立即施加一个反向电压,将其“弹出”纳米孔;而目标片段则被允许继续通过,完成全长测序。
  • 优缺点分析优势: 极其灵活,无需任何物理探针或引物,只需提供目标序列文件即可;完全PCR-Free,能够完整保留天然的碱基修饰信息;可以随时动态调整目标区域。 劣势: 由于频繁的分子“拒绝”操作(施加反向电压),会对纳米孔蛋白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测序芯片的有效数据产量(yield)显著下降(通常会降低40-60%)。
  • 适用场景: 需要快速、灵活地聚焦特定测序区域的研究;尤其适合需要在靶向区域内同时分析序列和DNA修饰的研究。

策略四:基于CRISPR/Cas9的靶向测序——精准“剪切”与测序

  • 原理: 这是ONT开发的一种创新的靶向富集方案。它利用Cas9酶和预先设计的导向RNA(gRNA),在目标DNA片段的两端进行精准的“剪切”(实际上是形成切口或直接切断)。随后,利用Tn5转座酶等技术,直接在这些切口处高效地连接上测序接头。这样,在测序时,只有那些成功连接了接头的靶区域片段才能被有效测序。
  • 优缺点分析优势: 无需PCR扩增,能够完整保留甲基化等修饰信息;能够富集非常长的DNA片段(数十kb甚至更长),非常适合检测大的结构变异(SVs);特异性高。 劣势: 实验流程相对复杂,对gRNA的设计和效率要求高;成本相对较高。
  • 适用场景: 在特定长片段区域内研究复杂的结构变异或DNA修饰;对已知结构变异断点进行富集和测序验证。

总结与决策

最后,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这四种策略的选择之道:

好了,这期内容就到这里。希望这份梳理能帮助您在启动三代靶向测序项目时,做出最明智的决策。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11-1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BioOmics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策略一:PCR或多重PCR扩增法——经典、高效
  • 策略二:靶向探针捕获法——中到大规模Panel的理想选择
  • 策略三:自适应采样(Adaptive Sampling)——ONT平台的“智能筛选”
  • 策略四:基于CRISPR/Cas9的靶向测序——精准“剪切”与测序
  • 总结与决策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